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9科9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9科9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企业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3 000多万元。该企业
A.属偷税行为,企业负责人应受刑罚处罚
B. 属骗税行为,企业负责人应受刑罚处罚
C.属偷税行为,企业负责人应判死刑
D. 属骗税行为,企业负责人应判死刑
2、下图漫画《孙老板开公司》所讽刺的违反税法行为是(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3、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看似不可调和,却又互相依存。没有无效率的公平,也不可能存在不公平的效率。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基础  ②讲效率就要拉开差距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④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中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对口支援省市已组织实施了1627个援疆项目,投入援助资金153亿元人民币,是前13年援疆工作累计无偿援助资金物资的近4倍,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各省市加大援疆力度
①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 有利于保障边疆的长治久安③ 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繁荣发展④ 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同步富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将于2013年1月选出。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有如下规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高于上届。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较大幅度增加,材料表明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权利
③我国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④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针对日本政府非法“购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实施维权巡航、提交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环境监测预报、护渔维权等。中国政府的组合拳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行使
A.独立权和平等权 B.平等权和自卫权
C.平等权和管辖权 D.独立权和管辖权
7、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8、当前,中国对外出口仍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9、“在疾病之前,你是健康的;在禁锢之前,你是自由的;在苦难之前,你是幸福的……这很简单?不幸的是,你总是感觉到前者,回忆到后者。”这启示我们要:( )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C.重视量变注重积累 D.立足整体,兼顾局部
10、 近期,继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时代楷模”产生后,各地又涌现了一大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平民英雄”、“身边好人”。他们的善行壮举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 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彰显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2题,共42分)
13、 在十四-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砸断了封建社会给人们戴上的精神枷锁,使人们的思想空前的解放,文艺科学空前繁荣,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达1000年的漫长黑夜,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它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与社会变革的认识。
14、 材料一:2011年11月1日清晨,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2日夜至3日凌晨,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这使得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第3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从而掀开了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一页。(1)联系实际说明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的经济意义。10分
材料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政府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中国政府在和平开发利用太空上的立场的正确性。9分
材料三:从“神五”到“神七”,再到“天宫一号”和“神八”,中国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 中国航天人一定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3)从哲学上怎样理解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信心?4分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在第15、16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6、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胆精彩的猜想、精确控制的实验、正确有效的定律。然而,科学探索充满了失败、挫折和不测。如,诺贝尔为发明安全炸药,多次身受重伤;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发生爆炸和解体,多名宇航员殉难;中学数学教师欧姆发现的电阻定律长期得不到德国权威们的承认;修道院教士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一些权威抵制达34年之久……。正是人类的孜孜以求,终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结合材料,分析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分别有四个选项,其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对一个的1分,全部选对得2分,选错不得分)
1、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2L 0.5 mol / 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 离子个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3.4 g NH3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8NA
D. 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2、下列各物质溶液中,指定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饱和NH4Cl溶液中:c(H+)+ c(NH4+)= c(Cl―)+ c(OH―)
B.0.1mol/LNaHCO3溶液中:c(HCO3―)+ c(CO32―)+ c(H2CO3)=0.1mol/L
C.饱和NaHS溶液中:c(Na+)> c(HS―)> c(H+)> c(OH―)
D.0.1mol/L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c(OH―)
3、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组合是 ( )

选项 制气装置 洗气瓶中试剂 瓶中气体
A 氯酸钾 MnO2 浓硫酸 O2
B 石灰石 稀盐酸 NaHCO3溶液 CO2
C Zn 稀硫酸 浓硫酸 H2
D MnO2 浓盐酸 浓硫酸 Cl2
4、有人建议有AG来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 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 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5、下列各对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C.HCOOCH3与CH3COOH
6、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Am+ <bB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 = a+m-n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7、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 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 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1个碳原子 D.该有机物一氯代物只有4种
8、将c(H+)=10-2mol L-1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稀释100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c(H+)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为 ()。
A.a>b B.a9、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A.只有Mg2+ B.只有Al3+
C.有H+、Mg2+和Al3+ D.有Mg2+和Al3+
10、下列化合物均为天然萜类化合物:

对这些萜类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
A.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B.a和b互为同系物
C.a、b能与溴水反应 D.一定条件下b能转化为a
11、将0.1mol两种气体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3.36L(标况)CO2和3.6g水,对于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没有甲烷 D.一定有乙烷
1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CO2气体(CO),通入O2点燃
13、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A>B>C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H2B>CH3
C.原子半径A>B>C
D.阴离子还原性C3->B2->A-
1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
A.3:1 B.2:l C.1:1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15、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
A.C3H8、C4H6O2 B.C2H6、C2H6O C.C2H2、C6H6 D.C3H6O、C3H8O2
16、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17、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若反应后离子变为离子,又知反应中氧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
A.1 B.2 C.3 D.4
18、在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内充入等质量的CO2和SO2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和SO2中物质的量比为1:1 B. CO2和SO2的密度比为1:1
C.CO2和SO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16 D. CO2和SO2中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6:11
19、在分析某些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为了排除其他离子可能的干扰,通常先在溶液中加入一些试剂对干扰离子进行掩蔽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下列掩蔽方法和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呈无色,再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2+
B.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再滴加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CO32-
C.溶液中滴加氨水后再滴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Al3+
D.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加BaCl2溶液才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SO42-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与FeCl3溶液反应: Fe + Fe3+ = 2Fe2+
B.往AlCl3溶液中滴入氨水:Al3+ +3OH-=Al(OH)3↓
C.铁与稀盐酸反应: Fe + 2H+ = Fe2+ + H2↑
