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4电阻(2)》导学案自主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和在电路中的作用。(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中的电流。互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本内容,完成基本知识梳理) 二 滑动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示意图2.符号:3.观察滑动电阻器的结构(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4.连接滑动变阻器(1)工作原理: 来改变接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接法: 接入,上下各任选一个接线柱(简称 )。三 半导体和超导体1. 半导体:(1)概念: 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一般是固体,如 硅 (Si)、 锗 (Ge)及其化合物。(2)应用:(a)热敏电阻: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急剧 ;(b)制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如集成电路等。2. 超导体(1)概念:超导现象是指某些金属在温度下降到一定值时,其电阻 的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体。(2)应用:制成超导磁体、超导电缆等。(二)互学探究1. 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2. 能明显控制小灯泡亮度变化的铅笔芯长度与所用的铅笔芯的硬度 (2H、 H、 HB、 B、2B、 6B)是 否有关 你认为采用什么样硬度的铅笔芯为宜 3.观察滑动电阻器的结构(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4.连接滑动变阻器(1)工作原理: 。(2)接法: 。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将这变阻器与一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通电后,向左移动滑片P,灯泡逐渐变暗,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接线柱为:( )A.A、D接线柱 B.B、D接线柱C.C、D接线柱 D.A、B接线柱2.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 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在杠杆的一端,O 是转轴,从油量表(即电流表)指针的示数就能知道油面高度,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比电阻箱更好B.两个粗细不同的铜导线,细的电阻更大一些C.电阻箱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D.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 入电路的电阻最大4.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位器和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B.电位器与灯泡并联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若只将b、a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三)达标测评:1.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滑动变阻器时必须有电流通过滑片,否则不能变阻B. 使用前应将滑片置于电阻最大处C.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D. 调光台灯内的滑动变阻器与灯并联2.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时,下列四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的是( )3. 图为小王同学设计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计重秤的原理图。该原理图中,使得车重表示数发生变化的电路中主要部件是( )A.电流表B.电压表C.滑动变阻器D.电动机4.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A. M接A、N接D B. M接B、N接CC. M接A、N接B D. M接C、N接D5.图所示的甲为一种调光型台灯,通过旋动下方连接碳膜电阻的旋钮,就可以调节灯的亮度。 调节亮度的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旋片,可随意转动从而改变在碳膜上的位置。要将图乙连在图丙所示的电路中,要求顺时针旋转旋片可以使灯泡亮度增加,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A. A接M、B接N B. A接M、C接NC. C接M、A接N D. C接M、B接N6. 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B.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电阻的C. 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其中任一因素来改变其导体电阻的D.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7.下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8. 图所示电路中各元件完好,a、b、c、d、e、f为接线柱,将电压表接在其中两个接线柱上后,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0;开关断开时,电压表有示数。则与电压表相连的两个接线柱可能是( )A. a和b B. c和d C. a和f D. e和f9.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面的高度,它的工作过程是( )A. 油面升高,R′变大,油量表的指针偏转较小B. 油面升高,R′变小,油量表的指针偏转较大C. 油面降低,R′变小,油量表的指针偏转较大D. 油面降低,R′变大,油量表的指针偏转较大10. 由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如图所示,如果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滑片P1、P2的位置是( )A. P1在最右端, P2在最左端 B. P1在最左端, P2在最右端C. P1在最左端, P2在最左端 D. P1在最右端, P2在最右端11. 如图所示电路,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 _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做___________。12. 如图所示,在开关S闭合前,滑片P应放在______端;在开关S闭合后,想使灯更亮一些,滑片P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M、N是两个接线柱,准备连接滑动变阻器。(1)当A接M,D接N时,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2)当A接M,C接N时,滑片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3)当A接M,B接N时,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4)当B接M,D接N时,滑片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14. 如图所示,A、B、C、D分别代表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若将滑片P向右移,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可以将导线接在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两个接线柱上;若接在_________________两个接线柱上阻值为0 Ω;若接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接线柱上,阻值为最大且不变。15. 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Ω。达标测评答案:1——10 DCCADDDDBB导体 导体长度 滑动变阻器最左 右13.小大不变小14.BD BC CD AB15.2015PABC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下第4章第4节电阻第二课时新知导入如图是一盏亮度可以调节的台灯,开关旋钮不但可以控制台灯的亮、灭,还可以调节台灯的亮度。问题:开关旋钮在转动时,是怎样改变灯泡的亮度的?新知导入制作铅笔芯变阻器二 滑动变阻器MN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它是导体,那 么它是否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呢 把铅笔芯接入测通器,小灯泡亮度比原来暗,说明铅笔芯是有电阻的。新知导入二 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亮度变化原因: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短,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所以小灯泡变亮了。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接入电路的导体越短,小灯泡越亮。新知导入二 滑动变阻器能明显控制小灯泡亮度变化的铅笔芯长度与所用的铅笔芯的硬度 (2H、 H、 HB、 B、2B、 6B)是 否有关 你认为采用什么样硬度的铅笔芯为宜 铅笔芯B值越高,石墨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新知讲解二 滑动变阻器靠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变阻器是指能改变电阻大小的一种电学仪器铅笔芯变阻器的原理:新知讲解二 滑动变阻器接线柱滑片电阻线金属杆陶瓷管1.滑动变阻器示意图合作探究二 滑动变阻器2.符号:ABCDP结构示意图新知讲解二 滑动变阻器(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与滑片相接触的位置绝缘漆被刮走了,因为要使电阻丝与滑片相通.全部连接下接线柱,连入电阻不变且为最大值。全部连接上接线柱,连入电阻为0。3.观察滑动电阻器的结构ABCDPABCDP新知讲解二 滑动变阻器4.连接滑动变阻器(1)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接法:串联接入,上下各任选一个接线柱(简称一上一下)。ABCDPABCDPABCDPABCDP二 滑动变阻器合作探究5.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小灯泡变暗;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小灯泡变亮。二 滑动变阻器合作探究6.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二 滑动变阻器合作探究7.