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 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二、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别人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影片随歌声开始,歌曲四四拍,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旋律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作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这里也是歌曲教学的难点,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三、教学重点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长音,弱起等要素。2、唱准符点八分音符,把握好歌曲音准节奏。五、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等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七、教学过程(一)影片导入,激发情感共鸣1、播放电影片段《英俊少年》2、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电影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3、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中文范唱)(二)以情带声、演唱发声曲 1、出示发声曲 2、老师与学生慢速钢伴演唱 3、学生合作钢伴演唱 4、提要求演唱(音准与节奏、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与自己的歌声的协和)(三)学习歌曲,注入感情 1、学习八分符点(运用对比听辨,让学生听辨学习)2、练习节奏类型(可多次反复练习---在学生很熟悉的基础上教师慢速带领学生无伴奏下演唱第一部分)3、朗读两部分歌词---读后感4、完整随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强调附点)5、演唱第二部分旋律。 6、欣赏全曲范唱。(引导学生从歌声、表情、精神面貌等方面入手表现歌曲) 7、有表情地、阳光大方自然的歌声演唱全曲。 (四)课堂延伸1、对照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的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我们把它称为“副歌” 出示重点内容:副歌 2、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 主歌: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 副歌: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 3、个别学生领唱主歌,其他学生齐唱副歌4、女生齐唱主歌,男生齐唱副歌(五)小结 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但他没有退缩,同学们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 我们生活在阳光的时代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小少年》,学习主人公的乐观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精神,希望你能像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