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新课导入新闻一:当前,乌克兰国内局势急剧恶化,我在乌公民和中资企业处于较高安全风险。为准备分批包机接返有关事宜,现开始人员登记。搭乘包机根据自愿原则。包机派出时间根据飞行安全情况确定,届时将提前通知。新闻二:2022年3月2日凌晨3点多钟,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关于自基辅撤离我华侨和临时来乌人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在集合点统一乘坐大巴前往摩尔多瓦时照顾老人、妇女、儿童;思考:上述新闻中的黄色背景部分,分别体现了什么价值追求?提示:自愿搭乘包机体现了“自由”的价值追求;对妇女儿童特殊照顾,体现了“平等”的追求。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7.1《自由平等的真谛》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1、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2、自由为什么受法律的限制?3、法制与自由的关系?自主学习4、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5、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法治不自由0 1人们渴望自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无法治不自由无法治不自由(1)对个人: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2)对社会: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1.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3月14日,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告,今日起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想一想:疫情期间,你“自由”吗?如何理解自由呢?公众场合佩戴口罩核酸检测社区报备打疫苗查看健康码假如不遵守这些限制(防疫措施),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在疫情期间,你的自由受到了哪些限制(防疫措施)?查看行程码罗翔老师谈自由2.什么是自由?自由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思考:疫情期间,要求戴口罩是否限制了自由?如何正确认识自由?情境一:观看图片忆自由无法治不自由3. 怎样正确理解自由?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P99)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P99)③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P100)思考:(1)她们是否有不佩戴口罩、隐瞒行程的自由?为什么?(2)根据案例,思考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4月5日,宁某、党某从上海中高风险地区来杭,便开始大范围地游逛。令人担忧且气愤的是,其中一人确诊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逛街时不戴口罩,接受防疫工作人员调查期间刻意隐瞒行程,导致来福士商场滞留了2千余人进行核酸检测并进行居家隔离。因涉案两人涉及的华联、万象城、来福士、地铁等公共场所人流量巨大,造成较大误工及经营等方面的损失,同时对于杭州部分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已被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依法立案调查。法律链接:涉疫风险地区来返人员不主动报备行程,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公共场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佩戴口罩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涉嫌违反《刑法》,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100)笔记区法眼看平等0 2新冠疫苗优先接种人群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城乡同票同权同工同酬( 权利上的平等 )教育公平城乡平等1、平等的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条件上的平等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给生命让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2、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机会平等)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结果平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法眼看平等平等的意义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脚步不停歇。2021年党的十八大,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链接:圆桌会议指围绕圆桌举行的会议,圆桌并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人人平等。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思考:平等有什么意义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二、法眼看平等2、平等的意义1月13日,大连市某小区内,一名自称姓王的街道副主任,无视抗疫志愿者的要求,拒绝登记身份证信息,当着志愿者的面打电话找关系,趾高气扬地表示:"跟卢书记打过招呼。"志愿者当即回怼:"是不是以后都简单登记下就可以?我管她是谁,凭什么不写?"现场拍摄的视频在传开以后,网友们一片谴责之声。1月14日,大连市纪委监委对此进行了通报,王主任受到免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卢书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思考:王主任特权思想作祟,拒不配合防疫工作,最终被免职,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法眼看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眼看平等湖北公安县夹竹园派出所原所长黎某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外出聚餐,殴打小区防控人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荆州市商务局科长何某之子在微博上炫耀其父动用关系将其从封城的外地接回荆州,父亲被停职;河南新郑市某医院副院长楚某拒绝按照规定佩戴口罩,面对工作人员的督促,连说16个“我不戴”,也被免了职;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思考: 以上案例说明了在违法或犯罪行为面前,平等是如何体现的?法眼看平等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我国宪法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法治与自由两者之间的联系平等的意义课堂小结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正确认识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的意义课堂练习1、【2021 兴安盟】小福所在学习小组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小福负责“自由”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他搜集的内容适合入选的是( )A.参加两会的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B.小泉在商场看到小偷偷钱包,便立即冲上去制服小偷C.小闽选择把自己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捐给贫困学生D.小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资助下高中毕业,考入厦门大学C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设施:在人行道中有专门为盲人铺设的“盲人道”,在公共厕所设有专门为儿童、残疾人提供方便的“无障碍卫生间”……从法律意义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义中的( )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C.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D.同等情况不同对待A3、如图漫画《后果》启示我们( )①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4.私家车主胡某因交通违规,驾照被扣除6分。他通过“熟人关系”花费3000元钱免除了扣分处罚。面对他人指责,胡某振振有词:“花钱‘买分’,是我的自由!”对于胡某的言行,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自由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进行B. 公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C. 只要不损害公众利益,自由权利可以任意行使D. 维护正义、拥有正义感,应是公民的基本德性CA、网络言论自由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B、受到约束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C、法制与自由既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D、不受约束的自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5、当下,微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交及信息交流平台,但是某些微信公众号为了吸引流量,不惜在文章中使用博人眼球的词语或图片,甚至包含低俗违法的内容,由此引发的侵犯名誉权纠纷也时有发生,着告诉我们(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pptx 罗翔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mp4 罗翔谈自由.mp4 许巍 - 蓝莲花 (Remix).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