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阶段模拟卷 (Word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阶段模拟卷 (Word 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阶段——模拟卷(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下图示意我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读图,完成1-3小题。
1. 我国面积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位于(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
2. 规划的输电通道主要将电力送往(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3. 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缺 ②增加能源进口 ③改善大气环境 ④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4-6小题。
4.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
5.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昼夜温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气压 D.太阳辐射强
6.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海拔低,气温较高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7.为检验“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浙江某市有关部门对3 000户村民进行了调查。你认为最有可能选用的调查方法是( )
A.查阅资料 B.个别访谈 C.问卷调查 D.实地考察
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和年龄构成,分析完成8-9题。
8.下列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
A.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近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回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C.我国15~59岁的人口比重下降,必然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短缺
D.我国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比重进一步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9.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到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 )
A.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B.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C.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D.始终坚持鼓励生育
9.下列属于不同区域间优势互补的实例的是( )
10.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今日“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塞罕坝,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今昔的对比说明了( )
①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②美丽中国揭开新篇章
③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2.右侧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①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②捍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③使中国实现了强起来的飞跃
④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对下表中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性意义
14.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5. 下图为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毛泽东参加某次会议的代表证,证书左页的信息包括''代表 单位北京市”,后面是“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落款和红色印章,制发时间为“一九五四年九月一日”。毛泽东参加的这次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
A.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C.总结了大跃进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D.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16.科技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下列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初衷的科技成果有( )
①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②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下列对右侧报道推断正确的是( )
A.“文化大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
B.“左”倾错误影响报刊宣传方向
C.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
18.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有(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一五计划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都( )
A.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B.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C.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④勾画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先后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与第二次创业高潮存在直接关联的事件有( )
①中国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放区是( )
A.深圳 B.厦门 C.浦东 D.宁波
2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始终奋斗在第一线。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4.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C.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5.下表中数据不断“增长”的原因有( )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概况
年份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1952 46.5 11.4
1978 155.6 212.1
2014 11352.3 64396
①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②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推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我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④该基本政治制度最早是在新疆得以实践的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7.中央新影音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反映20世纪70年代特点的是( )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8.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截至2021年5月,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主要体现出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通过抗疫援助主导世界
29.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文艺领域涌现出长篇小说《红岩》、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等出色作品。这得益于( )
A.“双百”方针 B.“863”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改革开放
30.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人们衣着以蓝色、灰色为主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轻松惬意地网上购物 ④该基本政治制度最早是在新疆得以实践的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31. 一起去理塘。2020年11月,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其家乡理塘县成为许多游客向往的地方。阅读图1“青藏地区”、图2“丁真和他的小马”、图3“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图4“川藏铁路沿线地势剖面”,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资料一:理塘县海拔4 014.18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镇之一。这里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
资料二:川藏铁路(成都—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分三段开工建设,其中成都—康定段和拉萨—林芝段已经或即将通车,康定—林芝段于2014年开工建设,沿线设康定、理塘、白玉、江达、昌都、邦达、八宿、林芝等站点,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是川藏铁路线建筑难度最大的一段。
(1)理塘县位于 省西部的 山区,附近有 (河流)流经。(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推荐两种去理塘旅游必带的物品,并说明原因。(4分)
(3)从自然条件看,修建康定到林芝段铁路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举例说明川藏铁路通车对理塘县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32.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初探】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他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1)请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这些原则的内容。根据材料说说这些原则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4分)
【突破】
材料二: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2)材料二中提到的史实有哪些?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4分)
【兴盛】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部分重大外交活动。
①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14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行;
③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在杭州成功举行;
④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⑤2020年,中国与欧盟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⑥2021年,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领导人以视频方式举行了
第十二次会晤;等等。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说说这些外交活动对中国的影响。(5分)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年级(1)班准备以“改革开放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竞赛,请你来回答。(14分)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下图)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经济特区篇】
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
【展望未来篇】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一例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发表这段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4分)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