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高三数学 第37讲 直线与椭圆 学案(pdf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一轮复习】高三数学 第37讲 直线与椭圆 学案(pdf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 37讲 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1.判断直线和椭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将直线的方程和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交;
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切;
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离.
2.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
2 2
设直线 l:y=kx+b(k≠0 x y,b为常数)与椭圆 + =1(a>b>0)相交,两个交点为 A(x ,y )、B(x ,
a2 b2
1 1 2
y2),则线段 AB叫做直线 l截椭圆所得的弦,线段 AB的长度叫做弦长.
|AB|= 1+k2· x1+x2 2-4x1x2,其中 x1+x2与 x1·x2均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典型例题】
题型一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 2
1.若直线 y kx 1 x y= + 与椭圆 + =1总有公共点,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5 m
A.m>1 B.m>0
C.0答案 D
解析 方法一 由于直线 y=kx+1恒过点(0,1),
所以点(0,1)必在椭圆内或椭圆上,
1
则 0< ≤1且 m≠5,故 m≥1且 m≠5.
m
y=kx+1,
方法二 由
mx2+5y2-5m=0,
消去 y整理得(5k2+m)x2+10kx+5(1-m)=0.
由题意知Δ=100k2-20(1-m)(5k2+m)≥0对一切 k∈R 恒成立,
即 5mk2+m2-m≥0对一切 k∈R 恒成立,
由于 m>0且 m≠5,∴5k2+m-1≥0,
∴m≥1且 m≠5.
2 2
2.已知直线 l:y=2x+m C x y,椭圆 : + =1.试问当 m取何值时,直线 l与椭圆 C:
4 2
(1)有两个不重合的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解 将直线 l的方程与椭圆 C的方程联立,
y=2x+m,①
得方程组 x2 y2
+ =1,②
4 2
将①代入②,整理得 9x2+8mx+2m2-4=0.③
方程③根的判别式Δ=(8m)2-4×9×(2m2-4)=-8m2+144.
(1)当Δ>0,即-3 2数解.这时直线 l与椭圆 C有两个不重合的公共点.
(2)当Δ=0,即 m=±3 2时,方程③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可知原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
解.这时直线 l与椭圆 C有两个互相重合的公共点,即直线 l与椭圆 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当Δ<0,即 m<-3 2或 m>3 2时,方程③没有实数根,可知原方程组没有实数解.这时
直线 l与椭圆 C没有公共点.
思维升华 研究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1)研究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一般转化为研究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
(2)对于过定点的直线,也可以通过定点在椭圆内部或椭圆上判定直线和椭圆有交点.
题型二 弦长及中点弦问题
命题点 1 弦长问题
x2 y2
例 1 (1)已知斜率为 2的直线经过椭圆 + =1的右焦点 F,与椭圆相交于 A,B两点,则
5 4
弦 AB的长为________.
5 5
答案
3
解析 方法一 由题意知,椭圆的右焦点 F的坐标为(1,0),直线 AB的方程为 y=2(x-1),
y=2 x-1 ,
由 x2 y2
+ =1,
5 4
消去 y,得 3x2-5x=0 5,解得 x=0或 ,
3
5 4

设 A(0,-2),B 3 3 ,则
0 5 2 4- - -
|AB|= 3 2+ 3 2 5 5= .
3
方法二 由题意知,椭圆的右焦点 F的坐标为(1,0),直线 AB的方程为 y=2(x-1),
y=2 x-1 ,
由 x2 y2 1 消去 y得 3x
2-5x=0,
+ = ,
5 4
设 A(x1,y1),B(x2,y2),
则 x 51+x2= ,x1x2=0,
3
5
则|AB|= x 5 51-x2 2+ y1-y2 2= 1+k2 [ x1+x2 2-4x1x2]= 1+22 3 2-4×0 = .
3
2
(2)斜率为 1 l x的直线 与椭圆 +y2=1相交于 A,B两点,则|AB|的最大值为( )
4
A 2 B.4 5 C.4 10. D.8 10
5 5 5
答案 C
解析 设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直线 l的方程为 y=x+t,
x2+4y2=4,
由 消去 y,得 5x2+8tx+4(t2-1)=0,
y=x+t,
又Δ=(8t)2-16(t2-1)×5>0,得 t2<5,
x x 8t x x 4 t
2-1
则 1+ 2=- , 1 2= .