D.氯化钡与硫酸反应: Ba2+ +SO42- = BaSO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六个小题,21、(10分) 22、(12分) 23、(6分) 24、(10分) 25、(10分) 26、(12分))
1、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变为C,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A和B都能与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D ,E 。[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和水生成E: 。
②B和D生成C: 。
③Cl2与E的水溶液: 。
2、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SO,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各种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试剂①~⑤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现象a、b、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色溶液C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气体E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图示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5、有下列6种物质:Na2SO4、Na2SO3、K2SO4、I2、H2SO4、KIO3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这6种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Na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
(3)反应中1mol氧化剂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mol电子。
(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6、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 mol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 ;
(2)由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是 ;
(3)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 ;
(4)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
(5)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为烷,写出B任一可能的结构简式 ;
(6)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多项选择(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要求,选对一个得2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错不得分。)
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设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A.mgR B.mgR C.mgR D.mgR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A.伸长量为 B.压缩量为
C.伸长量为 D.压缩量为
4、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B和C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其半径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 等于 ( )
A.4:2:1
B.2:1:2
C.1:2:4
D.4:1:4
5、13.如图所示,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0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
A.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LB
B.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LB
C.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LB
D.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LB
6、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
A. B. C. D.
7、将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已知的大小及与F的夹角θ,且θ<90°,则( )
A.当时,则一定有两个解
B.当时,则一定有两个解
C.当F=Fsinθ时,则有唯一解
D.当时,无解
8、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处放一点电荷,将质量为,带电量为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则放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A、 B、
C、 D、
9、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 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 m)g D.支持力小于(M+m)g
10、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右侧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 Q2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 > | Q2 |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 | Q1 | < Q2
D.Q1、Q2都是负电荷,且| Q1 | > | Q2 |
11、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的金属框架上左端连接一个电阻R,有一金属杆在外力F的作用下沿框架向右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轨道与金属杆的电阻不计并接触良好,则能反映外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12、如果一个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80J的功,则
A.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80J
B.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80J
C.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80J
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少80A.W
第Ⅱ卷(非选择,共52分)
二、实验,探究题(共三题,13、(5分) 14、(6分) 15、(6分)
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 00cm,d3=13.2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

(1)计算=_______________;
(2)物体的加速度=____________;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
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x ,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甲同学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这时应将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________”位置,调零后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段电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
()乙同学则利用实验室里下列器材进行了测量:
电压表V(量程0~5V,内电阻约10kΩ)
电流表A1(量程0~500mA,内电阻约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50Ω,额定电流为0.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4.5V,内电阻约为0.5Ω)
电键及若干导线
为了精确画出I―U图线.他设想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以便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故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利用选择的器材,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理想的实验电路图,并将右图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15、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⑴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
⑵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
⑶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⑷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⑸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橡皮筋做功 10个间隔距离x(m) 10个间隔时间T(s) 小车获得速度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1 W 0.2880 0.2 1.44 2.07
2 2W 0.4176 0.2 2.09 4.36
3 3W 0.4896 0.2 2.45 5.99
4 4W 0.5904 0.2 2.95 8.71
5 5W 0.6480 0.2 3.24 10.50
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上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三、计算题(共三题,16(8分) 17、(8分) 18、(10分)19(8分))
1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m,质量为M=3kg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0N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率?
17、在冬天,高为h=1.25m的平台上,覆盖了一层冰,一乘雪橇的滑雪爱好者,从距平台边缘s=24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平台边缘滑去,如图所示,当他滑离平台即将着地时的瞬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4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多大;
(2)若平台上的冰面与雪橇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5,则滑雪者的初速度是多大?
18、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 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求:
(1)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2)电流稳定后, 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
(3)流经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
19、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求:
(i)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ii)画出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不考虑返回到AB和BC面上的光线)。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Please ____ the mistakes in my composition.
A.point to B. point out C. point at D. point
2、 He didn’t make____clear 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
A. this B.that C.it D.these
3、 I would appreciate ______ very much if you could change the plan a bit to make it more workable.
A. that B. this C. it D. you
6、 265 is ____________.
A.two hundreds and sixty – five B.two hundred and sixty – five
C.two and sixty – five D.two hundreds sixty five
7、 The school is _____ a Chinese teacher for the new term who masters the English language perfectly.
A. searching B. in the search of C. in search D. in search of
8、 He is a foreigner and he is not accustomed _______like that while he i8 tn China.
A.treating B.to be treated C.to being treated D.to treat
9、— I think my child’s behavior is _______ .
— No, he just has a lot of energy.
A. information B. natural C. normal D. abnormal
10、 Visitors were _____at the _____pictures that the guide showed.
