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井冈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井冈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21小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 )
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醇
2.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3CH2CH2OH与CH3OH B. 与
C.乙酸与HCOOCH3 D.CH3CH2Cl与CH3CH2CH2Br
3.下列各组物质,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是( )
A.苯、己烯、甲苯 B.乙酸、乙醛、乙醇
C.乙醛、溴乙烷、硝基苯 D.苯酚、乙醇、甘油
4.已知分子式为C5H12O的醇A共有8种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氧化生成醛的醇有( )
A.5种 B.6种 C.4种 D.3种
5.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分子为C5H10O且可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 )
A.5种 B.6种 C.3种 D.4种
7.CH2ClCH2F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其二氯代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
A.三氯甲烷 B.苯 C.乙醇 D.四氯化碳
9..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 “金刚烷”,金刚烷分子中有( )
A.2个—CH3结构 B.4个—CH2—结构 C.4个结构 D.6个 结构
10. 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滴入石蕊试液后不变色,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则红色消失。这种有机物是( )
A.甲酸 B.乙酸 C.甲酸甲酯 D.乙醛
11.某化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有关该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产品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COOH
B.CH2=CHCOOCH3与该产品互为同分异构体
C.CH2=C(CH3)COOH与该产品互为同系物
D.硬脂酸与该产品符合同一通式
1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苯与液溴制溴苯的反应
B.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C.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和共热
D.乙醇的消去反应
13.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的成分之一,绿原酸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绿原酸判断不正确的是(???)?
A.绿原酸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绿原酸有一个官能团叫羧基
C.1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
D.绿原酸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4.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15.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
A、4、3、5 B、 2、5、4 C、4、3、6 D、4、6、4
16.对下图所示有机物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2H13O4Cl B. 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D. 苯环不是该分子的官能团
17.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有( )
A.乙酸异丙酯 B.乙酸乙酯
C.对二甲苯 D.均三甲苯
18. 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互为同系物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 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19.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A.C7H16 B.C7H14O2 C.C8H18 D.C8H18O
20.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2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
二.填空题(6小题,共58分)
22. (14分)由乙烯和其它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其合成过程如下(水及其它无机产物均已省略):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类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D物质中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A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已知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A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有机物B与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A和B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C;B烃基上的一氯取代产物有3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B在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 反应生成D,有机物E是D的氧化产物,F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中Y的分子式为C6H8O4且分子中含有一个由六个原子构成的环。

①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由X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24.(8分)含有C、H、O的化合物,其C、H、O的质量比为12∶1∶16,其摩尔质量为116g/mol,它的水溶液能使甲基橙变红,0.58g这种物质能与50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它能使溴水褪色。推断这种物质的结构简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5. (8分)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 · 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26.(12分)对二甲苯(英文名称p-xylene),缩写为PX)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1)写出PX的结构简式 。
(2)PX可发生的反应有 、 (填反应类型)。
(3)增塑剂(DEHP)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P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①B的苯环上存在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B的结构简式是 。
②D分子所含官能团是 (填名称)。
③C分子有一个碳原子连接乙基和正丁基,DEHP的结构简式是 。
(4)F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如下特征:
a.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
b.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c.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写出F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8分)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尿素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
为 。
(2)当氨碳比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如27题图1所示。
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 点的正反应速
率为V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
(3)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29题图2。
①电源的负极为 (填“A”或“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 g(忽略气体的溶解)。

附加题:(不计分)化合物A(C11H10O5)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回答下列问题:
B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B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
(3)已知C的芳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还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
。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分别位于该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 。
(4)A的结构简式是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的特殊图书体裁,“隐恶扬善”是修纂族谱的基本原则之一。族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具体体现。这表明族谱(  )
①有利于凝聚宗族 ②不利于弘扬正统观念 ③有利于规范社会人际关系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孔子说,(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兴盛;得不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衰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的是(  )
A.西周时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汉代时实行的察举制
C.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时实行的科举制
4.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地反映出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
长 (  )
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丞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6.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7.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  )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8.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观点已经被近现代的西方政治家普遍认同。在此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
9.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民主政治有“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做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做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根据上述观点,美国1787年宪法应该是 (  )
A.更集中体现原则民主 B.更集中体现程序民主
C.原则民主高于程序民主 D.既非原则民主也非程序民主
10.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11. 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  )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
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
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
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12.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但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3.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14. 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15.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16.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7.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2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
A.巴黎公社 B.《四月提纲》
C.《共产党宣言》 D.十月革命
22.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23.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书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的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逐渐缓和
24.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私有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  )
A.经济危机 B.政局动荡
C.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5.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三大题共50分,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隋朝已开始公开的文官考试制度,唐接着予以斟酌地采行,只是三年一度的会试至宋始成为定规。这种公开的考试足以打破过去的世族垄断。因着准备考试的读物标准化,雕版印刷出现于公元600年前后,即可能受此影响。只是如此一来,中国人民今后受官僚管制的程度也愈深。唐朝的文官集团有18 805个建制的职位,加上其他辅助人员,案牍之士与军官一并计算凡受薪者共368 668人,这在中世纪是一个极可观的数目。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到东汉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指什么? (2分)
27(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和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中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主要是美国)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四 2002年初,一位俄罗斯学者指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
——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28(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届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他党派代表,两岸经济、科技产业以及文教、体育等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四百余人出席。两岸有关部门主管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论坛。与会人士围绕增强两岸经济竞争力这一主题,就加强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举行了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2010年7月11日)
材料二 2010年7月1日下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召开“台湾新契机,亚洲新时代”中外记者会,提出台湾“后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济战略”发展布局。马英九表示,ECFA让台湾跨出三大步,包括突破经济孤立的一大步,两岸经贸走向互惠合作的一大步,更是加速亚洲区域经济整合的一大步。台湾可以成为跨国企业进入大陆的跳板,对大陆到台湾的投资来说,台湾也可成为进入世界市场的平台,有助于台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全球总部、外商区域总部。 ——腾讯网