5 5
8 2
∴|AB|= 2|x1-x2|= 2 x1+x2 2
- t
4x x 2 5 2 4 4 t -1 4 2- 1 2= - × = · 5-t2,
5 5
当 t=0时,|AB| 4 10max= .
5
命题点 2 中点弦问题
x2 y2
例 2 已知 P(1,1)为椭圆 + =1 内一定点,经过 P引一条弦,使此弦被 P点平分,则此弦
4 2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2y-3=0
解析 方法一 易知此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 y-1=k(x-1),弦所在的直线
与椭圆相交于 A,B两点,A(x1,y1),B(x2,y2).
y-1=k x-1 ,
由 x2 y2
+ =1,
4 2
消去 y得,(2k2+1)x2-4k(k-1)x+2(k2-2k-1)=0,
x x 4k k-1 ∴ 1+ 2= ,
2k2+1
又∵x1+x2=2,
4k k-1 1
∴ =2,解得 k=- .
2k2+1 2
k 1经检验, =- 满足题意.
2
故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y 1 1- =- (x-1),
2
即 x+2y-3=0.
方法二 易知此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斜率为 k,弦所在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 A,B两
点,
x2 y2
设 A(x1,y1),B(x2,y2),则 1+ 1=1,①
4 2
x22 y22+ =1,②
4 2
x1+x2 x1-x2 y1+y2 y1-y2
①-②得 + =0,
4 2
∵x1+x2=2,y1+y2=2,
x1-x2
∴ +y1-y2=0,
2
又 x2-x 0
y1-y2 1
1≠ ,∴k= =- .
x1-x2 2
经检验,k 1=- 满足题意.
2
1
∴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y-1=- (x-1),
2
即 x+2y-3=0.
思维升华 (1)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其常规思路是先把直线方程与椭圆方
程联立,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涉及中点弦的问题时用“点差法”解决,往
往会更简单.记住必须检验.
(2)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坐标为 A(x1,y1),B(x2,y2),则|AB|= 1+k2 [ x1+x2 2-4x1x2]
1 1+
或|AB|= k2 [ y1+y2 2-4y1y2](k为直线斜率).
(3)利用公式计算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是在方程有解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要忽略判别式.
跟踪训练 1 (1)已知椭圆两顶点 A(-1,0),B(1,0),过焦点 F(0,1)的直线 l与椭圆交于 C,D两
|CD| 3 2点,当 = 时,则直线 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
答案 2x-y+1=0或 2x+y-1=0
解析 由题意得 b=1,c=1.
∴a2=b2+c2=1+1=2.
y2
∴椭圆方程为 +x2=1.
2
当直线 l的斜率不存在时,|CD|=2 2,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 l的斜率存在时,设 l的方程为 y=kx+1,
y=kx+1,
联立 得(k2+2)x2+2kx-1=0.
y2+2x2=2,
Δ=8(k2+1)>0恒成立.
设 C(x1,y1),D(x2,y2).
2k 1
∴x1+x2=- ,x1x2=- .
k2+2 k2+2
2
∴|CD|= 1 k2|x x 2 2 k +1 + 1- 2|= 1+k2 x1+x2 2-4x1x2= .
k2+2
2 2 k2+1 3 2
即 = ,
k2+2 2
解得 k2=2,∴k=± 2.
∴直线 l的方程为 2x-y+1=0或 2x+y-1=0.
2
(2) x y
2
已知椭圆 2+ 2=1(a>b>0)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x-y+5=0,弦的中点坐标是 M(-a b
4,1),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
3
答案
2
解析 设直线与椭圆交点为 A(x1,y1),B(x2,y2),分别代入椭圆方程,由点差法可知 yM=-
b2 2
b
xM,代入 k=1,M(-4,1) b 1 3,解得 = ,e= 1- 2= .
a2
a
k a2 4 2
题型三 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
x2 2
例 3 (2020·天津) y已知椭圆 + =1(a>b>0)的一个顶点为A(0,-3),右焦点为F,且|OA|=|OF|,
a2 b2
其中 O为原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点 C满足 3O→C=O→F,点 B在椭圆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 AB与以 C为圆心的圆
相切于点 P,且 P为线段 AB的中点.求直线 AB的方程.
