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邻居,掌握与邻居交往的技巧,懂得有礼貌地与他人相处,感受与邻居和谐相处、友善相处带来的快乐。本课教材分为“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暖”“不给邻居添麻烦”三大板块,以社区生活为基础,需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在充分的交流、讨论、动脑、反思中激发认识邻居并且与之友好相处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个人经验,很少有交流总结的机会。通过本课教学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认识新邻居、与邻居和谐相处的方法,并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邻居的方法,懂得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邻居,知道与邻居和谐相处的常识与礼仪。 2.知道邻里互助的重要性,感受与邻居互帮互助的快乐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通过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了解做客串门的礼仪常识。 四、教学重难点 感受邻里友好相处的温暖,了解做客串门的礼仪常识。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邻居方法多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的座位和平常可不一样,看看我们的桌签,大声告诉大家你们来自哪个社区。 2.揭示课题:原来我们来自同个社区,今天我们和自己的邻居坐一起上课,这真是很难得的机会,赶紧跟你的邻居拉拉手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家的好邻居》! 3.你们这些小邻居住在同一个社区,你们都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除了班里的小邻居以外,你们还认识哪些邻居小伙伴呢 怎么认识的? 预设:社团课、辅导班、父母介绍、社区活动、散步认识、同伴介绍 幼儿园、小学、辅导班同学——每天在校园里朝夕相处,又是同一个小区的邻居,真有缘分! 亲戚——跟着爸爸妈妈常常来往,自然也成了彼此熟悉的小伙伴。你是通过爸爸妈妈认识新邻居的。 参加活动: 在活动中,你怎么认识这位新邻居的?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还有哪些小朋友,和他有一样的经历?也是在社区活动中认识了新邻居(出示组图走读社区活动)。上个学期,我们学校还组织了走读社区活动,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我们通过照片回到那个时候吧! 追问:你参加了什么活动?你在这次活动中,新认识了几个邻居?心情怎么样? 小结:看,这些活动让你和邻居认识并慢慢熟悉起来,又多了一个朋友,你不像原来那样羞涩,能大方地与邻居交往。 通过同伴,通过父母——追问:认识新的邻居,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有时候通过别人的介绍可以多一个朋友,很开心呀。 在妈妈的介绍下,你又多了一位亲近的小伙伴,真幸福。 在小区散步、公园玩耍、电梯偶遇等生活中。 师:原来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在电梯里也能结识一个新邻居呢! 玩着玩着就多了一个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通过其他什么方法认识呢? 小结:认识新的邻居难不难?是呀,有这么多好方法可以试试。板贴:认识邻居方法多 环节二:邻居相处温暖多 1.小朋友们可真厉害,认识了这么多邻居小伙伴,那你和他们常常在一起做些什么呢?和你同组的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预设:骑自行车、跳绳、踢球、看书、枪战、放风筝、爬山…… 师评价:一个人踢球和邻居小伙伴一起踢球,有什么不一样的快乐? 当我们选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邻居小伙伴总是我们的首选,有邻居小伙伴的陪伴,真快乐! 收获了很多知识,真快乐!两个人共同进步,真快乐! 2.(视频:学生和邻居小伙伴的组图照片配上姓名)原来,与邻居小伙伴在一起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太快乐了。 采访学生:这么多邻居小伙伴在一起,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感觉怎么样? 3.过渡:在我们的邻居当中,有小伙伴,还有小伙伴的家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好邻居,邻居和邻居在一起,常常你有困难我帮你,我有困难你帮我的时候,你能说一说吗? 4.小组讨论:你和邻居之间有没有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的事情呢?请你选择一个与身边同学说一说。 5.小组推荐代表说:组内推选一件事,一个代表。可以说自己的,也可以说别人的事迹,小组成员帮助他说清楚。 比如丢仓鼠等东西:遇到这个困难回想一下你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能想像你当时着急的样子,远水救不了近火,多亏了 ,别提有多开心了,你当时对邻居说了什么? 生病:你们有个好邻居,可真幸福。 帮助照顾家人:远亲不如近邻,像亲人照顾你,有这样的邻居真幸运。 现在你们两家的关系一定非比寻常。 送蚕宝宝、书等:老师发现你是一个非常会分享的小朋友,你肯定很受邻居的欢迎。 帮助邻居找人:几岁了?他有多急?在哪里找到的? 你们急邻居之所急,我相信你的邻居一定特别感谢你,他当时一定感觉特别温暖。 帮助开门:你想开门进去干什么?虽然是开门那么一件小的事情,但是帮你解决了困难,你的心情怎么样? 6.聊邻居节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讲了这么多邻居之间你帮我、我帮你的事情,互帮互助温暖多。让老师也想到了杭州的邻居节。(出示邻居节标志)这个标志认识吗?是啊,正是邻居节的标志。每到深秋季节,杭州满城尽飘黄丝带,瞧,黄丝带飘呀飘,绕成一个字,是什么字?“和”,你们猜猜看它大概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和睦,邻居节就是为了促进邻里和睦。 7.聊邻居相处的法律法规 (出示课件)在《杭州市民守则》和《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里就写到了(标红: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促进文明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倡导邻里和睦。” 环节三:串门做客讲究多 (一)做客常识 1.过渡:朝夕相处的邻里之间,经常会有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来的这样的串串门,有一个小朋友,时常到邻居家串门做客,邻居小伙伴的爸爸妈妈都对他赞不绝口,我们来听一听(出示家长夸奖音频:上星期某某来我家玩,他真是一个特别棒的孩子,我特别喜欢她。) 2.(视频播放)她究竟是做了什么呢?你能来找找原因吗? 预设:礼貌打招呼、面对递来的水果感谢、不乱摸工艺品 (出示图片辨析)看,这里也有几个小邻居,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呢?你想说哪一张? 评价单:小朋友们,那你们去邻居家做客时,又是怎么样的呢?拿出自评表,评一评,每次都能做到就打3颗星,偶尔能做到就打2颗星,很少能做到就打1颗星。 师:第×条做到三颗星的小朋友举手。你还有哪些做得更好的地方吗?指名说。 (二)待客礼仪 1.过渡:那如果有小伙伴到我们家来玩,作为主人,我们该怎么做呢?会的小朋友举个手看看。 2.情景表演: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个小任务。这个任务单上就写着,当有小伙伴来我家,作为小主人该怎么办呢? 3.小组讨论,推选出两人表演。 情景一:小伙伴到你家串门,你们正在客厅玩乐高,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但是家里才1周岁的小弟弟正在午睡,作为小主人的你,会怎么办呢? 师采访观众:同样抽到第一组的小朋友们,你们组有没有补充的? 情景二:小伙伴听说你买了新奇的玩具,早就羡慕很久了,今天到你家来看个究竟,一到你家就抢着要玩你的新玩具,作为小主人的你,会怎么办呢? 师采访小客人:你觉得邻居小主人怎么样?下次你有新玩具的时候你是否愿意邀请他来一起玩? 采访观众:你们愿意成为这样的小主人吗? 儿童诗:原来招待客人和做客一样有很多学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童诗,想知道是什么吗? 邻里串门有礼貌, 你好谢谢挂嘴边, 主动收拾做到位, 招待客人要热情, 乐于分享懂谦让。 小结全课,快乐延伸今天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邻居的话题,邻里在一起和和睦睦自然是最好,但万一有一些小麻烦小摩擦,也不怕,下节课我们来学习和邻居和和睦睦在一起的好办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