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课时)主要内容一、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应用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P82-P85)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吗?一座城市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图1 曾经的东濠涌图2 如今的东濠涌图3 生态足迹示意图| 耕地 |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积。| 建设用地 |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林地 |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草地 |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图3 生态足迹示意图| 耕地 |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积。| 建设用地 |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林地 |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草地 |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耕地碳足迹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渔业用地生态足迹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吸收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耕地碳足迹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渔业用地(又叫生态占用)减小生态足迹 增大生态足迹及其具体表现思考:下列哪些生活方式会增大生态足迹,哪些可以减小?增大生态足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开车 步行 吃牛肉 吃蔬菜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不同。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_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_____。开车步行吃牛肉吃蔬菜建设用地占用道路、停车场的面积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森林面积碳足迹养牛需要一定食物与空间养牛比种菜排放更多CO2草地碳足迹多大耕地碳足迹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渔业用地生态承载力(单位:全球公顷)——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生态足迹(单位:全球公顷)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单位:全球公顷)——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生态足迹(单位:全球公顷)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总生态足迹为2.8亿全球公顷,较2000年增长了75%;年均增长率约是其生态承载力增速率的5倍。而80%的生态足迹、72%的人口聚集、82%的GDP(国内生产总值)都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香港这五个人口规模过700万(2015年)的城市。图文引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根据材料分析,生态足迹的大小,除了与人们生活方式有关,还可能与哪些方面有关系?还可能与GDP及人口的数量。图4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的区域构成惠州4.6%中山4.1%江门4.0%肇庆3.2%珠海2.3%澳门1.1%1961 1967 1974 1981 1987 1994 2001 2007 20142520151050(总量/10亿全球公顷)生态盈余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年份)资料1: 18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图5)。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人口/亿)发展中国家世界总人口资料2: 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图6)。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状态。P84 思考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讨论1.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群生态足迹就小呢?不一定,与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图5 世界人口动态图图6 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曲线图(年份)发达国家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人口/亿)发展中国家世界总人口讨论2. 根据上述资料,全球发展将面临怎样的问题?人口增长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问题,资料3显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资料3:1750年,大气中CO2只有约0.028%,而2016年已经超过0.04%,主要原因有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CO2浓度升高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1961 1967 1974 1981 1987 1994 2001 2007 20142520151050(总量/10亿全球公顷)生态盈余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年份)P84 思考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图5 世界人口动态图图6 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曲线图(年份)发达国家讨论3. 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了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保护耕地;通过发展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961 1967 1974 1981 1987 1994 2001 2007 20142520151050(总量/10亿全球公顷)生态盈余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年份)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人口/亿)发展中国家世界总人口P84 思考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图5 世界人口动态图图6 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曲线图(年份)发达国家讨论4.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这种国情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如主动减少碳排放等。资料4: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却是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而且,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球人均值的1/3,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值的1/4,等等。P84 思考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一、概念检测1,我们既要关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要注意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请在左右两栏之间画上适当的连线。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劳动力不足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课后练习 P88我国人口现状及发展措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控制人口基数大,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生育水平低,城市化、老龄化加速资源自然资源消耗大人均资源少环境环境污染加剧处理好人口增长、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①合理控制人口增长②加大保护自然资源的力度③监控、治理环境污染措施复习与提高 P113 2.有的科学家说,人类总是如右图所示,依靠科技的进步,使自身更加适应环境。然而,人口也会随之明显增长,并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如消耗更多的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大量人口更多的科技进步需要更多资源有限资源消耗增加,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你认为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不认同。①科技进步(农业)可以使地球养活更多人口,但不代表人口定会猛增。②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绿色能源,防治污染。人口、科技进步、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合理控制人口,推动科技进步,加强保护资源环境,使生态环境朝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人口增长人类活动生态足迹增长快生态承载力增长慢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赤字影响生态环境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