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这里的“垃圾革命”说明我们人类正面临( )A.资源日益短缺 B.环境污染问题C.生态平衡失调 D.网络黑客问题【答案】B【知识点】全球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垃圾革命”说明当今世界我们人类正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解。2.(2017·上城模拟)2016年11月4日,___________正式生效。它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排放与自然吸收平衡,保护全球环境。( )A.《巴黎协定》 B.《维也纳公约》C.《蒙特利尔议定书》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A【知识点】全球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协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它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排放与自然吸收平衡,保护全球环境。【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协定》的识记。3.(2017·金华)今年2月起,我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实行河长责任制,人人参与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法制轨道D.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剿灭劣V类水【答案】D【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只能对环境污染起到缓解作用,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源,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理解。4.(2017·杭州模拟)G20峰会期间,有文章以此为标题:从“APEC蓝”到“西湖蓝”,何时迎来中国蓝?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 )A.沙尘暴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C.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问题 D.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蓝”喻指环境问题,所以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了解。5.(2017·杭州模拟)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严重 C.土壤污染 D.土地盐渍化(2)为了防止该区域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必须( )①严格治理大气污染,落实科学发展 ②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③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④因地制宜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A(2)D【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我国宜农的土地只占土地资源总量12%,但实际耕地却占土地资源总量的40%,大量的林地被开垦出来作为耕地耕种,对我国土地植被造成巨大的破坏,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有关知识。严格治理大气污染与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理解。6.(2017·杭州模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建议》,到2018年6月底,我国要在省、市、县、乡四级,全面建立河长制。建立“河长制”,是为了早日实现“河长治”。据此回答小题。(1)这一制度体现了我国( )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实行河长制后,河流治污将由党政首长负总责,将治污当做“一盘棋”来下。许多河长还开通微信群、QQ群,老百姓发现污染问题,能马上向河长反映,统一协调治理,加入家附近的河流受到污染,你认为给河长反映情况是( )①多管闲事无济于事的表现 ②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③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表现 ④没有认清公民责任的表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1)A(2)C【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建立“河长制”,是为了早日实现“河长治”,即为了保护环境,没有体现经济利益和保护环境两者的关系,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许多河长还开通微信群、QQ群,老百姓发现污染问题,能马上向河长反映,统一协调治理,加入家附近的河流受到污染”可知,这是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是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表现,所以②③符合题意。多管闲事无济于事、没有认清公民责任这些都是错误的理念,所以①④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7.(2017·杭州模拟)2017年两会在3月15日正式落幕,此次两会也产生了一系列热搜词,如“环保”。“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下列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驱霾除污的有(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④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我国现有的经济科技发展条件不具备可行性,所以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对策的理解。8.(2017·杭州模拟)2016年入秋以来,我国多地深陷雾霾天气,能见度底,空气质量差,给人们的出行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远离雾霾,政府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PM5浓度的检测,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说明( )①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 ②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中心工作③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④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②错误;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解决环境污染无关,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决环境问题对策的理解。9.(2016·金华模拟)2015年入秋以来,我国多地深陷雾霾天气,能见度底,空气质量差,给人们的出行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远离雾霾,政府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PM2.5浓度的检测,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说明( )①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 ②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中心工作③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④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所以②错误;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治理大气污染没有直接联系,所以③无关。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10.(2016九下·萧山月考)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这表明我国重视( )①经济增速 ②环境保护 ③社会和谐 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从题干中“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中看出,我国重视环境保护,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没有追求经济增速的意思。故选择D。【点评】知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对受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按日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答案】(1)宪法和我国的环境国情。规范作用、保护作用。(2)秋日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分)材料中秋日的观点违背了新《环境保护法》中“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的要求。【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立足于我国的环境国情,考查宪法与普通法,法律的作用、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第(1)伺,根据设问直接作答。第( 2 )题是辨析题,要注意答题格式分两步作答,第一步先找出课本中有关如何自觉履行义务的要求,第二步结合材料回答。【点评】知道我国的环境问题和法律的作用,并掌握辨析题的答题方法。12.(2017九上·乐清期中)时过境迁,家园的依稀,故土的远去,牵动着人们缕缕乡愁。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乡愁》,请你品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朵白云,我在田野里,小鸟在碧空里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未来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不再有那乡愁的叹息(1)你认为小楠愁的是什么?(2)你认为如何让妈妈不再有乡愁的叹息?(3)你心目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答案】(1)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国家: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大力宣传提高公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规范公民文明行为加强监督;企业: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环保治理投入;个人: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用于同破坏资源环境行为做斗争。(3)略【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我国资源问题【解析】【分析】(1)由“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可以看出,小楠愁的是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围绕保护环境进行表述。国家: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大力宣传提高公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规范公民文明行为加强监督;企业: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环保治理投入;个人: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用于同破坏资源环境行为做斗争。(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绿草茵茵;蓝天白云;碧水长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表述能力。13.(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将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作为G20峰会的东道主,为全球宾朋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和杭州市气候类型图材料二: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材料三:目前杭州集聚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总部也位于杭州,杭州已经成为科技支持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幸福和谐品质之城】材料四:杭州正按照“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工作,加快环境治理特别是雾霾治理,让会议期间见到更多蓝天白云。