(1)材料一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后,为改善两岸关系,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政策或措施?(8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意义。(6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实现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 江汉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太湖平原 D. 成都平原
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较少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耕地面积广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4~7题。
4.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89年~2000年 B.1980年~1989年
C.1977年~1984年 D.1970年~1976年
5.该支流流入( )
A.辽河 B.黄河 C.长江 D.黑龙江
6.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B.建设用沙量增加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读图2,完成7~8题。
7. 根据图是信息 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8.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D.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9、下面是我国的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C.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2~15题:
12.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1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15.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读“京津唐城市群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是( )
A.①天津 ②北京 ③唐山 ④秦皇岛
B.①北京 ②天津 ③秦皇岛 ④唐山
C.①天津 ②北京 ③唐山 ④开滦
D.①北京 ②唐山 ③天津 ④秦皇岛
17.制约京津唐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交通运输
18.图中连接①②③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的一部分 B.京哈线的一部分 C.京包线的一部分 D. 京九线的一部分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读图,完成19~21题。
19.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0.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 ③④ B.②④ C.①③ D. ①②
21.甲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理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读我国北煤南运示意图,完成22~25题。
22.经过①线运输至港口的铁路主要是(  )
A.神黄铁路 B.京包铁路
C.大秦铁路 D.京沪铁路
23.煤炭输入地之所以要大量运入煤炭的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煤化学工业发达
B.煤炭作为燃料,价格比核电、水电便宜
C.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工业对常规能源需求量大
D.东部人口密度大,冬季要用煤作燃料取暖,需求量大
24.属于我国南北向铁路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城市有(  )
A.九江、南京 B.合肥、武汉
C.南京、合肥 D.宜昌、株州
25.一位南京学生准备利用暑假去昆明旅游,按最近路线,经过的铁路线有(  )
A. 湘黔线、成昆线 B.浙赣线、湘黔线
C.湘桂线、浙赣线 D.南昆线、贵昆线
井冈山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月考答题卡 座位号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共三道大题,共40分。请同学将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
26.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17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填字母)
(2)属于地势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填字母)
(3)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填字母)
(4)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5)①是_____ _ ___ _水电站,在 省(简称)境内;
④是___ ____ ____水利枢纽在 省(简称)境内。
(6)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7)铁路名称:a________ ___ 、b_______ _____、c_____ _____、
d_____ _ __、e_____ _______
27、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2008
48.08
41.87
14.47
9.89
18.72
17.27
0.34
0.04
0.21
0.03
9.65
23.91
7.96
6.35
0.35
0.63
0.22
0.01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3分)
(2)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3)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6分)
28.铁路是城市之间的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运营线的2%,却承担着全国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但目前运能缺口仍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已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从深圳到厦门运行只需3小时。
材料三 我国东南沿海部分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1)图中A、B表示的铁路线分别是____ ______、_____ _____。(2分)
(2)厦深铁路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港口城市。(任写两个,2分)
(3)分析说明京沪线的铁路运输密度4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2分)
(4)京沪高速铁路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这样有何好处?(4分)
(5)简述铁路实施大提速的重大意义。(6分)


第I卷(选择题25*2=50分)
1.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导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农业部专家组按照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测得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材料体现了( )
①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不能实现的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25岁就成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改变了手机时代,他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
A.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B.系统优化的方法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3.唐代元稹《蚁》: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下列诗句与诗文蕴涵哲理相—致的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4.2012年5月25日,联合国首轮气候变化谈判在德国波恩落下帷幕,经过近两周的艰难谈判,去年德班气候大会确立的“加强行动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最终达成谈判议程,并确定了主席团成员。这说明(  )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
C.事物变化发展的总趋势都是前进的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5.“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事物包含着质量互变的关系
C.事物包含着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6.“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
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在小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矛盾》知识的时候,同学小赵根据自己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画了一幅漫画,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甲为普遍性,乙为特殊性 B.甲为斗争性,丙为同一性
C.甲为主要方面,乙为次要方面 D.甲为主要矛盾,丙为次要矛盾
8.当今,各地城市建设了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9.(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


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C.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1.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后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慢慢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上说,化蛹成蝶的过程是(  )
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B.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C.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 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12.“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这句堪称经典的名言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领导力对团队发展的关键作用。这说明 ( )
A.领袖人物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1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这一基本观点就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实践观点
D.辩证否定观
14.2012年11月15日,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哲学的角度,这说明了(  )
A.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C.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15.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
断。这说明( )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社会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6.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 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各国政府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励生育,或经历由抑制生育到逐步鼓励生育政策的转变。这说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 )
A. 个体差异性 B. 客观实在性 C. 普遍适用性 D. 社会历史性
18.青年学生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审判实践和各项改革中,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把创新和作好本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必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因为(? )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生的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19.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我十我们=完整的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集体离不开个人
B.人的自我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个人的才智、能力、作用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完善、施展、体现和增强
D.自我奋斗,也能锤炼人生、升华人生价值
20.宁夏自治区已全面禁牧,变牲畜放养为舍饲圈养。舍饲圈养是解决林牧矛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可以将增草、增效、增收有机结合。但当地有些人却为自己一时之得就过度地滥伐森林,给当地生态造成严重威胁。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必须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②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总是统一的
③要坚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原则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安市委书记周萌提交了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支持力度的建议。据此回答21~22题。
21.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开发“红色资源”对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能动作用
C.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2.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一思想 ( )
①是衡量我国人民现阶段价值观是否正确的具体标准 
②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③兼顾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④坚持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 )
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4.右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井冈山中学(新城区)高二
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25*2=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义利现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 14分)
27.关注民生,求解民生之道,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主要工作之一。某市委市政府一直秉承“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理念,从“解困民生”到“普惠民生”,到“和谐民生”,到“幸福民生”,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某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问题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28..2012年10月20日,“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20日揭晓。网民通过一张张选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无私奉献、坚强乐观的“草根英雄”。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为,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请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辉煌人生?(1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 )