A. amazed; amazing B. amazed; amazed
C. amazing; amazing D. amazing; amazed
11、 If you go there by ____train ,you can have quite a comfortable journey ,but make sure you get ___fast one.
A. /; / B. /; a C. the; a D. the ; /
12、 We are so sorry for that.We'll try to determine exactly _________ went wrong that evening.
A. where B. what C. which D. how
13、 With just four years _______, the Brazil Olympic organizers have promised to deliver an equally inspirational ceremony.
A. gone B. to go C. going D. go
14、 Although the causes of cancer_____, we do not yet have any practical way to prevent it.
A. are being uncovered B. have been uncovering C. are uncovering D. have uncovered
15、 His idea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 we all agreed to use it.
A. as B. that C. so D. but
16、 Wha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is______ the earth cooled down, water began to appear on its surface.
A.that B.that as C.which D.which as
17、—I drove to Zhuhai for the air show last week..
—Is that ________ you had a few days off
A. where B. when C. what D. why
18、 ---- Have you heard that Tom, as well as his parents, _____ moved to Beijing
---- Really No _____ I haven’t seen him for a long time.
A. have; doubt B. has; wonder
C. have; wonder D. has; choice
19、— Is it good t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when I come across it in reading
—No,you _____,because you are likely to guess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A. don't have to B. shouldn't C. can't D. mustn't
20、--Can I smoke here
--Sorry, we don’t allow __________ here.
A. people smoke B.to smoke C. people smoking D. smoking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Tom was a middle-aged leather trader (皮货商) whose repeated failure in career made him a depressed man, often __21_ that he had been cheated by others. One day he told his wife he was so __22__ with the city that he had to leave.
So his family moved to another city. It was the evening of a weekend. When Tom and his wife were busily _23_ up their new home, the light suddenly __24_. Tom was regretful to have forgotten to bring along 25__ and had to wait _26_ in a low mood. Just then he heard light, hesitant 27_ on his door that were clearly audible (听到) in the __28__ night.
“Who’s it ” he wondered, since Tom was a _29__ to this city. And this was the moment he especially hated to be __30__, so he went to the door and opened it __31_. At the door was a little girl, shyly asking, “Sir, do you have candles I’m your neighbor. ” “No,” answered Tom in anger and shut the door __32__. “What a nuisance (麻烦事)!” He complained over it with his wife. “No sooner had we settled down than the neighbor came to _33__ things.”
After a while, the door was knocked again. He opened it and found the same girl outside. __34_ this time she was _35__ two candles, saying, “My grandma told me the new neighbor downstairs might need candles. She _36_ me here to give you these.” Tom was very _37__ by what he saw. At that moment he suddenly realized what caused his _38__ in life. It was his _39_ and harshness (刻薄) with other people. The person who had cheated him in life was _40__ nobody else but himself, for his eyes had been blurred (蒙蔽) by his unsympathetic (无同情心的)mind.
21. A. complaining B. telling C. hoping D. pretending
22. A. pleased B disappointed C. exhausted D. encouraged
23. A. looking B. turning C. coming D. tidying
24 A. went on B. went down C. went out D. went through
25. A. candles B. matches C. lights D. flashlights
26. A. happily B. patiently C. hopefully D. helplessly
27. A. steps B. words C. knocks D. screams
28. A. dark B. quiet C. noisy D. crowded
31. A. surprisingly B. delightedly C. impatiently D. willingly
32. A. gently B. kindly C. politely D. violently
33. A. lend B. sell C. harness D. borrow
34. A. And B. But C. So D. For
35. A. holding B. hiding C. fetching D. lifting
36. A. suggested B. commanded C. sent D. forced
37. A. frightened B. pleased C. puzzled D. surprised
38. A. failure B. success C. complaint D. determination
39. A. warmth B. coldness C. kindness D. nearly
40. A. doubtfully B. hardly C. actually D. sympath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ildlife faces threats(威胁)from habitat destruction, pollution, and other human actions. Although protecting wildlife may seem too hard at times, even small actions in your own neighborhood can help protect many different animals. Here are some tips on how to protect wildlife through small actions.
1.Create wildlife friendly areas in your backyard.
When trying to make your garden more beautiful, you can choose plants that can provide food and shelter to native wildlife. This will also help cut down on pollution. And bird or bat houses to your yard or garden to attract and shelter these species.
2.Avoid harming the natural ecosystem(生态系统)in your area.
Some plants from other places can kill or harm native plants that provide food and shelter for wildlife.
3.Have a greener lifestyle.
By using less water and fewer fuels, you will be helping to protect the wildlife around you. Take buses or the subway when you can, turn off electric devices when you're not using them, take shorter showers, and keep your room temperature at or below 68 degrees during the winter.
4.Buy products that are wildlife friendly.
Don't buy products that are made from endangered animals. Keep in mind that some endangered animals are killed by traps, catches or hunters who are after other wildlife within the same habitat.
5.Donate money or time to organizations that protect wildlife and their habitats.
You can give money to organizations or groups that protect wildlife species in your neighborhood.
41. We infer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________.
A.tell us why protecting wildlif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now
B.suggest that we protect wildlife through actions
C.explain why protecting wildlife is not as hard as people think
D.give us some tips on how to protect wildlife through small actions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reats to wildlife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Animal diseases.
