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雨巷一、课时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2、了解背景《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小行,这首诗既实有虚。三、走进课文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2、“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3、试概括本诗的特点。四、课内巩固1.给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彷徨( )徘徊( )彳( )亍( )惆怅( )颓废( )颓唐( )颓圮( )迷茫( ) 芒( )刺在背 雨巷( ) 巷( )道 走尽( )尽管( )2.填空戴望舒,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著名诗人。浙江杭县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 》,因此有“ ”之称。此外还有《 》、《 》、《 》等。1950年在北京病逝。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肚子委屈 委曲求全 鸦鹊无声 冰雪溶化 水乳交溶B.垂头丧气 擅自处理 出生在晚上 寻物启示 授予奖状C.金榜提名 品味老师的话 情况相像 萧条 歪风斜气D.模型 反省 生活必需品 旋律 炫耀 报仇雪恨五、课外拓展1、赏析《日子是什么》(梅绍静)完成后面的题目: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1)作者把日子比做什么?(2)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喉咙”?(3)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4)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5)作者将日子描绘成什么样子?2、赏析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题目:《矛盾常伴心中》窗外的秋景多么诱人,想去但功课牵住了向往的心童年,那么多的稚气,多美如今,心内太复杂,想念回到那时的童年,未来的梦想牵住向往的心;(1)矛盾常伴心中,小作者到底遇到了那些矛盾?(2)请展开联想,小作者“静夜时的沉思”“思”的是什么?(3)选文中流露出小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三、1、 (1)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因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2)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漂亮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娘,一样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2、《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1927年3月,他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忍受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3、(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的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2)音节和谐,节奏优雅。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却很鲜明,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3) 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四、3、D五、(1)小蒜和野葱、黑夜、杨木门轴、青杏儿、树荫、水罐儿(2)因为我们经历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苦难的,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中有我们辛苦的汗水,也有成功的泪水。(3)全诗采用信天游的双节形式,既讲究押韵,又注重句式的参差,从头至尾的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增添了沉郁感。(4)写出了作者农村生活经历的亲切而苦涩的体验,其中也很孤独和痛苦。(5)作者描绘了日子的闭塞、沉滞和凝固。2、(1)矛盾有:(1)想到自然中去玩,但又不得不做作业。(2)理想与回到童年的想法间的矛盾。(3)想要休息去思索人和事,可是去要去做作业。(2)作者的思考:(1)明天的作业得花多少时间完成。(2)今天遇到的人和事有什么启发?以后该怎么做?(3)流露出作者无奈和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