为世界展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友好型城市的良好形象。(1)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杭州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2)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出发,分析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3)作为我们青少年,请从PRED角度说一说你能为这次G20盛会成功举办做些什么?【答案】(1)南方;亚热带季风(2)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人文条件:人口密度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3)不乱扔垃圾,爱护花木,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杭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杭州区域经济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原因:人口密度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3)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保护环境,护航G20,作为青少年,要不乱扔垃圾,爱护花木,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14.(2016·衢州)光伏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光伏项目规模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近年来,众多光伏企业落户浙江,获得良好效益。据浙江正泰光伏电站介绍,虽然前期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但全部建成后,预计未来25年,可创税收8亿元,节约标准煤1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3万吨,节约用水912万吨。浙江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与本地很多因素有关(见下表)。浙江省2015年主要经济要素发展水平居全国的位次表浙江主要 经济要素 GDP 区域科技 创新能力 每十万人口中受 过高等教育人数 人口密度 油气资源居全国位次 第4位 第5位 第13位 第8位 陆域尚 未发现(1)材料一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中,哪一个主要由人为造成?这说明了什么道理?(2)结合材料,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说明浙江省发展光伏产业的理由。【答案】(1)雾霾天气。这说明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对会髟噙环境,环境因素又影响经济的发展。(2)①浙江人口稠密,但油气等能源资源短缺,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发展光伏产业能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缓解浙江能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光伏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高,但建成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浙江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高,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环境效益,促进经挤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光伏产业既能发挥渐江发展经济的优势,又能弥补其劣势,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因地制宜谋发展【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在雾霾天气、雨雪天气时,光伏发电量少,其中要注意题目中问的是人为因素,而雨、雪天气是自然因素,因此影响光伏发电的人为因素是雾霾天气。而雾霾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反过来环境问题又制约了经挤的发晨。(2)本题考查的是浙江发展光伏产业的有关知识,要求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祈浙江省发展光伏产业的理由。经济发展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分析浙征省发展光伏产业有哪些优势条件合劣势条件,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①浙江人口稠密,但油气等能源资源短缺,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发展光伏产业能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缓解浙江能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光伏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高,但建成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浙江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高,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环境效益,促进经挤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光伏产业既能发挥渐江发展经济的优势,又能弥补其劣势,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1 / 1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这里的“垃圾革命”说明我们人类正面临( )A.资源日益短缺 B.环境污染问题C.生态平衡失调 D.网络黑客问题2.(2017·上城模拟)2016年11月4日,___________正式生效。它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排放与自然吸收平衡,保护全球环境。( )A.《巴黎协定》 B.《维也纳公约》C.《蒙特利尔议定书》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2017·金华)今年2月起,我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实行河长责任制,人人参与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法制轨道D.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剿灭劣V类水4.(2017·杭州模拟)G20峰会期间,有文章以此为标题:从“APEC蓝”到“西湖蓝”,何时迎来中国蓝?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 )A.沙尘暴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C.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问题 D.如何促进经济发展5.(2017·杭州模拟)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严重 C.土壤污染 D.土地盐渍化(2)为了防止该区域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必须( )①严格治理大气污染,落实科学发展 ②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③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④因地制宜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7·杭州模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建议》,到2018年6月底,我国要在省、市、县、乡四级,全面建立河长制。建立“河长制”,是为了早日实现“河长治”。据此回答小题。(1)这一制度体现了我国( )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实行河长制后,河流治污将由党政首长负总责,将治污当做“一盘棋”来下。许多河长还开通微信群、QQ群,老百姓发现污染问题,能马上向河长反映,统一协调治理,加入家附近的河流受到污染,你认为给河长反映情况是( )①多管闲事无济于事的表现 ②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③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表现 ④没有认清公民责任的表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2017·杭州模拟)2017年两会在3月15日正式落幕,此次两会也产生了一系列热搜词,如“环保”。“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下列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驱霾除污的有(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④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2017·杭州模拟)2016年入秋以来,我国多地深陷雾霾天气,能见度底,空气质量差,给人们的出行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远离雾霾,政府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PM5浓度的检测,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说明( )①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 ②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中心工作③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④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16·金华模拟)2015年入秋以来,我国多地深陷雾霾天气,能见度底,空气质量差,给人们的出行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远离雾霾,政府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PM2.5浓度的检测,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说明( )①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 ②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中心工作③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④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16九下·萧山月考)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这表明我国重视( )①经济增速 ②环境保护 ③社会和谐 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对受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按日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12.(2017九上·乐清期中)时过境迁,家园的依稀,故土的远去,牵动着人们缕缕乡愁。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乡愁》,请你品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朵白云,我在田野里,小鸟在碧空里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未来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不再有那乡愁的叹息(1)你认为小楠愁的是什么?(2)你认为如何让妈妈不再有乡愁的叹息?(3)你心目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13.