A. B. C. D.
2.已知集合,则等于 ( )
A. B.
C. D.
3.已知命题“”,命题 “”,若命题均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若直线过圆的圆心,则的值为 ( )
A.1 B.1 C. 3 D. 3
5.—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右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是 直角三角形,侧(左)视图是半圆,俯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单位cm3) (  )
A. B. C. D.
6.利用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打印一系列点,则打印 的点落在坐标轴上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7.设向量,,满足,,则 “”是 “∥”成立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已知函数f(x)=|x|+,则函数y=f(x)的大致图像为 (  )
9.已知,,且,,成等比数列,则( )
A.有最大值 B.有最小值 C.有最大值 D.有最小值
10.设函数是定义在R上以为周期的函数,若 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函数在上的值域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则= .
12.有一个底面圆半径为1高为2的圆柱,点O为这个圆柱底面圆的圆心,在这个圆柱内随机取一点P,则点P到点O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   .
13.不等式的解集为 .
14.若是等比数列,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则有正确的结论:.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是等差数列,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则有正确的结论: .
15.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存在非零实数使得对于任意,有,且,则称为上的“高调函数”.现给出下列命题:
①函数为上的“1高调函数”;
②函数为上的“高调函数”;
③如果定义域为的函数为上“高调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16,17,18,19每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且,,求: (Ⅰ)(II)△的面积.
17.(本小题满分12分) 为加强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门主办了全国中学生航模竞赛. 该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决赛的队伍按照抽签方式决定出场顺序.通过预赛,选拔出甲、乙、丙和丁四支队伍参加决赛.
(Ⅰ)求决赛中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
(II)求决赛中甲、乙两支队伍出场顺序相邻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底面,是的中点,已知,,,求:(Ⅰ)三角形的面积;(II)三棱锥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设,求
20.(本小题满分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抛物线的焦点,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过三点的圆的圆心为,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Ⅰ)求抛物线的方程;(Ⅱ)是否存在点,使得直线与抛物线相切于点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如果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那么实数a 等于( )
A.   B.2   C.( D. 
2.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3.已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从5位男教师和4位女教师中选出3位教师,派到3个班担任班主任(每班1位班主任),要求这3位班主任中男、女教师都要有,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
A.210种 B.420种 C. 630种 D.840种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的过程中,由到时,不等式的左边( )
A. 增加了一项 B. 增加了两项
C. 增加了两项,又减少了;D.增加了一项,又减少了一项;
7.若多项式=,则( )
A.9 B.10 C. D.
8.三次函数当时有极大值,当时有极小值,且函数过原点,则此函数是( ) A. B.
C. D.
10..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如果存在函数(A,B为常数),使得 对一切实数 都成立,那么称为 为函数 的一个承托函数,给出如下命题:
(1)定义域和值域都是R的函数不存在承托函数;
(2) 为函数的一个承托函数;
(3) 为函数的一个承托函数;
(4)函数,若函数的图象恰为在点处的切线,则为函数的一个承托函数。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11.若函数在处取极值,则
12.设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________
13. 已知则
14. 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第个等式为
15.关于二项式,有下列三个命题:①.该二项式展开式中非常数项的系数和是; ②.该二项式展开式中第项是;③.当时,除以的余数是.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75分 )
16.(12分)(1).已知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比第二项的系数大162,求的值和展开式中含的项.
(2)将5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多少种。
17.(12分)
(1)写出a2, a3, a4的值,并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18. (12分)已知函数
(I)若,求的增区间;
(II)若,且函数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求的取值范围;
(III)若且关于的方程在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13分)在四棱锥中,侧面底面,,为中点,底面是直角梯形,,=90°,,。
(I)求证:平面;
(II)求证:平面;
(III)设为侧棱上一点,,试确定的值,使得二面角为4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全得4分,选不全得2
分,选错得零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发生变化,必定有外力对其做功; B.物体动能发生变化,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物体的动能必定变化 D.物体受到冲量不为零,物体的速率必定发生变化
2、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A=5kg和mB=4kg,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4和μB=0.5,开始时两物体之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不拴接),并用细线将两物体拴接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细线剪断,则两物体将被弹簧弹开,最后两物体都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弹簧弹开两物体以及脱离弹簧后两物体的运动过程中,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在弹簧弹开两物体以及脱离弹簧后两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在两物体被弹开的过程中,A、B两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A比B先停止运动
3.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今有一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击中木块并停留在其中与木块一起运动,则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冲量大小为(  )
A.mv0 B. C. D.
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0eV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可能是
A.12.10eV B. 12.09 eV
C. 10.20eV D. 1.89 eV
5.已知某金属表面受波长为λ和2λ的单色光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分别为30eV和10eV,则能使此金属表面释放光电子的单色光最大波长应为
A.4λ B.6λ C.8λ D.9λ
6、 如下图所示的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RG为光敏电阻.
