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短歌行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短歌行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短歌行
【学习目标】
1.把握三首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2.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3.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预习案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魏武帝集》传世。
(二)背景资料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预习自测】
1.思考并讨论诗歌的内容层次。
教学案
【合作探究】
l.提问: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2.提问: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3.讨论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课堂总结】
曹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民间文化上,都是以奸臣、逆贼的形象示众,但从文学作品里,我们还是能看出曹操他是一个有志向、有追求的英雄。这首诗就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所以同学们看文学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去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巩固案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阡陌(mò) 契合(qiè) 笙箫(shēng)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3.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 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 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 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
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
1.全诗可分四层:前八句为第一层,诗人慨叹人生有限,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次八句为第二层,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求才若渴的心情;再次八句为第三层,写对贤才的仰慕,想象贤士到来,畅叙情谊:最后八句为第四层,写贤才择主和自己希望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伟怀抱。
合作探究
1.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2.这四句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和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士”(《史记·鲁周公世家》)的故事,来说明一方面诗人自己感到生命易尽,一方面则更加激励他及时建功立业的思想,渴望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埋想。
3.(l)诗歌用典贴切。特别是化用《诗经》里的诗句,好像出自一个人的口,贴切自然。最后,又引用“周公”作比,突出自己对人才的渴求之恳切,都非常到位。
(2)文章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结合紧密,既有对客观生活的描绘,又有对自己主观精神的抒发.志向高远,气韵沉雄,想象丰富,体现了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基础达标
1.A
2.A
3.(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1)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2)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延伸拓展
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2.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②“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③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