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认识并识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第八单元的重点,难点,学生在此很难理解并运用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重点难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过程
复习 10分钟
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知道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以及由此得出的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
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的反应,练习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书写在平板上,显示在白板上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使用平板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
新课教学 25分钟
复习回顾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以及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
学生复习置换反应的概念,并根据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推断出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推断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A + 金属B的化合物→金属B + 金属A的化合物 ,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
活泼金属能将相对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
并能够进一步根据金属的这一化学性质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回顾: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后,回答
与氧气反应。
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
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能否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概括第一课时和本课时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Cu、Al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动手实验验证,并将化学方程式写在平板上,显示在白板上。
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师引导:
如果有Al、Cu、Ag三种金属,如何根据已有的药品,设计实验,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探究结果填在课本上的实验报告中。
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
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1、金属的化学性质:
⑴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
⑵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⑶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2、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⑵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⑶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作业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