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中,
中子数不可能为
A.30 B.28 C.26 D.24
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16
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
C.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最高价数都和它的族数相等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使元素被还原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
7、下列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是(单独占据1个原子轨道的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A.N B.F C.O D.S
8、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为2或8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9、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24Cr3+ B.26Fe3+ C.27Co3+ D.29Cu+
10、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i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11、下列物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的是
A.Na,Mg,Al B.Na,Rb,Cs
C.Mg,Na,K D.铝、硅铝合金、单晶硅
12、图1所示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压电功能的铁片晶体材料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和这种晶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
A.8 BaTi8O12
B.8 BaTi4O9
C.6 BaTiO3
D.3 BaTi2O3
13、物质结构理论推出: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叫金属键。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且据研究表明,一般说来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硬度大于铝 B.镁的熔沸点高于钙
C.镁的硬度大于钾 D.钙的熔沸点高于钾
14、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B.Na2S C.Na2O D.K2S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B.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16、已知EN≡N=945 kJ·mol-1,EH—H=436 kJ·mol-1,EN—H=391 kJ·mol-1。那么1 mol N2与3 mol H2合成氨时的能量变化为
A. 放出93 kJ的热量 B.放出208 kJ的热量
C.吸收93 kJ的热量 D. 吸收208 kJ的热量
17、下列物质中全部含有极性键的是
A.Br2、CO2、H2O、HBr B.CO2、O2、H2S、HCl
C.Na2O2、S8、CO2、H2O D.CO2、H2S、H2O、HI
18、下列原子代表的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且都产生H2的是
A.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B.价电子构型为3s23p1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倒数第三层上的电子数的原子
D.N层上无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
19、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20、美国《科学》杂志评选2001年世界科技十大成就中,名列第五的日本青山大学教授秋光纯发现的金属间化合物硼化镁超导转变温度高达39 K,该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下图,则它的化学式为
A.MgB B.Mg2B
C.MgB2 D.Mg2B3
21、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之比不是1∶1的是
A.Na2O2晶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B.NaHCO3晶体中的Na+ 和HCO3-
C.中的质子和中子 D.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键、叁键都含有π键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愈多,共价键愈牢固
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故配对原子个数也一定
D.每一个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自己的方向性
24、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3 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C.a+n-b+m的值可能为16 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50分)
1、按要求填空:6分
(1)第三周期中有两个成单电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四核10电子的粒子的电子式(写一种)__________。
(3)第四周期中,3d轨道半充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8分
(1)电负性最大的元素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含量居第二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
(3)第四周期0族元素______________。
(4)能形成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的元素____________。
3、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12分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形成的1mol化合物溶于水放出653KJ的热量,请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符号“>”“<”或“=”连接下列各项关系。6分
(1)第一电离能:Na__________Mg,Mg__________Ca
(2)电负性: F__________Cl,O__________F
(3)能量高低:ns__________ (n+1)s,ns__________np。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8分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F
H
3
B
C
E
G
根据A~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式填空:
(1)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最稳定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
(3)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D、E、F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5)A的氧化物常温下呈__________态,它和B的单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
6、晶体结构:12分
(1)金和铜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化合物,
其中一种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为面心立方结构),
该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白磷(P4)分子为正四面体型分子,如下图所示,4个P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1 mol P4分子中有__________mol P—P键
(2)P4分子是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按一定规律在空间排列,下图(左)是NaCl的晶体结构。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具有或接近具有球对称的电子云,它们可以被看成是不等径的钢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中)。离子键的键长是相邻阴、阳离子的半径之和(如下图右)。已知a为常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个________Cl-,而Na+数目与Cl-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
②Na+半径与Cl-半径之比=__________。(已知=1.414,=1.732,=2.236)


化学试题答案卷
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52分)
1、(6分)(1) Si S (2) (3) Cr Mn
2、(8分)(1) 1s22s22p5 (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3) 1s22s22p63s23p63d64s2 (4) 1s22s22p2
3、(12分)(1)A___氧__ _、___O__ B___钙___、__Ca___
C___钠____、___Na___D___氯___、__Cl___
(2) H+ + OH - == H2O
(3) CaO(s) + H2O(l) == Ca(OH)2(s) △H=-653kj/mol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2.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了( )
A.鲜卑与汉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落后的文明必然被先进的文明取代
3、孝文帝改革首先从土地入手推行均田制。以下对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使官僚地主的利益受到极大的触动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是加速鲜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 D.农民可纳绢代役
4、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法令
6、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根本目的是: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7、西欧早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其根本原因是:
A.中世纪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  B.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C.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 D.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的结果
8、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9、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10、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宜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12、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13、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14、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 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15、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
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16、 百日维新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的是(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取士
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
17、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是( )
A. 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B. 革新了中国政治制度
C. 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D. 起到了思想解放,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1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到,同治初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二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19、“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出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有
①逐渐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题62分)
20、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 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谟
材料三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多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3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四 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都会为中介……(教会)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6分)
(2)针对材料四,马丁·路德做了什么事?提出了怎样的主张?(7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阐释改革后的鲜卑族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在推进民族政策改革方面的重大意义。(4分)
(3)对于孝文帝改革,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你赞同哪种观点?说明理由。(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诸君试看日本国,土地不过我中国两省多,人民亦不过我中国两省多。四十多年以前,亦是一个最小、最穷、最弱之国,自明治维新以后,俨然称为列强。全球上能成为列强者,不过
六、七国,而日本俨然是六、七国中之一国。他是用何种方法,始能如此亦只是用开放主义。”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2分)“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指出材料二中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4分) 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又表现在哪里?(3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日本成为强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见识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4分)
(2)材料二把戊戌变法视作的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38分)
1—5、ADCCA 6—10、DDDCC 11—15、DBAAB 16—19、ABDD
二、主观题 (62分)
22、(19分)
1、事件:黑船来航(或黑船事件、佩里叩关)(2分)。含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2分)、反对外来侵略(2分)。
2、措施:殖产兴业,政府创办国营工业带动示范民营企业(2分)。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天皇至高权威(2分)。表现:天皇至高权威、武士道精神、军国主义思想(3分)。
3、实行开放主义(2分)。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国情相结合、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任意2点各2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得分)。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总得分60分)
1、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3、赤道共穿过 ( )
A、2个大洲 B、3个大洲 C、4个大洲 D、5个大洲
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X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
5、Y大陆是 ( )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
6、一架飞机从我国广州起飞,沿着北回归线
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请问这架飞机沿
途依次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 ( )
A、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B、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C、亚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印度洋
D、亚洲、印度洋、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7、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8、关于太平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所包围
B、太平洋的面积在世界四大洋中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C、太平洋表层水的年平均温度超过19°C,其平均水温仅次于印度洋
D、太平洋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深度超过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9、关于大洲大洋的正确叙述是:( )
A、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 B、位于大西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C、北冰洋全部在北极圈内 D、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      
10、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 )
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B、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
C、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 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11、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
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
12、从科威特海运石油至阿拉伯海之前,依次途经(   )
A.波斯湾、曼德海峡、阿曼湾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 D.波斯湾、红海、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
13、下列几组海峡中都介于两大洲之间的有 ( )
A、马六甲海峡、莫桑比克海峡、英吉利海峡 B、麦哲伦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C、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D、丹麦海峡、德雷克海峡、多佛尔海峡
14、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 )
A、非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欧洲
读下面两幅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判断15--16题
甲图
乙图
15、甲乙两图分别代表的大陆是(  )   A.甲图是亚洲大陆,乙图是北美洲大陆   B.甲图是亚洲大陆,乙图是南美洲大陆   C.甲图是非洲大陆,乙图是北美洲大陆   D.甲图是澳大利亚大陆,乙图是南美洲大陆 16、甲图中数码代表的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是大西洋  ②是太平洋 ③墨累-达令盆地 ④是长白山地   B.①是印度洋  ②是太平洋 ③是大自流盆地  ④是大分水岭 C.①是大西洋 ②是印度洋 ③是东非大裂谷  ④是东非高原   D.①是印度洋 ②是太平洋 ③是墨累-达令盆地 ④是大分水岭
读下面材料,回答17--18题。
材料一:2005年10月8日8时50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1时50分),强烈地震“突袭”南亚。震中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并波及领近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和阿富汗等地。

