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4.研究发现有机物X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为探究有机物X解除顶端优势的最适浓度,研理科综合试卷究人员配制了不同浓度的含有机物X的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注意事项:A.以不含有机物X的等量溶剂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B.实验前应进行预实验,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浓度范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C.在①处同时涂抹等量不同浓度的含有机物X溶液,一段时间后对比各组幼苗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刻苗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的高度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D.切除①,在②处同时涂抹等量不同浓度的含有机物X溶液,一段时间后对比各组幼苗的高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Li一7C一12O一16Na一23P一31S一325.某家庭中父母正常,生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及Ⅱ一3、Ⅱ一4双胞胎儿子,如图所示。下列分析C1-35.5Mn-55Fe-56Cu-64Pb-207错误的是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o口○常男女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白白心⑩忠甲病女1.将迎春叶片横切制成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3A.迎春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迎春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但仍属于真核细胞B.若Ⅱ一3、Ⅱ一4为同卵双胞胎,则其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C用健那绿染液处理迎春的表皮细胞,可观察到线粒休的两层膜C.若Ⅱ一3、Ⅱ一4为异卵双胞胎,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D,迎春叶片不同种类的细胞外面都有一层细胞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D.I一1、I一2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82.细胞结构生物的生存与细胞代谢有关。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分析,正确的是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A.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某些植物细胞可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是B.所有动物细胞的细胞呼吸都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的A,碳循环就是指CO2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循环C.蔬菜、水果储放在冰箱中冷藏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微生物侵染B.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储碳量D.生物体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C.光合作用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3.蝗虫的体色有灰黄色和绿色两种,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控制。在青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D.所有的物质均可通过食物链快速回归非生物环境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灰黄色。某科研小组分别在夏季和秋季对同一区域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蝗虫进行了调查取样,发现夏季蝗虫中绿色:灰黄色=90:10,其中绿色蝗虫中AA占A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急救时可以喝大量的牛奶解毒40%,Aa占60%。秋季调查的数据中绿色:灰黄色=10:90,绿色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不变B.医学上常用BaSO,作为内服造影剂检查消化系统(不考虑虫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油脂的皂化反应是高分子化合物降解过程A.不同季节的草丛中,蝗虫体色的不同是蝗虫适应环境的结果D,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放人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B.夏季草丛的蝗虫中,A基因的频率为63.6%,a基因的频率为36.4%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C.秋季草丛中蝗虫的A基因频率不同于夏季A.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Fe2+—2Fe3++2CID.自然界的种群中基因型烦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C1O+2OH—SO+C1-+H2O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6页)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科综合试卷第2页(共16页)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7.C【解析】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的原理是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变性,故可通过喝大量的牛奶或者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缓解中毒,A正确:BS),不能溶于胃酸,不易被X射线透过,故可作为内服造影剂检查消化系统,B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可延长食物的保质期,D正确。8.A【解析】还原性:I>Fe2+,故向Fel溶液中通入少量C12,Cl应先与I发生反应:C2+2I一I2+2C1,A错误。9,A【解析】双环烯酯M的官能团中没有亲水基团,分子难溶于水,A正确:双环烯酯M中不含苯环,其分子式为C1H。O2,B错误:1mol双环烯酯M只能与1 mol NaOH发生反应,C错误;分子中不存在苯环,从碳碳双键出发,单键转动后,两个碳碳双键平面的碳原子也不一定共平面,D错误。10.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判断X是氢元素,Z是钠元素、Y是氧元索、W是硫元素、Q是氯元素。