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6年4月12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如图中所示的工具书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这反映了( )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据“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可知,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因而不含有①的选项CD不符合题意,《新华字典》不是英语版本,不能说明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含有②的选项B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华字典在中外文化方面的影响.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便捷,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2.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答案】C【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准确识记。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C.十四大 D.十五大【答案】B【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三大有关知识的识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三大有关知识的识记。【点评】掌握对中共十三大有关知识的识记。4.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答案】C【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故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2016·金华模拟)2016年3月8日,贵州籍女子李某因涉嫌违反2016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反恐怖主义法》,被义乌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天。这也是义乌警方处理的首例违反《反恐怖主义法》案例。按性质来看,她的行为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答案】B【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李某涉嫌违反2016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反恐怖主义法》,被义乌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天,通过行政拘留可以判断其行为属于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理解。6.(2016·金华模拟)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两弹一星”C.科技创新 D.教育创新【答案】C【知识点】两弹一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两弹一星”精神,其核心是自力更生,科技创新。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7.(2017·杭州模拟)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题。( )A.深化改革 B.推进依法治国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答案】D【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8.(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回顾历史,“中国号”航船在一次次严峻考验面前,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中国号”航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政治基石是( )A.领导人的英明决策B.全国各族人民的结奋斗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答案】D【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地位的识记。9.(2017·上城模拟)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A.农业可持续发展 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科技创新驱动 D.农业现代化【答案】B【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了解。10.(2017九上·台州期中)2017年台州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 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 )A.顽强的拼搏精神 B.强烈的忧患意识C.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D.时间空闲,无事可做【答案】C【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有关知识。本题是道德与法治题。分析材料“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二、问答题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回首改革成果】【破解改革难题】表12013年部分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浙江 江苏 河南 贵州 广西51.7% 49.0% 30.1% 29.0% 25.0%链接:我国自2008年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以来,东部高校面向中西部省份招生数从3.5万人增加到18.5万人,逐步缩小了区域入学机会差距。2014年,国家将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描绘改革蓝图】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去担当,更宏伟的目标召唤我们去实现。我们定会一步步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1)图10、图11中的数据变化分别说明了什么?(2)根据表1和链接内容,分析我国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性。(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们要实现怎样的宏伟目标? 【答案】(1)图10: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提升,说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图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2)因为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教育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此题是我国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认识,旨在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不足。试题整体图文并茂,数据客观,整体 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注重对学生分析材料,掌握核心知识等方面的考查,联系社会实际,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内在联系与时政性,特别注重学生将时政素材和所 学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其中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能够结合说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描述当代中国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属于理解、分析层次。12.某校九年级开展“立足国情,展望发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事先收集了部分资料:材料一:新婚大件:今年初三的红红说:“我的爷爷奶奶结婚时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四大件;我的爸爸妈妈结婚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我表哥和表嫂去年结婚时有120平方米的新房和小轿车。”材料二:到2007年,我国尚有1479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材料三: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生活还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1)感悟发展:材料一中“新婚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3)我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要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1)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改善。(2)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3)我国还需要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建设、外交等方面努力。譬如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联系合作等。【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理解。学生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同时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说明解 决思路,理解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材料中以小见大,有身边事例,有国家概括和发展展望,观点鲜明,角度具有发散性,符合学生答题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 分析能力,体现出知识综合性和能力的拓展性,尤其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其中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通过探究活动模式,凸显“认识现象──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逻辑思路,属于在理解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层次。1 / 1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6年4月12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如图中所示的工具书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这反映了( )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2.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C.十四大 D.十五大4.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5.(2016·金华模拟)2016年3月8日,贵州籍女子李某因涉嫌违反2016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反恐怖主义法》,被义乌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天。这也是义乌警方处理的首例违反《反恐怖主义法》案例。按性质来看,她的行为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6.(2016·金华模拟)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两弹一星”C.科技创新 D.教育创新7.(2017·杭州模拟)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题。( )A.深化改革 B.推进依法治国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8.(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回顾历史,“中国号”航船在一次次严峻考验面前,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中国号”航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政治基石是( )A.领导人的英明决策B.全国各族人民的结奋斗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9.(2017·上城模拟)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A.农业可持续发展 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科技创新驱动 D.农业现代化10.(2017九上·台州期中)2017年台州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 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 )A.顽强的拼搏精神 B.强烈的忧患意识C.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D.时间空闲,无事可做二、问答题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回首改革成果】【破解改革难题】表12013年部分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浙江 江苏 河南 贵州 广西51.7% 49.0% 30.1% 29.0% 25.0%链接:我国自2008年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以来,东部高校面向中西部省份招生数从3.5万人增加到18.5万人,逐步缩小了区域入学机会差距。2014年,国家将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描绘改革蓝图】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去担当,更宏伟的目标召唤我们去实现。我们定会一步步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1)图10、图11中的数据变化分别说明了什么?(2)根据表1和链接内容,分析我国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性。(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们要实现怎样的宏伟目标? 12.某校九年级开展“立足国情,展望发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事先收集了部分资料:材料一:新婚大件:今年初三的红红说:“我的爷爷奶奶结婚时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四大件;我的爸爸妈妈结婚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我表哥和表嫂去年结婚时有120平方米的新房和小轿车。”材料二:到2007年,我国尚有1479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材料三: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生活还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1)感悟发展:材料一中“新婚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3)我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要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据“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可知,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因而不含有①的选项CD不符合题意,《新华字典》不是英语版本,不能说明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含有②的选项B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华字典在中外文化方面的影响.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便捷,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2.【答案】C【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准确识记。3.【答案】B【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三大有关知识的识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三大有关知识的识记。【点评】掌握对中共十三大有关知识的识记。4.【答案】C【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故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B【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李某涉嫌违反2016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反恐怖主义法》,被义乌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天,通过行政拘留可以判断其行为属于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理解。6.【答案】C【知识点】两弹一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两弹一星”精神,其核心是自力更生,科技创新。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7.【答案】D【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8.【答案】D【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地位的识记。9.【答案】B【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了解。10.【答案】C【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有关知识。本题是道德与法治题。分析材料“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11.【答案】(1)图10: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提升,说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图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2)因为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教育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此题是我国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认识,旨在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不足。试题整体图文并茂,数据客观,整体 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注重对学生分析材料,掌握核心知识等方面的考查,联系社会实际,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内在联系与时政性,特别注重学生将时政素材和所 学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其中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能够结合说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描述当代中国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属于理解、分析层次。12.【答案】(1)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改善。(2)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3)我国还需要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建设、外交等方面努力。譬如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联系合作等。【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理解。学生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同时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说明解 决思路,理解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材料中以小见大,有身边事例,有国家概括和发展展望,观点鲜明,角度具有发散性,符合学生答题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 分析能力,体现出知识综合性和能力的拓展性,尤其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其中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通过探究活动模式,凸显“认识现象──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逻辑思路,属于在理解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层次。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