解 (1)由已知可得 b=3,记半焦距为 c,
由|OF|=|OA|可得 c=b=3,
又由 a2=b2+c2,可得 a2=18,
x2 y2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1.
18 9
(2)因为直线 AB与以 C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 P,
所以 AB⊥CP.
依题意,直线 AB和直线 CP的斜率均存在.
设直线 AB的方程为 y=kx-3.
y=kx-3,
联立方程组 x2 y2
+ =1,
18 9
消去 y可得(2k2+1)x2-12kx=0,
12k
解得 x=0或 x= .
2k2+1
12k 6k2-3

依题意,可得点 B的坐标为 2k2+1 2k2+1 .
因为 P为线段 AB的中点,点 A的坐标为(0,-3),
6k -3

所以点 P的坐标为 2k2+1 2k2+1 .
3O→C →由 =OF,得点 C的坐标为(1,0),
-3
-0
2
CP 2k +1 3故直线 的斜率为 = .
6k 2k2-6k+1
-1
2k2+1
又因为 AB CP k· 3⊥ ,所以 =-1,
2k2-6k+1
1
整理得 2k2-3k+1=0,解得 k= 或 k=1.
2
1
所以直线 AB的方程为 y= x-3或 y=x-3,
2
即 x-2y-6=0或 x-y-3=0.
思维升华 (1)解答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题目时,常用到“设而不求”的方法,即联立直线和椭
圆的方程,消去 y(或 x)得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并结合题设条件,建立
有关参变量的等量关系求解.
(2)涉及直线方程的设法时,务必考虑全面,不要忽略直线斜率为 0或不存在等特殊情形.
跟踪训练 2 已知椭圆 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1,0),F2(1,0),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B1,B2.
(1)若△F1B1B2为等边三角形,求椭圆 C的方程;
(2) → →若椭圆 C的短轴长为 2,过点 F2的直线 l与椭圆 C相交于 P,Q两点,且F1P⊥F1Q,求直
线 l的方程.
解 (1)由题意知,△F1B1B2为等边三角形,
a2 4= ,
c= 3b, a2-b2=3b2, 3
则 即 解得
c 1 1= , a2-b2=1, b2= ,
3
3x2
故椭圆 C的方程为 +3y2=1.
4
2
(2) x易知椭圆 C的方程为 +y2=1,
2
当直线 l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 x=1,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 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的方程为 y=k(x-1),
y=k x-1 ,
由 x2 y2 1 得(2k
2+1)x2-4k2x+2(k2-1)=0,
+ = ,
2
Δ=8(k2+1)>0,
设 P(x1,y1),Q(x2,y2),
2 2 k2-1
则 x1+x
4k
2= ,x1x2= ,
2k2+1 2k2+1
F→ →1P=(x1+1,y1),F1Q=(x2+1,y2),
F→P F→Q F→因为 1 ⊥ 1 ,所以 1P·F→1Q=0,
即(x1+1)(x2+1)+y1y2=x1x2+(x1+x2)+1+k2(x1-1)(x2-1)=(k2+1)x1x2-(k2-1)(x1+x2)+k2
2
+1 7k -1= =0,
2k2+1
解得 k2 1 7= ,即 k=± ,
7 7
故直线 l的方程为 x+ 7y-1=0或 x- 7y-1=0.
【课后作业】
A 组
2 2
1.直线 y x y=x+2与椭圆 + =1有两个公共点,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m 3
A.(1,+∞) B.(1,3)∪(3,+∞)
C.(3,+∞) D.(0,3)∪(3,+∞)
答案 B
y=x+2,
解析 由 x2 y2 得(m+3)x2+4mx+m=0.
+ =1,
m 3
由Δ>0且 m≠3及 m>0,得 m>1且 m≠3.故选 B.
2 2
2.直线 y=kx-k 1 x y+ 与椭圆 + =1的位置关系为( )
9 4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答案 A
2 2
解析 由题意得直线 y-1=k (x-1)恒过定点(1,1) x y,而点(1,1)在椭圆 + =1的内部,所
9 4
以直线与椭圆相交.故选 A.
