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复习与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 分)A.狼藉/慰藉 威胁/齐心协力 间隔/ 挑拨离间B.纳闷/闷热 催眠/摧枯拉朽 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 巷道/街头巷尾 哄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 伟大/委摩不振 蛮橫/橫七竖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A.诬篾 跨越 牺牲 理直气壮 B.引申 饱满 奠基 打报不平C.抉择 扶植 肤浅 狗皮膏药 D.逸事 源泉 成见 出类拔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校长的一器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D.国学泰斗季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城进行研究。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D.今年5月,德国的52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要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优秀经典?B.“庆文。”处长指着档案中的一处记录说。“你这里的档案有篡改的痕迹,这有你很大的管理责任啊!”C.两国政局的稳定,双边贸易的繁荣,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促使两国合作持续向好的基础。D.桃花开了,灼灼其华:梨花开了,皑皑胜雪;茶花开了,艳艳似火;连翘开了,灿灿若金;鸢尾开了,紫气包氲;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6.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⑤③①7.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设间)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排比,反复)8.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短视顿的问题越米越严重,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为此,学校准备举行“防沉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 分)(1)国家网信办要求短视频平台研发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下面两幅图画的就是这种“青少年模式”。请根据图片内容用自已的话简要介绍这种模式的功能(每幅图的介绍不超过20字)。(4分)(2)小丽是一名八年级学生,本学期以来,她越来越沉迷于看短视频,老师同学们都很为她着急。作为同学,请你对她说几句话.劝说她不要沉迷短视频。(5 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9~13题。(15 分)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②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断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④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⑤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⑥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⑦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裁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9.如何理解第②段画线句中“但是" 一词的作用 (3分)10.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分)11.第⑤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3 分)12.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是“研究科学的人” (2 分)1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9 分)①现在,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于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颉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息慢和控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瞧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又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 总会遭遇控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逍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器,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华声文萃》2018年11期)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15.请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 分)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①②段写生活中一些人没有耐心的现象,目的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B.第①段的画线句意在说明耐心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C.“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不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D.本文的结构模式是“引论一本论一 结论” ,其中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6 分)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于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 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 700本书。”①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丰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已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已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又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有删改)17.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18.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 分)19.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4 分)20.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3分)21.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C.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担当,词典上解释为“接受并负起责任”。大至国家、至伟人,小至家庭、至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当。担当是责任,是一种情怀;担当是义务,是一种态度。有担当,敢作为,是我们的品格。……请以“担当”为话题,自拟题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四单元测评卷 参考答案1.C 2.B 3.D 4.A 5.D 6.D 7.B8. (1)图1:示例①:限制青少年观看短视频的时间。示例②:观看短视频不能超过40分钟,图2:示例①:规范短视频的内容,让孩子爱上绿色视频。示例②:系统自动过滤掉不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2)示例:小丽同学你好,看短视频既耽误学习,又影响祝力;并且短视频的有些内容是不适宜我们看的,所以建议你尽量少看或者不看短视顿。9.这是一个转折连词,用到这里表明下面的内容和上文之间是转折关系。10.举例论证。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因头痛而宣告失败的例子,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已,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11.过渡段。论述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以此承接上文,但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埋下悬念,下文紧接着对此展开阐述,从而进入对实验精神的论述。12.为了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而非安言.13.证明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面是积极的探测。”比如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观察。14.“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或者“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15.首先提出本段论点(全文分论点)一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然后,运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引用哲人的话和举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等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回扣论点:通过文火慢炖.细水长流,人的意志品质得到锤炼和塑造(耐心成就意志之美)。6.C17.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18.这两段都用了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读书等身”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这样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因为它的事例确凿、充分,有一定代表性。19.先引用名言讲道理,再举抗战名将彭雪枫挤时间读书给予佐证,然后自然拿我们和彭雪枫对比,论证了我们缺的不是读书的时间,而是读书的决心。20.时间充足的话,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纸质书;碎片化时间里,就碎片化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学习积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专门挤时间。把前述两种情况读到的东西,加以整理,付诸文字。这样读书既可能“读书等身”,也可能“知识等身"。21.B22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