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浣纱初中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D C A B C B B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A B D A C C C D二、综合题(共5大题,计60分)21、(14分)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材料一反映浙江的能源消耗结构趋向于多元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较高;(二选一2分)北方某省能源消耗主要以化石能源(或煤炭)为主;(2分)材料二反映浙江的空气质量比北方某省的较好;(2分)内在联系:能源消耗结构(或清洁能源比例)影响区域空气质量。(2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浙江省绿色发展的做法对其他省市发展有何借鉴。(6分)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教育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选三点6分)22、(12分)指出材料一、二中对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8分)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选一点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2)联系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究有何启示。(4分)启示:1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2农村改革必须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创新,完善制度;4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5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6土地制度改革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任选两点4分)23、(10分)(1)根据材料一分析回答我国开展“一五”计划的背景,该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项行业。(4分)背景:我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4分)(2)归纳材料二邓小平言论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分)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4分)24、(14分)(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4分)国内:经济凋敝(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4分)(2)周恩来如何促成材料二图1会议圆满成功?图2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4分)图1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图2反映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表明中美关系有何变化。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分析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变化;获得发展中国家大力支持;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或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我国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外交工作。(任选2点4分)25、(10分)(1)叙述材料一“主人梦”实现的意义。(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任选两点4分)(2)材料二中“统一梦”必须坚持哪一原则。(2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分)(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据材料三评价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作用。(4分)中国梦具体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分,答错任一点得1分)中国梦属于每一位踔厉奋发的中国人民;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分)8二零二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八年级《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①表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增长加快趋向②预示着我国人口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③有利于掌握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促进人口均衡发展④目的是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信息支持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2.下列有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B. C. D.3.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在新疆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B.青藏高原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C.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D.在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4.浙南山区某地遭遇暴雨,并发生了泥石流灾害。记者小魏在调查过程中获取的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A.通过新闻媒体的相关资料,了解该村情况 B.通过面对面的采访,搜集资料C.通过采访,与村民交流 D.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村庄进行调查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要求我们必须( )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③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2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没有向困苦低头,带领村民向贫穷宣战,撰写回忆录,被称为中国“保尔”。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的部队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7.历史课上,老师在讲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大事件后,让学生归纳了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A.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8.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中国已连续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计划”的规划。下列选项能够反映出“一五计划”时取得的成就的是( )A.“神舟”飞船,气冲霄汉 B.解放汽车,跑遍中华C.“两弹一星”,震惊世界 D.人造卫星,响彻太空9.针对2022年新冠疫情再次反弹,我国坚持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总方针生命至上,体现了制度优越性。下图所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空白处应填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邓小平 ①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②A.①马克思主义②邓小平理论 B.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D.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C.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 D.土地改革取得了极大胜利11.下图是小明在复习中绘制的时间轴,梳理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中,全面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12.检索关键词是查找信息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在网页上检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四个关键词。他所要查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一国两制”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14.2022年2月以来的俄乌冲突局势动荡,至今仍牵动人心。在相关外交问题上中国立场客观公正,这一立场表明我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政策为(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合作共赢15.下列最能概括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突出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16.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右图所示),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他(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7.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20世纪末我国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两地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主要是因为提出了( )A.“九二共识”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一带一路”18.爱国主义需要激情的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袁隆平在水稻培育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 )A.“最可爱的人” B.“党的好干部” C.“杂交水稻之父” D.“两弹元勋”1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历经半年太空生活安全返回,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我国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标志的是(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2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民族独立为目标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二、综合题(本题有5大题,共60分)21.(14分)随着经济发展,浙江越来越注重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走绿色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年浙江省与北方某省能源消耗结构比较图浙江省 北方某省重污染天数 0天 17天优良天数比例 85.3% 60%材料二:2021年浙江省与北方某省空气质量指数比较表材料三:浙江省人多地少,矿产资源匮乏。浙江省提出到2022年,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全省产业绿色化,绿色经济成为富民强省的有力支撑。绿色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等位居全国前列,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高标准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浙江省绿色发展的做法对其他省市发展有何借鉴。(6分)22.(12分)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土地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翻身得解放】材料一:五十年代初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政策助致富】材料二:农村改革后1978-2021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 1397 133.62021年 83086.7 18931【反思促改革】材料三:农村土地改革不但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应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的高度,从是否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等方面综合考虑...... --《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指出材料一、二中对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8分)(2)联系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究有何启示。(4分)23.(10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材料二:“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根据材料一分析回答我国开展“一五”计划的背景,该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项行业。(4分)(2)归纳材料二邓小平言论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24.