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为人民服务》教学课例
教学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让我们整齐、有力地把课题读一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主席的这个讲话是围绕什么中心来讲的,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将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并板书。
(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创设情境,感悟写法
1、师指板书,导语: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作为作者的毛主席看到这几个关键字,对于明天的演讲他一定胸有成竹了。
那好,今天主席要参加追悼会,他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今天我要讲为人民服务的问题,首先讲死的意义;然后讲我们要不怕批评,最后讲我们团结互助。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可以吗?
2、学生讨论,提出看法。
3、小结:那么,主席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读。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学习写法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思考:
①死的意义各有不同,主席用了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明确:引用名人名言)
②怎么引用?(相机板书:引用: 或------或-------)
③讨论:你怎么理解司马迁的这句话?(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④知道司马迁吗?主席引用他话有什么好处?
⑤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再读→齐读)
⑥拓展:其实关于生死的名言,我们在课内外都积累了很多,你还记得吗?学生在音乐中诵读。
2、师导: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呢?我们来看下一句。
①课件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默读思考:这句话中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有什么用意?
学生明确这两个分句的意思是相反的,在写法上叫对比。(相机板书:对比)
③指名回答:怎么比?(相机板书:为------而死 替----------去死)
④换词解释,体会死的意义不同。
师导:这段话其实就讲一个字,哪个字,知道吗?(点击课件: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个“死”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生答)那好,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
⑤讨论:同样是死,这两种死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⑥指导朗读
那谁能把这两种不同的情感用朗读表现出来,你们自己试试看该怎么读。  
(生自由练读 →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3、师导: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对比的办法之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生明确举例子)  
①走近张思德
张思德是谁?主席为什么会参加他的追悼会,还在会上作演讲,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战士?可能大家对他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电影片段来认识一下他。请同学们好好地看看吧!
(播放电影《张思德》的剪辑片段,师穿插解说。)
画面(1): 这就是张思德,他一生都在跑,风里跑,雨里跑,
他在风沙中跑着去送水。
夏日炎炎,他顶着烈日地跑去送信。
车子坏了,他赤着脚急急忙忙跑去送轮胎。
老乡的猪跑了他奋不顾身地为老乡追猪。
画面(2):他被叫做傻二娃,话语不多,干活却最卖力。(张思德干活的镜头)
画面(3):他手中抱着的这个孩子,在战火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变得不爱说话,但这不爱说话的孩子后来呢?(孩子演出后叫张思德爸爸的镜头)
画面(4)这哑巴老头儿不是他的父亲,但最后老头儿却把张思德当作了亲儿子,请注意这样的细节——(张思德帮助老人的情景)
②生谈感受。
③小结: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都是典型的事例、生动的事例。从这些具体事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什么才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 。所以平时我们要说明难懂的道理、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用上举例。举例可是证明观点高招。  
④激情引入: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到那一天,回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吧!(画面5:播放张思德牺牲的电影片段)师深情解说:天下暴雨,炭窑轰然倒塌,张思德牺牲了。牺牲前,他硬是奋不顾身地把战友推出洞口,自己却再也来不及脱离险境。(音乐响起)就这样,他和大山融为了一体,和大山一起化作了不朽的丰碑!
同学们,张思德永远离去了,但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好战士——张思德!我们更记住了他身上最可贵、最朴素、最永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⑤其实有这种精神的人又何止张思德,你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
(二)、自读三—五自然段,迁移写法
1、师导:六十多年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张思德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代表,生死问题也只是“为人民服务”中的一个内涵。针对不怕批评、团结互助这两个问题,主席又是如何证明的呢?
2、自读自悟:认真读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想文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体会其中的意思子,简单作一下批注 。(生读)
3、汇报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现相应的句子)
预设1:
(1)其实,在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的问题上,毛主席的论述是十分清楚,出示语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自由读读,说说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3)指导朗读。关联词的运用,使句子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联系更加紧密,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议论的严密。
预设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学生谈理解
指导朗读: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要,如何读出气势来。
4、读中悟写,读写结合
①激情导入:、毛主席的这些经典名句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现在,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读来,它依然给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其中哪句吗?我最喜欢这一句: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课件出示)。
因为读到这句话,我就想起在我们身边 ,有一群这样的小伙伴,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在外打工,他们被留守在家,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呵护。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领导关爱他们,为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老师帮扶他们,争做他们的爱心妈妈,同学和他们手拉手,一起快乐游戏。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每一位留守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依然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依然能健康地成长。
②学生练写
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句?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如果能用上引用或对比或举例的方法那就更好了。
③赏析小练笔。
三、思想升华,渗透教育
总结: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伟大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无上光荣的,雷锋同志就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以雷锋、张思德为榜样,学好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作业: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3、上网参观张思德纪念馆。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引用:或------或
对比:为-----死;替------死
举例:张思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