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7.1自由平等的真谛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自由平等的含义,知道法治和自由的关系,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第一目 无法治不自由罗翔老师论自由请同学思考:自由的内涵?1.什么是自由?自由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描述你对自由的渴望有哪些?无法治不自由(1)对个人: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2)对社会: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思考:疫情期间,要求戴口罩是否限制了自由?如何正确认识自由?情境一:观看图片忆自由无法治不自由3. 怎样正确理解自由?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P99)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P99)③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P100)情境三:案件回眸品自由事件连线:辣笔小球被判刑八个月 2021年5月31日,法院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当庭判处被告人仇子明(新浪微博名“辣笔小球”)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思考:1.辣笔小球享有言论自由权吗?拥有言论自由的蜡笔小球为什么会被判刑八个月?2.此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情境三:案件回眸品自由事件连线:辣笔小球被判刑八个月辣笔小球享有言论自由权吗?拥有言论自由的蜡笔小球为什么会被判刑八个月??蜡笔小球拥有言论自由,但是他在实现自己的自由时,歪曲事实,诋毁英烈,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违反了相关法律,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承担责任。此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一、无法治不自由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P100第二目 法眼看平等开通“绿色通道”,为高龄老人、孕妇、网课学生等特殊人群提供优先采样服务。(1)严格管控措施时,开通这些绿色通道,是否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为什么?(2)结合新闻和下列漫画思考平等的含义是什么?平等的意义是什么?法眼看平等P101 探究与分享你还能举出哪些与平等有关的实例?提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城乡同票同权同工同酬教育公平城乡平等1.平等的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①自由快乐是不受法律约束的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权利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提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思考: 《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说明了什么?自由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阅读教材P99的探究与分享,思考: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6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中管干部的12人,对赵正永判处死缓、终身监禁,对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思考: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按照以往的惯例,现在正处在美国的春假期间。思考三:蜡笔小球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老弱病残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提示: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思考: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1.平等的含义不同等情况差别对待。法眼看平等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P101):(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例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例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国家对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所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为视力残疾考生提供现行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为听力残疾考生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增加残疾人考生考试时长。国家对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子女可加分。思考:以上措施是否与提倡的“平等”相矛盾?不矛盾。这属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它追求的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平等的意义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脚步不停歇。2021年党的十八大,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链接:圆桌会议指围绕圆桌举行的会议,圆桌并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人人平等。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思考:平等有什么意义呢?①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课堂笔记2.平等的意义? P101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在2980名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提示: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代表,妇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比例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下降,这些都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法眼看平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①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2022年1月23日上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徐宝义是2022年落马第5个中管干部,也成为了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闭幕以来查处的第一个涉粮“大老虎”。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特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享有和履行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P102平等地保护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P103课堂笔记板书: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法律平等(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实现方式)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课堂小结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自由的价值自由是有限制的法眼看平等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平等的意义1、如图漫画《后果》启示我们( )①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课堂练习2 、高铁霸座、拒绝查票等不文明行为一再冲击着人性底线。这警示我们( )A.查票限制人们的自由B.规则靠强制力保证实施C.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D.做人做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D课堂练习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设施:在人行道中有专门为盲人铺设的“盲人道”,在公共厕所设有专门为儿童、残疾人提供方便的“无障碍卫生间”……从法律意义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义中的( )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C.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D.同等情况不同对待A课堂练习4.私家车主胡某因交通违规,驾照被扣除6分。他通过“熟人关系”花费3000元钱免除了扣分处罚。面对他人指责,胡某振振有词:“花钱‘买分’,是我的自由!”对于胡某的言行,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自由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进行B. 公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C. 只要不损害公众利益,自由权利可以任意行使D. 维护正义、拥有正义感,应是公民的基本德性C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2.pptx 罗翔谈自由.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