其他形式的变阻器旋转式变阻器 (电位器)滑杆式变阻器旋钮式电阻箱三 半导体和超导体(1)概念: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一般是固体,如 硅 (Si)、 锗 (Ge)及其化合物。(2)应用:(a)热敏电阻: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减小;(b)制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如集成电路等。1. 半导体新知讲解自动烘手器集成电路新知讲解三 半导体和超导体2. 超导体(1)概念:超导现象是指某些金属在温度下降到一定值时,其 电阻会突然消失的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体。(2)应用:制成超导磁体、超导电缆等。超导磁体超导电缆研究表明大多数纯金属,从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转变温度都很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其间,华裔美籍学者朱经武合成的钇(Y)、钡(Ba)、铜(Cu)等的氧化物系的转变温度曾到达一175℃,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仲贤院士合成的忆钡铜氧化物的转变温度曾到达一173℃,这些成果在当时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目前,世界各国实验室公布的铋(Bi)、锡(Sr)、钙(Ca)、铜(Cu)、氧(0)超导体的比较稳定的转变温度已达-148℃。新知讲解三 半导体和超导体高温超导课堂练习B1.如图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将这变阻器与一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通电后,向左移动滑片P,灯泡逐渐变暗,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接线柱为:( )A.A、D接线柱 B.B、D接线柱C.C、D接线柱 D.A、B接线柱PABCD课堂练习2.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 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在杠杆的一端,O 是转轴,从油量表(即电流表)指针的示数就能知道油面高度,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面降低,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小课堂练习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比电阻箱更好B.两个粗细不同的铜导线,细的电阻更大一些C.电阻箱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D.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 入电路的电阻最大D课堂练习4.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位器和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B.电位器与灯泡并联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若只将b、a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A课堂总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2.连接:串联接入,并且保证连接时做到“一上一下”;二.半导体和超导体板书设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2.连接:串联接入,并且保证连接时做到“一上一下”;二.半导体和超导体作业布置做资源包中课后练习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4电阻(2) 教学设计课题 电阻(2)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和在电路中的作用。(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中的电流。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难点 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中的电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如图是一盏亮度可以调节的台灯,开关旋钮不但可以控制台灯的亮、灭,还可以调节台灯的亮度。 问题:开关旋钮在转动时,是怎样改变灯泡的亮度的? 思考问题,思维转向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激发兴趣。讲授新课 二 滑动变阻器 制作铅笔芯变阻器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它是导体,那 么它是否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呢 把铅笔芯接入测通器,小灯泡亮度比原来暗,说明铅笔芯是有电阻的。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 变阻器.mp4 )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接入电路的导体越短,小灯泡越亮。亮度变化原因: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短,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所以小灯泡变亮了。能明显控制小灯泡亮度变化的铅笔芯长度与所用的铅笔芯的硬度 (2H、 H、 HB、 B、2B、 6B)是 否有关 你认为采用什么样硬度的铅笔芯为宜 ( 铅笔芯导电性能比较.mp4 )铅笔芯B值越高,石墨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铅笔芯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变阻器是指能改变电阻大小的一种电学仪器1.滑动变阻器示意图2.符号:3.观察滑动电阻器的结构(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4.连接滑动变阻器(1)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接法:串联接入,上下各任选一个接线柱(简称一上一下)。5.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小灯泡变暗;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小灯泡变亮。6.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7.其他形式的变阻器三 半导体和超导体1. 半导体(1)概念: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一般是固体,如 硅 (Si)、 锗 (Ge)及其化合物。(2)应用:(a)热敏电阻: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减小;(b)制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如集成电路等。2. 超导体(1)概念:超导现象是指某些金属在温度下降到一定值时,其 电阻会突然消失的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体。(2)应用:制成超导磁体、超导电缆等。高温超导研究表明大多数纯金属,从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转变温度都很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其间,华裔美籍学者朱经武合成的钇(Y)、钡(Ba)、铜(Cu)等的氧化物系的转变温度曾到达一175℃,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仲贤院士合成的忆钡铜氧化物的转变温度曾到达一173℃,这些成果在当时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目前,世界各国实验室公布的铋(Bi)、锡(Sr)、钙(Ca)、铜(Cu)、氧(0)超导体的比较稳定的转变温度已达-148℃。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将这变阻器与一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通电后,向左移动滑片P,灯泡逐渐变暗,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接线柱为:( ) A.A、D接线柱 B.B、D接线柱C.C、D接线柱 D.A、B接线柱2.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 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在杠杆的一端,O 是转轴,从油量表(即电流表)指针的示数就能知道油面高度,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比电阻箱更好B.两个粗细不同的铜导线,细的电阻更大一些C.电阻箱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D.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 入电路的电阻最大4.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位器和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B.电位器与灯泡并联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若只将b、a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学生通过活动观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原理和结构。学生合作探究。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学生讨论总结。学生活动。 通过学生活动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学习铅笔变阻器如何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电流。激发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体会成就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交流合作能力。学以致用练习本节知识点。课堂小结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2.连接:串联接入,并且保证连接时做到“一上一下”;二.半导体和超导体 学生自己总结并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板书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2.连接:串联接入,并且保证连接时做到“一上一下”;二.半导体和超导体 突出本节主要知识点。PABC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电阻(2).ppt 4.4电阻(2)导学案.doc 4.4电阻(2)教学设计.doc 变阻器.mp4 铅笔芯导电性能比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