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4全民守法一、教学目标全民守法的含义、原因和具体要求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二、核心素养1.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公共参与: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全民守法的内涵;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2.教学难点:全民守法的内涵;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明确的阐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全社会应该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推动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推进全民守法?2、新课讲授(一)全民守法的内涵探究一: 12月3日上午,广西科技馆广场飘扬着庄严的宪法宣誓誓词,50多名律师及单位职工、志愿者举起右手,表达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坚定决心。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机关党委、南宁市律师行业党委、青秀区纬武社区党委、广西科技馆党委、自治区信访局机关党委、广西糖业集团党委联合举办“科普惠农助力乡村振兴 宪法宣传引领全民守法”活动,组织律师、单位职工及志愿者于12月3日—5日在广西科技馆向公众和社区居民普及《宪法》 《民法典》《科普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知识,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营造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什么是全民守法?为什么要进行法治宣传?1.含义: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2.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民守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②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探究二:全民守法,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思考:全民守法有哪些具体要求?3.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①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②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探究三:推进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推进全民守法,需要进一步加强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让法治信仰根植于人民心中,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才能共建法治国家。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这为新时代推进全民守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要突出普法重点内容。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全民普法工作的全过程。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大力宣传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以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为重点,落实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律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要深化全民普法工作改革创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运用志愿服务力量强化社会普法,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推进智慧普法,提升普法的覆盖面和便捷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法治精神走近群众、融入生活。说说如何推进全民守法?1.观念: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行动: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3.道德: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3.结束新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确立了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其中,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各环节法治工作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全民守法的理论知识,更好在生活中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全民守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六、板书设计9.4全民守法(一)全民守法的内涵1.含义2.原因3.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二)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1.观念2.行动3.道德七、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学案及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