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德州五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一.填空(9分)
文学常识。(4分)
(1)欧阳修字____,号____,与______、柳宗元、______、苏洵、苏辙、_______、王安石被世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2) 《资治通鉴》是(朝代)______政治家、史学家_____主特编纂的一部______通史。
2.默写。(5分)
①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 。
③ ,寒光照铁衣。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写出两句具有出爱国情怀的古诗: , 。
二、阅读(70分)
(一)名著: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19分)
【甲】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付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乙】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简。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没有法子拒绝。
3. 下列字词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憎恶(zēng) 气冲斗牛(dóu) 挚友 斑斓 B.殷红(yīn) 锋芒毕露(lóu)屏障 默契
C.迸裂(bèng)鲜为人知(xiǎn) 字帖 谦逊 D.亘古(gèng) 铤而走险(tǐng)振悚 污秽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D.不期而至的疫情打乱了旅游业原本快速行进的脚步。
5.下面关于小说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围绕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B.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骆驼祥子》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只做了详细的描绘,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
C.祥子去找刘四老爷,他说了自己的所有遭遇让刘四老爷给自己出主意,刘四老爷要祥子拉他家的车并让小福子在刘家打下手,祥子看到了希望。
D.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菩萨处找来悟空,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如来使六耳猕猴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
7.小说中,祥子的绰号“骆驼祥子”怎么来的?这体现祥子什么样的性格?(3分)
8.专题探究。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本,仿照《西游记》的探究专题,为所选的书设计两个专题。(4分)
示例:《西游记》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专题二:孙悟空的“成长之路” 专题三:话说“唐僧师徒”
A.《骆驼祥子》 B.《海底两万里》
我选________ 专题一:________ 专题二:________
(二)比较阅读《竹里馆》和《书事》,完成下列各题。(8分)
竹里馆 书事
唐·王维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轻阴阁①小雨,深院昼慵开。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释:①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
9.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 ,诗人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2分)
10.两首诗都表现出了环境的幽静。《竹里馆》写弹琴、长啸,是以声响衬托静境。《书事》中三、四句却是化静为动,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3分)
11.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④焉气力倦,弓拨⑤矢钩⑥,一发不中,前功尽弃。”
【注释】①养由基:人名。②支左屈右:伸直左臂拉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一种正确的射箭方法。 ③少:过了不久。④拨:不正。⑤钩:弯曲。
12.解释加点词。(2分)
(1)释担而立 释: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陈康肃公善射 左右皆曰善 B.睨之久而不去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微颔之 D.结友而别 释担而立
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尝射于家圃”句式相同的是( )(3分)
A.问女何所思 B.贤哉,回也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D. 康肃笑而遣之
15.翻译句子。(4分)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弃。
16.劝喻需要一定技巧才能让人信服,卖油翁以自身经验讽喻陈尧咨,“客”则以理服人七年级下册的古文中还有谁善劝?请写出他的名字并简述他如何劝说。(4分)
(四)谁是最可爱的人(10分)
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②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③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17.第①段多处用了数量词,如“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8个小时”,其作用是什么?(至少两点)(2分)
18.第①段画线句子“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主要运用了刻画人物的什么方法?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3分)
19.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加以阐述。(3分)
20.请为第①段拟一个小标题。(2分)
(五)家有斑鸠(17分)
①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这是斑鸠。虽然久违这种鸟叫声,却不陌生,第一声入耳,我便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②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文学评论家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这座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更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这一排房子的后院连着后面一排小楼房的后院,中间有一排粗大高耸的树木分隔。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在人刚开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梭子黑鸟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儿,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③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却无法算计。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的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④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⑤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像辨识家乡的各种鸟儿一样,不足为奇。斑鸠在我的滋水家乡的鸟类中,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也是我所见过的鸟窝中最简单最不成型的一种,简单到仅有可以数清的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的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鸟,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⑥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在家院的周围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⑦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⑧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它还是飞走了。