B.Loss of habitat.
C.Pollution.
D.Hunters.
B
Why is pink or purple a color for girls and blue or brown for boys
The answer depends largely on cultural values as well as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the Egyptians, green was a color that represented the hope and joy of spring, while for Muslims, it means heaven. Red is a symbol (象征) of good luck in many cultures. In China, children are given money in a red envelope to bring good fortune in the New Year. For many nations, blue is a symbol of protec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s. Greek people often wear a blue necklace hoping to protect themselves against evils (灾祸).
People’s choice of colors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ir bodies’ reactions (反应) toward them. Green is said to be the most restful color. It has the ability to reduce pain and relax people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People who work in green environment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fewer stomach aches.
Red can cause a person’s blood pressure to rise and increase people’s appetites (食欲). Many decorators will include different shades of red in the restaurant. Similarly, many commercial websites will have a red “Buy Now” button because red is a color that easily catches a person’s eye.
Blue is another calming color. Unlike red, blue can cause people to lose appetite. So if you want to eat less, some suggest that eating from blue plates can help.
The next time you are deciding on what to wear or what color to decorate your room, think about the color carefully.
44. Muslims regard green as a symbol of heaven mainly because of their______.
A. cultural values B. commercial purposes
C. personal experiences D. physical reactions to the color
45. Why will many commercial websites have a red “Buy Now” button
A. To relax people physically.
B. To increase people’s appetites.
C. To encourage people to make a purchase.
D. To cause a person’s blood pressure to rise.
46. What color might help lose weight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Red. B. Green. C. Blue. D. Purple.
4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most proper title for the text
A. Colors and Human Beings B.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lor
C.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Color D. Color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C
Villa Nicoletta, Genuine Relaxation
Somewhere in the world, there’s a place where stress isn’t allowed and peace and genuine relaxation are the only demands of the day. If you could go there, you would thoroughly enjoy yourself. There are not too many places in the world like this, but this is one of them. It’s luxurious. It’s ultra-private.
Welcome to Villa Nicoletta
Villa Nicoletta is a 4-bedroom luxury villa and an oasis(绿洲) of rest and rejuvenation(恢复活力)in a land of unspoiled peace. Located on a 70-foot cliff overlooking the north shore of the island of St. Thomas and the pretty waters of Caret Bay, Villa Nicoletta offers the finest accommodations in the Caribbean for those seeking a vacation of elegance, peace and privacy. You’ll see how the sun blankets the landscape and water in shimmering brilliance by day and how the sky twinkles like billions of bright diamonds at night.
Completed in 2000, the 3,300-square-foot Villa Nicoletta is fully equipped with state-of-the-art electronics.
When you book Villa Nicoletta, you shall book the entire villa.
Off Season: April 16 to December 14
★4 bedrooms — $5,700/week (8 people max)
Sleep sofa can add additional 2 people $200/night
Peak Season: December 15 to April 15
★4 bedrooms — $6,300/week (8 people max)
Sleep sofa can add additional 2 people $200/night
48. The villa can be rented to a maximum of _______ people at a time.
A. five B. eight C. thirteen D. ten
49. If a family with 6 people spends a fortnight’s Christmas holiday in the villa, how much will they pay
A. $12,600. B. $15,400. C. $11,400. D. $13,200.
50. Villa Nicoletta is most likely to be popular with tourists who _______.
A. like adventure B. want to escape the noisy life of the city
C. enjoy the winter sports D. seek excitement in the sea
51.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
A. you can share the villa with other tourists
B. the island of St. Thomas is famous for the ocean theme amusement park
C. fewer tourists stay in Villa Nicoletta in autumn than in spring
D. you can go in for extreme sports in Villa Nicoletta
D
A grave of a man dating back to around 2300 BC was found by archaeologists in England On May 3, 2002. Buried with him were the tools of a hunter or warrior. There was a bone pin that may have been from a piece of clothing such as a leather coat. He carried a copper knife on his breast. The most amazing find was two gold earrings. That would have made him a man of distinction. Only a few centimeters from his head were two pots made of clay, tools and materials to make arrows, a bow and a dozen arrows for hunting and a second, smaller copper knife. Next to them lay a cushion stone, upon which the man could work metal.
His grave is the richest of any found from that period, because this man was buried with two gold earrings which are the oldest gold ever found in Britain (dated to 2470 BC). Besides, he was buried three miles from Stonehenge. Archaeologists tend to believe he was a member of a powerful class who might have organized the construction of Stonehenge.
Stonehenge was begun around 3000 BC. In about 2300 BC the huge stone circles were built. The biggest stone weighed approximately 20 tons. But the smaller blue stones, still weighing 4 tons on average, came from west Wales. It is not yet known how these were conveyed over a distance of 380 km. It is also a mystery how early man was able to construct Stonehenge without the use of modern construction machines and lorries.
He is an example of people who brought culture and new techniques from the European mainland to Britain. In terms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people were going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Bronze Age and then to the Iron Age.
