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小学课后服务口才课件(共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航空航天 小学课后服务口才课件(共9张PPT)

资源简介

(共9张PPT)
新闻播报
中 国 航 天
新闻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
2016年9月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2016年10月
神舟十一号载人舱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
2016年
联合国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7年3月2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已于2016年底完成总装,进入整舱测试阶段,预计2018年发射升空。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
2017年4月20日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和推进剂补加试验
2019年6月12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在维也纳联合宣布,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
2019年11月17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第四届(2019)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说,中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空间站的近期规模为100吨,可载3人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
2021年4月29日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工程建设的大幕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主体构造
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
整体呈T字构型 ,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
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名称
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具体如下:
载人空间站
命名为“天宫”,代号“TG”
核心舱
命名为“天和”,代号“TH”
实验舱Ⅰ
命名为“问天”,代号“WT”
实验舱Ⅱ
命名为“梦天”,代号“MT”
货运飞船
命名为“天舟”,代号“TZ”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