“”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非门,当加在它的输入端 A的电压逐渐上
升到某个值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时,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在天暗时路灯(发光二极管)会点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暗时Y处于高电平
B.天暗时Y处于低电平
C.当R1调大时A端的电压降低,灯(发光二极管)点亮
D.当R1调大时A端的电压降低,灯(发光二极管)熄灭
7.图甲正三角形导线框abc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乙.t=0时刻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图丙中能表示线框ab边受到的磁场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力的方向规定以向左为正方向)
8. 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外接一只电阻为95.0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
A. 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V B.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C. 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4W
D. 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J
9.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K为一金属板,A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W为由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上,E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流,其负极与电极A相连,A是电流表,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时,K会发出电子(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K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的电势低于K时,而且当A比K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时,电流消失,Uc称为截止电压,当改变照射光的频率,截止电压Uc也将随之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某次实验我们测出了画出这条图线所需的一系列数据,又知道了电子电量,则
A.可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
C.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可求得电子的质量
10.如下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为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此过程(  )
A.杆一直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杆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杆的速度最大值为
D.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
二、填空题(16分)
11. (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ab、cd两端各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R1、R2,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今将阻值也为R的直导体棒以速度V匀速拉过磁场区域,设磁场区域宽度为d,摩擦不计,导轨电阻不计,那么此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 ,通过R1的电量是 。
12. (4分)如图所示的变压器的原线圈1接到220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2的匝数n2=30匝,与一个“12V 12W”的灯泡L连接,L能正常发光。副线圈3的输出电压U3=110V,与电阻R连接,通过R的电流为0. 4A,由此可知原线圈与副线圈3的匝数比为 ,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 A。
13.(4分)如图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v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
①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 端滑动时(选填“左”或“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
②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
③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4.(4分)某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104kW,输出电压为4kV.通过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80km远处供电,已知输电导线的电阻R=25.6Ω,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4%.则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U= v,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
三、计算题(44分)
15.( 8分)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1kg.初始时刻B静止,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与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则物体B的质量为多少?
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平板小车的后端放有质量为10kg的小铁块,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开始时,车以速度6m/s向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铁块以速度6m/s向右运动。(g=10m/s2) 求: (1) 小车与铁块共同运动的速度。(2) 小车至少多长,铁块才不会从小车上掉下去。(3)系统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17. (12分) 如图所示, n=50匝的矩形线圈abcd,边长ab=20cm,bc=25cm,放在磁感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且通过线圈中线的OO’轴匀速转动,转动角速度ω=50rad/s,线圈的总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试求:
(1)线圈在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线圈从图示位置转动90°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
(3)1min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18.(14分)如图两根正对的平行金属直轨道MN、M′N′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0.50m.轨道的MM′端之间接一阻值R=0.40Ω的定值电阻,NN′端与两条位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光滑金属轨道NP、N′P′平滑连接,两半圆轨道的半径均为 R0 =0.50m.直轨道的右端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 =0.64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区域的宽度d=0.80m,且其右边界与NN′重合.现有一质量 m =0.20kg、电阻 r =0.10Ω的导体杆ab静止在距磁场的左边界s=2.0m处.在与杆垂直的水平恒力 F =2.0N的作用下ab杆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磁场的左边界时撤去F,结果导体ab恰好能以最小速度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P′.已知导体杆ab在运动过程中与轨道接触良好,且始终与轨道垂直,导体杆ab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10,轨道的电阻可忽略不
计,取g=10m/s2,求:
①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上的电荷量
②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


1.某高等植物配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则该植物种子的胚在形成过程中,细胞所含染色体数最多为 A.8条 B.12条 C.16条? D.24条 ( )
2.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氧 B.葡萄糖→丙酮酸→CO2
C.葡萄糖→丙酮酸→水 D.葡萄糖→氧→水
4. 已知某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其中一条链的A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和22%,则由它转录出的mRNA中A与C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 )
A.22 %、8%? B.23%、27% C.26%、24%? D.54%、6%
5.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温度降到0℃时依然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叶绿体离开叶肉细胞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要转移给ADP形成ATP D.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许多酶参与催化作用
6.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用定量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该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8.人体体温的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分别是 (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9.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T细胞
10.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
A.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 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C. 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D. 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11.胚芽鞘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这最可能是由于( )
A. 地心引力作用所致 B. 能量的多少有关
C. 细胞膜上的载体特点所致 D. 光照方向的影响
12.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
A.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B.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13.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⑦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⑧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⑧ D.①③④⑤⑦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要大
D.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组成
15.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
A.生产者,异养生物 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16.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②③????? D.②
17.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
A.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抗体
18.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19.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20.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C.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21.一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溶液涂于花蕾其作用是( )
A.促进受精作用 B.促进染色体加倍 C. 促进胚珠发育为种子 D. 促进子房壁发育
22.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C.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就越快
23.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若是鱼的种群,当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4. 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25.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
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
A. 种内斗争 B. 共生、寄生 C. 寄生 D.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2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的平稳,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长期输出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你认为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
A. 长期低温 B. 连续阴雨 C. 植被破坏 D. 品种退化
27. 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生物种类增多 B.不会出现某些物种的灭绝
C.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丰富
28.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 )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29.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 )
A. 以木本植物为主 B. 土壤肥沃 C. 不施农药 D. 植物体有分层结构
30.若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则提供给猫头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31.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
效率为2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则约消耗植物 ( )
A.10千克    B.28千克    C.40千克    D.280千克
32.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33. 下列因素中,对群落的演替影响最大的是 ( )
A.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B.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C.气候的变化 D.人类活动
34.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的 ( )
A. CO2 B. O2 C. 硝酸盐 D. 磷酸盐

35.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
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低浓度
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ppm)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
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
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
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36.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完成了物质循环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37.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
A.能量与个体数量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营养级?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38.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 )
3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表示4种土壤小动物
分离收集装置,其中最合理的是 ( )
40.下图曲线I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一片被毁森林在恢复过程中,
其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是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分)
41.(1分×5=5分)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激素II和激素III的名称分别是 、 。
(2) 结构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 。
(3)Ⅰ激素分泌增加时,Ⅱ激素分泌会 。
(4) 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Ⅰ激素与III激素表现为 作用。
42.(1分×10=10分)下图为某一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____ 、______ 、 ,这是该乡村生态系统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__
_____ _______ __ _____ _ _________ __ 。
(2)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 _ 。如不换成能量,仅用质量考虑,若要生产2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计_____ _kg。
(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 __ _____ ____。
(4)氮是植物生长必需元素,但在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 __ _____ _______ __ _____ _ _________ 。
(5)在沼气池中常有一种刺激性的臭气,该物质是____ ,通过_____细菌的作用
可除去臭气。
43. (1分×5=5分)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过程①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 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
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
RNA聚合酶由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 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44.(2分×7=14分)右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请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   (填字母),含能量最多
的是  (填字母),A生物与E生物的关系是    。
(2)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B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
中所示的分配外,其余能量的去向还有      。
(3)若A种群生物量减少,则D、E种群数量将如何变化?
