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同步练习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 )①凡尔赛体系埋下了二战的祸根②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③在联合国的领导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④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欧美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2.(2018九上·天台月考)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来证明法西斯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包括(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②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③南京大屠杀遗址④黄花岗起义遗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2018九上·秀洲月考)“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苏台德区被割占 B.苏德战争爆发C.法国战败投降 D.日本偷袭珍珠港4.1933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标志性事件是( )A.国会纵火案 B.纳粹党成立 C.迫害犹太人 D.希特勒上台5.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美苏争霸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宗教纷争二、大战的全面爆发6.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国闪击波兰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7.(2018九上·杭州期中)成语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慕尼黑阴谋中,下列国家被当成“我为鱼肉”中的“我”的是( )A.英国 B.法国C.意大利 D.捷克斯洛伐克8.(2017·浙江模拟)下漫画图中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对此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②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③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④苏联签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上述材料表明( )A.二战开始爆发 B.二战开始扩大C.二战进一步扩大 D.二战即将胜利结束10.如图是1941年苏联流传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描绘了战败的德军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这应该是发生在哪场战役后(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C.德国闪击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三、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1.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英国首相丘吉尔流下眼泪,高兴地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A.日本、德国 B.德国、美国 C.日本、美国 D.德国、苏联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性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3.《太平洋英雄》是一款模拟空战游戏,这款游戏是从历史潮流事件“珍珠港”事件开始,让游戏者参与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各大著名的战役。30个游戏任务都是根据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真实事件而改编的,其中就包括中途岛、艾旺加玛、珊瑚岛,瓜达康纳尔岛等著名战役。你知道下列有关太平洋战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6年是珍珠港事件爆发65周年纪念B.珍珠港事件揭开“二战”中亚洲战场的序幕C.珍珠港事件揭开“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序幕D.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役的转折点14.(2017九上·镇海期末)电影记录着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反映二战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的影片是( )A. B.C. D.15.(2017九上·台州期中)“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四、材料探究16.极右翼思潮是一种民族——民粹主义、排外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的综合思想体系,其思想核心是种族优越论。20世纪30年代极右翼势力(德国纳粹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日本再次沉渣泛起,引起了国际主流社会的高度警惕。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一些学者做了如下的分析:(一)欧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使各国财政预算吃紧,高额福利制度难以为继,大量失业人群无所事事,又导致了种族冲突和暴力犯罪活动猖獗,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人们的安全感大幅下降,极右翼势力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大做文章,以蛊惑人心获得民众支持。(二)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由于一体化、全球化、战乱因素导致的大范围大规模的移民、非法移民,对欧洲的就业和社会福利等形成冲击,同时由于移民本身存在诸多负面影响、移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难等,尤其引起了中下层人士的强烈不满。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尤其是失业者的排外情绪与极右翼势力的反移民主张不谋而合。(三)欧洲各国主流政党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竞选时的承诺大多是一纸空文,从而让普通民众失望。一些国家主流政党经常陷入种种腐败丑闻,对民众的影响力下降。而与之相比,极右翼政党大搞平民化、底层化形象,改变竞选策略、淡化激进措施,更多借助于一些具体的经济社会问题吸引右翼极端分子、小商人、部分原左翼政党选民、青年失业人员甚至一定数量的上层选民的关注和选票,其中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支持率上升。人们在惴惴不安中看到, 2017年法国大选在即,极右翼政客勒庞在民调中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试图修改和平宪法,不断扩充军队,在学校对儿童推行“战前教育”,教儿童唱军歌,让儿童背诵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角度,概括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的原因。(2)你认为材料中关于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分析中最主要的是哪个?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图说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论从史出】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上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3)【历史启迪】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表述正确的有①凡尔赛体系埋下了二战的祸根、②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领导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③在联合国的领导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法错误;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两极格局,④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欧美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说法错误。B项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为依托,考查凡尔赛体系、绥靖政策、反法西斯战争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2.【答案】C【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 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下列可用来证明 法西斯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④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宣统三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发起的一场起义,与法西斯犯下的罪行无关,因此可以排除。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评】该踢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思考,只要知道黄花岗起义与法西斯所犯罪行无关就可以得出答案,属于普通题。3.【答案】C【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指的是西方大国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它们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指的是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C项法国战败投降验证了题干中丘吉尔的推断,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绥靖政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4.【答案】D【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与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5.【答案】A【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A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B项美苏争霸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40年代”;C项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D项宗教纷争是二战后,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6.【答案】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项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7.【答案】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慕尼黑阴谋。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不去加以严厉制裁,反而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图祸水东流,引向苏联。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慕尼黑协议,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不顾捷克的利益,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所以题文中的“我”应指的是捷克。 答案为D。【点评】本题属于一般难度,只要慕尼黑阴谋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8.【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这说明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①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理解正确,符合题意;②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题干中漫画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③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④苏联签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漫画的能力。9.【答案】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由材料“罗斯福”“国耻”“对日本帝国正式宣战”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故选C。【点评】本题以罗斯福总统的演讲为切入点,考查太平洋战争的相关知识。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识记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影响。10.【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长驱直入,很快便进攻到莫斯科郊区。