O,Na、C1三种元素可以组成的物质很多,如NRCIO、NaC1 D,.NaClO,HCIO,HCIO,都是强酸,对应的钠盐不显碱性,故A错误:氯气在反应时价态可降低也可升高,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B错误;W、Q两种元素的单核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S2>CI·C错误;活泼金属Na和H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物质NaH存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D正确。11.B【解析】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值,pH试纸会先变红,后褪色,A错误:旅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葡萄糖,用Cu(OH):悬浊液检验简萄糖的存在时,需调至碱性,加热后产生砖红色C山,O沉淀,B正确:碱式滴定管赶气泡操作应为将滴定管胶管向上弯折,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C错误:向AC1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D错误。12.C【解析】断开K2、合上K时,该装置为原电池,电极A为负极,发生反应:Li一e一Li计,为达到电荷守恒,左侧Li透过锂超离子导电隔膜移向右侧,故L浓度基本不变,A错误:放电时,左侧电极B为正极,碘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1,电极反应式为3I2+2e一2I:断开K,,合上K2时,为充电过程,B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反应2I一2一3L2,B错误:储液罐中电解液在泵作用下可以流动,把电池充电/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带走,避免由于电池发热而产生的电池结构损害,C正确: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原理为:2PSO4十2H2O一Pb+PbO2十2HSO4~2e:电极A质量减少0.7g时,即Li消耗0.1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放铅蓄电池中消耗H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即1.8g,D错误。13.B【解析】根据图像中所给数据,可得Kp(CaCO:)=106,Kp(CaSO:)=10-5,Km(MnC0)=10e.6,则三者溶度积:CaS0,>CaCO,>MCO:,A正确,O点所示离子浓度大于CaC):饱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为过饱和溶液,B错误;当CO恰好完全沉淀时其浓度为10-5mol·L-1,溶液中c(Ca2+)=K(CaCO)/c(CO)=106mol·L1,则溶液中c(SO号)=Ke(CaSO4)/c(Ca)=10tmol·L1,C正确:反应CaC0.(s)+Mnm*(aq)一MnC0,(s)+Ca2*(aq的平衡常数K=cCa)c(Mn)Kp(CaCO3)10-&.5Kw(MnCO,)10as=100,放D正确.26.(14分)(1)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2分)(2)Mn0,+4H+2Fe+△Mn+2Fe++2H,O(2分)(3)软锰矿中有杂质,二氧化锰能够将Fe直接氧化,导致需要的F诚少(2分)(4)AI(OH)3、Fe(OH)3(2分)(5)过滤(2分】(6)Mn2++2H2O-2e-—MnO2+4H+(2分)bgc mol/LXd mLX10-*()'134gn×5)×87g/mol2-×100(2分)》a g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综化学答案第1页(共4页)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综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4.A【解析】大量处于n能级的氢原子,辐射光的颜率有n=C种;当n=2时有1种颍率;n=3时有3种频率;n=4时有6种颍率;=5时有10种频率;=6时有15种频率;n=7时有21种频率。氢原子光谱中谱线数增加5条,可能是第一次n=2,第二次n=4,则E1=10.2eV,E2=12.75eV,E2一E1=2.55eV;或第一次n=5,第二次n=6,则能量差小于0.31eV,A正确15.C【解析】设汽车通过雷达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为a,根据图像信息,当t1=4s时,位移x1=40m:t2=108时,位移x:=220m。代入位移公式x=w1+2a,解得=2m/s,a=4m/,则t=15s时,根据速度公式求得m=,十at=62m/s产223km/h.C正确。16B【得折1时近地卫星:万有引方提供向心力,有公=n禁R,其中M=D·专R,解得pT=常数P4=TC0X4R2T103kg/m,B正确17.A【解析】当弹簧处于原长时,根据几何关系知此时下方两杆之间的夹角为120°,设下方两杆对配重的弹力大小为F,,则有2F:cos60°=2mg。对小球进行分析,设上方两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竖直方向F1cos60°十mg=F2cos60°,水平方向F:sin60°十F,出60=mL,解得。=臣A正确】18.C【解析】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表达式为U。=NBSa=NBL·2Lm=2NBL,则有效值U,=2NBL,A错误;根据n:U.'得U,=U,=·ENBL'm,B错误:根据欧姆定律U,=R,解得I=2m:NBL”,C正确,当线圈用电器减少时,电阻增大n并1nR副线圈电流减小,原线圈电流减小,发电机电压有效值不变,根据P=U1,输出功率减小,D错误。19.AC【解析】根据图像,开始下蹲,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然后再减速下降,处于超重状态,0一4s完成了一次下蹲过程,A正确;1.8s向下的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一F=ma,解得a≈5,3m/s2,B错误,2,2s向上的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一mg=a,解得a≈5,3m/s,C正确:l.8s时向下加速度最大,2.0s时加速度为零,向下的速度最大D错误。20.BD【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知,通电直导线Q在N点的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通电直导线P在N点的磁场沿NM方向,二者的合磁场方向不沿y轴正方向,A错误:通电直导线P在O点的磁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通电直导线Q在O点的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大小相等,合磁场方向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45°,B正确:由图知PM=2OP,设P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特Z产【出图码m幻54..、.百由11。元一,则通电直导线P在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D正商21.AB【解折1设粒子在加速器中获得的遽度为,根据qU,-名m,得,-√2吧/2gU。,A正is 1.1.确:在平移器电场中能转量1-之·2·(侣)-台B正商:根据类平范运动特店和对三兰称性,粒子在两平移器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延长线分别过平行板中点(如图所示),根据儿何关系△d=L,C错误;当加速电压增加时,粒子在平移器中竖直方向偏转量变小,粒子可以离开平移器,位置比原来靠下,D错误。22.(1)2 (2)0.600.20(每空2分)【解析11)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24,得加速度。