53. The man buried in the grave might be ______ at that time.
A. A poor man B. a kind-hearted man C. a rich man D. an ordinary man
54. Why is the man buried in the grave called the "king of Stonehenge"
A. He was buried three miles from Stonehenge.
B. He had the oldest gold ever found in Britain.
C. He might be a member of a powerful class who might have organized the construction of Stonehenge.
D. All of the above.
55.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 .
A. how Stonehenge was built
B. the King of Stonehenge was from France
C. Stonehenge was built through several ages
D. Stonehenge was built because of war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案填写在本题下 面的横线上。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A: Mar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on New Year's Eve. Fm sure we'll have a good time. 51 _____
B: I'd like to. 52 _____
A: In our classroom. We are going to decorate it and turn it into a splendid ballroom.
B: 53 _____ I shall be very glad to spend my first New Year in China with you.
A: But we are going to ask everyone at the party to give a performance. 54 _____
B: I will. My voice is not very pleasant to the ear, though.
A : I heard you sang once. 55 _____ Fm sure you'll be the star of our New Year party.
B: Oh, thank you.
A. Your voice was sweet and beautiful.
B. Where are you going to have it
C.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D.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E. Oh, it is great.
F. Let's go to the ball together.
G. Do sing us some English songs, please.
(选择题1 -50题的答案请填在机读卡上,其余答案填在各答题处。)
补全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25分)
56. ________ 57. _______ 58. _______ 59. _______60. _______
第三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61. As is known,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w___________ of the world.
62 In the accident, only two people s__________ at last.
63 The building is specially d__________ for the homeless people.
64 Some ___________(志愿者 in your room looks new at the first sight.
65 Enough e__________ can help him a lot in the court.
66 I got a very friendly ____________ (接待) when I arrived there.
67. I have some _________(怀疑) whether they will come here on time.
68. What`s the __________(不同) between these two words
69. The thief (承认) that he had stolen the bicycle.
70. The head of a large company has many (职责).
第Ⅱ卷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As we all know, travelling can be an excited experience. Let me give you some
advices that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You can find out more about your destination
by surf the internet before you set out. You needn’t take too many cash. Though it can be very convenient to pay in cash, using cheques is much more reliable. In additional, it will be wise of you to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网购已成为很多人青睐的一种现代购物形式。请你以“Online Shopping”为题,根据以下三个要点,分三段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英语短文,谈谈网购现象及你的看法或建议
1.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购买商品
2.网上购物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假货;货物损坏;不易退换)
3.你的看法或建议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网店店主Internet shopping provider 假货fake goods
Online Shopp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B. 是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C. 吸收了西方农学的思想和方法
D.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2、《淮南子》记载: “故神太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3、“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梁启超
4、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W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 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 “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5、“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6、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 ( )
A.庄园土地耕作一般实行轮作制,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休耕地
B.农奴在为领主修盖房屋
C.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
D.流动商贩在庄园里叫卖食盐、铁制工具、水果、腊肉等
8、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同期欧洲1848年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斗争的手段 B.斗争的目标
C.领导的阶级 D.斗争的结果
9、“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
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
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
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
10、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一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A、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B、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12、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 )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
B.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Ⅱ卷(非选择,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做题(共两题,42分)
13、(22分)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回答以下问题:
(1)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说明什么问题?
(2)明清时期,为维护台湾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
(3)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
(4)现阶段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二)选做题(10分)
15、我们应如何对待全球化?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
——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只棕色的猛犸是动画片《冰河世界2》的主角。但科学家对猛犸的毛色提出质疑,科学家从4.3万年前的猛犸骨骼中提取到某物质,发物猛犸可能是一身金毛,某物质最可能是( )
A. 氨基酸 B. 蛋白质 C. DNA D. 葡萄糖
2、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麦芽糖、糖元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纤维素 D、麦芽糖、果糖、乳糖
3、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泡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
B.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C.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4、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6、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1号、2号、4号和5号,可推知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由5号、6号与9号,可推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由图可推知2号为显性纯合子、5号为杂合子
D.7号和8号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3
7、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 (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②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④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⑤图示过程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⑥若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可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⑦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A.②③⑤⑦ B.①③⑥⑦
