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重难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
【知识点1】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金属材料
类别 分类 例子
金属材料 纯金属 纯净物中的单质 铁、铜、铝、镁等
合金 混合物 黄铜、生铁、不锈钢等
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就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而铝的使用要晚的多,那仅是100多年前的事。由于铝具有密度小、抗腐蚀性强的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如今,金属的年产量铁最多,其次为铝和铜。
【知识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
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良好;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金属物理性质的特性
金属的颜色及其硬度、密度、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如: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为红色,金呈黄色;
大多数在常温下为固体,而汞为液体;
银、铜导电性较好,而铅较差;
钨熔点较高,汞熔点最低。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讨论】
【知识点3】合金
合金
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常见金属:铁合金(生铁和钢);铜合金(黄铜、白铜、青铜);钛合金;硬铝;18K黄金
【扩展】
1.制造合金的过程是加热熔合,而不是化合。—该过程为物理变化;合金中的各成分只是混合在一起,仍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2.判断合金时应抓住四点:(1)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且各元素都以单质形式存在;(2)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属;(3)合金一定是混合物;(4)合金一定具有金属特性。
探究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差异
(1)实验目的: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光泽、颜色和硬度。
实验步骤: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片和铝片的光泽和颜色,然后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实验目的: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熔点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一般有以下性质:
机械加工性能更好;
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强度、硬度大;
④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钛合金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其性质和用途如下:
性质: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很稳定,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熔点高,密度小,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用途:广泛应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坚挺的外壳等。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钢和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铁和钢中的主要成分是铁,都是混合物
B.纯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C.通常说的“钢铁”是指,钢就是铁,铁就是钢,钢铁是一种物质
D.生铁和钢冶炼的原理不同,冶炼时前者用还原剂,后者用氧化剂
2.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有金属光泽,可做装饰品
B.金属有导电性,可做导线
C.钨丝熔点高,可做灯丝
D.铝的密度大,常用来做镰刀、锤子
3.下列性质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 ①导电性 ②熔点低 ②延展性 ④有金属光泽⑤不易导电 ⑥导热性
A.①②⑤ B.①③④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