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2.所属单元课题: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初步学会进行人体吸入、呼出气体实验的有关实验操作;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 2.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的第二个探究实验,对增强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规范仪器操作和正确书写实验报告都有一定作用。本节课讲的排水集气法为之后气体的收集打下了基础。(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进行探究。2.明确表述探究所得的结论。难点: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刚刚进入化学学科的学习不久,对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通过前一个探究实验的学习学生对于探究方法有所了解。但操作熟练程度不高耗时会久一点特别是排水集气。设计思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完成报告。教学方法比较实验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提出问题2分钟 请学生起立跟着口令做两次深呼吸。问:我们吸入的是空气,呼出气体跟它一样吗? 起立做深呼吸回答:不一样 感受吸气呼气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做出猜想3分钟 结合呼吸过程的知识储备,你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同?放置在空气中的松脆的饼干过一段时间会变软,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物质? 一般能说出氧气,二氧化碳不同说出空气中含有水 激活思维设计实验5分钟 【投影展示】(课本14页) 可参考的三条信息。如何来验证这些猜想是否正确?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指导评价】学生设计的方案,帮助他们确立最终实验方案。 了解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全体交流: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相互讨论方案的优缺点,统一方法 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实验探究15分钟【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1.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演示实验】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巡视,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倾听按步骤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分组实验】(1)在教师指导下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用玻璃片盖好。 (2)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记录。(3) 分别向另一瓶空气和另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交流得出结论10分钟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合上述实验,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的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充分发表意见 (1)插入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要长;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2)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两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3)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用总结性语言归纳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5分钟 教师出示该装置(内装澄清石灰水)问:是否可以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思考,回答,操作结合本次探究过程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板书设计 课题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空气多少少呼出气体少多多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