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3公正司法一、教学目标公正司法的内涵和内容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推进公正司法,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程序公正是否必然带来结果公正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旁听具体司法活动,体验、认同司法公正。2.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3.公共参与:自觉参与司法过程,感受我国司法实践。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正司法的内涵;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2.教学难点:公正司法的内涵;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法治是理解“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探索实践,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才得到有力法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才得以充分实现。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不断发展。司法机关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那么什么是公正司法?如何推进公正司法呢?本节课我们将了解这些问题。2、新课讲授(一)公正司法的内涵探究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无论是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是以法治为引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以及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统筹推进、蹄疾步稳,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思考:什么是公正司法?主体是谁?1.公正司法的内涵在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则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等。(1)公正司法的含义: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探究二:5月19日,怀远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来到了怀远县双桥集镇杨集村村民委员会,审理一起因修建村公路占用村民承包地引起的民事纠纷,村民代表旁听了本次庭审。承办法官在开庭之前就做了大量调解工作,多次与双方沟通交流,用耐心和细心明理讲法。当天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愿意在法院的组织下进行调解,并最终顺利达成和解协议。龙亢人民法庭将继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通过“以案释法”“法官讲法”引导广大群众懂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巡回法庭深入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让公平、公正的司法贴近生活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最大限度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感受司法在阳光下运行的温暖。公正司法有什么价值?公正司法的价值: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探究三:【辩论会】程序公正VS结果公正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展开辩论,理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3)公正司法的特征①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②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推进公正司法探究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诉讼论者每斥为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彼县大老爷已不啻千用百用,欲其不糊涂了事也。”这是一种野蛮的、不文明的办案方法,为我国现行法律所禁止,为广大民众所痛恨。S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开展"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省法院文明司法,持续改进司法作风,强化诉讼服务,不断提升办案质效,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如何推进公正司法?(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人民法院行使独立的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独立的检察权。(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结束新课 如今,无论是立案、听证、庭审,还是裁判、执行,司法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在公开渠道查询;无论是制定司法政策、出台司法解释,还是进行审判管理,人民法院的每一项工作都强调公开透明。“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落实司法公开的重要遵循。通过不断拓宽人民群众获得司法信息的渠道,为当事人和公众提供立体化、全方位、一站式、互动性的司法公开服务,人民法院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彰显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责任担当。 “司法公开提高了当事人对司法活动的参与程度,同时提高了公众对司法的关注和认知程度。”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说,人民群众与司法“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司法人员提高工作质效、规范履职行为,也有利于增强公众对司法的认识和理解,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和法治信仰。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公正司法的含义与意义,了解了如何推进公正司法,六、板书设计9.3公正司法(一)公正司法的内涵1.公正司法的内涵(1)公正司法的含义(2)公正司法的价值(3)公正司法的特征(二)推进公正司法(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七、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学案及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