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只小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教材)《三只小猪》是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的一首曲目。音乐生动活泼,简洁明朗,适合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孩子们通过表演和律动去感受有趣的故事情景和可爱俏皮的小猪形象,更是培养孩子们节奏感、旋律感、表现力的良好资源。二、学情分析(说学法)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在本课中我通过启发引导,借助多媒体设备等,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无目的的“动”变成有目的、有规律的“动”。三、说教学目标1.孩子们在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时,能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音乐情绪。2.演唱主题并反复聆听主题,能从全曲中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3.能基本准确地合着音乐进行完整表演,让孩子们感受与人合作的乐趣。四、说教学重难点这节课教学重点我将放在熟悉主题旋律,并能模唱。教学难点我将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用动作体现乐曲的变化发展。五、教学策略(说教法)根据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我在设计本课《三只小猪》时首先力图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景和可爱俏皮的小猪形象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听赏、游戏为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并听音乐做出不同的动作,突出本课的趣味性。最后,围绕“听”展开丰富多彩的参与体验活动和师生互动活动,有机的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六、说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切入课题(1)热身活动:跟随音乐模仿老师做动作。{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和故事让师生交流和互动。②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③感受小猪的可爱形象。}(2)故事导入,切入主题做完律动以后,师:“孩子们,在刚才热身的旋律中我们听到哪种动物的叫声 ”学生回答问题,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的习惯,发展学生听觉能力及音乐的想象力}3.新课教学,聆听主题旋律(1)聆听主题音乐,根据图形谱感受旋律的起伏。(2)用“la”来演唱旋律,在演唱中感受旋律(3)加上歌词和动作并唱出旋律。(歌词;我们一起来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们一起来盖房子动作多有力,耶。){设计意图:①感受主旋律音乐线条的起伏。②边唱边做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盖房子是的喜悦}(4)初次聆听全曲,当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边唱边做动作,并数出一共出现多少次。{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全曲,并能在全曲中找到盖房子的旋律,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和分辨的能力}4.聆听B乐段学生猜老师做动作的含义,从而揭开“小秘密”。{设计意图:①猜老师做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中小猪们盖房子时的可爱形象。②熟悉B段音乐。③引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5.让学生说说整个结构图的规律,从而梳理总结回旋曲的基本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回旋曲有初步的了解,对整个曲子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6.课外拓展:播放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管弦乐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管弦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7.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三只小猪在盖房子的时候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团结一致的良好品质。7、板书1.三只小猪2.回旋曲和结构图【课后反思】这节欣赏课《三只小猪》是孩子们们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能后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能律动中感受音乐。由于这一音乐活动室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的,很多时候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们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得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