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讲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阐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阐明从严治党的背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如何做到全面从严治党。第二目“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阐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政的内涵和三大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第一框和第二框逻辑关系是:在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这些都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两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学情分析: 通过对必修一和前两课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发展和领导中国取得一系列的成就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了解过其他国家政党灭亡的历史,为学习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打下了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和措施。3.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认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明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意义。 科学精神:区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法制意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5.教学活动 环节一:温故知新教师: 对上一课内容设计2-3个问题。 1.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 2.党的领导方式的含义、体现和意义 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学生: 回答(略)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重视对学过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查缺补漏。 二是引出新内容的探究学习。环节二:导入新课内容教师展示: 总议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分议题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分议题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学生: 了解本课议题,熟悉内容的逻辑关系及重难点。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介绍,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了解议题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学习重难点。 情景设置一:观看视频,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警示? 教师引导: 观看视频,说一说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给我党提供了什么警示? 原因: 1.官僚主义、腐败丛生、思想分化、组织分裂、中央失去权威、基层组织失去目标、无产阶级分裂瓦解等。 2.苏共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的社会主义模式, 3.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生活困苦,失去了人民支持。 4.苏共严重背离、最后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集权制逐渐取代了民主集中制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预设回答: 警示: 从严治党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情景设置二:坚持党的执政地位教师引导: 材料: 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 ——邓小平 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自己必须始终过硬。 ——习近平 观看视频《反腐败打“虎”记》,结合教材P29—P30的知识进行梳理回答。 (1)反腐败打“虎”记显示出党在新时代面临哪些考验和危险 (2)请结合腐败案的恶劣影响综合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3)腐败案对党内建设有何警示 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以落实从严治党 学生: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探究解决问题,进入分议题1的学习。 环节三:分议题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教师: 探究思考: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原因) (1)必要性: ①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 复杂的、严峻的。(四大考验) ②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四种危险) ③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意义): ①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把党建设的更坚强有力。 探究思考:怎么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环节四:分议题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教师:展示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制定, 探究思考:上述材料中,《决议》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党的哪些执政方式?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 (1)内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 2.民主执政 (1)内涵: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 (1)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内涵: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具体做法: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观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预设回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教师:思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4.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5.目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环节五:课堂小结(略)环节六:课堂小练 1.“信”字是由“人”和“言”组成的,“访”字是“言”字旁加个“方”字,也就是说,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就是要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信访部门是最能体现执政党执政特色的部门。这里的“执政特色”主要指的是 ( ) ①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③执政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学生: 预设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依法执政、②不合题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B.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练,当堂检验学习效果。6.板书设计7.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 2.预习新课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了家国情怀,在落实学科素养的同时,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通过情景设置,学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和党的执政方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新时代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运用学校多媒体设备,充分做好课前活动布置和预习工作安排。9.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