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历社八上4.2.1《隋的兴亡》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17八上·绍兴期中)下列朝代中,实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东汉 ③西晋 ④隋朝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西晋、隋 B.东汉、南宋、隋C.蜀、西晋、金 D.蜀、西夏、元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4.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B.繁荣而短暂C.统治者下分残暴D.开凿了大运河6.“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 哈物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7.《把荣誉还给隋文帝》揭示隋文帝在治国和驾驭群臣方面的得失,挖掘大隋帝国兴亡的历史根源。下列各项与隋文帝无关的是( )A.励精图治,经济繁荣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C.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D.灭掉了南方的陈,重新统一了南北8.“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隋朝统一以后,统治者隋文帝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经济B.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大力发展中原经济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往来D.隋朝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战争需要大量的物力,因此极大地推动了隋朝经济的发展9.《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B.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C.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D.589 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10.秦与隋两个朝代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①都是短命王朝②都修建了大型工程③都制定了重大制度④都被少数民族灭亡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 )A.隋朝的大运河 B.秦朝的万里长城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的丝绸之路12.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图2中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13.(2016八上·温岭期末)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杭州推出了“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14.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为( )A.涿郡 B.燕京 C.范阳 D.中都16.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C.运输 D.饮水17.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18.唐朝诗人皮日休曾道:“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课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19.“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 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二、材料分析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21.读下面两首诗,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胡曾在《汴水》一诗中的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2)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的观点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3)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22.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端点A 、C 、中心B (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D 、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之前是西汉,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朝代,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识记。2.【答案】A【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线索的认识,魏蜀吴三国时期,西晋结束三国的分裂,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后西晋灭亡,东晋开始,最后结束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实现国家统一的是杨坚建立的隋朝,故此题答案选A。【点评】掌握我国朝代更替的相关知识。3.【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隋朝的相关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文帝在位时实现了南北统一。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答案选A。【点评】掌握我国隋朝的相关知识,4.【答案】D【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①③是隋朝统一后出现的局面和采取的措施.因此符合题意的是②④。【点评】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隋朝统一”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5.【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A、C、D三项都是从某一方面或角度对隋朝作的评价,只有D项能概括隋朝的全貌。【点评】考查对阶段特征的宏观把握能力。6.【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当时人口激增,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杨坚建立隋朝与隋朝的统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杨坚建立隋朝与隋朝的统一.7.【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为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开凿大运河发生在隋炀帝统治时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8.【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B、C、D三个选项都是滥用民力,消耗国力的,只有A通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兴盛局面。【点评】本题考查对隋朝兴盛的理解。9.【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CD是隋文帝的贡献。故答案选择B。【点评】掌握隋朝的相关史实。10.【答案】C【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隋的兴亡【解析】【分析】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治非常短暂,秦二世统治时被农民起义灭亡。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治非常短暂,到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时期被农民起义灭亡。C项①②③是秦与隋两个朝代的相似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1.【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同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到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答案选择A。【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12.【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琢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所以图中②处是洛阳,故答案选择B。【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13.【答案】D【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靠近杭州的是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江南河。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识记。14.【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古城苏州,因京杭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追根溯源,京杭大运河的发端在扬州.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就是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了苏州、杭州等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组成部分.15.【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隋朝大运河的掌握。根据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87页,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为涿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北京的古称。16.【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隋的兴亡考点的掌握。“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这条大运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点评】要求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17.【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坑,全长两万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B是作用,CD和隋朝大运河关系不大。故答案选择A。【点评】本题考查对于隋大运河相关知识的识记。18.【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意义的认识,从材料中的“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丰富)哉”信息判断这是沟通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就是要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适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本题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大运河的识记和理解,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隋朝的巩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19.【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从题文“自清末改潜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来看,AC认识不正确。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且说法错误。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正确,故答案选择B。【点评】 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20.【答案】(1)大运河。(2)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涿郡指北京,江都指扬州(4)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发展。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开通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材料一提到“隋亡”,可知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涿郡指北京,江都指扬州。大运河的作用是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发展。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点评】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21.【答案】(1)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2)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3)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要求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评价大运河。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点评】本题掌握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22.【答案】(1)隋炀帝(杨广)。(2)涿郡;余杭;洛阳。(3)长江;黄河。(4)江南河。(5)通济渠。(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1)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了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3)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图中D和E分别是长江和黄河。(4)通过观察图片,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江都)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江南河。(5)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2000多千米。其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通济渠。(6)结合所学知识,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1)隋炀帝(杨广)。(2)涿郡;余杭;洛阳。(3)长江;黄河。