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9.3 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9.3 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1)地位 从宏观和中观看,本框是必修三《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九课的第三框,是整个模块的落脚点。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学生在学习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后,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从微观看,本框在第九课中承接前两框,学生在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后,最终落脚到这条路径的最终目标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前两框侧重于知,本框侧重于行。 结构 这一框题的关键词是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着重要解决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两个方面的问题。教材围绕这一主题,从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出发,依次设计了“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目题。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1)从知识与能力基础看:经过近两个学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系统学习,大部分同学能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好地提高。另外通过读本的辅助学习,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学生能够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个自信”,能自觉做到知行合一,这为本课的知识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从经验与情感基础看:文化生活与高中生息息相关,学生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参与感。但是,学生的经验往往停留在表面,在文化生活中缺少一定的辨析能力,极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同时,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偏大,学生不一定能主动将理性认知上升为情感认同,需要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1)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畅想2035和文化大盘点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认同中华文化,理解和认同党和政府在建设文化强国方面的政策措施,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科学精神方面:通过辨识各种文化现象和解密冬奥密码的环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观点,提高学科辩证思维能力。 (3)在法治意识方面:在辨析各种文化现象中,学会辨识落后和腐朽文化,增强自身法治意识,严守道德底线,更好的建设文化强国。 (4)在公共参与方面:通过“我为亚运献一策,文化强国有我”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
4.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建设好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落脚到行动,只有在行动中理解如何建设,才能更加认同,才能能参与投身到这个建设之中去奠定基础。因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这一内容是培养政治认同的关键。但这一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故事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课前调查:【畅想2035,共话文化强国】 1、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将建成文化强国,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你心目中的文化强国是怎样的,你对文化强国有哪些美好新期待。请写出你的关键词。(简答) 2、近一年来,你最关心的文化热点或者文化大事件有哪些。(多选)学生活动:完成调查被告:备选项:整治饭圈文化清朗专项行动、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影视剧热播(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北京冬残奥会、三星堆考古上新、传统文化破圈新玩法(唐宫夜宴、考古盲盒等)、现实题材国产剧大热、国产电影交出高分答卷、国潮兴起、疫情期间文化产业云端自救(云展演)、双减政策,教育改革、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共和国勋章人物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北京冬奥会、元宇宙、电子竞技EDG夺冠等导入新课:同学们,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必然召唤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什么是文化强国,我们怎样建设文化强国?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共同学习《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环节一:畅想2035,“描绘”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强在哪里?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 1、展示课前调查报告问题1词云图——我对文化强国的美好期待。 2、展示专家解读文化强国的特征:1.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跃上新高度。2.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力、感召力)3.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4.发达的文化产业 5、国际影响力 学生活动 【议学活动】请结合词云图和专家的表述,谈谈对文化强国的理解。 【议学目标】师生共同提炼文化强国的特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公民素质高、文化产业、文化自信、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设计意图 文化强国是什么?这个高大上的词语对学生来说熟知但并非真知。学生在“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强国的基础上,再结合一些学者专家对文化强国的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由抽象必然会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可观,在感知过程中,相信学生自然会有一种代入感,进一步激发出对文化强国的向往和期待,这将为接下来理解和认同我国在建设文化强国领域的做法提供情感认同基础。过渡: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一直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前行。尤其是近一年来,我国在文化领域动作成就不断。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文化、教育方面等热词也频频出现在两会代表和委员之口。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一年来的文化大事件。环节二:文化大盘点,共建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 图1:展示课前调查报告2的词云图——我最关心的文化大事件。(排名前六的文化事件为:1、整治饭圈文化清朗专项行动2、北京冬残奥会3、国产电影交出高分答卷4、感动中国人物评选5、双减政策6、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影视剧热播 图2:文字展示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强国科学内涵的表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议题升华】播放视频: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十三五文化成就单。 学生活动 【议学活动】结合我们描绘的文化强国的梦想图,阅读课本116到117页,分5组合作商议,分别从“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五个使命任务角度,每组选取一个或几个热点事件,简要评析这些热点事件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和启示。