2
3.直线 y=kx+1 x,当 k变化时,此直线被椭圆 +y2=1截得的最大弦长是( )
4
A.2 B.4 3
3
C.4 D.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直线恒过定点(0,1),且点(0,1)在椭圆上,可设另外一个交点为(x,y),
则弦长为 x2+ y-1 2= 4-4y2+y2-2y+1= -3y2-2y+5,
y 1 4 3当 =- 时,弦长最大为 .
3 3
x24 y
2
.已知椭圆 E: + =1(a>b>0)的右焦点为 F(3,0),过点 F的直线交 E于 A,B两点,若
a2 b2
AB的中点为 M(1,-1),则椭圆 E的方程为( )
A.x
2 y2 1 B.x
2 y2
+ = + =1
45 36 36 27
x2 y2 x2 y2C. + =1 D. + =1
27 18 18 9
答案 D
k 0+1 1解析 AB= = ,kOM=-1,
3-1 2
2 2
由 kAB·k
b b 1
OM=- ,得 = ,∴a2=2b2.
a2 a2 2
∵c=3,∴a2=18,b2=9,
x2E y
2
∴椭圆 的方程为 + =1.
18 9
2
5.( x多选)设椭圆 C: +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P是 C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
2
正确的是( )
A.|PF1|+|PF2|=2 2
B.离心率 e 6=
2
C.△PF1F2面积的最大值为 2
D.以线段 F1F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x+y- 2=0相切
答案 AD
解析 对于 A选项,由椭圆的定义可知|PF1|+|PF2|=2a=2 2,所以 A选项正确;
B a 2 b 1 c 1 e c 1 2对于 选项,依题意 = , = , = ,所以 = = = ,所以 B选项不正确;
a 2 2
对于 C选项,|F1F2|=2c=2
1
,当 P为椭圆短轴顶点时,△PF1F2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为 ·2c·b=
2
c·b=1,所以 C选项错误;
对于 D选项,以线段 F1F2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0,0),半径为 c=1,圆心到直线 x+y- 2=
0 2的距离为 =1,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所以以线段 F1F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x+y
2
- 2=0相切,所以 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 AD.
2 2
6.(多选) x y已知椭圆 C: + =1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 F1,F2,直线 y=kx (k≠0)与 C交
4 2
于 A,B两点,AE⊥x轴,垂足为 E,直线 BE与 C的另一个交点为 P,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四边形 AF1BF2为平行四边形
B.∠F1PF2<90°
C.直线 BE 1的斜率为 k
2
D.∠PAB>90°
答案 ABC
解析 对于 A,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可知,|OF1|=|OF2|,|OA|=|OB|.故四边形 AF1BF2为平行四
边形.故 A正确;
对于 B,根据椭圆的性质,当 P在上、下顶点时,|OP|=b= 2=c.此时∠F1PF2=90°.由题意
可知 P不可能在上下顶点,故∠F1PF2<90°.故 B正确;
对于 C,
如图,不妨设 B |BD| |BD| 1在第一象限,则直线 BE的斜率为 = = k,故 C正确;
|ED| 2|OD| 2
对于 D,设 P(x1,y1),A(x2,y2),则 B(-x2,-y2),
x22 1 2 x
2
- - 2
k ·k y1-y2·y1+y2 y1
2-y22 2 - 2 1
所以 AP BP= = = =- .
x1-x2 x1+x2 x12-x22 x12-x22 2
1

C 1又由 可知直线 BP的斜率为 k,故 k = 2 1AP =- .
1
所以 kAP·kAB=- ·k=-1.
2 1 k kk
2
故∠PAB=90°.故 D错误.
故选 ABC.
2 2
7 y x.已知椭圆 + =1(a>b>0)的右顶点为 A(1,0),过其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 1,则椭圆
a2 b2
方程为________.
y2
答案 +x2=1
4
y2 x2
解析 因为椭圆 + =1的右顶点为 A(1,0),
a2 b2
所以 b=1,焦点坐标为(0,c),
因为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 1,
2b2
所以 =1,a=2,
a
y2
所以椭圆方程为 +x2=1.
4
x28.已知椭圆 +y2=1与直线 y=x+m 4 2交于 A,B两点,且|AB|= ,则实数 m的值为_____.