⑨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入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撒抛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的心里一动,它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⑩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鸩。
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我将等待。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时间 有记事能力的时候 ( ② ) 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 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
关系 ( ① ) “我”未见过斑鸠 ( ③ )“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
① ② ③
22.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
(1)【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
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点停顿,强调了什么?(3分)
(2)【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3分)
23.文题为“家有斑鸠”,二、三段却没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4分)
24.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4分)
应用(11分)
25.下面的留言条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有错误,请指出来。(3分)
留言条
王霞同学:
学校原定于3月14日去森林公园春游,因天气原因,春游日期改为3月15日,在学校大门口集合,请你准时参加。
2022年3月13日
同学:李琼
② ③
某校七年级各班开展“书香班级”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七年级(1)班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划线句子均有语病,请你修改。(4分)
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的练习,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
七年级(2)班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要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分)
②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2分)
【示例】 栏目名称:《书海泛舟》 栏目内容: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
作文(60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⑤严禁抄袭。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平凡的普通人,也许都会有那么一个熠熠生辉、闪闪发光的瞬间,让你惊喜、感动、赞叹、钦佩。这个人,也许是别人,也许是你自己。
请以“那一刻,闪闪发光的你”为题,写一篇作文。德州五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文学常识。(4分)
永叔 醉翁 韩愈 苏轼 曾巩 (2)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2.默写(5分)
①故园东望路漫漫 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③朔气传军柝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C 4.A 5.B 6.C
7.(3分)祥子出城时被乱兵抓了壮丁,后来偷偷逃了出来,并顺手牵了三只骆驼卖了,换了一辆车,他在生病时老是念叨骆驼,被人听到,就送了“骆驼祥子”。体现了祥子具有骆驼一般的任劳任怨和老实坚韧的性格。
8. (4分)示例:A 探寻悲剧原因 品味“京味儿” 给祥子写小传 话说“洋车夫”
B 写航海日记 介绍尼摩船长 绘制潜水艇简易图 小说主题探究
9. (2分) 五言绝句(五绝) 山水田园
10.(3分)青苔本是静景,诗人化静为动,表现出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让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静。
11.(3分)相同之处: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对幽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以及高雅绝俗的追求。《竹里馆》诗中诗人身处竹林,弹琴、放歌自娱自乐,与月相伴,悠然自得;《书事》诗中诗人在院中坐看青苔,享受满院翠绿,闲静疏懒。
12.(2分)(1)放下 (2)打发
13.D 14.C
15.(4分) ①你也懂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②弓拉不开,箭是歪斜的,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
16.(4分)孙权。示例:孙权劝学,首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吕蒙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是就学”。
17. (2分)表现当时敌我力量的悬殊和战斗场面的残酷;衬托出我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
18. (3分)动作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保卫阵地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19. (3分)议论;承上启下,由写“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的事迹,转入下文写“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的事迹。
20. (2分)示例:松骨峰战斗(书堂站战斗)
21.(3分)(1)“我”认识并记住斑鸠
(2)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
(3)“我”看到斑鸠很惊喜,斑鸠见人就飞走
22. (3分)(1)强调了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伤害鸟兽的手段数不胜数,突出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3分)(2)不能去掉。“探头探脑”并没有丑化斑鸠,而是生动地表现了斑鸠的小心、机警,对人类怀有戒备之心。
23. (4分)不多余。第二段讲述了“我”在波士顿城郊见到人鸟兽共存共荣的景象,第三段写了我们对鸟兽的伤害,造成了鸟兽对人类的警惕。这两段文字与前后文关系密切,既回应了“我”重见斑鸠时的惊喜,又对后文斑鸠难以跟“我”建立信任关系的原因做了交待;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重,行文具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级。
24. (4分)示例1:能等来。从文中看,“我”与斑鸠的关系已有了突破性进展,“我”觉得假以时日斑鸠会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现实生活中人们尊重自然保护鸟兽的意识已越来越强,经常见到人鸟兽和谐相处的情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斑鸠定能慢慢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
示例2:不能等来。文中写过去人们对鸟类的伤害,让“斑鸠”一直对人类保持戒心;生活中还有不少人缺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伤害鸟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斑鸠要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还很困难。
(3分)①署名和日期颠倒位置;②称呼应顶格;③缺少集合的具体时间
(1)(2分)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提高同学的写字水平。(或: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 热情。)(只提出修改意见也可)
(2分)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或:也希望大家通过不间断的练习,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只提出修改意见也可)
(2)(2分)①示例: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2分)②示例:栏目名称:《文苑撷英》;栏目内容:点评、赏析佳作片段
2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