(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将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作为G20峰会的东道主,为全球宾朋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和杭州市气候类型图材料二: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材料三:目前杭州集聚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总部也位于杭州,杭州已经成为科技支持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幸福和谐品质之城】材料四:杭州正按照“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工作,加快环境治理特别是雾霾治理,让会议期间见到更多蓝天白云。为世界展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友好型城市的良好形象。(1)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杭州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2)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出发,分析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3)作为我们青少年,请从PRED角度说一说你能为这次G20盛会成功举办做些什么?14.(2016·衢州)光伏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光伏项目规模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近年来,众多光伏企业落户浙江,获得良好效益。据浙江正泰光伏电站介绍,虽然前期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但全部建成后,预计未来25年,可创税收8亿元,节约标准煤1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3万吨,节约用水912万吨。浙江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与本地很多因素有关(见下表)。浙江省2015年主要经济要素发展水平居全国的位次表浙江主要 经济要素 GDP 区域科技 创新能力 每十万人口中受 过高等教育人数 人口密度 油气资源居全国位次 第4位 第5位 第13位 第8位 陆域尚 未发现(1)材料一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中,哪一个主要由人为造成?这说明了什么道理?(2)结合材料,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说明浙江省发展光伏产业的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全球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垃圾革命”说明当今世界我们人类正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解。2.【答案】A【知识点】全球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协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它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排放与自然吸收平衡,保护全球环境。【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协定》的识记。3.【答案】D【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只能对环境污染起到缓解作用,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源,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理解。4.【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蓝”喻指环境问题,所以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了解。5.【答案】(1)A(2)D【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我国宜农的土地只占土地资源总量12%,但实际耕地却占土地资源总量的40%,大量的林地被开垦出来作为耕地耕种,对我国土地植被造成巨大的破坏,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有关知识。严格治理大气污染与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理解。6.【答案】(1)A(2)C【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建立“河长制”,是为了早日实现“河长治”,即为了保护环境,没有体现经济利益和保护环境两者的关系,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许多河长还开通微信群、QQ群,老百姓发现污染问题,能马上向河长反映,统一协调治理,加入家附近的河流受到污染”可知,这是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是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表现,所以②③符合题意。多管闲事无济于事、没有认清公民责任这些都是错误的理念,所以①④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7.【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我国现有的经济科技发展条件不具备可行性,所以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对策的理解。8.【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②错误;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解决环境污染无关,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决环境问题对策的理解。9.【答案】B【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所以②错误;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治理大气污染没有直接联系,所以③无关。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10.【答案】D【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从题干中“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中看出,我国重视环境保护,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没有追求经济增速的意思。故选择D。【点评】知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11.【答案】(1)宪法和我国的环境国情。规范作用、保护作用。(2)秋日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分)材料中秋日的观点违背了新《环境保护法》中“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的要求。【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立足于我国的环境国情,考查宪法与普通法,法律的作用、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第(1)伺,根据设问直接作答。第( 2 )题是辨析题,要注意答题格式分两步作答,第一步先找出课本中有关如何自觉履行义务的要求,第二步结合材料回答。【点评】知道我国的环境问题和法律的作用,并掌握辨析题的答题方法。12.【答案】(1)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国家: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大力宣传提高公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规范公民文明行为加强监督;企业: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环保治理投入;个人: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用于同破坏资源环境行为做斗争。(3)略【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我国资源问题【解析】【分析】(1)由“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可以看出,小楠愁的是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围绕保护环境进行表述。国家: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大力宣传提高公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规范公民文明行为加强监督;企业: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环保治理投入;个人: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用于同破坏资源环境行为做斗争。(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绿草茵茵;蓝天白云;碧水长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表述能力。13.【答案】(1)南方;亚热带季风(2)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人文条件:人口密度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3)不乱扔垃圾,爱护花木,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杭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杭州区域经济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原因:人口密度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3)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保护环境,护航G20,作为青少年,要不乱扔垃圾,爱护花木,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14.【答案】(1)雾霾天气。这说明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对会髟噙环境,环境因素又影响经济的发展。(2)①浙江人口稠密,但油气等能源资源短缺,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发展光伏产业能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缓解浙江能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光伏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高,但建成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浙江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高,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环境效益,促进经挤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光伏产业既能发挥渐江发展经济的优势,又能弥补其劣势,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因地制宜谋发展【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在雾霾天气、雨雪天气时,光伏发电量少,其中要注意题目中问的是人为因素,而雨、雪天气是自然因素,因此影响光伏发电的人为因素是雾霾天气。而雾霾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反过来环境问题又制约了经挤的发晨。(2)本题考查的是浙江发展光伏产业的有关知识,要求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祈浙江省发展光伏产业的理由。经济发展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分析浙征省发展光伏产业有哪些优势条件合劣势条件,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①浙江人口稠密,但油气等能源资源短缺,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发展光伏产业能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缓解浙江能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光伏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高,但建成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浙江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高,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环境效益,促进经挤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光伏产业既能发挥渐江发展经济的优势,又能弥补其劣势,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