材料二: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其中④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
17、该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⑤⑥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板块上没有发达国家 B.红海位于②、③板块之间
C.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④板块内
D.⑤板块是跨经度最广的板块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
19、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0、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
A、a、b B、a、c、d C、b、c、d D、a、b、c、d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回答21-24题。
项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t)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
166
48.9
26.2
26.0
3.5
21.从风向考虑,该地8级以上的大风多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
23.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较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24.从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春旱 C.滑坡、泥石流 D.梅雨
读北京1960—2000年累计平均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①沙尘暴 ②扬沙 ③浮尘 B.①浮尘 ②扬沙 ③沙尘暴
C.①扬沙 ②浮尘 ③沙尘暴 D.①沙尘暴 ②浮尘 ③扬沙
26.该地沙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7.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下图中,a、b、c代表不同地点,读图回答28-29题。
28.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特有的 B.冬雨夏干
C.由于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 D.美国东部地区最典型
29.b、c两种气候类型都有分布的大洲有(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极洲
读某地区气温、降水分布状况图,回答30-31题。
30.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1.甲地的气候成因是( )
A.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受信风带的影响 D.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
下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32-34小题。
3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33.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受高原地形影响
34.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小 B.寒流影响 C.云雨较多 D.海陆位置影响
读图,分析P点的位置,回答:
35.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的位置正确的是 (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4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洲西南沿海
36.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特征是 (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全年多雨 D.1月份为炎热的夏季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37-38题。
37.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8.甲、乙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是( )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读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39-40题。
39.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园艺业
40.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1.下图中,甲图为20°经线上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乙图是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共14分)。
(1)(4分)该大洲是 洲,该大洲地形以 为主,赤道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和 。
(2)(3分)乙图代表的四种气候类型中,该大洲缺少的是 (填数码);表示甲图中B地气候类型的是乙图中的 (填数码);图中R1、R2、R3为各纬度的地球半径,则最长的是 。
(3)(2分)大气环流状况如甲图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水电站的发电量正值高峰期
B.甲图中C地树木落叶,草类枯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C.开普敦天气多雨,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4)(2分)甲图中A地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5)(3分)甲图中A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42.读下面五幅岛屿图,完成下列要求(填字母代号)(每空格1分共11分)。
(1)五幅岛屿图中,比例尺最大的岛是 。
(2)居民在当地永远看不见北极星的岛
是 岛和 岛。
(3)属地中海气候的是 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岛。
(4)人口最多的岛是 岛。
(5)地热资源较丰富的两个岛是 岛和 岛。这两个岛地热资源丰富的相同原因是 。
(6)E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E岛的名称是 岛;该渔场的成因是

43.读世界热带沙漠分布图,完成有关要求(共15分)
(1 )(4分)这些沙漠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共同的成因是 。
(2)(4分)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在分布上的显著不同是 , 其成因是 。
(3)(4分)北部非洲的热带沙漠在分布上与其它地区的显著不同是 ,
其成因是 。
(4)(3分)在厄尔尼诺现象强盛的年份,A、B两处降水增多的是 地,其原因是 。

漳州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文科地理答题卷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江木锦 审题人:伍小梅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41.
(1)、非洲 高原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2)、②④ ① R1
(3)、A (4)、A
(5)、雨林破坏 ,土地肥力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但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或汽车。这是因为( )
A.人们的知识构成和喜好各不相同 B.古代文学家的联想能力不强
C.人们的思想认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社会意识的内容来自于社会存在
2、几年来,“网友”、“电邮”、“电子商务”、“钟点工”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3、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大战的格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这表明(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4、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B.改革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从社会索取是可耻的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自由、平等、人格尊严等社会的主流观念影响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父辈而言,更相信自己有权支配自己的命运。这个事实说明了( )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做事能否取得成功起决定作用
7、当代国际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这种人才标准告诉我们(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④全面的能力素质可以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 )
①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 ③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一家以活熊取胆为主业的企业是否应该上市在社会上引发激烈讨论。反对者认为,活熊取胆过程极其残忍,而上市必将导致更多的熊遭受痛苦,这在情感和道德上都是难以接受的;支持者则认为,黑熊养殖将保护欲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上述分歧表明( )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坚持真理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
A.实践能决定认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11、“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选择。”这是2012年《感动中国》栏目给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B.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要想取得成功,必然要有所放弃 D.正确的价值观决定人生价值
12、下图漫画《走不出自我的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 ②心中要有集体,要有他人 ③人生道路充满曲折和坎坷 ④要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今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这是由于( )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15、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
A.人民群众的观点总是正确的 B.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农民群众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16、关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体决定政体,国体相同政体也必然相同 B.国体是国家的内容,政体是国家的形式
C.政体可脱离国体而独立存在并起作用 D.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17、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②先有民主、后有专政 ③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 ④民主制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社会主义民主政体与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社会主义国家元首称主席,资本主义国家元首总统    
B.各自的经济基础和体现的国家性质不同
C.社会主义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资本主义国家元首只是虚位元首
D.立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19、美国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德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这表明( )
①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一国采取什么政体与国家的性质无关
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 ④国体确定后采取什么政体并不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日本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日本作为国家元首的天皇( )
A.由全体国民直接选举产生 B.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C.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力 D.实际上仍然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21、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效行使国家职能,使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这种情况表明( )
A.民主共和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B.采用哪种国家管理形式受该国发展程度的影响
C.政体不一定是由国体决定的 D.国家的管理形式受国家地理环境的影响
22、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总理内阁,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属于这种国家管理形式是( )
A.韩国 B.印度 C.法国 D.英国
23、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 B.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关系不同
C.国家元首的任期和产生办法不同 D.议会权力大小不同
24、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 )
①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②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③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④由获得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5、我国由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这表明我国是( )
①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的主权国家 ②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
③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6、在不同国家结构形式往往有相同之处,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共同点表现在( )
A.只有中央政府才能行使外交权 B.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C.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D.都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
27、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虽然具有不同的形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 )
A.都实行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 B.都由议会多数党执掌政权
C.都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 D.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012年12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第十一次总理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预计将批准《2012-2016年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推进实施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多边合作项目;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海关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提升海关领域合作水平。据此回答28~29题。
28、上海合作组织从职能范围和成员性质看,属于 ( )
A.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B.专门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C.一般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D.一般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29、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是 ( )
①是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②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国际组织形式 ③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原则的总称 ④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与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近年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在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 )
A.国际组织已越来越成为超越国家的组织
B.国际组织已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纽带
C.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D.国际组织是国家和地区为了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条约建立的一种常设性议事机构
2012-2013(下)漳州康桥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40分)
31、改革开放的时代年轮已画出三十余圈。三十余载艰辛辉煌,三十余载波澜激扬,三十余载的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
请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的?(8分)
答:








32、某班围绕“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同学甲说:低碳城市建设要有全民意识,必须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同学乙说:要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学丙说:广大市民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留下了全新的环保理念,城市精神获得新生。
同学丁说:低碳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四位同学的发言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12分)
答:







33、2008年12月15日,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这标志着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趋缓和,并为台海地区的合作、和平、和谐铺设了光明之路。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了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
(1)为什么“台独”分裂活动不得人心,两岸关系不断呈现和平发展新前景?(5分)
(2)为维护祖国统一,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5分)
答: (1)






答: (2)






34、英国和法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两国建立了不同的政体形式。简述当代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表现及原因。(10分)
答:








2012-2013学年(下)漳州康桥学校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
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
31、答:①三十余载的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分)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体现了正确社会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4分)
33、答:(1)①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1分)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2分)③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2分)
(2)①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分)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2分)③要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1分)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请填在答题卡上
1.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复数的实部是,虚部是,其中为虚数单位,则为( )
A. B. C. D.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 “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4.若复数,则实数的值为( )
A. 1 B. 0 C. -1 D.-1或1
5.在复数集C上的函数满足
则等于
A、 B、-2 C、0 D、2
6.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如下四个复数:

那么输出的复数是( )
A.⑴ B.⑵ C.⑶ D.⑷
7.为虚数单位,则的值是
A. B. C. 1 D. -1
8.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这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的≈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3.841)≈0.05.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B.若有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
C.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
D.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
9.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10.在复平面上的平行四边形中,对应的复数是,对应的复数是,则对应的复数是( )
A. B. C. D.
11.某农科所对冬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反季节大豆新品种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12月1日到3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日期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温差 (0C)
11
13
12
发芽数(颗)
25
30
26
根据以上3天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
A. B. C. D.
12.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则复数 =______
14.已知,求
15.复数,那么的最大值是
16.把正整数1,2,3,4,5,6,……按某种规律填入下表,
2
6
10
14
1
4
5
8
9
12
13
3
7
11
15
按照这种规律继续填写,2011出现在第______行第______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若复数
(1)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内,求的取值范围.
(2)当为何值的时候,复数所对应的点在实轴上.
18.在某种考试中,设A、B、C三人考中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自考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1)求三人都考中的概率
(2)求至少一人考中的概率
(3)几人考中的事件最容易发生?
19.某中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应届高三学生中按照性别抽取20名学生,
其中8名女生中有3名报考理科,男生中有2名报考文科
(1)是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列联表
(2)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分析有多大的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参考公式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
2.71
3.84
5.02
6.64
7.88
10.83
20.已知,,。求证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
21.从一工厂全体工人随机抽取5人,其工龄与每天加工A中零件个数的数据如下表:
工人编号
1
2
3
4
5
工龄(年)
3
5
6
7
9
个数(个)
3
4
5
6
7
注:
(1)计算与的相关关系;
(2)如果与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某名工人的工龄为11年,试估计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
22.已知是复平面内的三角形,两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和,且,
(1)求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
(2)若复数满足,探究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与顶点C的轨迹的位置关系。
漳州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数学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请填在答题卡上
1.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复数的实部是,虚部是,其中为虚数单位,则为( )
A. B. C. D.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 “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7.为虚数单位,则的值是
A. B. C. 1 D. -1
8.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这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的≈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3.841)≈0.05.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B.若有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
C.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
D.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
9.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10.在复平面上的平行四边形中,对应的复数是,对应的复数是,则对应的复数是( )
A. B. C. D.
11.某农科所对冬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反季节大豆新品种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12月1日到3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日期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温差 (0C)
11
13
12
发芽数(颗)
25
30
26
该农科所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3组数据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再对12月4日的数据进行推测和检验.则根据以上3天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A. B. C. D.
12、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则复数 =______
14、已知,求
15、复数,那么的最大值是
16.把正整数1,2,3,4,5,6,……按某种规律填入下表,
2
6
10
14
1
4
5
8
9
12
13
3
7
11
15
按照这种规律继续填写,2011出现在第____3__行第__1507____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若复数
(1)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内,求的取值范围.
(2)当为何值的时候,复数所对应的点在实轴上.
【答案】(1)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2)
18、在某种考试中,设A、B、C三人考中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自考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1)求三人都考中的概率
(2)求至少一人考中的概率
(3)几人考中的事件最容易发生?
【答案】
19、某中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应届高三学生中按照性别抽取20名学生,
其中8名女生中有3名报考理科,男生中有2名报考文科
(1)是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列联表
(2)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分析有多大的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参考公式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
2.71
3.84
5.02
6.64
7.88
10.83
【答案】
解:(1)
男生
女生
总计
报考理科
10
3
13
报考文科
2
5
7
总计
12
8
20
(2) 假设:报考文理科与性别无关.
则的估计值
因为,所以我们有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
20、已知,,。求证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
【答案】
证:

21、从一工厂全体工人随机抽取5人,其工龄与每天加工A中零件个数的数据如下表:
工人编号
1
2
3
4
5
工龄(年)
3
5
6
7
9
个数(个)
3
4
5
6
7
(1)判断与的相关性;
(2)如果与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某名工人的工龄为16年,试估计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
【答案】解:依题意得
故工人的工龄为11年,试估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为12
22、已知是复平面内的三角形,两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和,且,
(Ⅰ)求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
(Ⅱ)若复数满足,探究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与顶点C的轨迹的位置关系。
【答案】
2.已知复数的实部是,虚部是,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共轭复数为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所以,所以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为,在第三象限。
考点: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有关概念。
点评:复数在考试中一般是必出的一道小题,放在较靠前的位置,属于简单题,要求学生必须得分。因此,要对复数中的每个知识点都熟练掌握。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的点为。
如果C,R,I分别表示复数集,实数集和纯虚数集,其中C为全集,则(   )
A.C=R∪I B.R∪I={0} C.R=C∩I D.R∩I=?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 “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答案】A
【解析】解:因为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 “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反设就是a,b,c都是奇数 ,选A
4.. i为虚数单位,则的值是
A. –i B. i C. 1 D. -1
【答案】C
【解析】.
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如下四个复数:

那么输出的复数是( )
在复数集C上的函数满足,则等于
A、 B、-2 C、0 D、2
.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这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的K2≈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K2≥3.841)≈0.05.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B.若有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
C.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
D.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
【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根据K2≈3.918≥3.841,因此说明了有95%的把握说明了“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B,C,D表达有误。
10.某农科所对冬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反季节大豆新品种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12月1日到3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日期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温差x(0C)
11
13
12
发芽数y(颗)
25
30
26
该农科所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3组数据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再对12月4日的数据进行推测和检验.则根据以上3天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A.
B.
C.
D.
12.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 (为正实数),若,则=( )
A. B. C. 或 D.
【答案】B
【解析】
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 )
A. B. C. D.
已知=2+i,则复数 =______.
【答案】
【解析】∵=2+i,∴,∴
.当时,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_______象限;
【答案】四
【解析】
复数,那么的最大值是
16.设,,n∈N,则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观察规律知
17 、(本小题满分12分)若复数
(1)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内,求的取值范围.
(2)若为纯虚数时,求.
【答案】(1)
(2)
【解析】(1)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m-1,m+1),.
(2)z为纯虚数m=1,所以a=2i,所以然后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即可.
解:(1) (2)
(本小题满分12分)
18、 某中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应届高三学生中按照性别抽取20名学生,
其中8名女生中有3名报考理科,男生中有2名报考文科
(1)是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列联表
(2)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分析有多大的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参考公式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
2.71
3.84
5.02
6.64
7.88
10.83
【答案】(1)
男生
女生
总计
报考理科
10
3
13
报考文科
2
5
7
总计
12
8
20
(2),所以我们有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
【解析】(I)写列联表要注意格式,是列联表.
(2)利用公式,然后与提供的数据表对照估计出把文理科与性别存在相关关系的可信度.
解:(1)
男生
女生
总计
报考理科
10
3
13
报考文科
2
5
7
总计
12
8
20
(2) 假设:报考文理科与性别无关.
则的估计值
因为,所以我们有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
19、在某种考试中,设A、B、C三人考中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自考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1)求三人都考中的概率
(2)求至少一人考中的概率
(3)几人考中的事件最容易发生?
21、从一工厂全体工人随机抽取5人,其工龄与每天加工A中零件个数的数据如下表:
工人编号
1
2
3
4
5
工龄x(年)
3
5
6
7
9
个数y(个)
20
25
30
30
20
(1)计算x与y的相关关系;
(2)如果y与x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某名工人的工龄为11年,试估计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
22、已知是复平面内的三角形,两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和,且,
(Ⅰ)求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
(Ⅱ)若复数满足,探究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与顶点C的轨迹的位置关系。
【答案】(1)=0();(2)相离.
【解析】(1)根据,求可出点C的轨迹是线段AB的中垂线。去掉一个点。
(2) 可知轨迹是以(0,5)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然后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进行比较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sin a)′=cos a(a为常数)   B.(cos x)′=sin x
C.(sin x)′=cos x D.(x-5)′=-x-6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其导函数′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3.已知函数y=f(x),其导函数y=f′(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y=f(x) (  )
A.在(-∞,0)上为减函数 B.在x=0处取极小值
C.在(4,+∞)上为减函数 D.在x=2处取极大值
4. 函数f(x)=x3+ax2+3x-9,已知f(x)有两个极值点x1,x2,则x1·x2等于(  )
A.9     B.-9 C.1 D.-1[ : ]
5. =( )
A.2 B.4 C.π D.2π
6.由直线x=,x=2,曲线及x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2ln2
7.曲线y=-在点M(,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A.- B. C.- D.
8.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0,3) C.(1,4) D.
9. 若f(x)=-x2-2x+blnx在上是减函数,则b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0. 已知某生产厂家的年利润y(单位:万元)与年产量x(单位:万件)的函数关系式为,则使该生产厂家获得最大年利润的年产量为( )
A.13万件 B.11万件 C.9万件 D.7万件
11.设点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点处切线倾斜角为,则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 设函数f(x)=ax2+bx+c(a,b,c∈R).若x=-1为函数f(x)ex的一个极值点,则下列图像不可能为y=f(x)的图像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则=
14. 函数f(x)=2mcos2+1的导函数的最大值等于1,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
15. 已知函数f(x)=x3-12x+8在区间[-3,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M,m,则M-m=________.
16. 已知函数既存在极大值又存在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大值7.
(Ⅰ)求的解析式;
(Ⅱ)求在=1处的切线方程.