在危急时刻,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与“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莫斯科保卫战。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11.【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据题干“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其中第一个敌人指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发动者日本,第二个敌人指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受害者美国。C项日本、美国分别是题干中两个“敌人”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2.【答案】D【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D项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依托,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13.【答案】B【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揭开了太平洋战场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题目中揭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是错误的。A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珍珠港事件揭开“二战”中亚洲战场的序幕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14.【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4/5的国家卷入了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A项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两面夹攻,加速了其败亡,不符合题意。B项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不符合题意。C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符合题意。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洋战争的影响。15.【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珍珠港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于12月9日也跟着对日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更加扩大了。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等援助中国抗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影响的识记。16.【答案】(1)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主流政党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2)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安居乐业了,极右翼思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1)材料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的原因。1、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2、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3、主流政党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任选上述观点中一个即可。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分析中最主要的是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安居乐业了,极右翼思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故答案为:(1)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主流政党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2)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安居乐业了,极右翼思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点评】(1)本题以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分析材料能力。(2)本题以最主要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分析问题能力。本题以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17.【答案】(1)主要影响: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德国闪电战的破产。(2)结论:二战时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影响: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爆发;雅尔塔会议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结束。(3)启迪: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 (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反映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等更多的国家卷入战争,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根据“军队伤亡”“平民伤亡”“物资损失”等相关数据可知军队和平民伤亡人数众多,物资损失非常严重等。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3)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二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图三反映的是雅尔塔会议,加强了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据此回答启迪。故答案为:(1) 主要影响: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德国闪电战的破产;(2) 结论:二战时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影响: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爆发;雅尔塔会议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结束;(3) 启迪: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分析,是考试的重难点内容。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同步练习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 )①凡尔赛体系埋下了二战的祸根②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③在联合国的领导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④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欧美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B【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表述正确的有①凡尔赛体系埋下了二战的祸根、②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领导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③在联合国的领导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法错误;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两极格局,④二战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欧美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说法错误。B项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为依托,考查凡尔赛体系、绥靖政策、反法西斯战争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2.(2018九上·天台月考)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来证明法西斯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包括(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②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③南京大屠杀遗址④黄花岗起义遗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 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下列可用来证明 法西斯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④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宣统三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发起的一场起义,与法西斯犯下的罪行无关,因此可以排除。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评】该踢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思考,只要知道黄花岗起义与法西斯所犯罪行无关就可以得出答案,属于普通题。3.(2018九上·秀洲月考)“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苏台德区被割占 B.苏德战争爆发C.法国战败投降 D.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C【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指的是西方大国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它们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指的是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C项法国战败投降验证了题干中丘吉尔的推断,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绥靖政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4.1933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标志性事件是( )A.国会纵火案 B.纳粹党成立 C.迫害犹太人 D.希特勒上台【答案】D【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与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5.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美苏争霸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宗教纷争【答案】A【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A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B项美苏争霸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40年代”;C项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D项宗教纷争是二战后,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二、大战的全面爆发6.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国闪击波兰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答案】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项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7.(2018九上·杭州期中)成语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慕尼黑阴谋中,下列国家被当成“我为鱼肉”中的“我”的是( )A.英国 B.法国C.意大利 D.捷克斯洛伐克【答案】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慕尼黑阴谋。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不去加以严厉制裁,反而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图祸水东流,引向苏联。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慕尼黑协议,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不顾捷克的利益,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所以题文中的“我”应指的是捷克。 答案为D。【点评】本题属于一般难度,只要慕尼黑阴谋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8.