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4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4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科技名著
著作 作者 作品类别 内容 (价值)地位、意义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著作
科技巨著
农业科学巨著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①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②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
(明代)李时珍
(明代)宋应星
(明代)徐光启
“东方医药巨典”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记载了药物1800种;
收录药方11000多个;
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 等大类。
涵盖农业、手工业的所有部门。
利玛窦与徐光启
《几何原本》书影
一、科技名著
结合课本,说说他们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李时珍
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坚持实践、等
利玛窦与徐光启
一、科技名著
搜集整理多本书籍
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耗费27年,三易其稿
博览群书,整理各地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广泛的社会调查,搜集丰富的资料
爱读自然科学书籍
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学习西方多种技术
(1)具有继承性、总结性、实用性;
归纳明朝科技特点:
一、科技名著
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证实不同重量球体自由落下,它们同时着地。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波兰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西:探索新领域,理论,实验(近代科学)。
(2)虽无突破和创新,但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
一、科技名著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医学家(医圣)(《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一、科技名著
想一想: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辽东
临洮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嘉峪关
鸭绿江
目的:
东西起止点:
评价(地位):
防御北方蒙古
贵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
西至嘉峪关
规模最大
历时最久
布局更合理
技术更先进
设施更完善
工程质量更优异
长城的组成部分
城墙
关隘
烽火台
城台
关城
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
嘉峪关
天下雄关
居庸关
雁门关
平型关
明长城修筑的作用:
(1)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2)经济上: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思考: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①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 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宫城
皇 城
内 城
外 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修建
构成
特点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明成祖时营建,1421年迁都北京。
宫城(、皇城,内城(京城)和外城(内城南面)。
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
②建筑,以宫殿为重点,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
北京城
宫城即紫禁城(故城),它是由木匠出身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北京城的核心。
皇权至上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紫禁城的地位:
紫禁城现称故宫,
北京城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小说
时间
作者
内容
艺术特点
地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元末明初
罗贯中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明代中期
吴承恩
运用白话描写,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分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描写了宋代梁山伯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人民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三、小说和艺术
1.小说
①这三部小说,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②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
三、小说和戏剧
1.小说
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①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经济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社会基础)
③印刷技术的发展(技术基础)
书法名家:董其昌
绘画名家:徐渭
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
明朝艺术
董其昌 拟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董其昌 山阴道中
徐渭 《榴实图》
徐渭 《蟹鱼图》
《牡丹亭》
汤显祖
该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经典作品。与《西厢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打破封建礼教,追求自由恋爱
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徐霞客
明末
地理学家
《徐霞客游记》
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徐霞客是明朝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为5月19日,这天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课堂小结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科技名著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说:
小说和戏剧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李时珍:《本草纲目》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1.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
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写成《千金方》 D.撰写成《本草纲目》
2.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全书分成12目,共60卷,其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由此可见,此书(  )
A. 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B. 是农业生产先进经验的集大成者
C. 标志着北方农业的成熟 D. 集中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
C
B
4.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5.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请问明朝时期,北京是在______基础上建立的。( )
A.辽上京 B.金上都 C.元大都 D.秦咸阳
6.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7.明朝时期,书画和戏剧表演艺术不断发展。下列人物当中,属于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是( )
A. 王羲之、李白 B. 张择端、汤显祖
C. 董其昌、汤显祖 D. 辛弃疾、李清照
A
C
A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