C.③⑤⑦ D.②④⑤⑥
9、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10、下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若III—4与另一正常女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
C.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则III—2的基因型为AaXbY,他与III—3婚配,生出病孩的概率是5/8
D.依据C项中的假设,若III—1与III—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4
11、 血友病A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A患者,但他的父母都不是患者。则该男孩血友病A基因来自
A. 母亲 B.父亲 C.父亲和母亲 D.不能确定
12、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EF段相比,AB段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
B.与D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和施肥量
C.在EF段,土壤含水量不成为限制其光合作用的因素
D.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13、 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对下图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D.信息分子可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
15、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甲、乙两果蝇交配,子代中双显性个体占65%,则BV之间的交换值为( )
A.10% B.20% C.40% D.17.5%
17、植物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穿越的生物膜层数为 (  )
A.2层         B.4层
C.6层 D.6层或4层
18、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19、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20、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不含线粒体
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腌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21、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实验 1 2 3 4
检测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III染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淡黄色 无砖红色沉淀 未观察到橘红色 蓝色
A.鸡蛋清 斐林试剂 B.鸡蛋清 碘液
C.劣质奶粉 碘液 D.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
22、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
B.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试管婴儿的培育 B.“多莉羊”的产生
C.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植株 D.分离香蕉幼芽细胞大量繁殖幼苗
24、在下列系谱中,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Y染色体遗传
25、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甲和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丙),1个表现为长形(丁)。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甲×乙,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丙×丁,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实验1中,F2圆形南瓜的基因型有4种
C. 实验2中,F2的扁盘形南瓜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4/9
D. 对实验2的F2中扁盘形南瓜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长形=3∶1
第Ⅱ卷(非选择,共50分)
二、填空题(共六题,26、(5分) 27、(6分) 28、(9分) 29、(10分)30、(8分) 31、(12分)
26、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 f指的是O2或CO2。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与Y轴的交点为a。
(3)当CO2浓度分别为B图中c和n时,图A中,对应的a~ f过程分别是:
c: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右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为伴X的隐性遗传病)的图解。图中除男孩
III3和他的祖父I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
(1)III3的基因型是 ,III2的可能基因型是 。
(2)III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I代中的 ,其
基因型为 ;
(3)III 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28、如下是特异性免疫形成过程示意图[生物图(06)],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字母)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过程实现的条件是 。
⑵浆细胞与B细胞相比数量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两个即可) ,
同时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是 细胞。
⑶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由 分化而成。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
⑷中学生小李体内含有乙肝的相应抗体但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B接种的乙肝疫苗 C输过乙肝病人的血 D现在正在患乙肝
⑸病原体要引发特异性免疫一般要经过一周左右,可是过敏反应却只要几小时左右,其根本原因是,当事人体内存在 。
29、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是通过机体的 和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
分别是 、 和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
30、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子二代三种家兔的基因型灰色:
黑色:________白色_______。
(2)F2中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纯合子占______;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
(3)在F2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自由交配,其后代分离比是 __________;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
3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 )
A. B. C. D.
2、的值为 ( )
A.0 B.1 C. D.
3、有以下四个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
①若且,则; ②若且,则;
③若且,则; ④若且,则.
①② ③④ ① ④ ②③
4、设满足约束条件,则取值范围是 ( )
5、某次文艺汇演,要将A、B、C、D、E、F这六个不同节目编排成节目单,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节目
如果A、B两个节目要相邻,且都不排在第3号位置,则节目单上不同的排序方式有(   )
 A.192种      B.144种     C.96种      D.72种
6、已知为非零向量,命题,命题的夹角为锐角,则命题是命题的( )
A.充分不必要的条件 B.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 必要不充分的条件
7、已知圆的图象分别交于的值为 (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如果函数的图象恰好通过个整点,则称函数为阶整点函数。有下列函数:
; ② ③ ④,
其中是一阶整点函数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④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
10、若为等差数列中的第8项,则二项式展开式中常数项是第 项
11、如图,棱长为的正方体中,为中点,
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若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
为 .
12、在中,分别为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设向量
,若向量,则角A 的大小为
13、顺义二中对文明班的评选设计了五个方面的多元评价指标,并通过经验公式来计算各班的综合得分,的值越高则评价效果越好.若某班在自测过程中各项指标显示出,则下阶段要把其中一个指标的值增加个单位,而使得的值增加最多,那么该指标应为 .(填入中的某个字母)
14、一种计算装置,有一个数据入口和一个运算出口,执行某种运算程序.
(1)当从口输入自然数时,从口得到实数,记为;
(2)当从口输入自然数时,在口得到的结果是前一结果倍.
当从口输入时,从口得到 ;要想从口得到,则应从口输入自然数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得分 评卷人
15.(本小题满分13分)
(1)、已知函数
若角
(2)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得到一个函数g(x)的图象,求g(x)的解析式.
得分 评卷人
16、(小题满分13分)
如图,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坐标,直角顶点,顶点在轴上,点为线段的中点
(Ⅰ)求边所在直线方程;
(Ⅱ)为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求圆的方程;
(Ⅲ)若动圆过点且与圆内切,求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得分 评卷人
17、(本小题13分)
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为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Ⅲ)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点到平
面的距离为?若存在,确定点的位置;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得分 评卷人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将一个半径适当的小球放入如图所示的容器最上方的入口处,小球将自由下落.小球在
下落的过程中,将3次遇到黑色障碍物,最后落入袋或袋中.已知小球每次遇到黑色障碍物时,向左、右两边下落的概率都是.
(Ⅰ)求小球落入袋中的概率;
(Ⅱ)在容器入口处依次放入4个小球,记为落入袋中的小球个数,试求的概率和的数学期望.
得分 评卷人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对任意都有
(Ⅰ)求和的值.
(Ⅱ)数列满足:=+,数列是等差数列吗?请给予证明;
(Ⅲ)令
试比较与的大小.