(4)江南河。(5)通济渠。(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隋朝大运河可以概括为“中心一、用途二、三个点、分四段、连五河、跨六省”。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历社八上4.2.1《隋的兴亡》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17八上·绍兴期中)下列朝代中,实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东汉 ③西晋 ④隋朝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之前是西汉,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朝代,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识记。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西晋、隋 B.东汉、南宋、隋C.蜀、西晋、金 D.蜀、西夏、元【答案】A【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线索的认识,魏蜀吴三国时期,西晋结束三国的分裂,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后西晋灭亡,东晋开始,最后结束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实现国家统一的是杨坚建立的隋朝,故此题答案选A。【点评】掌握我国朝代更替的相关知识。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隋朝的相关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文帝在位时实现了南北统一。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答案选A。【点评】掌握我国隋朝的相关知识,4.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①③是隋朝统一后出现的局面和采取的措施.因此符合题意的是②④。【点评】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隋朝统一”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5.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B.繁荣而短暂C.统治者下分残暴D.开凿了大运河【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A、C、D三项都是从某一方面或角度对隋朝作的评价,只有D项能概括隋朝的全貌。【点评】考查对阶段特征的宏观把握能力。6.“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 哈物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当时人口激增,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杨坚建立隋朝与隋朝的统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杨坚建立隋朝与隋朝的统一.7.《把荣誉还给隋文帝》揭示隋文帝在治国和驾驭群臣方面的得失,挖掘大隋帝国兴亡的历史根源。下列各项与隋文帝无关的是( )A.励精图治,经济繁荣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C.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D.灭掉了南方的陈,重新统一了南北【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为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开凿大运河发生在隋炀帝统治时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8.“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隋朝统一以后,统治者隋文帝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经济B.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大力发展中原经济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往来D.隋朝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战争需要大量的物力,因此极大地推动了隋朝经济的发展【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B、C、D三个选项都是滥用民力,消耗国力的,只有A通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兴盛局面。【点评】本题考查对隋朝兴盛的理解。9.《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B.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C.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D.589 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CD是隋文帝的贡献。故答案选择B。【点评】掌握隋朝的相关史实。10.秦与隋两个朝代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①都是短命王朝②都修建了大型工程③都制定了重大制度④都被少数民族灭亡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隋的兴亡【解析】【分析】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治非常短暂,秦二世统治时被农民起义灭亡。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治非常短暂,到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时期被农民起义灭亡。C项①②③是秦与隋两个朝代的相似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1.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 )A.隋朝的大运河 B.秦朝的万里长城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的丝绸之路【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同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到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答案选择A。【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12.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图2中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琢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所以图中②处是洛阳,故答案选择B。【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13.(2016八上·温岭期末)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杭州推出了“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答案】D【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靠近杭州的是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江南河。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识记。14.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古城苏州,因京杭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追根溯源,京杭大运河的发端在扬州.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就是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了苏州、杭州等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组成部分.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为( )A.涿郡 B.燕京 C.范阳 D.中都【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隋朝大运河的掌握。根据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87页,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为涿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北京的古称。16.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C.运输 D.饮水【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隋的兴亡考点的掌握。“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这条大运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点评】要求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17.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坑,全长两万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B是作用,CD和隋朝大运河关系不大。故答案选择A。【点评】本题考查对于隋大运河相关知识的识记。18.唐朝诗人皮日休曾道:“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课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意义的认识,从材料中的“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丰富)哉”信息判断这是沟通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就是要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适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本题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大运河的识记和理解,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隋朝的巩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19.“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 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从题文“自清末改潜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来看,AC认识不正确。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且说法错误。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正确,故答案选择B。【点评】 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二、材料分析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答案】(1)大运河。(2)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涿郡指北京,江都指扬州(4)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发展。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开通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材料一提到“隋亡”,可知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涿郡指北京,江都指扬州。大运河的作用是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发展。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点评】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21.读下面两首诗,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胡曾在《汴水》一诗中的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2)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的观点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3)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答案】(1)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2)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3)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要求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评价大运河。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点评】本题掌握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22.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端点A 、C 、中心B (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D 、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答案】(1)隋炀帝(杨广)。(2)涿郡;余杭;洛阳。(3)长江;黄河。(4)江南河。(5)通济渠。(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1)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了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3)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图中D和E分别是长江和黄河。(4)通过观察图片,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江都)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江南河。(5)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2000多千米。其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通济渠。(6)结合所学知识,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1)隋炀帝(杨广)。(2)涿郡;余杭;洛阳。(3)长江;黄河。(4)江南河。(5)通济渠。(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隋朝大运河可以概括为“中心一、用途二、三个点、分四段、连五河、跨六省”。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八上4.2.1《隋的兴亡》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八上4.2.1《隋的兴亡》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