18.(本小题12分)
命题p:对任意的实数都满足;命题q:曲线C:在R上单调递增。若为真,求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曲线在点M处的切线恰好与直
线垂直。
(Ⅰ)求实数的值;
(Ⅱ)若函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一家公司生产某种品牌服装的年固定成本为10万元,每生产1千件需另投入2.7万元.设该公司一年内共生产该品牌服装x千件并全部销售完,每千件的销售收入为R(x)万元,且R(x)=
(Ⅰ)写出年利润W(万元)关于年产量x(千件)的函数解析式;
(Ⅱ)年产量为多少千件时,该公司在这一品牌服装的生产中所获得利润最大?(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
21.(本题满分12分)
设y=f(x)是二次函数,方程f(x)=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
f′(x)=2x+2.
(Ⅰ)求y=f(x)的表达式;
(Ⅱ)求y=f(x)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Ⅲ)若直线x=-t(0<t<1=把y=f(x)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二等分,求t的值.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实数,函数.
(Ⅰ)若函数有极大值32,求实数的值;
(Ⅱ)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漳州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数学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请填在答题卡上
1.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复数的实部是,虚部是,其中为虚数单位,则为( )
A. B. C. D.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 “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7.为虚数单位,则的值是
A. B. C. 1 D. -1
8.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这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的≈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3.841)≈0.05.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B.若有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
C.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
D.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
9.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10.在复平面上的平行四边形中,对应的复数是,对应的复数是,则对应的复数是( )
A. B. C. D.
11.某农科所对冬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反季节大豆新品种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12月1日到3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日期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温差 (0C)
11
13
12
发芽数(颗)
25
30
26
该农科所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3组数据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再对12月4日的数据进行推测和检验.则根据以上3天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A. B. C. D.
12、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则复数 =______
14、已知,求
15、复数,那么的最大值是
16.把正整数1,2,3,4,5,6,……按某种规律填入下表,
2
6
10
14
1
4
5
8
9
12
13
3
7
11
15
按照这种规律继续填写,2011出现在第____3__行第__1507____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若复数
(1)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内,求的取值范围.
(2)当为何值的时候,复数所对应的点在实轴上.
【答案】(1)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2)
18、在某种考试中,设A、B、C三人考中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自考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1)求三人都考中的概率
(2)求至少一人考中的概率
(3)几人考中的事件最容易发生?
【答案】
19、某中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应届高三学生中按照性别抽取20名学生,
其中8名女生中有3名报考理科,男生中有2名报考文科
(1)是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列联表
(2)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分析有多大的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参考公式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
2.71
3.84
5.02
6.64
7.88
10. 83
【答案】
解:(1)
男生
女生
总计
报考理科
10
3
13
报考文科
2
5
7
总计
12
8
20
20、已知,,。求证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
【答案】
证:

21、从一工厂全体工人随机抽取5人,其工龄与每天加工A中零件个数的数据如下表:
工人编号
1
2
3
4
5
工龄(年)
3
5
6
7
9
个数(个)
3
4
5
6
7
(1)判断与的相关性;
(2)如果与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某名工人的工龄为16年,试估计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
【答案】解:依题意得
故与高度正线性相关
故工人的工龄为11年,试估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为12
22、已知是复平面内的三角形,两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和,且,
(Ⅰ)求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
(Ⅱ)若复数满足,探究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与顶点C的轨迹的位置关系。
【答案】
2.已知复数的实部是,虚部是,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共轭复数为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所以,所以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为,在第三象限。
考点: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有关概念。
点评:复数在考试中一般是必出的一道小题,放在较靠前的位置,属于简单题,要求学生必须得分。因此,要对复数中的每个知识点都熟练掌握。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的点为。
如果C,R,I分别表示复数集,实数集和纯虚数集,其中C为全集,则(   )
A.C=R∪I B.R∪I={0} C.R=C∩I D.R∩I=?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对结论: “自然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正确的假设为( )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答案】A
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如下四个复数:

那么输出的复数是( )
在复数集C上的函数满足,则等于
A、 B、-2 C、0 D、2
.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这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的K2≈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K2≥3.841)≈0.05.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B.若有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
C.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
D.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
【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根据K2≈3.918≥3.841,因此说明了有95%的把握说明了“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B,C,D表达有误。
10.某农科所对冬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反季节大豆新品种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12月1日到3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日期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温差x(0C)
11
13
12
发芽数y(颗)
25
30
26
该农科所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3组数据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再对12月4日的数据进行推测和检验.则根据以上3天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解析】
12.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 (为正实数),若,则=( )
A. B. C. 或 D.
【答案】B
【解析】
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 )
A. B. C. D.
已知=2+i,则复数 =______.
【答案】
【解析】∵=2+i,∴,∴
.当时,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_______象限;
【答案】四
【解析】
复数,那么的最大值是
16.设,,n∈N,则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观察规律知
17 、(本小题满分12分)若复数
(1)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内,求的取值范围.
(2)若为纯虚数时,求.
【答案】(1)
(2)
【解析】(1)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m-1,m+1),.
(2)z为纯虚数m=1,所以a=2i,所以然后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即可.
解:(1) (2)
(本小题满分12分)
18、 某中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应届高三学生中按照性别抽取20名学生,
其中8名女生中有3名报考理科,男生中有2名报考文科
(1)是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列联表
(2)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分析有多大的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参考公式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
2.71
3.84
5.02
6.64
7.88
10.83
【答案】(1)
男生
女生
总计
报考理科
10
3
13
报考文科
2
5
7
总计
12
8
20
(2),所以我们有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
【解析】(I)写列联表要注意格式,是列联表.
(2)利用公式,然后与提供的数据表对照估计出把文理科与性别存在相关关系的可信度.
解:(1)
男生
女生
总计
报考理科
10
3
13
报考文科
2
5
7
总计
12
8
20
(2) 假设:报考文理科与性别无关.
则的估计值
因为,所以我们有把握认为该中学的高三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
19、在某种考试中,设A、B、C三人考中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自考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1)求三人都考中的概率
(2)求至少一人考中的概率
(3)几人考中的事件最容易发生?
21、从一工厂全体工人随机抽取5人,其工龄与每天加工A中零件个数的数据如下表:
工人编号
1
2
3
4
5
工龄x(年)
3
5
6
7
9
个数y(个)
20
25
30
30
20
(1)计算x与y的相关关系;
(2)如果y与x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某名工人的工龄为11年,试估计他每天加工的A种零件个数
22、已知是复平面内的三角形,两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和,且,
(Ⅰ)求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
(Ⅱ)若复数满足,探究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与顶点C的轨迹的位置关系。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许多电器设备。下列用电器中,没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A. 动圈式话筒 B.日光灯镇流器 C.磁带录音机 D.白炽灯泡
2.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不但跟电感、电容本身有关,还跟交流电的频率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B.电容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C.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D.电容是通交流、隔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多次报道某些边远落后农村电价过高,农民负担过重.其中客观原因是电网陈旧老化,近年来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为了减少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而降低电费价格,以下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A.提高输电电压 B.应用超导材料做输电线
C.提高输送功率 D.减小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
4.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键盘就是一种传感器。如图所示,键盘上每一个键的下面都连一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够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这种计算机键盘使用的是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磁传感器 D.光传感器
5.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两侧各悬挂一个小铜环,铜环平面与螺线管截面平行,当电键S接通一瞬间,两铜环的运动情况是
A.同时向两侧推开 B.同时向螺线管靠拢
C.一个被推开,一个被吸引,但因电源正负极未知,无法具体判断
D.同 时 被 推 开 或 同 时 向 螺 线 管 靠 拢,但 因 电 源 正 负 极未 知,无 法 具 体 判 断
6. 飞机在一定高度水平飞行时,由于地磁场的存在,其机翼就会切割磁感线,两机翼的两端点之间会有一定的电势差。若飞机在北半球水平飞行,且地磁场的竖直分量方向竖直向下,则从飞行员的角度看
A.机翼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低 B.机翼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高
C.机翼左端的电势与右端的电势相等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 如图所示,带铁芯的电感线圈的电阻与电阻器R的阻值相同,A1和A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S瞬间,电流表A1示数大于A2示数
B.闭合S瞬间,电流表A1示数等于A2示数
C.断开S瞬间,电流表A1示数大于A2示数
D.断开S瞬间,电流表A1示数等于A2示数
8.(1)、(2)两电路中,当ab两端与ef两端分别加上110伏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的电压均为 55伏。若分别在cd两端与gh两端加上110伏的交流电压,则ab间与ef间的电压分别为   A.220伏,220伏   B.220伏,110伏   C.110伏,110伏   D.220伏,0  
9. 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交流电源上,电源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路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25Hz
B. 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
C.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为5V
D. 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5W
10.现在的调光灯、调速电风扇很多是用可控硅电子元件来实现的。正弦交流电压经过一个双向可控硅调节后,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的前面部分被截去。调节台灯上的旋钮可以控制截去的多少,从而改变电灯上的电压。如图所示为经过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即每一个的前面被截去。那么现在电灯上的电压为:
A. B. C. D.
11.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开关S接通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降增大
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D.原线圈上电流增大
12. 如图所示,在图甲中是两根不平行导轨,图乙中是两根平行导轨,其他物理条件都相同,金属棒MN都在导轨上向右匀速平动,在棒的运动过程中,将观察到
A、两个小电珠都不发光 B、L1不发光,L2发光
C、L2不发光,L1发光 D、两个小电珠都发光,只是亮度不同
14. 如图所示,两根竖直放置的光滑平行导轨,其一部分处于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且有上下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一根金属杆MN成水平沿导轨滑下,在与导轨和电阻R组成的闭合电路中,其他电阻不计。当金属杆MN进入磁场区后,其运动的速度图像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二、填空、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小题,共14分)
15、(1)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它们是:①电流计、②直流电源、③带铁芯的线圈A、④线圈B、⑤电键、⑥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1)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
(2)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_ (填“左偏”、“右偏”、“不偏”)。
16.如图所示,金属环半径为a,总电阻为2R,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穿过环所在平面.电阻为R/2的导体杆AB沿环表面以速度v向右滑至环中央时,杆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日光灯工作原理中
(1)开关合上前,启动器的静金属片和动金属片是__________(填“接通的”或“断开的”);
(2)日光灯启动瞬间,灯管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220V(填“高于”“等于”或“小于”);
(3) 日光灯正常发光时,启动器的静触片和动触片__________(填“接通”或“断开”),镇流器起着__________的作用保证日光灯正常工作;
(4)启动器中的电容器能避免产生电火花,没有电容器,启动器__________工作(填“能”或“不能”).
三、计算题(本大题4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相距L =0.50 m,导轨左端接一电阻 R = 0.20Ω,磁感应强度B = 0.40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导体棒ac垂直导轨放在导轨上,并能无摩擦地沿导轨滑动,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当ac棒以v = 4.0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滑动时,求:
(1)ac棒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维持ac棒做匀速运动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
19.如图所示,面积为0.2m2的圆形线圈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2+0.2t (T),定值电阻R1=6Ω,R2=4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试求:
??? (1)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多少?
(2)如果把回路中的定值电阻R2换成一个电容量为30μF的电容器,则电容器所带电量为多少?
20、如图所示,线圈的面积100 cm2,共100匝。处在B=0.5T的匀强磁场中,以Hz的频率匀速转动。已知线圈电阻为1Ω,外接电阻R为9Ω,合上开关K,那么:
(1)K合上后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K合上后,以图示位置为计时零点,写出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
(3)求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30°角的过程中,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量。
2012-2013学年(上)康桥学校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小题,共14分)
15、(1)略(2)左偏 16.Bav
17. (1)断开的 (2)高于(3)断开,限流降压(4)能
三、计算题(本大题4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19. (1)4×10-3A (2)1.2×10-6C
20 (1)63.63V (2)10cos200t (3)0.025C
21(1)所有电灯正常发光时消耗的功率为 P灯=40×22×6W=5280W=P4
由于灯正常发光时,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电压U4=220V,所以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 U3= U4= V=880V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运载体”分别是指( )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C.DNA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 DNA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2.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3.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离体动物体细胞却没有发育成动物的成熟个体,原因是 ( )
A.动物细胞内没有成套的遗传物质
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提高而受到限制,分化潜能变弱
C.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太小
D.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低于植物细胞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6.阻碍番茄和马铃薯有性杂交的原因是 ( )
A.细胞壁 B.生殖隔离 C.生殖方式不同 D.生存的土壤不同
7.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 )
A.铜、锌等微量元素 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蔗糖和葡萄糖 D.维生素和氨基酸
8.在细胞工程中,需要利用细胞的全能性,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A.胡萝卜的韧皮部 B.水稻的花粉
C.绵羊的乳腺细胞 D.大白鼠的受精卵
9.基因治疗是指:( )
A.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恢复正常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D.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0.Ti质粒上有T—DNA,这种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这种质粒存在于 ( )
A.大肠杆菌 B.农杆菌 C.酵母菌 D.苏云金芽孢杆菌
11.有关图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③②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④在基因中的排列顺序包含着遗传信息
C.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⑤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⑤处断裂的化学键
12.下列对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小麦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花生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点位于编码区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13.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X是获得外源基因并能够表达的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是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
B.质粒具有多个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切点?
C.基因与运载体的重组只需要DNA连接酶?
D.该细菌的性状被定向改造?
14.下表是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
供体
剪刀
针线
运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性
内切酶
DNA
连接酶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DNA
连接酶
限制性
内切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C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限制性
内切酶
DNA
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
连接酶
限制性
内切酶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质粒
15.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17.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18.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
A.基因工程 B.组织培养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19.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20.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
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
21.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22.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检测手段的是:( )
A.分子杂交技术 B.抗原—抗体杂交 C.抗虫或抗病的接种 D.基因枪法
23.下图列举了几种植物的育种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过程需要经过脱分化
B.乙方式通常用射线处理植物的试管苗能获得较好效果
C.甲、丙两种育种方式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能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D.丙方式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受体,因为受精卵大,容易操作
24.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PCR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PCR仪中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 )
A.640 B.8100 C.600 D.8640
25.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脱分化过程发生在b步骤,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植物叶片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因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 脱分化 再分化 ??? ①————→②————→③————→④
(1)①表示  _________ 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        。 (2)②表示     ,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     ,全能性     。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___,继续对其使用       处理可获得
       正常植株,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填编号)       。
27..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28.黄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 1 ) AFB1属于 类致癌因子。
( 2 ) AFB1能结合在DNA 的G 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G '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配对。现有受损伤部位的序列为,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 。
( 3 )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据图回答问题:
① 在甲、乙条件下培养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l 应选择 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理由是
② 过程Ⅱ中,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
③ 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应采用 方法。
( 4 )选取不含AFB1的饲料和某种实验动物为材料,探究该AFB1解毒酶在饲料中的解毒效果。实验设计及测定结果见下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据表回答问题:
① 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 。
② 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 。
③ 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为100μg/kg ,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 克AFB1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时节的了成本。
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每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
29.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和   。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来源:z#zs#tep.com]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30. 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为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 和 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 。
(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
(5)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 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 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 ,基因型是 。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