得分 评卷人
20、(本小题14分)
已知:在函数的图象上,以为切点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Ⅰ)求,的值;
(Ⅱ)是否存在最小的正整数,使得不等式对于恒成立?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的正整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Ⅲ)求证:(,).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请在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四(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东出土了一件龙山文化时期的空足白陶鬶。它的基本器型特点是,有一个从颈部向上延伸的长而大的流,有两前一后三个中空的足,还有一个连接颈部与后足的把手。
流,本来指水道,引申指容器内液体倒出时所经由的嘴,是一种在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的工艺。流的功用,是能比较方便地把液态的东西倒进某处。不过,仰韶文化时期的流都是横出的,不像这件从颈部延伸出来。这件陶器的口部没有盖子,如果用来盛酒或其他散发气味的液体,气味就容易逸失,据此可以判定它是盛水的器物。陶器上有三个中空足,这种中空足出现的时代要比实心足晚得多,最初是为煮饭的鼎设计的,目的是扩大受热的面积,节省薪柴的用费,后来才应用在烧水的陶器上。在扩大受热面积以后,出于减少整体热量损失的考虑,人们又渐渐缩小陶器的口部,以至于形成明显的器身与颈部之分;同时为了方便倾倒,就延伸口部成流,最终成为这件陶器的长直筒形式。
在古代,人们一直饮用河中井中的生水,5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却已经用火来烧水,这意味着什么呢?把水烧沸,就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今天,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在古代,却应该视之为一种革命性的观念。这类陶常普遍发现于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普遍用它烧开水,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
很多动物有天然的本能,知道利用某些植物可以治疗身体创伤。同样,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采用草药敷治某些外伤。这是因为常见的外伤病症清楚,借助经验就可以判断并进行治疗。但如果是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远古的人们难以找到发病的原因,就无法对症下药。一般认为,只有当人们对内科疾病有了认识,并能遵循一定的方针治疗时,才可以说该时代已经有了医学的萌芽。对饮水进行消毒不属于外科的范围,是预防内科疾病的行为,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后来,陶常的口被人们封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管状流,最终为一种称为“盉”的新器型所取代。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类似空足白陶鬶的器物了。
(摘编自许进雄《文物小讲》)
1.下列关于空足白陶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足白陶湾的流从颈部向上延伸,有这种流的陶鬶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己经可以见到。
B.空足白陶鬶的口部没有盖子,不利于保持酒或其他液体的气味,所以它应该是用来盛水的容器。
C.空足白陶鬶上应用了中空足的设计,这与鼎的中空足一样,目的就是扩大受热的面积,节省燃料。
D.空足白陶鬶颈部的长直筒形状,是人们为了减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缩小陶器的口部而形成的。
2.下列对于龙山文化时期用火烧水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水加热至沸腾,能够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从而大大减少人们患病的可能。
B. 龙山文化时期用火烧水的现象较普遍,说明当时人们大多有对饮水进行消毒的意识。
C. 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找到发病原因,用火烧水则表明已经找到内科病因。
D. 用火烧水体现了古人对内科疾病己有一定的认识,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濬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仍以瑄董漕运 董:督察
  B.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 相:省视,察看
  C.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 经理:处理,料理
  D.往返一年,失误农业 失误:疏忽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陈瑄治理漕运的具体做法的一组是()(3分)
  ①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②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③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④缘湖十里筑堤引舟⑤更民运为兑运⑥濬河有德于民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④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瑄总督海运时,成效卓著;后来管理漕运,更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为便利漕运,先后开凿了会通河、清江浦、白塔河等。
  B.为了节省漕运的费用,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开凿了二十里长的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并修闸筑堤,从此,漕运船只可以直达黄河。
C.陈瑄治理漕运,筹划周密:设置水闸,利于船只通行;建造粮仓,用于转运粮食;设馆置卒,避免船只搁浅;凿井植树,方便行路之人。
D.陈瑄镇守淮安期间,向宣宗皇帝进言,建议变民运为兑运,认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既方便军士,也便利百姓。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
  (2)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村 晚 茅塘马上
雷震 贺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8.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5分)
9.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6分)
(三)名句默写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 ”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 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
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 ”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 ”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 荼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 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 ”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 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 !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4)题。(25分)
金克木: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
张建安
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但没有合适的人选。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
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但陈世骧说金克木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一职。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
邵奇侣是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且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院里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
1930年,18岁的金克木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要学费不高的私人老师,他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也是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1933年,金克木去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得到邵可侣的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是《大学初级法文》。邵可侣在法文序中特地提到了金克木的贡献。金克木没想到,这便是他当大学老师的敲门砖。

1941年到1946年,金克木在印度工作和学习。他没去哪个大学进修,但有缘到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鹿野苑,住香客房间,与僧侣为伍,在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他再一次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对梵文和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得到已归隐的法喜老居士的真传。法喜老居士曾在印度的大学教书,又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许多人慕名向他学巴利语、学佛教,但从没有人找他学梵文。金克木是他唯一的梵文学生,他倾全力将自己的学问传给了金克木。金克木曾在《父与子》一文中提到当时的教学:“熟悉了以后,白天也让我去,两人在大炕上盘腿坐着对话。他很少戴上老花眼镜查书。先是我念、我讲、我问,他接下去,随口背诵,讲解,引证,提出疑难,最后互相讨论。”在这样的学习中,金克木精通了梵文和佛典。当他1946年回国时,他其实已成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稀缺人才”。