每组选代表发言。 【议学目标】 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设计意图从课前调查报告的热点事件中选取学生最为关心的事件入手,小组合作评析,一方面是使学生自主合作了解我国在文化强国过程中的举措做法,另一方面在评析的过程中,对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有具体实践的感知,从而增强对建设文化强国的认同。通过观看十三五文化成绩单,从数据和现实的成就上,进一步认同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在政治认同的过程中也能培育科学精神。。过渡:建设文化强国任重而道远,十四五已经开局,迈上第二个百年,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建设文化强国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前调查报告显示,冬奥会是大家最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也是一次成功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的成功案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冬奥会,解密冬奥成功的中国密码。环节三:解密冬奥密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底气何来?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1】 图1:2022年北京冬奥开幕式图片集合——黄河之水破冰而出,冬奥五环效果,中国结雪花,自由式会歌演唱,主火炬微火点火方式 图2:文字展示“这是一场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奥委会主席巴赫。”+“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如期如约顺利举办的全球综合性赛事”+网友点评热词:中国式浪漫、自信从容、科技感十足。 张艺谋谈文化自信:从想都不敢想,到想到就能做到,对文化自信有了自信。 【议学活动】 1、结合各方评价,谈谈你对冬奥会文化自信的感受和理解。 2、结合张艺谋的采访,思考为什么他对文化自信有了自信? 3、冬奥会的成功对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何启示? 【议学情境2】展示习主席对冬奥会的指示: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要贯穿筹办工作的全过程。 我们将兑现承诺,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去,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 【难点突破】结合习主席的承诺和冬奥会交出的中国答卷,思考冬奥会能办成、办好的思想武器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生活动 【议学目标】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文化自信的底气何来?5000多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我们自信的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夯实基础)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议学目标】 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底蕴)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最根本的)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自信。 【情感升华】观看视频:中华民族之魂——文化自信。设计意图: 1、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冬奥开幕式中华文化自信精彩呈现背后经济和科技、综合国力等原因的解读,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在序列化问题的引导下,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增强政治认同。 2、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通过深入思考冬奥会中国答卷成功背后的理论武器,引导学生认同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的根本。通过观看视频,充分利用视频中的历史事件画面,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回顾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更深刻地认同文化自信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投身到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爱国之情。环节四:携手向未来,我为亚运会献一策——文化强国我践行。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杭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宁波作为分赛区,组委会决定拍摄一组宣介宁波人民喜迎亚运会的宣传片。学生活动 请你从“坚定文化自信,展新时代最美宁波”的角度,拟定微视频的几个拍摄主题。设计意图 通过“我为亚运会献一策”活动积极支持参与到建设文化强国的事业中来,做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新人,回归生活,向导实践,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6.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杭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宁波作为分赛区,组委会决定拍摄一组宣介宁波人民喜迎亚运会的宣传片?请你从“坚定文化自信,展新时代最美宁波”的角度,拟定微视频的几个拍摄主题。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利用“问卷星”小程序设计调查问卷,利用班级钉钉群的便利发送和回收调查问卷,生成词云图进行关键词分析,更好地把握学情,课堂讨论的话题也都是围绕课前调查的数据,有效利用数字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9.教学反思与改进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实施符合学生发展。本课素材的选取均以学生的调查报告为依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途径活动化、学科知识结构化,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认同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 2.遵循建构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本课的设计层层深入,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设置序列化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参与权、表达权、话语权。 引导学生在“问题一探究”辨析问题,主动建构知识、自主生成知识,实现价值引领。 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本课设计紧跟时代步伐,选择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时政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政治认同。在教学中,通过直观的视频、真实情境等资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序列化的问题中形成辩证的思维能力,培养一定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言献策,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4.实践议题式活动型教学。本节课以“新时代如何建设文化强国”为总议题,围绕“文化强国是什么,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怎样坚定文化自信”三个分议题展开活动型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最后用知识向导实践,回归生活,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维度自评等级互评等级教师评价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搜集信息充分、精当 积极参与课堂任务,与小组同学配合默契课堂上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流利地表达小组观点,并能提供例证 对文化强国的认识深刻、独到,
10.学习评价设计 请同学们对自己在本堂课的课堂表现表现进行评价,先自评,然后小组内同学互评,最后交由老师进行评价。 (评价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1-5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