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资源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课时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
二、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善于熔铸经史,驱遣诗文,亦善白描,沉郁顿挫、慷慨苍凉之外兼有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风格。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 世有深远影响。
2、了解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1205)秋。当时韩侂胄把持朝廷权力,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他于嘉泰三年(1203)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其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雪耻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以“伐金”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览景有感,于是写下了此词。
三、预习环节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舞榭( ) 巷陌( ) 封狼居胥( ) 佛狸祠( ) 拓跋焘( ) 元嘉( )
2.结合课后注释,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典故)?
四、走进课文
3.分析词中典故的作用
4.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五、课内巩固
5.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是借代用法的是 (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道”,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说,b.路,c.学说,d.主张。试对下列句中的“道”选出正确的解释
A.人道寄奴曾住。( ) B.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
C.俱会大道口。( ) D.执手分道去。( )
7.“望”,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远望,b.希望,c.盼望,d.回望。试对下列句中“望”选出正确的解释
A.望中犹记。( ) B.不久望君来。( )
C.怅然遥相望。( ) D.君还何所望。( )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
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
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
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9.“可堪回首,佛猩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
B.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
C.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
D.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参考答案
2.(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3.(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4.(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5.ACD 6.Aa Bd Cb Dd 7.Ad Bc Ca Db 8.D 9.D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