                           。
(4)右图是食物链“树→昆虫→食虫鸟”的两个金字塔。其中
左边为        金字塔,右边为       金字塔。
45.(2分×8=16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
人数
性别
有甲病
无乙病
无甲病、
有乙病
有甲病
有乙病
无甲病、
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7
4 464
女性
281
16
3
4 700
(1) 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_______________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 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染色体上。
(3) 假设被调查群体中患甲病的纯合子为200人,则被调查的人群中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 % 。
(4) 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① 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如果Ⅳ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③ 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
进行检测,这一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
听下面五段对话,回答问题。
1. What is John?
A. A journalist. B.A bookseller. C.A writer.
2.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cards?
A. 35 yuan B.40 yuan C.45 yuan.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Their holidays. B. Newspapers. C.The last visit.
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
A. Look after something for him.
B. Tell him the way to the left-luggage office.
C. Give him some travel information.
5. Where did the man firstly think they were supposed to meet?
A. Near the stairs. B.On the platform. C.At the information desk.
第二节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7两个小题。
6.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ask him to attend a meeting.
B. To invite him out next week.
C. To ask him for help.
7.When will the man be free?
A, On Saturday afternoon. B.On Friday moring. C.On the weekend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9两个小题。
8.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eat?
A. Rice B. Dumplings C. Steak.
9.What is the last step to cook the dinner?
A.Make some white rice. B.Pour in some beef C.Heat and enjoy it.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12三个小题。
10.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planning to go in the moring?
A.To a park B.To an art museum. C.To a shopping center.
11.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visit the zoo in the afternoon?
A.The zoo will be closed the rest of the week.
B.The zoo is free to visitors that day only.
C.There are unusual animals on display.
12.How do the two speakers plan to go to the seashore?
A. By taxi. B.By bus. C.By subwa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16四个小题。
13.Why doesn’t the woman need to work this semester?
A.She has got enough money from her parents.
B,She has saved quite a bit of money from the library job.
C.She has earned enough money from her summer job.
14.What is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Professor Stillwell’s class?
A.Positive B.Negative C.Neutral
15.What can we know about Professor Atkins?
A.She is humorous.
B.She knows many subjects well.
C.She has a grea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16.How many subjects will the man take this semester?
A.Two. B.Three. C.Fou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7至20四个小题。
17.Why is the woman inviting the man to the dinner party?
A.He is the chairman.
B.He is a doctor.
C.He helped her with the paper.
18.When is the dinner party to be held?
A,At 7:00 o’clock. B.At 6:30 on Saturday. C.A little after 7:00 o’clock.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
21. I smoke out of ____habit, not for ____pleasure, and I have had this habit for twenty years.
A. a; the B. the; a C. /; the D. /; /
22. --- Mary has a very low opinion of George .
--- It can’t be any worse than ____ of her.
A.his B.he C. him D. he does
23. 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Chinese astronauts __________ walk in space.
A. anxious to do B. eager for C. are dying to D. are longing to
24. Written in a hurry, ____.How can it be satisfactory?
A. they find many mistakes in the report
B. lots of mistak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port
C. there are plenty of mistakes in the report
D. the report is full of mistakes
25. I ____ to go for a walk, but someone called and I couldn’t get away.
A.was planning B.planned C.had planned D.would plan
26. My daughter loves writing and has _____many articles to her school edition---the Sun Breeze---and even the local newspaper.
A. printed B. written C. contributed D. published
27.?---It’s?raining?heavily!?Why?must?we?go?out?right?now? ???----The?reason?is?that?we?are?going?to?help?the?villages?on?the?mountains. ???----______. ???A.?Go?ahead?????B.?with?pleasure?????C.?It?depends????????D.?Congratulations 28. It is few people, _____have come to ask for the position, ____fit for the job.
A. who; who do I think is B. that; I think is
C. that; who I think are D. who; that I think are
29. ___ help the people in the snowstorm in the south made him worried.
A. Not known how to B. Unknown what to do to
C. His knowing not how to D. His not knowing how to
30. There was good food __________ abundance at the party.
A. at B. with C. in D. of
31. Was it two years ago ________ they first met?
A. since B. which C. while D. that
32. I was given three books on sewing, the first ______ I really enjoyed.
A. that B. which C. of which D. of that
33. The criminal, as well as some ______ people, was arrested by the police yesterday.
A. relevant B. skilled C. released D. lucky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30分)
The popular Korean male artist Rain swept through Asia recently, gaining popularity among both male and female fans. 36 his popularity, Pepsi(百事可乐), which did not 37 to offer any Korean artist the opportunity to be one of its ambassadors (大使), has changed their mind. They now have 38 Rain to be its new “blue blood(蓝血家族)” and have offered him a high price.
