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导入新课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理解我国发展核力量和航天技术的原因。
2.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的相关情况,了解这两项成就的意义。
3.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4.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问题导学
1、“两弹一星”爆炸或发射的时间?它们的成功,有何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
2、列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具体史实?
3、袁隆平的贡献?这一成就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4、青蒿素的研发团队?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科技馆
文化馆
国防科技展
航天科技展
农业科技展
医药科技展
方针
成就展
学习环节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
实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世界第五
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国防科技展
材料研读
结合材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工作条件艰苦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
神州一号
神州五号
神州七号
神州十一号
无人飞船
载人飞船
太空漫步
空间对接
1999
2003
2008
2016
航天科技展
我们改革开放后还取得了这些成就。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天眼”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墨子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北斗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919大飞机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型杂交水稻。
文革期间
农业科技展---杂交水稻
袁隆平
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为中国多养活8000万人口。
1979年,美国从中国引种了3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结果显示,该杂交水稻品种比当地良种增产165%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现在美国60%以上的稻田,种的都是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
2020年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丰收的背后,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中国粮食自给,使中国人民牢牢地将饭碗端在自己的心里,消除国外卡中国粮食进口脖子的现象,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粮食领域的话语权;
吃饱饭、吃好饭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心怀禾下乘凉梦;
常思家国粟满仓。”
粮食安全
就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
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
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
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粮食安全包括三个具体目标:
1.粮食供应量要有保证;
2.保证大家要有能力买;
3.买的粮食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粮食安全模式的选择:
"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引结合。
屠呦呦
青蒿素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使命是什么?实验什么时候成功?
治疗疟疾
20世纪70年代
医药科技展---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探究: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的原因?(难点)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二: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 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文化成就
1.“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红岩
青春之歌
东方红
茶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材料研读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技文化的成就
1.两弹一星
科技
文化
2.载人航天工程
3.籼型杂交水稻
4.青蒿素
1.双百方针
2.进一步发展
(1)成就
(3)意义
(2)成功原因
课堂总结
1.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C
课堂达标
3.用一句话来概括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和英雄人物的伟大贡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的功臣---邓稼先 B.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
C.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杨利伟 D.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屠呦呦
4.成就彪炳史册。下列科技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C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