2012-2013学年(下)漳州康桥学校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28.( 1 )化学 ( 2 )
(3)①甲 因为甲菌液细胞含解毒酶,因此完成了基因的表达,所以甲菌液含有合成AFB1解毒酶的mRNA模板,因此应选择甲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② cDNA. ③ 抗原-抗体杂交
(4)① 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
② B组 ③ 5
脱氧核苷酸序列。
29(1)黏性末端 平末端
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
E·coli T4
mRNA(RNA) cDNA (DNA) PCR
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等
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30(1)aB (2)纤维素酶(果胶酶) (3)聚乙二醇(灭活的仙台病毒)
(4)愈伤组织 (5)2 甲、乙 48 AaBb 7/16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next month?
A. Buy a new printer . B. Earn some money. C. Repair his computer.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doesn’t like his present job.
B. He is looking for a new job.
C. He will stop doing his job.
3. When did the man’s train leave?
A. At 6:00. B. At 6:25. C. At 7:30.
4.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next week?
A. To Japan. B. To France. C. To England.
5. What does the woman recommend the man to do?
A. Cancel the credit card and get a new one.
B. Ask the bank to cover the damage.
C. Make a copy of his credit car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 about?
A. Curious hobbies. B. Future Plans. C. University life.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wants to study medicine. B. She was good at writing in high school.
C. She studies in Columbia University now.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on and mother. B. Father and daughter. C. Husband and wife.
9.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stay on Saturday?
A. At the Watermill Inn. B. At the man’s house. C. At the man’s mother’s house
10. Who will help the speakers?
A. The man’s mother. B. The woman’s mother. C. The man’s grandmoth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living in Educator?
A. Convenient. B. Satisfying. C. Unpleasant.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His family. B. The food. C. His friend.
13.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the strangest thing was in Educator?
A. There are few rich men.
B. The cost of living is low.
C. People can only fly somewhere on weekend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Workmates. B. Employer and employee. C.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1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Ms Thompson?
A. Casual. B. Serious. C. Easy-going.
16. How often do the man and Ms Thompson have a get-together?
A. Once a week. B. Twice a week. C. Once a month.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did the speaker feel when she got home?
A. Tired. B. Scared. C. Relieved.
18. How did the speaker go to Peru?
A. By ship. B. By air. C. By train.
19. What happened in Peru?
A. A planet hit the ground.
B. Many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C. A tower fell in the earthquake.
20. When did the speaker get back to the shor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二、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t’s a really creative idea that a robot can do homework for us.
—_____. Maybe it’s best for us to do our own work.
A. I couldn’t agree more B. I don’t think so
C. You are right D. You are welcome
22. Little Tom easily ________ himself to the American life as he moved to the USA with his parents when he was only three.
A. suited B. adapted C. matched D. fit
23. I have to go to work by taxi because my car _____ at the garage.
A. will be repaired B. is repaired C. is being repaired D. has been repaired
24. It’s necessary for you to _____ at least an hour each day to learn the new vocabulary.
A. set off B. set out
C. set aside D. set down
25. While 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one sometimes _____ special dishes from home.
A. envies B. desires
C. accompanies D. scans
26. Many things that were once considered useful and _____, for example, tobacco, is now thought harmful.
A. beneficial B. suitable C. fulfilling D. accessible
27.He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____him well known all through the school
A. to make B. making C. makes D. made
28. — I don’t suppose the police know who did it.
— Well, surprisingly they do. A man has been arrested and _____ now.
A. had been questioned B. is being questioned
C. is questioning D. had questioned
29. Many people are congratulating Professor Li on _____ he has achieved in the field of art.
A. which B. who C. that D. what
30. Mr. and Mrs. Smith dream that the beautiful sea will be a(n) _____ to their romantic love.
A. approach B. access
C. witness D. invitation
31. The manager _____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over the past few months.
A. reflects B. reflected
C. has been reflecting D. had reflected
32. There was once a time _____ I was extremely scared to attend school because of the strict teacher.
A. on which B. after which
C. that D. when
33. Always read the ______ on the bottle carefully and take the right amount of medicine.
A. explanations B. instructions C. descriptions D. introductions
34. Look! The new houses _____ here will be avail-able to those low-income families after they are ready.
A. to be built B. built
C. being built D. building
35. _____ a man tried to rob a store by entering through the roof, he got stuck upside down.
A. Though B. Since C. Until D. When
三.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36. A. familiar B. similar C. useful D. harmful
37. A. expresses B. shares C. suggests D. lists
38. A. dream B. life C. imagination D. past
39. A. know B. accept C. overcome D. hold
40. A. exercises B. effects C. experiences D. directions
41. A. boring B. uncomfortable C. polite D. wise
42. A. existed B. operated C. happened D. developed
43. A. only B. great C. strange D. own
44. A. put down B. hand out C. take over D. bring in
45. A. competition B. relationship C. holiday D. trade
46. A. find B. deny C. say D. forget
47. A. wealth B. gesture C. appreciation D. information
48. A. methods B. demands C. words D. appearances
49. A. differences B. hurts C. expectations D. diseases
50. A. understand B. complain C. mind D. look
51. A. promise B. learn C. afford D. like
52. A. spare B. pay C. lend D. teach
53. A. memory B. business C. mind D. hand
54. A. remember B. realize C. remind D. warn
55. A. because B. if C. and D. until
四.阅读理解( 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满分30分 )
A
Nick Vujicic was born with no arms or legs, but he doesn’t let this stop him.
The brave 26-year-old man plays football and golf, and swims,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he has no arms or legs.
Nick has a small foot on his left side, which helps him balance and makes him able to kick. He uses his one foot to type, write with a pen and pick things up.
“I call it my chicken drumstick (鸡腿下段),” joked Nick, who was born in Melbourne, Australia, but now lives in Los Angeles. “I’d be lost without it. When I get in the water I float because 80 percent of my body is lungs and my drumstick acts as a propeller (螺旋桨).”
“He’s very modest, but he gets marriage proposals (求婚) from women all the time,” said Nick’s friend Steve Appel.
“He would love to get married and start a family, but he’s waiting for the right girl to come along.”
When Nick was born his father was so shocked that he left the hospital room. His distraught mother couldn’t bring herself to hold him until he was four months old.
His disability came without any medical explanation, which was a rare case. Nick and his parents spent many years asking why this cruel trick would happen to them.
“My mother was a nurse and she did everything right during pregnancy but she still blamed herself,” he said.
“It was so hard for them, but right from the start they did their best to make me independent. My dad put me in the water at 18 months and gave me the courage to learn how to swim.”
56.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Nick _____.
A. has a poor sense of balance
B. understands his mother very well
C. considers his small foot ugly
D. is disappointed with his health condition
5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what Steve Appel said?
A. Nick Vujicic is serious about his marriage.
B. Nick Vujicic is not popular with women.
C. Nick Vujicic is afraid of starting a family.
D. Nick Vujicic is not willing to get married.
58. The underlined word “distraught” in the text probably means _____.
A. cold-blooded B. bad-tempered C. really shy D. extremely upset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Nick’s parents couldn’t afford the hospital bill.
B. Nick is living in Melbourne, Australia now.
C. Nick’s father was to blame for his disability.
D. Nick learned to be independent at a young age.