For the past two years, Pepsi has 39 an enormous amount of money in signing up world popular mega stars to be the company’s ambassadors. They 40 soccer star David Beckham, Taiwan popular Idols F4, Jay Chou, Hong Kong star Edison Chen, Nicholas Tse, Louis Koo etc. Now with the 41 rising of Korean star Rain, Pepsi was quick to put him on its 42.
According to sources, Pepsi has recently sent a(an) 43 to Korea to discuss details with Rain and they are about to 44 a contract. When a reporter called Ms Li to verify this matter, she didn’t deny it, and 45 that “At this point, we can’t reveal anything”. Also according to sources, Pepsi will be the sponsor of Rain’s October 46 in Hong Kong, but Rain’s Hong Kong manager Ms Chan Ka Ying 47 , “At this moment, it’s not 48 to talk about this. There will be an announcement shortly!”
36. A. Thanks for B. Due to C. According to D. Based on
37. A. target B. point C. aim D. intend
38. A. accepted B. invited C. adopted D. approved
39. A. spent B. depended C. cost D. paid
40. A. contain B. include C. cover D. enclose
41. A. up-to-date B. new C. modern D. recent
42. A. schedule B. record C. list D. program
43. A. manager B. artist C. boss D. representative
44. A. sign B. mark C. get D. keep
45. A. supplied B. increased C. joined D. added
46. A. concert B. show C. display D. exhibition
47. A. recognized B. responded C. reacted D. acknowledged
48. A. comfortable B. pleasant C. convenient D. relaxed
49. A. As B. When C. After D. While
50. A. struggle B. competition C. fight D. conflict
51. A. same B. alike C. different D. similar
52. A. infected B. effected C. affected D. caused
53. A. exchange B. vary C. shift D. switch
54. A. markets B. shops C. malls D. stores
55. A. resulting B. causing C. leading D. directing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The English, as a race, are very different in many ways from all other nationalities, including their closest neighbors, the French, the Belgians and the Dutch. It is claimed that living on an island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has much to do with it. Whatever the reasons are, it may be fairly stated that the Englishman has developed many attitudes and habits which distinguish him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Broadly speaking, the Englishman is a quiet, shy, reserved person who is fully relaxed only among people he knows well. In the presence of strangers or foreigners he often seems restrained, even embarrassed. You have only to witness a city train any morning or evening to see the truth of this. Serious-looking businessmen and women sit reading their newspapers or having a light sleep in a corner, and no one speaks. In fact, to do so would seem most unusual. An Englishman, pretending to be giving advice to overseas visitors, once suggested, “On entering a railway carriage, shake hands with all the passengers.” Needless to say, he was not being serious. There is an unwritten but clearly understood code of behavior which, if broken, makes the person immediately suspect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t is quite normal to show openly extremes of enthusiasm, emotion, excitement, etc, often accompanied by appropriate gesture. The Englishman is somewhat different. Of course, an Englishman feels no less deeply than anyone of a different nationality, but he tends to display his feelings far less. This is reflected in his use of language. Imagine a man commenting on the great beauty of a young girl. A more emotional man might describe her state “Oh, she is a goddess”, whereas an Englishman might just say “Oh, she’s all right.” An Englishman who has seen a highly successful and enjoyable film recommends it to a friend by commenting, “It’s not bad you know”, or on seeing some very unusual scenery he might convey (表达) his pleasure by saying, “Nice, yes, very nice.” The overseas visitor must not be disappointed by this apparent lack of interest and involvement. Instead, he must realize that “all right,” “not bad,” and “nice,” very often have the sense of “first-class,” “excellent,” “beautiful”. This unique style of language use is particularly common in England, and is known as restrained statement.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Englis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in _______.
A. habits B. attitudes C. character D. all of the above
57. The underlined word “restrain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 ”.
A. calm and controlled B. polite and friendly
C. nervous and quiet D. silent and kind
58. In Britain, if you don’t want other people to think you are strange, you’d better _________.
A. talk with others as much as possible B. behave just like the English do
C. say nothing about yourself D. shake hands with everyone you meet
59. If an Englishman says “all right”, it may mean “________”.
A. not bad B. correct C. quite right D. wonderful
60.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an Englishman _________.
A. doesn’t like to show his feelings so much
B. has less emotion than people of other nationalities
C. finds it easy to express his emotion
D. likes to have a joke with strangers
B
Down-to-earth means being honest, open, and easy to deal with. It is a pleasure to find someone who is down-to-earth. A person who is down-to-earth is easy to talk to. He or she accepts others as equals. A down-to-earth person may be an important member of society, of course, but they do not let their importance go to their heads, and they do not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better than others who are less important. Someone who is filled with self-importance and pride, often without cause, is said to have his nose in the air. There is no way a person with his nose in the air can be down-to-earth.
Americans use another expression that is similar in some way to down-to-earth. The expression is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Someone with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is a person with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He has what is called common sense. He may have dreams but he does not allow them to block his knowledge of what is real. The opposite kind of person is one who has his head in the clouds. A man with his head in the clouds is a dreamer whose mind is not in the world. Sometimes such a dreamer can be brought back to reality; sharp words from the teacher, for example, can usually get a daydreaming student to put both feet back on the ground.
The person who is down-to-earth usually has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But the opposite is not always true. Someone with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may not be as open and easy to deal with as someone who is down-to-earth. When we have both our feet firmly on the ground, we are realistic and we act honestly and openly toward others, and our lives are like the ground below us, solid and strong.
