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第1课 运动和位置
1. 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
2.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①天上飞的飞机和地面相比(参照物:地面)
②山川和蒙古包相比(参照物:蒙古包)
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4.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测量方向工具:方向盘; 测量距离工具:软尺)
①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②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5.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先确定合适的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6. 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先选择参照物,再描述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
第2课 各种各样的运动
1. 汽车车身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转动。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圆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拨动尺子,尺子的运动方式是振动。
2.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有移动(平移或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3.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也可能会相同,如拨动尺子和弹簧都是上下振动、雨刮器和钟摆都是左右摆动等。
4. 同一种物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如:钟指针是转动,下方的摆是摆动;汽车车身是平移,车轮是滚动。
5. 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3课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所以它做曲线运动。天空中盘旋飞行的老鹰也是做曲线运动。
3.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最后冲出桌面,运动路线既有直线也有曲线,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曲线运动。
4.苹果从树上垂直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属于直线运动。
5.直线运动的例子:苹果从树上落下、垂直电梯、打台球等;
曲线运动的例子:过山车、老鹰盘旋、汽车转弯等。
第4课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 斜坡上的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斜坡上的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
2. 物体在斜面上可能静止不动,可能滚动,也可能滑动。
4. 观察小立方体木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小立方体木块滑动,小六棱柱、小球是滚动。
5 .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小立方体木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逐渐加快。
6. 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
第5课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得越慢。(速记法: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2.测量时间可以使用秒表。测量小球运动所花时间至少测量3次。
3.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4.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中位数或者平均数。
第6课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 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同,可以采用相同时间内他们走过的距离进行比较,就能知道谁快谁慢。
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得越慢。(速记法: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速度=距离÷时间)
第7课 我们的“过山车”
1. 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板块:
设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制作: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评价: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2. 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可以设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 我们可以用积木、铁架台、卡纸、纸箱等材料设计制作“过山车”。
4.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5. 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第8课 测试“过山车”
1. 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以轨道起点为中心,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
2. 在图纸中一般使用方向盘判断方向。
3. 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会经过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它对应的运动分别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器材有秒表、软尺、细绳。采用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方法,或者采用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的方法。
5. 怎样做能使我们的过山车轨道更稳固?
(1)在轨道衔接处用积木固定;
(2)增加支柱数量。
6.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1)增加轨道的坡度;
(2)增加直线轨道。
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第1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 你能用什么工具观察蚕卵的特征?
尺子:测量蚕卵的大小(长、宽、厚)
放大镜: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
2. 蚕卵有什么特征?
颜色: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慢慢变成灰黑色,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大小:像小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形状:扁圆形(中间略微凹陷)
3. 什么是孵化?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4. 怎样挪到刚出生的蚕宝宝?
可以用干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挪动它。
5. 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6. 蚕宝宝健康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
除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空气外,蚕宝宝健康成长还需要充足食物和安全、卫生的场所。
第2课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 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进行分类,有硬壳的有:蛇卵、龟卵、鸡卵等;无硬壳的有:蛙卵、鱼卵、蚂蚁卵等
3. 蛋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这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它叫胚盘,将来发育成小鸡。
4. 画出鸡蛋的内部结构,并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
第3课 蚕长大了
1.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 刚出生的蚕宝宝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身上长满细毛,被称为“蚁蚕”,也叫“1 龄蚕”。
3.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颜色逐渐变白,身体变长、变粗。
4. 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
蚕会运动、进食、排便,这说明蚕还活着。
5.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
6. 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蚕宝宝头上虽然有六个单眼,但视力非常不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东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认食物的。
7.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安全卫生的环境等。
8. 资料: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9. 画一只蚕宝宝,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
1. 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蚕的幼虫和蚕蛹的相同点是都有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体节、足等。
不同点是蚕蛹与蚕的幼虫相比较,蚕蛹的身体缩短了,颜色由白色变成深褐色,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身上体节减少了,腹部的足消失了,已有翅的雏形。
2. 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蚕蛹还会有变化,根据看到的蚕蛹出现的翅的雏形,可以推测下一阶段的蚕可能会长出翅膀,变成蚕蛾。
3. 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蚕蛹不吃东西,一般也不动,没有防御外敌的能力,蚕茧能迷惑其他动物,也形成了独立空间,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4. 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除了蚕,还有蜜蜂、蚂蚁、苍蝇、蝴蝶等动物会经历蛹这一阶段。
第5课 茧中钻出了蚕蛾
1. 雌蛾与雄蛾有什么不同?
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
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快。
2. 什么是昆虫?
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3. 哪些动物的形态与蚕蛾相似?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蜻蜓、蝴蝶、蚂蚁等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它们都是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4. 蚕蛾的哪些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
蚕蛾的交配与产卵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
第6课 蚕的一生
1. 了解蚕的一生,我们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用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2. 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
3. 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4. 蚕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5. 蚕适合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流通的空气、干净的环境和新鲜的食物。
6. 为什么蚕宝宝不在秋天或冬天出生呢?
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蚕的食物桑叶缺乏。
第7课 动物的繁殖
1. 像蚕和鸡一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2. 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3.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有鸡、鳄鱼、天鹅等;
胎生动物有猫、狗、大熊猫、蝙蝠等。
第8课 动物的一生
1. 了解鸡的一生
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21 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第1天:身上全是绒毛;第3天:身上的绒毛变成了羽毛;
6个月:母鸡下蛋繁殖后代。
2. 了解狗的一生
狗怀胎两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第一天:眼睛闭着,耳朵听不到;2~3 周:眼睛睁开,吃妈妈的奶;6 个月:长出牙齿,能够咀嚼食物。
3. 什么是鸟类?什么是哺乳动物?
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4. 出生后,我们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我们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这几个阶段。
5. 我们的一生与哪类动物相似?
人也是胎生哺乳,人的一生与哺乳动物的一生相似。
6. 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不同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但是不同动物一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出生的方式不同、繁殖的方式不同,一生当中有的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身体变化很大,有的变化不大等。
7.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又发现了动物的哪些共同特征?
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动物都需要繁殖后代,都要经历由小变大的过程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