2 3
答案 ±1
x2
+y2=1,
解析 由 2 消去 y并整理,得 3x2+4mx+2m2-2=0.
y=x+m,
2
设 A(x1,y1),B(x y ) x x
4m 2m -2
2, 2 ,则 1+ 2=- ,x1x2= .
3 3
4 2
由题意,得 2 x1+x2 2-8x1x2= ,
3
解得 m=±1.
2 2
9.已知 F x y为椭圆 C: + =1的右焦点,过 F的直线 l交椭圆 C于 A,B两点,M为 AB的
6 2
中点,则 M到 x轴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
3
答案
3
解析 因为 a2=6,b2=2,所以椭圆的右焦点坐标为(2,0).设 A(x1,y1),B(x2,y2),直线 l:
x=ty+2(显然当直线斜率为 0时,不可能最大),与椭圆方程联立得,
(t2+3)y2+4ty 2 4t- =0,Δ=16t2+8(t2+3)>0恒成立,所以 y1+y2=- ,
t2+3
即弦 AB的中点 M y1+y2 2t 2|t|的纵坐标为 =- ,所以 M到 x轴的距离为 .
2 t2+3 t2+3
2
当 t≠0 2|t| 2 3时, = 3≤ = ,当且仅当 t
2=3时等号成立,故 M到 x轴的最大距离为
t2+3 |t|+ 2 3 3
|t|
3.
3
2
10.(2021· x衡水调研)与椭圆 +y2=1有相同的焦点且与直线 l:x-y+3=0相切的椭圆的离
2
心率为________.
5
答案
5
x2 x2 y2
解析 因为所求椭圆与椭圆 +y2=1有相同的焦点,所以可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 =
2 a2 a2-1
x2 y2
+ =1,
2 2
1(a>1),联立方程组 a a -1 (2a2-1)x2+6a2x+10a2-a4=0,
y=x+3
因为直线 l与椭圆相切,所以Δ=36a4-4(2a2-1)(10a2-a4)=0,
化简得 a4-6a2+5=0,即 a2=5或 a2=1(舍).
c 1 5
则 a= 5.又 c=1,所以 e= = = .
a 5 5
x2 y211 (2021· 2. 武汉调研)已知椭圆 C: + =1(a>b>0)的一个顶点为 A(2,0),离心率为 ,直线
a2 b2 2
y=k(x-1)与椭圆 C交于不同的两点 M,N.
(1)求椭圆 C的方程;
(2)当△AMN 10的面积为 时,求 k的值.
3
a=2,
(1) c 2解 由题意得 = , 得 b= 2,
a 2
a2=b2+c2,
2 2
所以椭圆 C x y的方程为 + =1.
4 2
y=k x-1 ,
(2)由 x2 y2 1 得(1+2k
2)x2-4k2x+2k2-4=0.
+ = ,
4 2
设点 M,N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4k2 2
则 x1+x2= ,x x
2k -4
= ,
1+2k2
1 2
1+2k2
|MN| x x 2 1+k
2 4+6k2
所以 = 2- 1 2+ y2-y1 2= 1+k2 [ x1+x2 2-4x1x2]= .
1+2k2
|k|
又点 A(2,0)到直线 y=k(x-1)的距离 d= ,
1+k2
2
所以△AMN 1的面积 S= |MN|·d |k| 4+6k= ,
2 1+2k2
|k| 4+6k2 10
由 = ,得 k=±1,满足Δ>0.
1+2k2 3
AMN 10所以当△ 的面积为 时,k=±1.
3
2 2
12.设 F1,F x y 22分别是椭圆 E: + =1(a>b>0)的左、右焦点,E的离心率为 ,点(0,1)是 E
a2 b2 2
上一点.
(1)求椭圆 E的方程;
(2)过点 F1的直线交椭圆 E于 A,B两点,且B→F1=2F→1A,求直线 BF2的方程.
(1) c
2 a2-b2 1
解 由题意知,b=1,且 e2= = = ,
a2 a2 2
2
解得 a2 2 x= ,所以椭圆 E的方程为 +y2=1.