吴宓当时是武汉大学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又是校务委员会委员,其学问及人品是学界普遍推崇的。吴宓很看重金克木,马上向武汉大学推荐。但吴宓也没想到,他推荐金克木到外文系教梵文,而文学院院长刘永济却把金克木安排在哲学系教印度哲学。
原因跟金克木第一次当大学老师一样——当时武汉大学也找不到教印度哲学的合适人选,而这门课程又是必修课,金克木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吴宓不放心了,他十分认真地对金克木说:“你教语言、文学,我有信心。到哲学系去,我不放心。”金克木回答:“到哲学系对我更合适。因为我觉得,除汤用彤先生等几个人以外,不知道还有谁能应用直接资料讲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而且能联系、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哲学。何况我刚在印度待过几年,多少了解一点本土及世界研究印度哲学的情况,又花过工夫翻阅汉译佛典,所以自以为有把握。”
吴宓仍不放心,于是也像陈世骧一样,在教室外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
从此,金克木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从武汉大学到北京大学,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
(摘编自《情感读本》2011年9月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虽然只有小学毕业,没读过一天大学,但金克木先生完全凭自学精通了英语、世界语、法语和梵文,并且还到大学任教,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B.金克木只是邵可侣法文课的旁听生,但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一书却源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的讲义,这足以证明金克木在语言方面的过人天分以及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C.金克木能够到大学教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世骧和吴宓的推荐,但即使如此,他们都分别偷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说明他们也是只闻其名,对金克木的学术水平并不真正了解。
D.在印度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加上法喜老居士的倾力教授,使得金克木先生不仅精通梵文和佛典,对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也很在行,他甚至觉得到哲学系讲课更合适。
E.无论是被要求用英文讲法文,还是被安排去讲深奥的印度哲学,金克木都欣然接受,并且自信满满,他的讲课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所以称他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稀缺人才”绝非溢美之辞。
(2)结合文本,谈谈“跻身中国最优秀教授行列”的金克木先生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
(3)根据全文,概括金克木先生成为精通英语、世界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大师和国内某些领域中“稀缺人才”的主要原因。(6分)
(4)金克木先生的传奇经历在今天能否复制?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我亲爱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
B.在这横跨中国西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C.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D.《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那时,洋人凭借领事裁判权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地盘里盖洋房,开洋行,走私鸦片,贩卖军火等。
B.李先生的义举使这件众望所归的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流60多年后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C.1978年的夏季,文学开始复苏。当《班主任》《伤痕》等一批文学作品出现时,一向沉稳的严文井拍案而起,兴奋得几乎大呼大叫。
D. 广大读者十分关心这一事件如何了结,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把问题真正查个水落石出,并作出处理。
1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台湾的大学录取率创下了96.28%新高,录取分数也跌到了新低。数据显示,总计四科(共400分)最低录取分数为18.47分,也就是说,高中生只要平均一科考到4.7分就能上大学。因为没有最低门槛,有的学校甚至透露,就算考零分也能读大学。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请谈你的观点,并简要陈述理由,不超过100字。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①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吾辈自己不能自信,心中已无把握,焉能闻道?(《曾文正公全集》)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所体现的精神,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字数200字左右。(6分)
答: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下列属于趋利避害的是(  )
①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②澳门人民填海造陆 ③湖南人民围湖造田 ④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下图为“某一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2~5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的线速度由大到小为丙、乙、甲
B.三地的角速度由大到小为甲、乙、丙
C.AO为晨线,BO为昏线
D.甲—乙—丙的方向,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3.由上图所示信息,可以判定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23°26′N,90°E) B.(23°26′N,90°W)
C.(23°26′S,90°E) D.(23°26′S,90°W)
4.此时,甲地的地方时为(  )
A.12时 B.9时
C.15时 D.0时
5.此时,新一天所占范围为全球的(  )
A.1/2 B.1/3
C.1/4 D.3/4
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6.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
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
D.上海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0C
7.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变化B.冬季风势力强弱
C.城市化的发展D.降水的变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能源的利用主要种类有所不同。读“世界能源替代趋势图”,回答8-9题。
8.分析各能源替代趋势所占比例的时间发展规律,与K、L、M、N、P 5条曲线依次相对应的是(  )
A.石油 煤炭 太阳能 天然气 核能
B.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太阳能
C.太阳能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核能
D.天然气 石油 煤炭 核能 太阳能
9.有关上述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K曲线代表的能源我国进口的数量逐年增加
B.L曲线代表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在我国,N曲线代表的这种能源在我国东南沿海分布最多
D.P曲线代表的这种能源在我国四川盆地分布最多
下图为美洲大陆略图,图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单位:mm)资料。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地区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11.每年7、8月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第Ⅱ卷(非选择,共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3、从数据中发现、分析、归纳、表达地理信息,并进行解释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读下面四地气候类型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表中数据上行:平均气温(℃) 下行:降水量(mm)
*气温取约数。年平均气温与实际数误差1 ℃以内。
(1)甲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乙所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3)比较马尼拉与新德里气候特征的差异。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
(二)选考题
14、图5-10为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5-10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15、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