61. If a person has his nose in the air, he ____.
A. is down to the earth B. is easy to deal with
C. always thinks h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s D. is confident
62. If a person has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he ____.
A. is in touch with reality, and doesn’t have any dreams
B. has some dreams but he is realistic
C. is honest, open and easy to deal with
D. is honest, open but hard to deal with
63.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know that sharp words from a teacher can usually ________.
A. help a student get down to the earth
B. wake a student up
C. help a daydreaming student come down to the ground
D. help a daydreaming student to become more realistic
64.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But the opposite is not always true.” most probably means that ______.
A. the person who has his nose in the air is not true
B. a man with his head in the clouds is often not intelligent
C.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s always wrong
D. a person who has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may not be down-to-earth
6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e person who is _______ is the most popular kind of person.
A. down-to-earth B. standing on the ground
C. with his nose in the air D. with his head in the clouds
C
From their beginnings New England towns had a special democratic system of government. At a stated time all the citizens would assemble at a town meeting, where they would discuss local problems and express opinions freely. They also elected the town’s officials at these gatherings and made decisions about the taxes they would pay and about other community matters. These meetings were usually held at the town hall, which wa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square.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town meetings, only men who owned property and who were church members actually voted, although everyone present was allowed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Later, all citizens were allowed to vote. Thus the town meeting became truly democratic. Town meetings are still common in New England commun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town meeting idea has been widely imitated. There are open sessions of this kind on radio and television. Occasionally a meeting of this type is called by a government agency in order to give an opportunity for free and open discussion on current problems and policies.
66. At a town meeting, people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EXCEPT __________.
A.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government
B. elect officials of the towns
C. make a decision about whom they should marry
D. discuss some community matters
67. In the 18th century, who had the right to vote?
A. All the citizens. B. All the men except those who were church members.
C. The rich. D. The rich men and the church members.
68. Why has the town meeting been widely imitated?
A. Because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it.
B. Because it is very democratic.
C. Because many people enjoy themselves at town meetings.
D. Because sometimes government agencies call them.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Citizens can elect the officials in the town meeting.
B. In recent years, town meetings are often called by a government agency.
C. People can say what they want to say at the town meeting.
D. Nowadays this kind of meeting is also held on radio and television.
70.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
A. the New England town meeting B. modern town meetings
C. a democratic meeting D. New England towns
D
Most Americans believe that someone isn’t grown-up until the age of 26 and they should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have a full-time job, have a family to support and b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They also believe that becoming a real grown-up is a process which begins at about the age of 20 and takes about fiv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s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398 people over the age of 18 who were surveyed in person. The survey found that people expect the transitions to grown-up status to be completed at the following ages: age 20.9 self-supporting; age 21.1 no longer living with parents; age 21.2 having a full-time job; age 22.3 education completed; age 24.5 being able to support a family financially; age 25.7 getting married; and age 26.2 having a child.
“There is a large degree of agreement across social groups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seven transitions,” said Tom Smith, director of the survey. The only obvious pattern of differences is on views about supporting a family, having children and getting married. Older adults consider these more important than younger adults do. This probably shows in large part a change in values across generations away from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The most valued step toward reaching adulthood, the survey found, is completing education, followed by full-time employment, supporting a family, financial independence, living independently, and marriage.
72. A young man of 24 may be busy ________.
A. finding a job B. finding a girl friend
C. making money D. preparing for his wedding
73. The underlined word “status”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position B. rank C. level D. situation
74.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_________.
A. being grown-up is just a matter of age
B. being grown-up is a process which takes some time
C. all people think completing education means being grown-up
D. the survey found everyone had a different view about being grown-up
7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should be “________”
A.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grown up.
B. Are we grown-up yet?
C. Getting married means being grown-up.
D. Completing education means being grown-up.
第四部分:阅读表达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请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词数要求)。 I?want?to?give?some?sound?advice?to?people?who?just?can’t?seem?to?find?their?purposes?or?paths?in?life.?I?had?been?in?the?difficult?situation?for?years,?thinking?about?the?right?career?and?work?for?me?.I?never?could?get?myself?to?find?peace?in?anything?.I?moved?from?job?to?job?,?not?really?enjoying?my?work.?Here?are?my?three?ways?I?got?on?the?right?track: ???1.?Look?back?on,?when?you?were?in?school,?the?things?you?liked?to?do,?the?subjects?you?enjoyed,?and?why?you?enjoyed?them.?I?looked?back?and?found?simple?things?like?how?interested?I?was?in?fitness,?food??nutrition?,?health?,?and?science?.?These?are?such?important?areas?in?themselves?and?I’m?now?creating?a?business?around?these?subjects. 2.?___???.?You?shouldn’t?be?afraid?to?talk?to?your?friends?about?your?feelings?,?and?you?will?be?surprised?at?how?much?they?can?help?you?,?even?if?it?is?some?what?if?you?…advice.?Another?option?would?be?to?find?a?mentor?whose?knowledge?and?experience?will?be?invaluable.?I?personally?chose?an?online?millionaire?mentor,?who?showed?me?step?by?step?how?to?follow?my?passions?and?guided?me?towards?setting?up?my?own?business. 3.?Choose?personal?improvement.?This?is?all?about?learning?about?yourself?and?how?your?mind?works.?It’s?important?to?control?yourself?and?understand?what?drives?people.?In?a?nutshell,?this?changed?my?life.?I?used?to?have?very?little?confidence.?Now?I?can?light?up?a?room.?I?used?to?have?little?faith?in?myself,?but?now?I?value?myself?highly?as?everybody?should.? 76.?What?is?the?main?idea?of?the?text??(?no?more?than?10?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Complete?the?following?statement?with?proper?words.?(?no?more?than?4?words.) Now?I?_______?it?even?before?a?whole?room?of?people. 78.?Fill?in?the?blank?in?Paragraph?3?with?a?proper?sentence.?(?no?more?than?6?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Who?would?be?most?interested?in?the?above?passage??(no?more?than?10?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What?does?the?word?“These”?(line?3.?paragraph2)?probably?refer?to??(?no?more?than?6?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修葺(qì)???桎梏(kù)?? 奇葩(pā)? 朝歌夜弦(xuán)
B.?踯躅(zhú)?? 噱头(xuè)??国殇(shāng)?鼎铛玉石(chēng)
C. 诡谲(jué)?? 怆然(chuàng)?勖勉(xù)?? 妃嫔媵嫱(yìng)
D.?霰雪(xiàn)??聒噪(guō)?? 戏谑(nuè)? 千乘万骑(shèng)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颦鼓??? 剽悍??? 精神矍烁 未雨绸缪
B.?飘缈??? 帐篷????缁铢必较 勾心斗角 C.?陨石 阴霾 春风骀荡??? 瀚海阑干?