2
(2)由题意知,直线 AB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故可设直线 AB的方程为 x=my-1,设 A(x1,
y1),B(x2,y2).
x2
+y2=1,
由 2 得(m2+2)y2-2my-1=0,
x=my-1,
2m
则 y1+y2= ,①
m2+2
y y 11 2=- ,②
m2+2
因为 F1(-1,0),
→ →
所以BF1=(-1-x2,-y2),F1A=(x1+1,y1),

由BF1=2 F→1A可得,-y2=2y1,③
1 ± 14- ,
由①②③可得 B 2 4 ,
k 14 14则 BF = 或- ,2 6 6
所以直线 BF2的方程为 14x-6y- 14=0或 14x+6y- 14=0.
B 组
x213 ( ) F F y
2
. 多选 设点 1, 2分别为椭圆 + =1 的左、右焦点,点 P是椭圆 C上任意一点,若
9 5

使得PF1·P→F2=m成立的点恰好是 4个,则实数 m的值可以是( )
A.1 B.2 C.3 D.4
2
答案 BCD
F F C x
2 y2
解析 因为点 1, 2分别为椭圆 : + =1的左、右焦点,a2=9,b2=5,c2=4,c=2,
9 5
即 F1(-2,0),F2(2,0).设 P(x →0,y0),PF1=(-2 → → →-x0,-y0),PF2=(2-x0,-y0),由PF1·PF2=
x2 2m x2 y 9m-9 → →,可得 0+y02=m+4,又因为 P在椭圆上,即 0+ 0=1,所以 x02= ,要使得PF1·PF2
9 5 4
=m成立的点恰好是 4 9m-9个,则 0< <9,解得 14
2 2
14 x y.设椭圆 + =1(a>b>0)长轴的端点分别为 A,B.点 C为椭圆上异于 A,B的一点,若将
a2 b2
△ABC的三内角记为A,B,C,且满足 3tan A+3tan B+tan C=0,则 tan A·tan B的值为________,
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2 3
答案
3 3
解析 方法一 ∵3tan A+3tan B+tan C=0,
∴3tan(A+B)(1-tan Atan B)+tan C=0,
∴-3tan C(1-tan Atan B)+tan C=0.
∵tan C≠0,∴tan Atan B 2= .
3
2 2
设 C(x,y),A(-a,0) B(a,0) x y, ,则 + =1.
a2 b2
∵tan Atan B 2= ,
3
y y 2
∴- · = ,
x+a x-a 3
2
-y2 2 y 2
∴ = ,∴
x2-a2 3 a
2 = ,
y2 3
b2
b2 2 a2-c2 2 e 3∴ = ,∴ = ,∴ = .
a2 3 a2 3 3
方法二 设点 C(0,b),则有 tan A tan B b= = ,由 A+B+C=π得,tan C=-tan(A+B)=
a
2b

tan A+tan B a 2ab
- = b = ,又知 3tan A+3tan B+tan C=0,∴tan C=-3·(tan A+tan1-tan A·tan B b2-a2
1- a 2
B) 6b 2ab 6b b
2 2
=- ,因此可得 =- ,即 6(b2-a2)=-2a2,∴3b2=2a2,∴ = ,
a b2-a2 a a2 3
2 b2 2 3
即 tan A·tan B= ,该椭圆的离心率 e= 1- = 1- = .
3 a2 3 3
C 组
x2 215 y.已知椭圆 C: +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c,0)
1
,F2(c,0),斜率为- 的直
a2 b2 2
c c

线 l与椭圆 C交于 A,B两点.若△ABF1的重心为 G 6 3 ,则椭圆 C的离心率为_____.
6
答案
3
解析 设 A(x1,y1),B(x2,y2),
x12 y2则 + 1 1 x
2 y2
= , 2+ 2=1,
a2 b2 a2 b2
x1-x2 x1+x2 y1-y2 y1+y2
两式相减得 + =0.(*)
a2 b2
c c

因为△ABF1的重心为 G 6 3 ,
x1+x2-c c
= ,
3 6 x x 3c1+ 2= ,
所以 y1+y2 c 故
2
= ,
3 3 y1+y2=c,
(*) 3 x1-x2 c y1-y2 c代入 式得 + =0,
2a2 b2
y1-y2 3b2 1
所以 =- =- ,即 a2=3b2,
x1-x 22 2a 2
C e 6所以椭圆 的离心率 = .