会,2s(2)设物块和8个砝码总质量为M,绳子右端悬挂砝码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一4(M一m)g=M,解得4=七1D8,Mm-g,利用图像的截距和斜率分析,解得≈0.20,M≈1.0kg,砝码总质量为0.40kg,物块质量约为0.60kg。23.(1)实物图见解析(2分)(2)把定值电阻与电源整体当作等效电源,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减小实验误差(只要答出“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或“诚小实验误差”均可给分)(2分)(3)1.5(2分)0.86(2分)偏小(1分)【解析】(1)如图所示。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综物理答案第1页(共3页)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综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C【解析】迎春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迎春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筛管细胞属于真核细胞,B正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线粒体,但观察不到线粒体的双层膜,C错误: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细胞壁对植物细胞起到了支持和保护作用,D正确。2.A【解析】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其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B错误:冰箱中温度比较低,导致细胞内酶的活性比较低,从而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错误:生物体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蓝素,D错误。3.C【解析】不同季节的草丛中,蝗虫体色的不同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夏季草丛的煌虫中,绿色占90%,则AA占36%,Aa占54%,aa占10%,则A基因的频率是63%,a基因的频率为37%,B错误:秋季草丛中AA占4%,Aa占6%,aa占90%,则A基因的频率是7%,a基因的频率为93%,秋季草丛中蝗虫的A基因颜率不同于夏季,C正确:自然界的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4.D【解析】以不含有机物X的等量溶剂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A正确: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有机物X的实验浓度范围,实验前应进行预实验,B正确:在①处同时涂抹等量不同浓度的含有机物X溶液,一段时间后对比各组幼苗的高度,最适浓度应为幼苗最高组别对应的有机物X浓度,C正确:切除①后,幼苗不会表现出顶端优势,D错误。5.C【解析】假设与控制甲病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Ⅱ一5患病,父母正常,女病父正非伴性,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I一1、I一2均为携带者,即均为Aa,若Ⅱ一3、Ⅱ一4为同卵双胞胎,则Ⅱ一3、Ⅱ一4的基因型相同,1/3的AA、2/3的A,B正确:若Ⅱ一3、Ⅱ一4为异卵双胞胎,基因型同时为AA的概率=1/3×1/3=1/9,同时为Aa的概率=2/3×2/3=4/9,因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C错误;I一1、I一2再生一个孩子,A的概率为3/4,女孩的概率为1/2,因此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8,D正确。6.B【解析】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循环,A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虽然不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却可以提高土壤的储碳量,B正确: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除了光合作用还有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重金属以及人工合成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化合物通过食物链,最终会积累在生物链的顶端,不能快速回归无机环境,D错误。29.(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维持装置中CO2浓度的稳定无关(2)表现12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青椒幼苗有有机物的积累,表现生长(2分)(3)(停止)光照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逐渐下降(2分)【解析】(1)装置中CO,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装置中CO浓度的稳定,其在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2)由图可知,实验12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青椒幼苗有有机物的积累,表现生长(3)由图可知,实验到9,青椒的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停止)光照,若此环境条件维持不变,初期的装置中存在O:,青椒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合作用不能生成O:,细胞呼吸又在不断消耗,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分)非特异性(2)效应T细胞体液抗体防卫(2分)(3)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当抗原人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在抗原人侵但未患病前将其消灭(2分)【解析】(1)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2)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又与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跑吞噬消化。以上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当抗原人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在抗原人侵但未患病前将其消灭,因此注射疫苗能预防患病。31.(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不属于(1分)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2)增加并延长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从增种绿豆角度也可,合理即可)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I理综生物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届高三二轮三 理综化学(答案).pdf 2022届高三二轮三 理综物理(答案).pdf 2022届高三二轮三 理综生物(答案).pdf 2022年百师联盟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 理科综合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