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标题
(初中组)




课 题:《坚持改革开放》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
任教年级: 九 年 级
任教老师: **
教学设计
2021年5月5日
课题 《坚持改革开放》 授课人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公开课
课标解读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老标)。所依据的是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关于“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的相关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理论铺垫、制度了解、理念坚持和历史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时内容《坚持改革开放》,包括“改革开放促发展”、“中国腾飞谱新篇”两目。本框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论断,简明扼要的概括了近代以来中国实施飞跃的历史进程,揭示了改革开放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意义。本框主要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改革措施及改革成果,谈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为下一框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思维能力,对“强国”的话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与理解。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容易看问题片面化、表面化。虽然九年级学生以前学习过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但对于改革开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的并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同学很少会自觉地将今天的生活放在历史中去观察、比较,因而会不自觉地认为,生活本该如此,中国原本强大,改革是必然的。因此帮助学生回顾历史,可以使其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能帮助其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科学论断。从改革开放的变化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内涵。
核心素养 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能力素养(业务素养):能够从生活及生产两方面,举例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思想政治素养(学科素养):引导学生知道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懂得改革开放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意义;理解改革开放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从生产和生活两个角度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前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思想即爱党意识。
教学重点 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同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教学方法 展示法,独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演练法;小组合作,自学互研,演练巩固,思辨补充
设计思路及创新 课程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学生生活中的内容为素材,遵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本科设置为四个板块:“话历史” “谈变革” “看新貌” “再出发”。将改革开放促发展、中国腾飞谱新篇两目主要的知识点以上述板块为联结,解决“改革之因”(实施改革开放的原因)、“改革之行”(改革开放的举措)、“改革之果”(改革开放的成就及变化)、“改革之心”(新时代新征程)四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坚定改革开放;同时在四目中将党史教育有机穿插,强调我党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征程上的先锋作用和领导地位,引导学生树立“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的崇高思想和心怀家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课前小调查:师:在开课之前老师想先做个小游戏——真心话大冒险:请用一个词描述你对“今日中国”之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的强大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件事而造就的,他是几代中国人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换来的,那今天就和孟老师一起来领略一下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板书)。 调动学生兴趣,引出新课
模块一:话历史 话历史——改革之因师:“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百年前的中国任人宰割,今日之中国国富民强,李世民曾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即如此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请大家在看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播放视频:建党100 年献礼——《百年党史》教师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强国富民的民族目标、新中国的建立为改革创造了历史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人民的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 以视频为载体,以党史学习为契机,让学生找出中国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先锋作用和领导地位。
模块二:谈变革 谈变革——改革之行师:过渡语(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时间节点,改革开放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句空话,今天的幸福生活正式改革开放的结果。群学探究:改革“三问”接下来我把课堂还给大家,请大家根据教材P3—P4的文字材料,找出改革开放的:1.起点在哪儿?(时间、会议、典型)2.思路是什么?3.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教师总结: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补充思想改革(展示归纳) 以群学的形式,通过群学案及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在群学和小组讨论中培养知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模块三——看新貌 看新貌——改革之果师:回顾改革史,我们一路艰辛,今看改革果,我们欢欣鼓舞,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给大家看个视频,看完之后说一说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也说一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播放视频《今昔中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辉煌中国:国家富强2.幸福中国:人民幸福3.奋进中国:民族振兴 通过播放视频,点拨改革开放前后之中国对比,展现改革之果,从国内到国际,从民生到社会,展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成果,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升学生“四个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模块四——再出发 再出发——改革之心师: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大家都知道今年是2021年,我们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了,那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还要不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我想这个视频会给你答案播放视频:《道路》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已属过去,今天的中国将重拾行囊,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下、在人民的齐心奋斗中,当然,还有在青年的担当奉献中,再踏征程,再出发。中国的发展之路就是改革之路、复兴之路,各位请看,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向上求富强,向前求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再出发”强调一个“再”字,通过此模块,让学生领会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毅力,并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先锋作用进一步加强认识,升华学生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加强学生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的信念,作对时代有贡献的有为青年。升华思想,培养情感。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人民
复兴之路
富强之路
改革之心
再出发
看新貌
改革之果
改革之行
谈变革
话历史
改革之因(共22张PPT)
毕节的“前世今生”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
***中学
**教师

历史
百年中国——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改革之因
历史背景:百年屈辱,渴望富强
根本条件: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胜利
制度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的、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话历史·开篇
1.起点在哪儿?(时间、会议、典型)
2.思路是什么?
3.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改革
改革“六问”
群学探究——找出改革开放的: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
小岗村
安徽小岗村村民
包产到户的凭据
1979年,该村尝试“大包干”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成为了中国改革的标志。

改革·思想
关岭县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
北有“包产到户”,南有“包产到组”在英雄贵州人民的改革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顺市关岭县顶云公社。1978年3月起,关岭县顶云公社28个生产队中有16个队冒着巨大风险和未知实行了“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生产方式,尽管当年夏收作物遭受冰雹,但这16个生产队仍然队队增产,平均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3成,打破了连续10年徘徊的局面,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以大标题《定产到组姓“社”不信“资”》加编者按,在头版头条报道了顶云社的做法,迅即引起强烈反响,导致一场震动全省的大辩论,特别有趣的是,广大农民争相传阅,并把这张报纸称之为“11号红头文件”珍藏起来,作为姓“社”不姓“资”的依据。由此开启了全贵州省全面改革的英雄篇章。
摘自——《当代贵州——贵州“包产到户”诞生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
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改革
1978
1979
1982
1987
1992
199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发展,离不开制度变革
1978年,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
1984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制度
任务:
第一组:标注4+2个经济特区
第二组:标注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组:标注4个沿海开放区
第四组:标注14个延边开放城市
要求:
不用精确,大体位置即可,除标注外,还需讲出每个点对应的城市名称或地区名称。

改革
标“点”
运用电子教具,查阅资料及地图,为改革开放标“点”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霍尔果斯
喀什
烟台
天津
上海
南通
福州
北海
湛江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长三角
珠三角
闽东南
环渤海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重庆
万县
宜昌
九江
武汉
沿边开放城镇
畹町
瑞丽
河口
凭祥
东兴
丹东
珲春
绥芬河
黑河
满洲里
二连浩特
塔城
伊宁
博乐
太原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合肥
南昌
长沙
郑州
成都
贵阳
西安
兰州
西宁
银川
改革开放的格局及思路
从农村→城市
从试点→推广
小岗村

线


广州
大连
秦皇岛
青岛
连云港
宁波
温州
改革·格局

改革之行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
思想革新
制度改革
引进来
走出去

新貌
今昔中国——40年,沧海桑田
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形式:8人小组,分工协作。
合作内容:根据提供的图片及数据,结合教材6-7页,找寻中国腾飞的成就,完成群学案。

新貌
探寻小贴士:
文字:圈划关键词
提炼出观点
图表:关注标题
区分对象
比较数据
漫画:阅读标题
区分对象
解读寓意
从综合国力角度探究探寻中国成就
从人民生活角度探究探寻中国成就
从国际影响角度探究探寻中国成就
图说中国

成就·启示
图说中国
改革之果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前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新貌·启示

出发
《道路》
新时代,再出发
未来可期

出发·初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