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化学必刷100题—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选择题)1.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B.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C.反应II 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2021年12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了低成本地把CO2和H2O变成高纯度液体燃料甲酸,为碳中和助力。反应过程的微观模型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B.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C.添加催化剂能够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3.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火炬的燃料是氢气,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C.该反应中乙、丙物质的质量比为12:11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5.下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乙表示的分子为氧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6.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常做水果催熟剂。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丁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D.反应中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7:87.在催化剂(M/N)作用下,水煤气中的CO和H2O能在低温下迅速反应,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反应过程中,催化剂(M/N)的质量和性质不变8.利用一种新型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方法。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单质,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2:3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甲、乙、丙三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D.乙为最简单的有机物10.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12O3的催化下可以制取气态化工原料,下图是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气态化工原料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B.反应前后A12O3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11.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一种燃料)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3.硫酸型酸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物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C.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1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二氧化碳和甲烷合成醋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和甲烷分子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醋酸分子质量1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B.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变多了16.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17.一氧化氮在高压储存时会发生下图所示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C.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物质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均为氧化物18.甲醛(HCHO)是房屋装修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高压臭氧除甲醛"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B.该微观示意图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C.O3和甲醛的反应方程式为:D.O3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到三种氧化物19.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B.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7:11C.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D.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20.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为:CO2→C,(有机物X)→C3→C6→Cn(即淀粉),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4C.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D.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粮食危机2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22.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3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原子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2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O和CH4O 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均发生了变化24.下图为加入了催化剂后的某反应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都发生了改变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该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和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2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6.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下图是某新型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B.此反应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C.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2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丙物质可以用作保护气D.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一氧化氮分子28.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以上4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29.在一定条件下氨气(NH3)能与氧气发生如下的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三种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C.甲中氮、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3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30.在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氢气和氧气直接合成H2O2,其不仅原子利用率高、耗能低,而且副产物只生成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负载型钯基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减小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31.如图是乙醇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原子发生了改变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43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物质D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 D.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数量都没有发生变化33.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可能都含有氧化物C.由“”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中“ ”“”和“”三种原子都没变34.二氧化碳能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氢原子数目增加 B.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丁中含有 3 种元素 D.此反应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3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化学式是H4C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D.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为12:1736.甲醛是一种防腐剂,下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3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涉及到两种氧化物 D.生成物C与D的分子个数比是1︰238.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天和核心舱。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9.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该反应是释放能量的过程 D.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0.工业生产硝酸的过程中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变化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以写为:一氧化氮+氧气→二氧化氮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4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生成物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3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42.下图是工业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C.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43.2020年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变 D.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变小44.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下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化学式是 B.反应后催化剂减少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丁由原子构成45.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下图是抗积碳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B.反应I和反应Ⅱ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都减少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D.将CH4和合成气分别与空气混合后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4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 A 原子,“●”表示 B 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 3:24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1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 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48.甲烷和水反应可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氧化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8:94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图中共有两种氧化物50.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B.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是1:3C.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5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B.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C.一个甲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D.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52.2021年6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航天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53.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B.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Ⅱ为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减少54.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D.生成物中各分子的个数比为1:1:155.硅(Si)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工业上制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SiH4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Ⅰ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Ⅱ丙中N的化合价-3价 D.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Ⅱ的发生57.光气(COC1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水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光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O、Cl原子B.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变小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58.铜基催化剂常温下可有效催化甲醛氧化,反应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反应物是甲醛和氧气B.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可用于消除居室甲醛污染5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28:3B.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一个甲分子中含有一个C2分子60.CH4和CO2在Ni纳米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C.该反应涉及3种有机化合物D.生成物丙、丁的分子数目比为1:161.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其中一种工艺的主要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对此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 B.甲、乙的质量比为11:2C.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62.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共有三种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D.生成物是CO2和H2O,减少污染63.利用电化学装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和乙烷(C2H6),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3种新物质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电源负极通入的气体为甲烷 D.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64.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工业上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甲、乙的微粒个数比为2:1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66.如图是天然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分析:表示的化学式为CO2B.分类分析:反应生成3种新物质C.微观分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均不变D.宏观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1:467.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D.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68.工业上合成氨(NH3)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德国化学家哈伯因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曾获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B.反应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反应物需要与催化剂接触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6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B.图中的单质只有1种C.Y、W两种物质都属于有机物D.生成的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70.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物质丙属于有机物C.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22:18 D.该转化可以缓解温室效应71.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乙烯可制备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a,b的个数比为1:1 B.c是一种可再生资源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28 ga能与36 gb反应生成64 gc72.汽车的“三元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C.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数比为2:37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7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该反应一定是C.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1:175.我国科学家在2021年9月利用二氧化碳通过11个反应人工合成了淀粉,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有两种氧化物 B.淀粉不属于糖类物质C.反应后氢原子数目增多 D.乙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76.科学家在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B.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5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77.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黑白小圈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粒子数目比是4:1C.该反应可能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78.物质甲、乙均可灭活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灭杀过程有下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物理变化 B.转化②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79.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中分子数目、原子数目均不变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D.该反应中总共涉及到3种氧化物8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B.甲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D.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l:181.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2.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83.下图是“84消毒液”在光照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共有三种C.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 D.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84.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85.科学家设计了某反应的模型,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86.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如图是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有三种 D.反应过程中,分子和原子可以再分87.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C.该反应只涉及到一种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C、H、O元素的质量都不变88.将宏观、微观以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89.氨气(NH3)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和O2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B.该反应前后的原子和分子个数均不变C.一个甲分子中共含有4个原子 D.生成物中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390.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氮气分子 B.反应结束后催化剂质量增加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是1:391.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改变D.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92.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93.甲醛是一种防腐剂,下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甲醛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9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分子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为3:295.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4:1C.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96.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科学家已研发出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CH4O B.生成物丁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97.我国某科研团队利用透氧膜一步即从空气中获得合成氨气的原料和合成液态燃料的原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膜1侧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氢气和氮气 B.氧气从膜1侧经透氧膜到膜2侧C.膜2侧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膜2侧的反应方程式98.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 B.物质D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数量都没有发生变化99.我国科学家将CO2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CO2→C1(有机物X)→C3→C6→Cn(即淀粉)其中CO2与H2反应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C.两种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图中A物质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100.2020年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参考答案:1.B2.D3.D4.C5.D6.D7.D8.C9.C10.D11.B12.C13.B14.C15.C16.B17.C18.D19.C20.B21.A22.D23.C24.C25.D26.B27.A28.D29.B30.D31.C32.D33.C34.A35.B36.A37.A38.B39.C40.D41.D42.A43.B44.C45.D46.D47.C48.D49.A50.C51.D52.B53.D54.D55.D56.B57.D58.C59.A60.C61.C62.A63.D64.D65.C66.D67.D68.D69.A70.C71.D72.A73.D74.A75.A76.B77.B78.D79.B80.A81.A82.D83.D84.D85.A86.B87.D88.C89.C90.C91.D92.D93.B94.C95.D96.A97.A98.D99.D10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