(2017·浙江模拟)下漫画图中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对此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②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③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④苏联签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这说明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①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理解正确,符合题意;②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题干中漫画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③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④苏联签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漫画的能力。9.“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上述材料表明( )A.二战开始爆发 B.二战开始扩大C.二战进一步扩大 D.二战即将胜利结束【答案】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由材料“罗斯福”“国耻”“对日本帝国正式宣战”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故选C。【点评】本题以罗斯福总统的演讲为切入点,考查太平洋战争的相关知识。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识记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影响。10.如图是1941年苏联流传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描绘了战败的德军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这应该是发生在哪场战役后(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C.德国闪击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长驱直入,很快便进攻到莫斯科郊区。在危急时刻,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与“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莫斯科保卫战。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三、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1.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英国首相丘吉尔流下眼泪,高兴地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A.日本、德国 B.德国、美国 C.日本、美国 D.德国、苏联【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据题干“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其中第一个敌人指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发动者日本,第二个敌人指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受害者美国。C项日本、美国分别是题干中两个“敌人”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性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答案】D【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D项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依托,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13.《太平洋英雄》是一款模拟空战游戏,这款游戏是从历史潮流事件“珍珠港”事件开始,让游戏者参与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各大著名的战役。30个游戏任务都是根据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真实事件而改编的,其中就包括中途岛、艾旺加玛、珊瑚岛,瓜达康纳尔岛等著名战役。你知道下列有关太平洋战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6年是珍珠港事件爆发65周年纪念B.珍珠港事件揭开“二战”中亚洲战场的序幕C.珍珠港事件揭开“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序幕D.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役的转折点【答案】B【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揭开了太平洋战场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题目中揭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是错误的。A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珍珠港事件揭开“二战”中亚洲战场的序幕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14.(2017九上·镇海期末)电影记录着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反映二战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的影片是( )A. B.C. D.【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4/5的国家卷入了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A项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两面夹攻,加速了其败亡,不符合题意。B项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不符合题意。C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符合题意。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洋战争的影响。15.(2017九上·台州期中)“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珍珠港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于12月9日也跟着对日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更加扩大了。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等援助中国抗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影响的识记。四、材料探究16.极右翼思潮是一种民族——民粹主义、排外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的综合思想体系,其思想核心是种族优越论。20世纪30年代极右翼势力(德国纳粹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日本再次沉渣泛起,引起了国际主流社会的高度警惕。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一些学者做了如下的分析:(一)欧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使各国财政预算吃紧,高额福利制度难以为继,大量失业人群无所事事,又导致了种族冲突和暴力犯罪活动猖獗,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人们的安全感大幅下降,极右翼势力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大做文章,以蛊惑人心获得民众支持。(二)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由于一体化、全球化、战乱因素导致的大范围大规模的移民、非法移民,对欧洲的就业和社会福利等形成冲击,同时由于移民本身存在诸多负面影响、移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难等,尤其引起了中下层人士的强烈不满。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尤其是失业者的排外情绪与极右翼势力的反移民主张不谋而合。(三)欧洲各国主流政党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竞选时的承诺大多是一纸空文,从而让普通民众失望。一些国家主流政党经常陷入种种腐败丑闻,对民众的影响力下降。而与之相比,极右翼政党大搞平民化、底层化形象,改变竞选策略、淡化激进措施,更多借助于一些具体的经济社会问题吸引右翼极端分子、小商人、部分原左翼政党选民、青年失业人员甚至一定数量的上层选民的关注和选票,其中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支持率上升。人们在惴惴不安中看到, 2017年法国大选在即,极右翼政客勒庞在民调中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试图修改和平宪法,不断扩充军队,在学校对儿童推行“战前教育”,教儿童唱军歌,让儿童背诵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角度,概括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的原因。(2)你认为材料中关于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分析中最主要的是哪个?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答案】(1)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主流政党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2)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安居乐业了,极右翼思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1)材料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的原因。1、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2、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3、主流政党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任选上述观点中一个即可。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分析中最主要的是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安居乐业了,极右翼思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故答案为:(1)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移民问题所引起的利益、文化冲突;主流政党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时表现不力(2)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危机;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安居乐业了,极右翼思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点评】(1)本题以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分析材料能力。(2)本题以最主要极右翼思潮再度兴起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分析问题能力。本题以极右翼思潮在欧洲泛起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图说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论从史出】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上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3)【历史启迪】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答案】(1)主要影响: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德国闪电战的破产。(2)结论:二战时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影响: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爆发;雅尔塔会议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结束。(3)启迪: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 (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反映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等更多的国家卷入战争,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根据“军队伤亡”“平民伤亡”“物资损失”等相关数据可知军队和平民伤亡人数众多,物资损失非常严重等。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3)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二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图三反映的是雅尔塔会议,加强了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据此回答启迪。故答案为:(1) 主要影响: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德国闪电战的破产;(2) 结论:二战时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影响: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爆发;雅尔塔会议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结束;(3) 启迪: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分析,是考试的重难点内容。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