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后服务 美术社团活动《海上生明月》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课后服务 美术社团活动《海上生明月》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海上生明月
明月
CONTENTS
一、适合年龄
5-7岁
卡纸、记号笔、水彩笔、剪刀、胶棒
1、通过参考图片素材,运用绘画结合剪贴的方式来表现冉冉升起的圆月和海面上的波浪。
通过参考图片素材,在彩色卡纸上运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出层层叠叠卷曲的波浪,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和节奏感。并用油画棒色彩叠加和渐变的绘画技法描绘出冉冉升起的圆月,用剪刀剪下来粘贴在卡纸上,培养小朋友对色彩的表现力和线条的掌控能力,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微信公众号:创意少儿美术馆。
2、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对画面进行创作,在画面中添加小鱼、小虾等,使画面更加的生动有趣。
鼓励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适当的添加故事情节,在彩色卡纸上画几只小鱼或者其它的海洋动物粘贴在画面中合适的位置,增强画面的趣味性,使画面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微信公众号:创意少儿美术馆。
三、教具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
课前引导
01
第一部分
课程引导
传统节日——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课程导入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每当中秋团圆之夜,会有皎洁的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
人们通过月亮寄托着自己的思念与美好祝愿。
课程导入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
玉兔捣药、玄宗游月宫
关于月亮有许许多多的动人传说,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歌赋
那么你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
课程引导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课程导入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
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
小朋友们,你知道这句诗句的含义吗?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课程导入
月亮宁静、清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寄托感情的一种事物,它象征着纯洁、象征着亲情爱情,象征着团圆,象征着故乡,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节日的传统习俗,如果说月饼让人回味无穷,那么月亮则引人无限遐想。
月亮的象征着美好的寓意
课程导入
中秋节,团圆夜,和家人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是多么幸福、其乐融融呀!而远离故乡的游子无法和亲人好友相聚,但即使相隔万里,在这一天抬头看到的都是同一轮圆月,只能让月亮捎去心中的思念和牵挂。
课程导入
瞧!海浪泛起一朵朵浪花,明月悬挂在夜空中 ,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你会怎样表现出这样的景色呢?运用色彩和线描的方式表现出海浪的线条感,展现出画面的层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课程导入
怎么在画面中进行表现呢?
通过欣赏图片,感受图片中的意境美,运用剪贴和绘画的方式结合,表现出海浪和天空的色彩对比,以线调的粗细变化装饰浪花,让画面的层次更加强烈,同时再画出几条有趣的小鱼,让画面更加有趣。
课程导入
素材欣赏
课程导入
素材欣赏
绘画教程
02
第二部分
绘画教程
步骤一:准备蓝色卡纸和白色油画棒
用油画棒概括出海浪的外形
绘画教程
步骤二:运用粗细不同的线条对海浪进行装饰
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
绘画教程
步骤三:将海浪剪下来
用胶棒粘贴固定在牛皮纸上
绘画教程
步骤四:准备黄色和橙色的油画棒
以平涂的方式描绘出圆月的色彩
绘画教程
步骤五:将圆月剪下来
粘贴固定在画面中
注意画面中的遮挡关系
绘画教程
步骤六:在彩色卡纸上
描绘出鱼儿的外形和动态
绘画教程
步骤七:将剪下来的鱼儿
用胶棒粘贴固定在画面中合适的位置
使画面更加丰富饱满
绘画教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