3
1 3,
16.已知椭圆 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 3,0),F2( 3,0),且椭圆 C过点 P 2 .
(1)求椭圆 C的标准方程;
(2)若与直线 OP(O为坐标原点)平行的直线交椭圆 C于 A,B两点,当 OA⊥OB时,求△AOB
的面积.
2 2
解 (1) x y设椭圆 C的标准方程为 + =1(a>b>0),
a2 b2
a2-b2=3,
a2=4,
由题意可得 1 3 1 解得+ = , 2
a2 4b2 b =1.
x2
故椭圆 C的标准方程为 +y2=1.
4
(2) 3 3直线 OP的方程为 y= x,设直线 AB的方程为 y= x+m,A(x1,y1),B(x2,y2).
2 2
将直线 AB的方程代入椭圆 C的方程并整理得 x2+ 3mx+m2-1=0,
由Δ=3m2-4(m2-1)>0,得 m2<4,
所以 x1+x2=- 3m,x1x2=m2-1.
3 3
→ → → → x1+m x2+m
由 OA⊥OB,得OA·OB=0,OA·OB=x1x2+y1y2=x1x2+ 2 2
7
= x1x
3
2+ m(x1+x2)+m2
4 2
7 3 5 7 7
= (m2-1)+ m·(- 3m)+m2= m2- =0,得 m2= .
4 2 4 4 5
又|AB| 1 3 7= + x1+x2 2-4x1x2= · 4-m2,
4 2
|m| |m|
O到直线 AB的距离 d= 3= 7,1+
4 2
|m|
所以 S 1 1 7 91△AOB= ·|AB|·d= × × 4-m2× = .2 2 2 7 10
2第 37讲 直线与椭圆
【知识梳理】
1.判断直线和椭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将直线的方程和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若Δ>0,则直线和椭圆 ;
若Δ=0,则直线和椭圆 ;
若Δ<0,则直线和椭圆 .
2.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
2 2
设直线 l:y=kx+b(k≠0,b x y为常数)与椭圆 + =1(a>b>0)相交,两个交点为 A(x
2 2 1
,y1)、B(x2,
a b
y2),则线段 AB叫做直线 l截椭圆所得的弦,线段 AB的长度叫做 .
|AB|= ,其中 x1+x2与 x1·x2均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典型例题】
题型一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x21 y kx 1 y
2
.若直线 = + 与椭圆 + =1总有公共点,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5 m
A.m>1 B.m>0
C.02 x
2 y2
.已知直线 l:y=2x+m,椭圆 C: + =1.试问当 m取何值时,直线 l与椭圆 C:
4 2
(1)有两个不重合的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1
题型二 弦长及中点弦问题
x2 y2
例 1 (1)已知斜率为 2的直线经过椭圆 + =1的右焦点 F,与椭圆相交于 A,B两点,则
5 4
弦 AB的长为________.
2
(2)斜率为 1的直线 l x与椭圆 +y2=1相交于 A,B两点,则|AB|的最大值为( )
4
A 4 5 4 10 8 10.2 B. C. D.
5 5 5
2 x
2 y2
例 已知 P(1,1)为椭圆 + =1 内一定点,经过 P引一条弦,使此弦被 P点平分,则此弦
4 2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1 (1)已知椭圆两顶点 A(-1,0),B(1,0),过焦点 F(0,1)的直线 l与椭圆交于 C,D两
3 2
点,当|CD|= 时,则直线 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
2 2
(2) x y已知椭圆 + =1(a>b>0)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x-y+5=0,弦的中点坐标是 M(-
a2 b2
4,1),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
2
题型三 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
2
3 (2020· ) x y
2
例 天津 已知椭圆 + =1(a>b>0)的一个顶点为A(0,-3),右焦点为F,且|OA|=|OF|,
a2 b2
其中 O为原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 →已知点 C满足 3OC=O→F,点 B在椭圆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 AB与以 C为圆心的圆
相切于点 P,且 P为线段 AB的中点.求直线 AB的方程.
跟踪训练 2 已知椭圆 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1,0),F2(1,0),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B1,B2.
(1)若△F1B1B2为等边三角形,求椭圆 C的方程;
(2)若椭圆 C的短轴长为 2,过点 F2的直线 l → →与椭圆 C相交于 P,Q两点,且F1P⊥F1Q,求直
线 l的方程.
