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26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26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导入新课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预习指导
【日常生活的变化】
建国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怎样?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衣、食、住方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
【交通、通讯的不断发展】
交通方面:改革开放后,铁路、公路运行有何成就?高铁运行有何发展?人民出行工具有何变化?
通讯方面:电信领域的发展表现?
通讯的发展变迁有何历史意义?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后变化:
从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到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大大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1、生活变迁的原因
凭票购买
这是建国后50年代,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55年成立,太原市第一家西服定制服装厂--白鸽厂

“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的转变。
从白灰蓝、色彩样式单调到色彩丰富显示个性
你中意的服装风格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吃饱--吃好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说说你小时候的家和现在的家,感知变化。

多种选择、便利快捷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呼机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手机
当今流行的智能手机
九十年代电脑进入市民家庭
网吧成为公共上网场所
人类步入5G网络时代
看电影、看电视、看碟片

音乐会、演唱会、家庭影院、旅游、健身、科技馆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衣 食 住 行 就业 社保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色彩样式单调,凭票供应
匮乏单调 营养不良 凭票供应
交通 落后 单一
面积小 条件差
铁饭碗
公费医疗
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 健康饮食
面积大, 环境好
交通工具多样化
自主择业 持证上岗 就业培训 公开招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险一金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的发展
(1)成果: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
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改革开放前,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2)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
2.通信的发展
2.通信的发展
(1)成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影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国家政策正确;
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经济体制的变化。
政治局势的变化。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变化的原因?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行用
交通、通讯的发展
均得到改善,消费观念和休闲方式发生变化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课堂小结
1.“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出行方式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A
课堂检测
2.从有啥吃啥到吃 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 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
3. 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D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化的是( )
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 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C. 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D. 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