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7九上·瑞安期末)1942年元旦,英、美、苏三国元首和中国的宋子文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第二天又有其他二十二国代表签署了这一宣言。这一历史时刻见证了( )A.苏德战场的胜利 B.诺曼底登陆C.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答案】D【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A项苏德战场的胜利始于1943年,与题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与题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法西斯集团的瓦解始于1943年,与题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2.(2017九上·镇海期末)“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垣公告》【答案】B【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其主要内容包括: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B项《开罗宣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罗宣言》的内容。3.(2017九上·乐清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的中,导致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联合C.雅尔塔会议——讨论成立联合国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答案】B【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为程度性选择题,ABCD都对法西斯走向失败发挥了作用。其中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因此导致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联合,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4.(2017·台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C.德黑兰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答案】D【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家宣言》影响的识记。5.(2017·永嘉模拟)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走进历史。要了解二战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下列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最适合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重要转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德国的有生力量得到了极大地消耗,从此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重要转折事件的识记。6.(2017·金华模拟)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小明用年代尺整理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历程的识记。7.有人评论冷战时期的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可见,他认为联合国( )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C.推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D.促进了美苏两国的联合【答案】A【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1945年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进普遍和平等.题目中“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是说明冷战时期联合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成立的了解。8.(2017·杭州模拟)下图,是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三国共同打击德国,迫使德物体无条件投降;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内容的识记。9.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出现的两幅宣传海报(下图中的“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两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C.美国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答案】D【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图中的“卐”被四只手一起拉断,形象说明法西斯力量被摧毁。《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D符合题意,故选D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们更加应该珍惜和平的可贵。10.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珍珠港事件C.攻克柏林 D.诺曼底登陆【答案】D【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故选D。【点评】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它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之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另外,学生还要认识到,这一事件是二战期间国际合作的产物,其他的类似的史实还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苏联对日作战等。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45年初,美英盟军和苏军分别从西、东两面攻入德国境内。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举行会议。材料三: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称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侵华事件?(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会议针对日本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3)“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为什么会破灭?材料三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九 一八事变;七 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雅尔塔会议; 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是不正义的。言之有理即可)。启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侵略者发动战争,不仅给受侵略国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解答】(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会议举行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所以“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的原因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和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分析材料三的“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侵略者发动战争,不仅给受侵略国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所以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学生的综合能力。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材 料二: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 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下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材料四: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摘自自《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答案】(1)绥靖政策。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落空。(2)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1945 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现实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等【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解答】(1)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不去加以严厉制裁,反而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图祸水东流,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枉费心机”。(2)分析材料一,可知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英国不去加以严厉制裁,反而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分析材料二,可知英国丘吉尔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成为“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二战全面结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斯大林等。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中国人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利于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有利于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为维护亚洲的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绥靖政策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史实。(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3)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7九上·瑞安期末)1942年元旦,英、美、苏三国元首和中国的宋子文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第二天又有其他二十二国代表签署了这一宣言。这一历史时刻见证了( )A.苏德战场的胜利 B.诺曼底登陆C.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2017九上·镇海期末)“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垣公告》3.(2017九上·乐清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的中,导致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联合C.雅尔塔会议——讨论成立联合国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4.(2017·台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C.德黑兰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5.(2017·永嘉模拟)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走进历史。要了解二战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下列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最适合的是( )A. B.C. D.6.(2017·金华模拟)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小明用年代尺整理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7.有人评论冷战时期的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可见,他认为联合国( )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C.推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D.促进了美苏两国的联合8.(2017·杭州模拟)下图,是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A B.B C.C D.D9.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出现的两幅宣传海报(下图中的“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两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C.美国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0.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珍珠港事件C.攻克柏林 D.诺曼底登陆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45年初,美英盟军和苏军分别从西、东两面攻入德国境内。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举行会议。材料三: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称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侵华事件?(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会议针对日本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3)“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为什么会破灭?材料三给我们什么启示?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材 料二: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 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下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材料四: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摘自自《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A项苏德战场的胜利始于1943年,与题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与题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法西斯集团的瓦解始于1943年,与题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2.【答案】B【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其主要内容包括: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B项《开罗宣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罗宣言》的内容。3.【答案】B【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为程度性选择题,ABCD都对法西斯走向失败发挥了作用。其中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因此导致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联合,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4.【答案】D【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家宣言》影响的识记。5.【答案】B【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重要转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德国的有生力量得到了极大地消耗,从此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重要转折事件的识记。6.【答案】C【知识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历程的识记。7.【答案】A【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1945年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进普遍和平等.题目中“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是说明冷战时期联合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成立的了解。8.【答案】D【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三国共同打击德国,迫使德物体无条件投降;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内容的识记。9.【答案】D【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图中的“卐”被四只手一起拉断,形象说明法西斯力量被摧毁。《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D符合题意,故选D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们更加应该珍惜和平的可贵。10.【答案】D【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故选D。【点评】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它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之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另外,学生还要认识到,这一事件是二战期间国际合作的产物,其他的类似的史实还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苏联对日作战等。11.【答案】(1)九 一八事变;七 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雅尔塔会议; 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是不正义的。言之有理即可)。启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侵略者发动战争,不仅给受侵略国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解答】(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会议举行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所以“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的原因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和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分析材料三的“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侵略者发动战争,不仅给受侵略国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所以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学生的综合能力。12.【答案】(1)绥靖政策。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落空。(2)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1945 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现实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等【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解答】(1)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不去加以严厉制裁,反而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图祸水东流,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枉费心机”。(2)分析材料一,可知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英国不去加以严厉制裁,反而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分析材料二,可知英国丘吉尔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成为“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二战全面结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斯大林等。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中国人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利于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有利于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为维护亚洲的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绥靖政策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史实。(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3)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