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31张幻灯片)+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31张幻灯片)+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9.1生活需要法律
学习目标
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重点)
2.法律的来源及本质
3.法治的要求及含义
4.实行法治的意义(重要性)
5.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运用你的经验
探究一: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交通瘫痪
社会秩序混乱
犯罪暴力
事件增多
人身财产
得不到保障
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食品安全
在生活中,这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网络安全法》
《知识产权法》
《网络版权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
《价格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民法典》
法律无处不在
上网学习
超市购物
上学途中
社区生活
学校学习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儿子六周岁了,该带他去报名上小学了!
我骑车带你回家,快上来!
不用了,那样太危险了!
我开了网店,生意火爆,应该主动纳税。
思考:(1)上述行为是自觉的吗?
(2)有人说,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 生活很遥远。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看完视频,你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下面哪些是我们享有权利,哪些是我们履行义务?
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
我申报户口。
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
必须送我去上学。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4.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5.年满18周岁,我才享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
6.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龄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义务
权利
义务
义务
生活对对碰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P85-86
总: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相伴一生。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规范调整】。
②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调整社会关系,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服务当下,指导未来】P85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相伴一生,权利义务】P86
法律是不是天生就有的?
二 法治的脚步
2法律的产生
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在原始社会,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管理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
创制法律(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思考: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标尺。(P87)
2、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思考:有了法律之后,人类就走上依
法治国的道路了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
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谈一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规定和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探究与分享P87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一直是人们力图解答的一个问题。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为什么
没有。①在长期的专制社会里实行人治。②人类进入民主社会后,才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明智选择。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人治
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思考:自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吗?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重权力而轻权利,实际上还是“人治”,个人意志可以高于法律。
专制
民主
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法治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基本信息
1954.9.20
2017
1999
2014
2010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审议通过了
我国现行宪法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82.12.4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019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2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法治的脚步
P88 相关链接
必由之路
中国梦的实现
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P8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的力量
法治的意义
法治助推中国梦
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政治清明
5.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课堂小结
1.法律约束着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法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下列说法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
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规则
C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D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
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 )
①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②表明中小学生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
③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
④表明了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3、中学生小丽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开学时,父亲让小丽放弃读书,到家具厂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小丽在老师的帮助下,依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与父亲据理力争,打消了父亲让自己辍学的念头,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小丽的事例告诉我们( )
①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④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D
4.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实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这说明(  )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③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的公平和人民权利,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法治?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3)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