D.?养分? ? 庾毙 贻人口实? ? ?切中肯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前,我国大约有160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大量患者得不
到及时救治,自伤和伤人事件屡见不鲜。
B. 投资达6亿元,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片《金陵十三钗》期望火爆中国电影市场,没想到投入后不瘟不火,反响不大。
C.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看清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做出超前性的部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D.新款的MP4拥有FLV视频,能根据你的手指手势来控制T50的所有操作,让你能为所欲为地畅游在音乐与电视画面之中。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
B.《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被中外文学界一致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C.当前我国面临复杂而艰巨的就业任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更加突出。
D.现在很多大学生的阅读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脱离了阅读本身的目的。人们更多的开始进入读图时代,快速的信息流转让人们丢失了阅读的习惯。5.依次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5.选择最恰当的句子,把这段话语连贯起来。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①④⑤②⑥③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二、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21世纪教育网
舜文化
《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的融合已经完成,亦即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在部落联盟的体制沿袭了数千年后,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个体的人,也已经进入了由部落联盟——诸侯国组合起来的“古国”大社会。因此,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作为诸侯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创造、想方设法地推行了这些准则,并使整个社会都遵守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人类由文明产生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都以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发展起来,形成本民族的传统。舜文化产生在炎、黄民族融合之后,所以,它代表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这也是舜文化得以继承和不断弘扬的原因。舜帝虽然居“三皇五帝”之末,但是,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舜文化是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梳理儒家的传授关系时说,是“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孔孟传之于后人。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是舜文化。舜文化是儒家道德价值之根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舜文化这个道德文化的源头,就不可能使中华民族保持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没有舜文化的润泽,就不可能培养出国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舜文化的熏陶,就不可能造就出以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为己任的一批又一批国家精英。
7. 下面对“舜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由文明产生的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B. 舜文化是在社会转型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当时的舜帝创造的文化。
C. 舜文化是民族大融合进程中产生的具有原生性特征的道德文化。
D. 舜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
8. 对文中“舜文化是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B. 儒家文化是舜帝创造的舜文化的核心。
C. 儒家文化脱胎于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
D. 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9. 下面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一项是( )
A. 舜文化得以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其原因是它代表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
B. 舜文化是为了适应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应运而生的和谐文化。
C. 舜文化的滋养和润泽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保持国家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D. 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其中道德文化最重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 籍
苏洵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如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曰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 怪:以……为怪,感到奇怪。意动。
B.既全钜鹿 全:使……全,保全,使动。
C.其势不得强而臣 臣:使……为臣。使动。
D.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 仇:以……为仇敌,意动。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论点是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关键是没有占据咸阳,控制关中。
B.以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则无能为为例,论证了关中是控制天下的根本。
C.以富人居四通五达之都,可以收天下之利论证了关中的形势好。
D.以小丈夫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并不能求富,论证了诸葛亮僻处西蜀,不能控制天下。
(2)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1)“如何此时恨”一句中的“恨”具体指什么?(4分)

(2)请从“情”与“景”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15.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2)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得意须尽欢, 。
(4)五更鼓角声悲壮, 。
(5)二十四桥仍在, , 。
(6)女娲炼石补天处, 。
(7)吴楚东南坼, 。
(8)岩扉松径长寂寥, 。
(9)天姥连天向天横, 。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也是水湄 张晓风
  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  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象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   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到了“流水绕孤村”的孱缓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成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   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16.简要分析本文第3---9段(“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到“兀自怔怔地发呆”)的含义和作用。(6分)
???????????????
????????????????
?17.结合全文,概括“我安下心平下气来”的原因。(5分)
答:???????????????
????????????????
?18.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也是水湄”?(6分)
答:???????????????
???????????????

19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也是水湄》以真切饱满的笔触,精彩纷呈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思考终至通悟的心路历程。
B.作者在绿色的柔波上,从绿波拍弦的声音中品味到了 “流水绕孤村”的诗意。
C.文章对眼前的景物描写细腻,表现了女作家敏锐的观察力。
D.抛却忧伤,关照现实,只要拥有包容之心和热爱之情,生活中的美丽就会层出不穷,哪怕是独处廊中的生活,也将如系舟水湄般美好而富有诗意。最终,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天地相和谐,豁达和喜悦因顿悟油然而生。
E.在反思中心安,在心安中顿悟,在顿悟中收获哲理。曾经有过的不会消失,在作者眼里,春天依然,它从未走出自己的心灵。
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着到这样的现象:为了看到世博会上精彩的场馆,为了买到精彩的演唱会的门票,或者为了买到某种稀缺的商品,人们不惜花上几个小时去排队;然而有时候,人们看到在某处排成的长长的队伍,就不由自主地跟着排起来,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排队,折射出人们的一种心态,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不仅参观、看戏、购物,很多方面都是如此。
请以“排队”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