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模拟(二)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Fe-56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A.馒头B.黄瓜C.牛奶D.花生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3.如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NaClCO77777777777TA.取用固体B.塞紧胶塞C.加热固体D.气体验满图14.过氧乙酸(C2H,O3)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B.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4:3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则只有温度低于着火点才能灭火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硫酸钠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则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索6.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O2中的N2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B鉴别硝酸钾和硝酸铵取样,加水溶解,测温C检验某固体是否是碳酸盐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D分离KCI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溶解,过滤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8页)7.常温下,向盛有一定量液体的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物质N并充分搅拌。图2中横坐标x表示加入物质N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烧杯中的液体N纵坐标yA稀硫酸铁溶质的质量某温度下,不饱和B硝酸钾溶液的质量的硝酸钾溶液C水氧化钙溶液的温度图2D稀硫酸氧化铁溶剂的质量8.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消毒B.吸附C.过滤D.静置9.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要求的是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D.使用布袋购物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金属导体中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C.我国目前流通的硬币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D.用热固性塑料制造炒菜锅的手柄11.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对这一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随风而变大B.分子之间有引力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12.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蚕丝、腈纶B.供能营养素:油脂、蛋白质、糖类C.不可再生能源:煤、风能、石油D.绝缘体:玻璃、塑料、食盐水13.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用手拉弹簧10g NaCI内壁涂有澄清用手压弹簧石灰水的烧杯"w100mL水图3A.甲:验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B.乙:验证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流产生的C.丙: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丁:配制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14.对如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一吹气降低温度二氧化碳一M溶液一M溶液乙丙图4A.甲: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具有酸性B.乙:试管内没有固体析出,说明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丙:管中水面上升,说明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D.丁:干燥的手捋几下撕成细丝的塑料绳,细丝飘起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理科综合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