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唱歌 小小少年(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唱歌 小小少年(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小小少年》)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这是选自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歌词内容朴实真挚,歌曲的副歌部分是双声部,节奏是四四拍,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与连音线。符合四年级这个学段孩子的心理与嗓音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在《柳树姑娘》这课中已经学习了附点四分音符,已经认识并理解了附点的作用;双声部的演唱部分对于这个学段的孩子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用瓷笛来演奏这一声部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教学目标
1.学习附点八分音符2.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小小少年》 3.能用瓷笛吹奏二声部与同学、老师合作表演歌曲4. 了解歌曲背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附点八分音符学唱歌曲,并用瓷笛演奏歌曲的第二声部了解歌曲的背景教学难点:能准确演唱附点八分音符,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用瓷笛吹奏歌曲二声部旋律,并能尝试和别人合作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节奏练习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跟老师做一组节奏练习 X X | X X | X X | X —‖(出示课件)跟着课件再划一划拍。 能够按节奏准确的划拍 一开课,用原来学习过的附点八分音符划节奏,起到了导入新课作用的同时也复习了之前的知识
二、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 1、课件将第三小节改成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出示出来,请学生对比两组节奏的不同 X X | X X | X X X X | X —‖2、提示学生,在八分音符的后面加附点叫做附点八分音符,并复习附点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说出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3、播放课件上这条节奏的划拍方式,让学生跟着划一划 学生交流说出第三两条节奏第三小节的不同学生交流说出附点八分音符并根据附点作用的定义说出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是怎样的。跟着课件划拍,准确的划出这条节奏 通过对比两条节奏的不同,引起学生对附点八分音符的兴趣,并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复习附点的作用,通过浮点作用的定义来判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最后再回到之前的这组节奏,让学生准确的划出来,达到学习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目标。
三、学习歌曲《小小少年》 1、通过之前的节奏导入新课“一年一年的长大,学习到了新知识的同时,烦恼也开始慢慢多了起来。”2、初听欣赏播放音乐《小小少年》课件出示问题: (1)你觉得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表现成长的?(2)观察歌曲的乐谱,你发现了乐谱中什么你觉得特别的地方?(是节拍、谱面还是其他地方?)课件出示歌曲中出现的音乐信息:四四拍、合唱歌曲、附点八分音符、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中速。3、复听欣赏,学唱歌曲(1)“从歌曲中我们知道了这些音乐信息,带着这些音乐信息我们再将歌曲听一遍”让学生特别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再次播放歌曲)。(2)学唱歌曲1.师范唱,生心中默唱。提出要求:(1)注意老师唱歌时气息的变化。(2)你觉得老师哪里唱得好,为什么?2.再听原唱,生随乐轻声跟唱你们听老师唱一,老师也想听听看你们唱得好不好评价,指导 学生聆听歌曲,对歌曲有大概了解,并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乐信息。带着问题和了解到得知识再次聆听,加深对歌曲和旋律的印象。听教师范唱,并评价哪里好,为什么。并注意老师唱歌时的气息运用学生跟音乐聆听试唱 通过初听让学生对歌曲有大概的印象,并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索挖掘歌曲,复听环节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让学生评价老师的范唱,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歌曲,通过评价可以在自己演唱时注意到这些要点;同时也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四、习并用瓷笛演奏二声部 1、课件出示歌曲第二声部跟老师一起把这段旋律唱一唱。(钢琴)师范唱师生同唱2、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瓷笛,(出示图谱),听老师唱一遍谱,请同学们在瓷笛上按指法。3.我们一起试着吹一吹这段旋律。3、表演歌曲(1)接下来,我要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配合演奏第二声部。老师用钢琴弹奏第一声部,同学们用瓷笛演奏第二声部。(2)老师请两组同学来表演一下歌曲,一组同学唱第一声部,一组同学吹奏第二声部。(师用钢琴弹奏一声部旋律并演唱) 学生先听老师弹奏的旋律,再听老师范唱,识谱并尝试演唱二声部的乐谱。看指法图谱,唱谱的同时在瓷笛上按指法。尝试演奏第二声部表演歌曲,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一声部,学生用瓷笛演奏二声部分组表演歌曲,一组同学演奏,一组学生演唱。 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先唱谱,再熟悉瓷笛指法,最后尝试性的演奏,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声部的表演。最后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协作表演,进行不同的分组,将一二声部连起来表演,完整这首歌曲的学习。
五、知识拓展 介绍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概梗和主角人物(歌曲演唱者) 学生观看歌曲的影视资料 拓展学习和歌曲有关的内容,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探索的兴趣
六、思想教育,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与了解歌曲来源的影片,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烦恼时不能退缩,而应该像电影里的小主人公一样,努力积极的去面对,并给学生推荐电影《英俊少年》和电影中的另一首歌曲《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花》 学生课后会观看电影并听其中的另一首插曲 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上得教育。
板书设计
X X 附点四分音符X X 附点八分音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附点八分音符,导入到新课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歌曲,在演唱时有助于学生掌握好节奏。教唱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发现体会歌曲应该怎么唱,通过课堂的学习评价,掌握歌曲演唱时的情绪与气息的运用。在学习二声部的表演时,为解决学生唱不好的问题,运用了瓷笛这种乐器演奏二声部,锻炼学生的音准,最后通过相互的协助来完成歌曲。在课程最后,挖掘教材进行知识拓展与思想教育,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的音准感觉提高的很大帮助就是乐器的学习,通过瓷笛的学习,学生能够较顺利的演奏二声部,比起双声部的演唱,这种形式会让学生更接受更喜欢。在节奏和歌曲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出歌曲的重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更快乐,接受的也更容易。这首歌曲的最难点就是二声部的配合与学习,所以,二声部的解决与其让学生不停的唱谱还不入让他们用乐器去带,一来解决了二声部的音准问题,而来也增加了音乐课堂的生动性,丰富了音乐课堂。四年级的孩子,很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利用学生自己找出的音乐信息,深挖教材,给学生拓展知识,这部分,学生非常有兴趣,在课后也会自己再去深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些问题,比如,没有充分利用好钢琴;上课过程中太过于考虑学生的音准感觉而没有在老师范唱或学生齐唱的时候使用伴奏,只用了单旋律,这样就使学生演唱和听范唱的时候失色不少;学习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只是让学生演唱好歌曲就行了,没有对节奏的练习进行进一步的掌握拓展。总的来说,这堂课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目标也基本上达到了,但是在课教学的实践中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