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1学年4月第二学期独立性作业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B B C C C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C C B B D A B21.(1)落基山脉 密西西比河 加拿大 湄公河(2)纬度:纬度低(或地处热带),热量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水源:河流下游,水源丰富;地形: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或肥沃)。(任答四点即可)(3)高 少22(1)隋炀帝骄奢淫逸;东西征讨,穷兵黩武(2分)。“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分)。上升趋势(2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分)以人为本、知人善任、重用贤能、虚心纳谏。(2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朝政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爆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2分)(5)国家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民为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重视人才的选拔。(2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3(1)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促进了边疆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行省制度(2分)宣政院(1分) 澎湖巡检司(1分)现象:民族融合(2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坚决与国家分裂分子作斗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权;保持政局稳定,增强国力等。(言之成理即可,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24.(1)A城:长安。图(b):筒车。(2)唐朝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人身份多样等。(2分,任答两点)制度:科举制。书法(2分),颜真卿(1分),《颜氏家庙碑》(1分);绘画,吴道子,《送子天王图》25.(1)四川(2分) 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政府专门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2分)(2)经济重心南移(2分) 唐朝中期开始,南宋完成(2分)(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答对两点得4分)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独立性作业 七年级社会 道法卷试 卷 Ⅰ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利用智能浇灌(喷灌、滴灌)实现了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的西亚国家是( )A.以色列 B.沙特阿拉伯 C.伊拉克 D.伊朗 2.下列各项中,与湄公河平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相符合的是( )A.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 B.高脚屋是主要的民居形式C.农忙时节人们互相帮助 D.有传统节日“御耕节”3.住在蒙古包,喝着奶茶、奶酒,举行那达慕大会,进行赛马、摔跤比赛的民族是( )A.哈萨克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4.莫斯科市中心有许多历史建筑,有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和其他古老的宫殿。市内有1 200多家图书馆,还有世界著名的国家大剧院。这表明莫斯科的城市特色是( )A.国家政治中心 B.历史文化名城C.现代化大都市 D.工业交通中心5.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6.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与诗句描绘相关的中国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黄河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 D.行省制8.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9.“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A.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B.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土科C.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 D.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10.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重武轻文已成潮流11.763年,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很多诗作描写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其作品反映了这一历史实况的是( )A.李白 B.鉴真 C.杜甫 D.玄奘12.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13.《天龙八部》是已故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经典作品。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乔峰 (丐帮帮主,后为辽国南院大王)、段誉(大理世子)及虚竹和尚(后被选为西夏驸马)合力上演了一部武侠大戏,凸显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主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金庸创作该小说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A.汉与匈奴的和战 B.魏蜀吴的鼎立C.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D.南宋与金的对峙14.宋代海外贸易频繁,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办理手续并缴税应该去( )A.蕃市 B.蕃坊 C.市舶司 D.都护府15.“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16.《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开封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逛的地方是( )A.蕃坊 B.瓦子 C.榷场 D.草市17.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18.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C.行使对地方的检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19. 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别失八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贞元年(1295)改立北庭都元帅府。治今吉木萨尔县西北。据此推断,材料中的“吉木萨尔县”应该在( )A.西域 B.西藏 C.陕西 D.东北地区20.《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770名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摊販,提篮挑担的小販,船夫,脚夫丝網、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生动再现了汴京的繁荣风貌。该材料直接说明北宋时期( )A.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C.手工业超过前代水平 D.绘画水平不断提高试 卷Ⅱ二、简答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60分)21.(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区域示意图 乙区域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A.____________(山脉名称) B.______________(河流名称)C.____________(国家名称) D.______________(河流名称)(2)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喜湿润”的农作物,分析乙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3)甲区域南部沿海地带也种植水稻,与乙区域相比,该地水稻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因为该地生产力水平________(填“高”或“低”),且所在国家地广人稀,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________(填“多”或“少”)。(2分)22.(14分)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兴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一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4分)材料二 唐朝人口统计图时间 人口数649年 1900万人726年 4141万人741年 4532万人(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这与哪两个盛世局面有关 (4分)材料三 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又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2分)材料四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纵情享乐。(4)根据材料,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2分)(5)隋唐的兴亡更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藏族和台湾地区?(4分)(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是么历史现象?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分)24.(10分)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1)分别写出图(a)中A城和图(b)工具的名称。(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这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4分)除诗歌外,唐朝在哪些艺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请列举一个方面,并列举一个该领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4分)25.(1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1)材料一说明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哪个地区?宋朝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4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开始和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2分)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宋朝的科技成就至少两项。(4分)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独立性作业 七年级社会 道法卷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简答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60分)21.(1)A.____________(山脉名称) B.______________(河流名称)C.____________(国家名称) D.______________(河流名称) (2)(3)___________ ___________22.(1)(2)(3)(4)(5)23.(1)(2)(3)24.(1)(2)(3)25.(1)(2)(3)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位号_______ 试场所在教室______. .........................................装………………………….订……………………………线…………………………………………PAGE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开放双语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独立性作业答案.docx 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独立性作业 (以社会为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