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对照地图和教材,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3.结合印度的自然条件特征,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数据和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二)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粮食生产的影响。〔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关于《西游记》的图片,提问学生:唐僧师徒四人最后去的是哪个国家?(印度)接着出示关于印度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教学〕一、概况1、读课本62页的文字材料,找出印度的首都、面积、人口。并在地图上找出印度首都新德里。总结: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地区,首都:新德里。陆地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七。人口:11.55亿(2009年)2、课件演示:图10.9“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图10.10“印度的地形”,提问,学生描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印度的经纬度位置?(2)印度位于哪个半球?(3)找出印度周围的海洋和山脉: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并指出它们位于什么方位。(4)找出印度的主要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并指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总结:印度的地理位置:(1)经度位置:70 E~100 E纬度位置:30 N~10 N;(2)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3)海陆位置:印度半岛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4)相对位置:西临巴基斯坦;北临中国、尼泊尔、不丹;东临孟加拉国、缅甸;东南隔海与斯里兰卡相望。二、自然环境3、课件演示:图10.10“印度的地形”,引导观察: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总结:1)印度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0米,东西两侧为山地,沿海有狭窄的平原)4、印度的河流:(1)恒河——印度第一大河,有“圣河”之称,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注入阿拉伯海。(2)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藏族的“摇篮”和“母亲河”;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国境内称贾木纳河;最后汇入恒河。【中国第5大长河、西藏第一大河,从水量看为印度和孟加拉国第二大河。】5、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害图片,提问印度为什么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和什么有关系?(气候)6、多媒体展示印度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印度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为主?7、出示图10.13“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概括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总结:终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8、根据印度气候特点,结合图10.2“热带季风示意”,分析说明造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师总结: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盛行东北季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较少,为旱季;6月到9月,盛行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很多,为雨季。西南季风晚来或早早退去、或风力弱,降水不足造成干旱;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过多造成水灾。9、读课本64页文字材料,找出解决印度水旱灾害的措施。三、印度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10、读图10.16“印度年降水量和农作物的分布”,找出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11、小组讨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原因(印度地形、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第一组:分析水稻和小麦;第二组:分析棉花和黄麻;第三组:分析甘蔗和茶叶。总结:作物 喜好 分布 原因水稻 地形平坦、光照充足、需水量多 印度半岛东北部、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 地区以平原为主、降水充足小麦 耐旱、需水少 印度北部地区 地势高、地处内陆,降水相对较少棉花 喜光热、耐干旱、喜沙性土壤 德干高原西北部 地区地处内陆,气温高,降水少。黄麻 喜水喜阴 恒河下游地区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降水丰富甘蔗 喜热、充足光照、需水量大 恒河平原 河网密集,灌溉方便茶叶 喜热喜湿、排水好 东北部的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良好的坡地〔课堂练习〕1、上海世博会的印度馆设计灵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宏的建筑,下列建筑中给印度馆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 )2、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____的国家,也是世界第____人口大国。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开始推行_____________。3、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北部是_________山,中部是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_高原。4、读“南亚季风图”,分析回答(1)请你根据风向的不同,在图中标出月份(1月或7月)(2)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____带和_____带,以_________气候为主,受季风的影响,_______灾害频繁。(3)雨季时,受______季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降水较多;旱季时,受______季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降水较少。〔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和了解了印度的概况、自然环境以及农业,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有什么样的文化,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