3
【课后作业】
A 组
x2 y21.直线 y=x+2与椭圆 + =1有两个公共点,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m 3
A.(1,+∞) B.(1,3)∪(3,+∞)
C.(3,+∞) D.(0,3)∪(3,+∞)
2
2 y kx k 1 x y
2
.直线 = - + 与椭圆 + =1的位置关系为( )
9 4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2
3.直线 y=kx+1,当 k x变化时,此直线被椭圆 +y2=1截得的最大弦长是( )
4
A.2 B.4 3
3
C.4 D.不能确定
x24 y
2
.已知椭圆 E: 2+ 2=1(a>b>0)的右焦点为 F(3,0),过点 F的直线交 E于 A,B两点,若a b
AB的中点为 M(1,-1),则椭圆 E的方程为( )
A.x
2 y2 2 2
+ =1 B.x y+ =1
45 36 36 27
2
C.x y
2 x21 D. y
2
+ = + =1
27 18 18 9
2
5.( x多选)设椭圆 C: +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P是 C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
2
正确的是( )
A.|PF1|+|PF2|=2 2
B 6.离心率 e=
2
C.△PF1F2面积的最大值为 2
D.以线段 F1F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x+y- 2=0相切
4
x2 26.(多选) y已知椭圆 C: + =1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 F1,F2,直线 y=kx (k≠0)与 C交
4 2
于 A,B两点,AE⊥x轴,垂足为 E,直线 BE与 C的另一个交点为 P,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四边形 AF1BF2为平行四边形
B.∠F1PF2<90°
C 1.直线 BE的斜率为 k
2
D.∠PAB>90°
y2 27 x.已知椭圆 + =1(a>b>0)的右顶点为 A(1,0),过其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 1,则椭圆
a2 b2
方程为________.
8 x
2 4 2
.已知椭圆 +y2=1与直线 y=x+m交于 A,B两点,且|AB|= ,则实数 m的值为_____.
2 3
2 2
9 x y.已知 F为椭圆 C: + =1的右焦点,过 F的直线 l交椭圆 C于 A,B两点,M为 AB的
6 2
中点,则 M到 x轴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
2
10.(2021· x衡水调研)与椭圆 +y2=1有相同的焦点且与直线 l:x-y+3=0相切的椭圆的离
2
心率为________.
2 2
11.(2021· x y 2武汉调研)已知椭圆 C: + =1(a>b>0)的一个顶点为 A(2,0),离心率为 ,直线
a2 b2 2
y=k(x-1)与椭圆 C交于不同的两点 M,N.
(1)求椭圆 C的方程;
(2) 10当△AMN的面积为 时,求 k的值.
3
5
2 2
12.设 F x y1,F2分别是椭圆 E: 2+ 2=1(a>b>0)
2
的左、右焦点,E的离心率为 ,点(0,1)是 E
a b 2
上一点.
(1)求椭圆 E的方程;
(2)过点 F → →1的直线交椭圆 E于 A,B两点,且BF1=2F1A,求直线 BF2的方程.
6
B 组
x2 y213.(多选)设点 F1,F2分别为椭圆 + =1 的左、右焦点,点 P是椭圆 C上任意一点,若
9 5

使得PF1·P→F2=m成立的点恰好是 4个,则实数 m的值可以是( )
A.1 B.2 C.3 D.4
2
x2 y214.设椭圆 + =1(a>b>0)长轴的端点分别为 A,B.点 C为椭圆上异于 A,B的一点,若将
a2 b2
△ABC的三内角记为A,B,C,且满足 3tan A+3tan B+tan C=0,则 tan A·tan B的值为________,
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C 组
x2 y215.已知椭圆 C: +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c,0),F2(c,0) 1,斜率为- 的直
a2 b2 2
c c

线 l与椭圆 C交于 A,B两点.若△ABF1的重心为 G 6 3 ,则椭圆 C的离心率为_____.
1 3,
16.已知椭圆 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 3,0),F2( 3,0),且椭圆 C过点 P 2 .
(1)求椭圆 C的标准方程;
(2)若与直线 OP(O为坐标原点)平行的直线交椭圆 C于 A,B两点,当 OA⊥OB时,求△AOB
的面积.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