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6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6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资源简介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理解文章说明的顺序,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习和理解文中引用及其它说明方法的作用。
(3)理解作者把条理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统一起来的写作技巧。
2、预习要点
(1)理解文章说明的顺序,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习和理解文中引用及其它说明方法的作用。
3、达标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醴酪(lào) 贮藏(zhù) 紫绡(xiāo) 萌蘖(niè)
B.红缯(céng) 祠堂(cí) 莹白(yíng) 宠幸(chǒng)
C.龟裂(guī) 渣滓(zǐ) 耀眼(yào) 绚丽(xuàn)
D.壳面(ké) 记载(zǎi) 绛囊(xiáng) 混栽(hùn)
(2)下列对引用文字的作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引用诗句,说明颜色之深)
B.“浆液甘酸如醴酪”(引用序文,说明味道鲜美)
C.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说明授粉机会少)
D.“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诗句,寄托赞美之情)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大量引用古诗文,使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炼,而且读者立刻会产生联想,脑海里出现一串串红艳艳的荔枝果,愉快的情绪在心中油然而生,读者自然进入一个良好的阅读心境,引人人胜。
B.文章最后,引用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咏荔枝》诗,借以展望现代荔枝生产的美好前景。语言的思想性自不待言,其形象性、情感性更是莫此为甚,意味无穷。
C.文章用老师的无奈,造成悬念,创设开启下文的契机。读者带着疑问阅读下文,辨难释疑,在不知不觉中心悦诚服地获得了对荔枝的科学认识,同时也获得了知识上的满足和快感。
D.文章前呼后应,浑然一体,且在开头、中间、结尾分别引用三大诗人的诗文,使行文波澜起伏,节奏感强,结构如此精巧,是作者的别出心裁,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美。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这篇文章准确、详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问题展示
作者简介

(2)释题:

(3)分析文章内容
探究一: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探究二:本文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探究三:作者如何分析白居易《荔枝图序》中关于荔枝的描述性诗句?

探究四:杜牧《过华清宫》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作者把杜牧这首诗引入文中有哪些作用?

探究五: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诗句的引用作用。
1)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2)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3)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仙人本是海仙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探究六: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探究七: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方法都有什么好处?

探究八:品味下面句子中的语言特点。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3、方法总结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4、拓展交流
(1)将下面的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其准确而简明地表述出原意,不超过30字。
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密些,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疏些;荔枝壳裂片上的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品种不同所造成的。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植物的种子传播、扩散、有的生根、发芽,都依赖传播种子的媒介动物。75%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和80%的开花植物都依赖于动物传粉,15%是由家养蜜蜂授粉的,但至少80%是由野生蜜蜂和其他动物授粉的。
(1)必须删去的:         
(2)不能删去的: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A解析:B项,“缯”应读“zēng”;C项,“龟”应读“jūn”;D项,“囊”应读“náng”。
(2)D解析:D.交待荔枝成熟的时间和地点。
(3)D解析:A、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B、脍炙人口: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颂;C、心悦诚服: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D、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用在这里不恰当。应用“匠心独运”,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
拓展交流:
(1)解析:此段话的介绍对象有两个:荔枝壳上的裂片、荔枝壳裂片上的峰,它们的情况不同皆因品种不同。在提取出关键信息之后,注意用单句表述。
参考答案:荔枝壳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种而异。
(2)解析:①⑦是可有可无的成分,应删去;③与“依赖”重复;⑤赘余;⑥与“以上”矛盾;⑨与“至少”矛盾。
答案:(1)①③⑤⑥⑦⑨ (2)②④⑧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