(14分)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材料二:材料三:五十周年前的1972年,当尼克松抵达北京走下舷梯,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4分)(2)周恩来如何促成材料二图1会议圆满成功?图2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4分)(3)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表明中美关系有何变化。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分析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25.(10分)中国梦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主人梦】材料一:【统一梦】材料二: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复兴梦】材料三:“中国梦是我们现阶段的新使命,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022年初新冠疫情再次反弹的当前,举国之力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带给困难重重的世界温暖与感动,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自信,冬奥会和中国梦精彩交织,这份荣光属于每一个踔厉奋发的中国人民。(1)叙述材料一“主人梦”实现的意义。(4分)(2)材料二中“统一梦”必须坚持哪一原则。(2分)(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据材料三评价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作用。(4分)二零二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八年级《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分值: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①表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增长加快趋向②预示着我国人口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③有利于掌握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促进人口均衡发展④目的是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信息支持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2.下列有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在新疆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B.青藏高原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C.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D.在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4.浙南山区某地遭遇暴雨,并发生了泥石流灾害。记者小魏在调查过程中获取的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A.通过新闻媒体的相关资料,了解该村情况 B.通过面对面的采访,搜集资料C.通过采访,与村民交流 D.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村庄进行调查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要求我们必须( )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③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2 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没有向困苦低头,带领村民向贫穷宣战,撰写回忆录,被称为中国“保尔”。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的部队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7.历史课上,老师在讲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大事件后,让学生归纳了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A.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8.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中国已连续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计划”的规划。下列选项能够反映出“一五计划”时取得的成就的是( )A.“神舟”飞船,气冲霄汉 B.解放汽车,跑遍中华C.“两弹一星”,震惊世界 D.人造卫星,响彻太空9.针对 2022 年新冠疫情再次反弹,我国坚持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总方针生命至上,体现了制度优越性。下图所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空白处应填写(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邓小平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②A.①马克思主义②邓小平理论 B.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D.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C.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 D.土地改革取得了极大胜利111.下图是小明在复习中绘制的时间轴,梳理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中,全面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12.检索关键词是查找信息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在网页上检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四个关键词。他所要查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 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一国两制”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14.2022 年 2 月以来的俄乌冲突局势动荡,至今仍牵动人心。在相关外交问题上中国立场客观公正,这一立场表明我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政策为(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合作共赢15.下列最能概括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突出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16.1979 年 1 月 1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右图所示),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他(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7.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 20 世纪末我国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两地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主要是因为提出了( )A.“九二共识”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一带一路”18.爱国主义需要激情的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袁隆平在水稻培育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 )A.“最可爱的人” B.“党的好干部” C.“杂交水稻之父” D.“两弹元勋”19.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历经半年太空生活安全返回,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我国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标志的是(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2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民族独立为目标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大题,共 60 分)21.(14 分)随着经济发展,浙江越来越注重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走绿色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 年浙江省与北方某省能源消耗结构比较图注:其中核能、水电、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煤炭 85% 为清洁能源图 1浙江省能源消耗结构图 图 2 北方某省能源消耗结构图2材料二:2021 年浙江省与北方某省空气质量指数比较表浙江省 北方某省重污染天数 0天 17天优良天数比例 85.3% 60%材料三:浙江省人多地少,矿产资源匮乏。浙江省提出到 2022 年,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全省产业绿色化,绿色经济成为富民强省的有力支撑。绿色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等位居全国前列,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1.2 万亿元,高标准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图。(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8 分)(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浙江省绿色发展的做法对其他省市发展有何借鉴。(6 分)22.(12 分)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土地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翻身得解放】材料一:五十年代初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政策助致富】材料二:农村改革后 1978-2021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 年 1397 133.62021 年 83086.7 18931【反思促改革】材料三:农村土地改革不但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应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的高度,从是否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等方面综合考虑...... --《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1)指出材料一、二中对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8分)(2)联系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究有何启示。(4 分)23.(10 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 1 万多个,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材料二:“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1)根据材料一分析回答我国开展“一五”计划的背景,该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项行业。(4 分)(2)归纳材料二邓小平言论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24.(14 分)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材料二:图 1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演讲 图 2 1971 年联合国大会“乔的笑”材料三:五十周年前的 1972 年,当尼克松抵达北京走下舷梯,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4分)(2)周恩来如何促成材料二图 1 会议圆满成功?图 2 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4 分)(3)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表明中美关系有何变化。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分析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6 分)25.(10 分)中国梦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主人梦】材料一:《开国大典》【统一梦】材料二: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 周年纪念会上发表“70 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复兴梦】材料三:“中国梦是我们现阶段的新使命,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022 年初新冠疫情再次反弹的当前,举国之力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带给困难重重的世界温暖与感动,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自信,冬奥会和中国梦精彩交织,这份荣光属于每一个踔厉奋发的中国人民。(1)叙述材料一“主人梦”实现的意义。(4分)(2)材料二中“统一梦”必须坚持哪一原则。(2分)(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据材料三评价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作用。(4分)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答案.docx 二0二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审稿).docx 二0二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最终定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