B
China Daily, the national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 of China, keeps you in touch with China and the world with our mobile solutions. Now anyone can read our exclusive reports (独家报道) anywhere. Download your favorites!
China Daily iPaper
Want to read China Daily with your iPhone or iPad? Then look no further than China Daily iPaper. With China Daily iPaper, all sections are presented as full-content digital replicas (数码复制品), in their original layout (版面设计). The application is free, and you can download your favourite news reports wherever you are.
China Daily Digest
Since the China Daily Digest application is now available on the iPad App Store, iPad users can read and download China Daily Digest’s in-depth news reports, website exclusives and analysis (分析), which will give you unique views on China’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China Daily News
A bridge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China Daily iPhone application lets you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nd photos of China wherever you go.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u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avigation of the iPhone, this application downloads the latest news of China directly to the device.
China Daily Video
China Daily Video iPhone application is a window to China, letting you get video products covering all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s (遗产), natural wonders, interviews with famous people and major news events.
60. If you want to enjoy full-content papers, you should choose _____.
A. China Daily iPaper B. China Daily Digest
C. China Daily News D. China Daily Video
61. What can we read in all of the four digital products?
A. News reports.
B. Economic analysis.
C. Unique views on China’s society.
D. Interviews with famous people.
62. For whom is the text most probably written?
A. Those who speak English.
B. China Daily’s readers.
C.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ina.
D. iPhone and iPad users.
C
He has climbed a high mountain, raced the 24-hour motorcycle track in France and even, walked from Tokyo to Kyoto, a distance of 500 km. Now Evolta, Panasonic’s 7-inch Humanoid Robot is getting ready for his biggest challenge — the Ironman Triathlon (铁人三项) Championship in Hawaii.
To compete in this exhausting contest, the green & white robot which is small enough to fit on a human palm, will have to swim 2.4 miles in the rough ocean, bike 112 miles across the hot Hawaiian desert and, run a full marathon distance of 26.2 miles in the painfully hot weather.
Given that he is so tiny and powered by rechargeable batteries (充电电池) of Panasonic, he will be allowed some freedom in the way he competes. For one, he will be starting the race on October 23rd, 2011, three weeks following the real event and, while human competitors have at most 17 hours to complete the triathlon, Evolta will be given 7 days, during which his only “breaks” will be to recharge his batterie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however, will be that unlike a single human body doing all three races, there will be three different “Evolta” robot bodies competing — each built for the specific race. Evolta the swimmer will be equipped with special arms to swim forward. Evolta the biker, will be on a little two-wheeler with training wheels, while Evolta the runner, will be fixed on what looks like a wheel.
In spite of all these advantages, the robot’s creator Tomotaka Takahashi believes that the race will be a huge challenge — not only will Evolta have to battle the wind and sun, but also, small road obstacles (障碍) that humans just step over. The water will be even worse thanks to the strong waves, tides and ocean winds. But if he does complete it, Evolta will add another feather in his cap and just prove the already well-known fact that Panasonic’s rechargeable Evolta batteries are indeed the “world’s longest-lasting batteries”!
63. When competing in the triathlon, Evolta _____.
A. has to finish the competition in 17 hours
B. will be allowed to have a break from time to time
C. will start three weeks earlier than other competitors
D. will have three specially-built bodies for the competition
64. By saying “Evolta will add another feather in his cap”, the author means _____.
A. Evolta will celebrate the victory with a feather cap
B. Evolta will become very famous and attractive
C. Evolta will be awarded with another feather cap
D. Evolta will have another thing to be proud of
65. From the text, we can infer that Evolta will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to _____.
A. challenge human runners
B. prove the potential of robots
C. market Panasonic’s batteries
D. show today’s advanced technology
66.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a robot _____.
A. using the energy-efficient batteries
B. accomplishing a challenging triathlon
C. winning human athletes for the first time
D. competing in the Ironman Triathlon Championship
D
In meditation(冥想),people sit quietly and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breath. As they breathe in and out, they attend to their feelings. As thoughts go through their minds, they let them go. Breathe. Let go. Breathe. Let go.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at the 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in Barre, Massachusetts. three months of training in this kind of meditation causes a marked change in how the brain allocates(分配) attention. It appears that the ability to let go thoughts that come into mind frees the brain to attend to more rapidly changing things and events in the outside world. Expert mediators are better than other people at catching such fast—changing stimuli (刺激), like facial expressions.
The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for changes in the workings of the brain with mental training. People can learn and improve abilities of all sorts with practice, everything from driving to playing the piano. 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meditation is good for the brain. It appears to reduce pressure and promote a sense of well-being.
In an experiment, 17 volunteers with no meditation experi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pent three months meditating 10 to 12 hours a day. A control group also with no meditation experience meditated for 20 minutes a day over the same period. Both groups were then given the tests with two numbers in a group of letters. As both group looked for the numbers, their brain activity was recorded.
Everyone could catch the first number. But the brain recordings showed that the less experienced mediators tended to grasp the first number and hang onto it, so they missed the second number. Those with more experience gave less attention to the first number, as if letting it go, which led to an increased ability to grasp the second number. This shows that attention can change with practice.
Just ask Daniel Levision, who meditated for three months as part of the study. “I am a much better listener,” he said. “I do not get lost in my own personal reaction to what people are saying.”
67.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 in Paragraph 1 refers to .
A. feelings B. minds C. people D. thoughts
68. Meditations manage their daily tasks better because they .
A. are given less pressure B. allocate their attention better
C. have more stimuli for life D. practice them more frequently
69 In the experiment, volunteers doing meditation for longer hours .
A. were more likely to catch both of the numbers.
B. were used to memorizing numbers in groups.
C. usually ignored the first number observed.
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numbers than to letters.
70. The study proves that .
A. meditation improves one’s health B. brain activity can be recorded
C. human attention can be trained D. mediators have a good sense of hearing
单词拼写 (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At last he __________(辞职) from his post and went back to Changsha.
The experiment he ____________(进行;实施) turned out to be a success.
John’s ___________(雄心) is to swim across all the big rivers in the world.
The foreign visitors were _____________(陪同) to the airport.
He expressed his ________________(同情) when I failed in the exam.
The exhibition is held _______________(每年).
National ____________(界限) are becoming meaningless in the world.
It is their ____________(协作) that has l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gram.
We are trying to make politics more _____________(相关) to younger people.
They expected him to ______________(参加) in ceremony.
六:写作 (共两节, 满分35分)
:短文填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以下提示:1)汉语提示;2)首字母;3)语境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英语单词并将该词完整地写在右边相对应的横线上。所填单词要求意义准确,拼写正确。
Xiao Ming was a clever and lovely boy.
Unfortunately, he had his feet_______(摔断) at the age of twelve 81. __________
when he ran to save a little girl_____(玩耍) on the rails. After 82. __________
the treatment, he went ______studying at school. He worked so 83. __________
hard that his l_____were excellent in his class. However, he 84. __________
was refused by colleges s _____times, for he couldn't look 85.__________
after himself. But he was not d______ and kept on teaching 86.__________
______ English and computer skills. Later, he was 87.__________
a_____ to Nanjing University, studying in the Computer Department. 88. __________
He ______(毕业) with good scores. Now he is employed as an 89. __________
engineer. _______a man of great determination! 90.__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免不了犯一些错误,请以How should we treat mistakes?为话题,根据下列要点写一篇短文:
内容要点:
对待错误的种种不当行为
1. 后悔,生活在错误的阴影中; 2. 重复相同错误; 3.……
正确处理方法
1. 对错误后果勇于承担责任,付出行动; 2. 认真研究错误,避免重犯; 3.……
注意:词数120左右;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答案
三 完型填空
36-40 BDBAC 41-45 BCDAB 46-50 CDCBA 51-55 BDCAC
四.阅读理解
56-60 BADDA 61-65 ADDDC 66-70DDBAC
五 单词拼写:
71 resigned 72 conducted 33 ambition 74 accompanied 75 sympathy
76 annually 77 boundaries 78 abandoning 79 teamwork 80 participate
六.短文填词
81. broken 82. playing 83 on 84 lessons 85 several 86 discouraged /disappointed 87 himself 88 admitted 89 graduated 90 What
书面表达
福建省漳州市康桥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小题1分)
(1)各抱地势,???????? 。(《阿房宫赋》杜牧)
(2)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杜牧)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5)吾师道也, ?《师说》
(6) ,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7)既见复关, 。《氓》
(8) ,靡有朝矣。《氓》
(二)文言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或冬日苦寒,无酒食,邀同好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为之“暖足”。余族伯祖丽山先生与有姻连,时周之。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与余族祖绵庄为至契,绵庄好治经,先生晚年亦好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又七日而先生殁矣。先数日,以囊中余钱,召朋友酣饮。醉,辄诵樊川“人生只合扬州死”之句,而竟如所言,异哉!先生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论曰: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
B.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 延:推迟
C.当俟异日耳 俟:等待
D.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烦:担心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3分)
①窘极,则以书易米 ②夙构者莫之为胜
③饮酒歌呼穷日夜 ④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⑤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木先生即吴敬梓,本文写他生性聪慧,祖业富裕,为人豪爽,又不愿参加科举以致更加穷困的故事。
B.文木先生因不满巡抚推荐自己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竟不去参加廷试,乃至从此终生不应科举。
C.吴敬梓非常痛恨写八股文的读书人,但他平生又非常爱才,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5.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3分)
(2)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
(1)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这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用俗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说明荣国府虽然不及从前那样兴盛,但与平常仕宦人家相比,到底气象不同。
B.宝玉挨打后,仍记挂着黛玉,拿了两条旧帕让袭人送去。黛玉一见旧帕,先是纳闷,后心领神会,神魂驰荡,于是在那两块旧帕上写了三首诗。
C.王夫人拿绣香囊来责问凤姐,凤姐又急又愧。凤姐出主意,以查赌为由暗暗访察,并借此裁减下人,一则防止别的事再发生,二则也可省些用度。
D. 芳官等三个原先唱戏的丫头,不愿去做尼姑,但王夫人听了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信的花言巧语,硬是逼迫芳官等三人削发为尼。
E.刘姥姥得知贾府的种种变故,再次来到贾府。凤姐叫她把巧姐带了去。刘姥姥说要给巧姐做媒,是乡里有个大财主人家的,凤姐表示答应。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凤姐小产,不能理事。王夫人将家中琐碎之事托给了哪些人管理?探春理事,如何兴利除弊?
(2)小丫头告诉宝玉晴雯成了什么神?宝玉是如何祭奠晴雯的?
选( )答: ????????????????????????????????????????????????????????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思认为,每次送肉来都以国君的名义,不是供养君子的方式。
B.“廪人继粟,庖人继肉”的意思是:粮仓的小吏不断送粮去,厨师不断送肉去。
C.孟子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阐述了自已关于如何尊贤的看法。
D.孟子认为统治者对待贤人应该像尧对舜那样.派自己的儿子去侍奉他,把女儿嫁给他。
(2)下面选段孟子所说的这句话和下面的文字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读经典可改变气质
①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
②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
③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一是《大学》。当然宋明儒的书,还是要读一些的,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的著作。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
④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般阅读,光读《史记》就可以。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屈原的《离骚》,《诗经》不可忽略《小雅》。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李白、杜甫的诗,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都是不能不读的。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奇特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都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至于道家,老庄足矣。佛学可读《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获得佛学的可靠知识,《坛经》《金刚经》《心经》则能够引导进入佛理的信仰层面。
⑤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然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⑥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10. 下列有关阅读经典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为了养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些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
B. 作为一般阅读,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当然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中庸》《大学》却不能不读。
C. 一般的人阅读史学作品,只读《史记》就可以了。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一定得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择阅读屈原的《离骚》,《诗经》可选择阅读《小雅》。
D. 不少清末民初以来的20世纪学术大师们的著作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一种便利的方法。
11.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经典作品?请分条概述。(3分)

