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2022.05一、选择题:(1~19为单选题,每题2分;20~22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共47分)1~5ADCCD6-10 BCADA11~14DABC15-19 CBA DC 20.BD 21.AC 22.ACD二、填空及简答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图1分,共31分)23.并联串联124.电磁波运动25.(1)不平衡(2)结合图片合理即可26.小于热传递2.1×10J/(kg℃)27.核裂变不可再生核聚变28.(1)4P+50,点燃2P20,等于(2)白磷在水中不燃烧,露出水面就燃烧29.(1)D(2)吸附(3)二氧化碳(4)油脂(5)NaHCO330.(1)没用玻璃棒引流液滴飞溅(2)增大接触面积(3)塑料瓶1比Ⅱ更瘪水和二氧化碳31.(1)Cu(2)碱或金属氧化物(3)Fe+CuSO4=Cu+FeSO4(合理即可)(4)③⑤⑥三、实验探究题:(共4个小题,图1分,每空1分,共24分)3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一定垂直(2)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测量并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或连接AA,BB,CC',测量A、A,B、B,C、C到镜面的距离,看是否相等33.(1)右(2)72.41(3)0.9家洗手液较为粘稠,粘在量筒内壁上,导致所测体积偏小,密度偏大34.(1)图略(2)电阻R断路(3)0.2(4)105021A【拓展】②只闭合开关S、S,读出电压表示数及口R风35.探究1.木条熄灭二氧化锰/Mn02探究2.鱼浮灵与水混合能放出氧气【实验结论】(1)①②(2)溶液的碱性【反思】(1)2H20碳酸钠2H2↑+02t(2)可以持续给鱼池供氧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36题5分,37题6分,38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6.(1)201分(2)化学方程式1分,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4g1分,计算出硫酸的质量4.9g1分,计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数24.5%1分。说明:学生所有得分,点都对,但格式有错误的,减1分。格式包括:数据与物质对齐(实际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不能颠倒)、比例式、单位、*100%、解设答(“解”“设”“答”三字可以没有)。(九年级一模第10页 共10页)注意事项:2022 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理 综 试 卷(选择题)本次测试满分 120 分,时间为 120 分钟。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卡上用 0.5mm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涉及作图的题目,用 2B 铅笔画图,答在试卷上无效。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 个小题,共 47 分。其中 1~19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20~22 小题为多选题,每题 3 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 2 分,错选、多选得 0 分。)1.北京冬奥会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聚乙烯的雪板 B.午餐的红烧肉C.不锈钢的冰刀 D.冰墩墩的纯羊毛外衣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 B.铁 C.硅 D.铝如图 1 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 B.配制溶液 图 1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C.仪器连接 D.振荡试管(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A.铁与盐酸反应:2Fe + 6HCl==2FeCl3 + 3H2↑ B.2 个氧原子:O2(HO22)C.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D.H2O2 中元素的化合价: +1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有黑色固体 Fe2O3 B.闻气味能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因为碳酸氢铵能挥发出氨气把浓硫酸滴到蔗糖上,蔗糖碳化是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 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①②③④固体种类KClKClKNO3KNO3加入固体的质量/g20352035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已知:20℃时,KCl 和KNO3 的溶解度分别为 34 g 和 31.6 g。配制 20℃时的如下四种溶液。有关溶液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 B.溶液的质量②=④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③ D.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7:50如图 2 所示,装置甲是某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了解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原因,他们在装置甲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段对应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bc 段对应反应停止C.c 点对应操作是关闭弹簧夹D.bc 段压强基本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甲 图 2 乙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 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C. 用铁矿石炼铁 D. 烧结粘土制陶瓷冬奥会成为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理念的是A.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风能和太阳能 B.提高场地造雪制冰效率C.公共交通使用氢燃料 D.大量燃放烟花10.2022 年北京冬奥开幕式的下列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A.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B.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D.氢能源汽车出行——氢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起子、独轮车、钓鱼竿都属于省力杠杆 B.石蜡、冰、沥青都属于非晶体C.碳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都属于氮肥 D.C、H、O 都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对下列生活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温室大棚用 CO2 作气体肥料,是因为 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水墨画能长久保持而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推理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铁比铝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没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所以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力,所以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图 3 所示,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镍铬合金甲 乙 图 3 丙 丁A.甲图: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B.乙图: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C.丙图: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D.丁图: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50g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8℃C.