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探究实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探究实验

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探究
一、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注意: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4.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三、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秒表
实验步骤:
1.安装好测温装置。
2.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3.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四、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步骤: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五、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步骤: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六、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步骤: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七、水蒸气遇冷实验
实验材料:铝箔纸、玻璃杯、酒精灯、温水、烧杯
实验步骤:
1.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3.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实验现象:实验中,在玻璃棒上出现了流下来的水滴。
八、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
实验材料:实验演示仪、模型小船
实验步骤:
1.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
2.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
实验结论: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
九、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
十、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
实验材料:台灯、排球等。
实验步骤:
1.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
2.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
3.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4.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实验结论:月相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
十一、测量太阳高度角
实验材料:量角器、长棉线
实验步骤:
1.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
2.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
3.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
十二、物体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铅笔
实验方法:
1.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2.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实验现象:改变照射的方向,铅笔的影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改变照射的高度,手电筒越高,影子越短;手电筒越低,影子越长。
十三、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
实验材料:蚕豆种子、玻璃瓶、纱布、水
实验步骤:
1.选几颗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2.向瓶内倒水,使水位达到1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
3.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
4.几天以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结论:种子在萌发时,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
十四、葵花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
实验材料:葵花籽、土壤、花盆、直尺、小木牌
实验步骤:
①选择10多粒差不多大小的葵花子,放在水中浸泡半天。
②2粒葵花子为一组,尖头朝下分别插入不同深度的湿润松软的土里。
③把坑填平,做好深度标记。
④10天后,观察哪些深度的种子发芽了,哪些没有发芽。
结论:一般来讲,葵花子出苗土深是由葵花子的长度、土壤硬度等因素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土深超过4厘米,葵花子就很难出苗。
十五、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线、钩码、卷尺、秒表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越慢;摆长越短,摆越快。
保持不变的是:摆幅、摆重保持不变。
需要改变的是:摆长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越慢;摆长越短,摆越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