12. 结合文本,谈谈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多元文化?请作简要评述(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一15题。
大 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不忙,在此午餐!”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小说选刊》)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14.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4分)
答:
15.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6.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3分)
世界上很难有一种像昆曲这样高雅的艺术, ①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 (yīng)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
文坛巨擘白先勇说:“21世纪的中国人,心灵上总难免有一种文化的失落感,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世纪被连根拨起,伤得不轻。”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对于昆曲,我们要认识它,传承它,繁荣它。
(1)在①处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成语: (1分)
(2)在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分)
(3)第二段加横线的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把“ ”字改为“ ”字。(1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2分)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愿耕耘,收获就在金秋;
不要怕冰雪寒冷,只要你有热情,春天就会来到;

18、下面四个句子中的三个都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3分)
①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从而凝聚起公众的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②昨日,“汉语盘点201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经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环节,“梦”、“钓鱼岛”、“衡”、“选举”最终脱颖而出,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③苹果公司正在设计一种电视,你可以向它喊叫和打手势———而它能听懂你的意思,这一新项目将为苹果与韩国电器巨头三星公司之间的战斗开辟新的战场。
④中国传统戏曲《钟馗》在唱腔上气宇轩昂与低婉深沉并重,将人鬼两界及人物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序号
修改
19、将下面的长句转换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3分)
跨国公司董事会5月18日举行的全体会议,经表决一致同意公司总经理对欧洲分公司经理提出的裁减员工500人的方案的否决。

五、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 分)
“正能量”是如今流行的一个热词,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后来引申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各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
2012-2013学年(下)康桥学校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每小题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BE(B、袭人改晴雯;D、是芳官她们自己闹着要出家当尼姑,王夫人开始不依,后在两尼姑的怂恿下同意了并赏给芳官她们一些衣物。)
8、参考《阅读指要》答案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D(孟子取尧尊重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统治者应学习尧的态度对待贤士,而不是要照搬他的方法。)
(2)下面选段这句话说尊重任用贤能之士,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乐意为朝廷效力,上面文字主要谈国君和诸侯尊贤应该采取的方法。两处文字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孟子所提倡的为政者要尊贤的主张。
参考译文:(万章)说:‘‘请问,国君想要供养君子,怎样做可算是(真正的)供养呢?”
(孟子)说:“(开始时,)以国君名义送去,他便拱手拜两拜.跪下磕头接受。以后就让粮仓的小吏不断送粮去,厨师不断送肉去。而不必再以国君名义去送。(这样可以免掉烦琐的礼节。)子思认为,那点儿肉,使得自己一次接一次地跪拜行礼.这不是供养君子的恰当做法。尧对于舜,派自己的九个儿子去侍奉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百官、牛羊、粮食都齐备,在田野中供养他,然后提拔他,让他居于很高的职位,所以说.这是天子诸侯尊敬贤人的正确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6.(3分)(1)曲高和寡 (有错别字不给分) (2) 膺 (3)“拨”字改为“拔”
17、参考:(2分)
不要怕人生短暂,只要你肯创造,生命就会不朽。
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意志,天涯就在咫尺。
不要怕高山耸峙,只要你肯登攀,峰顶就在眼前。
不要怕长夜漫漫,只要你能忍耐,光明就会出现。
18、(3分)①把“信任媒体”放在“善待媒体”之前③将“听懂”改为“明白”。
④将“气宇轩昂”改为“慷慨激昂”
19、(3分)(1)跨国公司欧洲分公司经理提出裁减员工500人的方案; (2)公司总经理否决了此方案;(3)跨国公司董事会5月18日举行全体会议;(4)全体会议经表决一致同意总经理的否决。
20、作文
【附参考译文】
文木先生传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渐渐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家境也就越发贫困。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