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8dm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1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奏吉他时手指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医生利用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7.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B.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窗户玻璃内表面出现的冰花是凝固现象D.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内温度1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惯性作用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柄具有惯性C.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D.装满货物的载重汽车刹车时更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质量大惯性大19.图 4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 乙 图 4 丙 丁图甲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图乙实验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C.图丙中扬声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D.图丁是电动机模型,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 5 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 A.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35cm 刻度处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7.5cm小明将奶奶的老花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21.如图 6 所示,把重为 G 的物体以 v 的速度匀速提高 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把重为 2G 的物体同样匀速提高 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2物重为 G 时,拉力为G4 1物重为 G 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G v 1物重为 2G 时,拉力做得功为 3Gh 2 图 6如图 7 所示,电源电压为 U 保持不变,R1 为滑动变阻器,R2 为定值电阻,a,b 为电压表或电流表,只闭合开关 S1、S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图示位置向下移动, 灯泡 L 发光且亮度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A.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只闭合开关 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灯泡 L 亮度变暗滑片保持图示位置不变,依次闭合开关S1、S2、S3, 电流表 a 的示数先变大后不变滑片保持图示位置不变,依次闭合开关 S1、S2、S3,电路的总功率逐渐变大 图 72022 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理 综 试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1 分)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开关与被控制的电灯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220V 100W” 的灯泡正常工作 10 小时,消耗的电能是 kW·h 。24.2022 年 3 月 23 日,神州十三号乘组三位航天员在中国天宫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授课,航天员授课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天宫空间站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 90min,则天宫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5.如图 8 所示是蹦床运动时的情形,关于蹦床运动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运动员竖直跳起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是否平衡? 回答: 。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 ?回答: 。26.如图 9 所示,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加热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 A、B 两种液体,相同的时间内,A 液体升高的温度高于 B 液体升高的温度,则 A 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不变”)B 液体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液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若完全燃烧 2.8g 酒精,放出的热量有 60%被初温 20℃、质量为 0.4kg 的 A 液体吸 收 , 升 高到 80℃ ,则 A 液 体 的比 热容 为。(q 酒精=3.0×10 7J/kg)图 8(AB)甲 图 9 乙(图10)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27.2021 年 4 月 23 日,在中国海军成立 72 周年纪念日,长征 18 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入列南海舰队。核潜艇利用可控的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为潜艇提供能量;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用图 10 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 80℃热水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1)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白磷燃尽后,液面处于静止状态时左右两端液面的高度是左端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端。(2)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生活中常常用到化学知识。运动饮料中含有钠钾钙等,“钠”、“钾”、“钙”指的是 (填序号)。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起 作用。喝汽水后容易打嗝,嗝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写物质名称)。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中, 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它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 溶液XY)如图 1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Ⅰ Ⅱ甲 乙 丙图 11图甲是蒸发氯化钠溶液制得氯化钠固体的实验,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它 是 ,这个错误会导致的后果是 。图乙是泡沫灭火器示意图,实验选用碳酸钠溶液而不用碳酸钠固体的目的是通过 ,从而加快反应速率。(③①②④乙GCBAD甲FE) (⑤H)图丙是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分别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Ⅱ中的药品 X 和 Y 分别是 。(⑥丙I丁)甲、乙、丙、丁是单质,A-I 是化合物,它们都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12 所示(“一” 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能生成;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 B 的浓溶液用于汽车的铅酸蓄电池中,D 和H 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丙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化学式是 。(2)C 的物质分类可能是化合物中的 。写出符合题意的反应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所有涉及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图 12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第 32 题 4 分,第 33 题 6 分,第 34、35 题各 7分,共 24 分)如图 13 所示是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纸张)原放置玻璃板板处甲 图 13 乙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选取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 关系。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 13 甲。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放置。图 13 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33.小明在学校期间,使用一种医用免洗洗手液对手部进行消毒过程中,闻到了浓浓的酒精味,看到该液体的流动性较差。查看了瓶身上的说明后,确定,这种洗手液的主要成分为 75%的酒精。于是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14 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使天平平衡。甲 图 14 乙 丙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 14 乙所示,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g;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人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42.4g;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 14 丙所示,这种洗手液的密度为 g/cm3。小明对洗手液的密度测量结果有疑惑,回到家后利用电子秤、烧杯、细线和一个实心铝块(已知铝块的密度为 2.7g/cm3)等器材,再次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测量。具体做法如下:甲 乙 丙图 15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洗手液放置在电子秤上(如图 15 甲);②将系好细线的铝块缓缓浸没到洗手液中保持静止(如图 15 乙),洗手液未溢出;③将铝块缓慢沉底后松开细线(如图 15 丙)。则这次测得洗手液的密度为 g/cm3, 对前后两次实验进行分析,发现在 (选填“学校“或“家“)所测洗手液密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造成另一次密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不计细线质量,细线和正方体均不吸收洗手液。)如图 16 甲所示是小明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4.5 V,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若干,R 为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两个,规格分别为 20 Ω 1 A 和 50 Ω 1 A,导线若干。(甲图1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乙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则故障可能是 。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将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表一),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应为 A。(实验次数1234电压U/V1.21.62.02.4电流I/A0.120.160.24电阻R/Ω)表一实验测得未知电阻 R 的阻值为 Ω;实验中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拓展】同组的小华利用一块电压表和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R0 也测出了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实验步骤:①只闭合开关 S、S1,读出电压表示数 U1。② 。③待测电阻的表达式 。 丙水产养殖、运输过程中渔民都会给水增加氧气,目前使用最多的固体增氧剂是“ 鱼浮灵”。鱼浮灵给水增氧的原理是什么?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鱼浮灵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 2O2),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完全溶解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小气泡冒出,木条无明显现象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伸入燃着的木条现象)探究 1.用图 17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 17木条10mL 鱼池水3 粒鱼浮灵反思:实验 1 无明显现象可能是产生气泡太少,于是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黑色固体 , 重复实验,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探究 2.向 80mL 水中加入 6.7g 鱼浮灵组成测试液,并用传感器测定测得不同时间点水中的溶氧量(图 18),结果如下表:时间/s 0 20 40 60 80溶氧量(mg/L) 5.68 5.71 6.85 7.85 7.85探究 2 的实验目的是 。新问题:氧气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碳酸钠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什么作用?(实验①②③④试剂100g4%H2O2溶液100g4%H2O2溶液1gNaCl固体100g4%H2O2溶液1gNa2CO3固体100g4%H2O2溶液1gNaOH固体最大溶氧量6.44mg/L6.44mg/L9.11mg/L10.97mg/L)探究 3.相同温度下,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一段时间后用传感器测定溶氧量(图 18)图 18【实验结论】(1)由实验 (填实验序号)可知,Na+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没有影响。(2)碳酸钠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质上是 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更快。【反思】投入鱼浮灵后,水中溶氧量增加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鱼浮灵遇水放出氧气速度缓慢的意义是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36 题 5 分,37 题 6 分,38 题 7 分,共 18 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图19 所示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图19)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 g。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图 20 所示,轻质杠杆 AB 长 1.2m,两端悬挂甲、乙两物体,已知 AO:OB=1:3, 甲的底面积是 0.12m2,高 0.3m,物体甲的重力大小(图20)是 960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乙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g 取10N/kg)求:(1)物体乙所受的重力。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现将甲物体浸没于水中(未触底),若仍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乙向左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如图 21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18V 且保持不变, 滑动变阻器 R2 上标有“50 Ω 1A”,小灯泡 L 标有“6V 3W”字样,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求:(1)小灯泡的电阻值。滑动变阻器的 R2 的电功率。用阻值为 10Ω 的定值电阻 R1 替换小灯泡 L,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使得两图 21电压表的示数之差不超过 10V,求滑动变阻器的 R2 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2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卷.docx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2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