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将第Ⅰ卷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空格处,第Ⅱ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Ⅰ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
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2、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
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②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分速度 ③物体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④物体运动的位移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关于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恒定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指向圆心
4、如图1所示,用细绳拴一小球在光滑桌面上绕一铁钉(系一绳套)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
C.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和向心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5、.在一次汽车拉力赛中,汽车要经过某半径为R的圆弧形水平轨道,地面对汽车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1倍,汽车要想通过该弯道时不发生侧滑,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不应大于( )
6、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a,则( )
A.小球的角速度为 B.小球的运动周期
C.小球的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
D.小球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
7、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值是v,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值为( )
A.0 B.mg C.3mg D.5mg
8、用跨过定滑轮的绳把湖中小船拉靠岸,如图所示,已知拉绳的速度v不变,则船速( )
A.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漏选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9、平抛运动是( )
A.匀速率曲线运动 B.匀变速曲线运动
C.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运动
10、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A. 运动时间为 B.瞬时速度为
C.运动时间为 D. 瞬时速度为
11、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半径之比是2:9 B.它们的半径之比是1:2
C.它们的周期之比是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是1: 3
12、.一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最小速度为
B.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可以为零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也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同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安装好器材,注意调节斜槽末端 和平板竖直,记下抛出点O和过抛出点O的竖直线;
B.让小球多次从 位置上由静止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C.取下白纸,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 (选①小球各位置连线②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D.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 0= (用XY表示)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 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14、如图所示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每一小方格边长5厘米,g取10米/秒2,则
  (1)闪光的频率是__________次/秒。
  (2)小球运动的水平分速度是__________米/秒。
  (3)小球经过B点时竖直分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米/秒。
15、如图五所示,水速为v0,A、B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与v2,二船头方向与岸始终保持夹角为α和β,二船渡河时间相等,则v1:v2= 。
Ⅱ卷
四、计算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28分,要写出解题过程和必要的解题说明,直接写得数不得分。)
16、(6分)将一物体从高为20m的地方水平抛出,初速度为10m/s,忽略空气阻力,求抛出的水平距离?
17、(10分)如图八所示,长度为L=1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5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计算:(g=10m/s2)
(1)小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
(2)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子的拉力;
18、(12分)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冲上一个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已知轨道的半径为R,小球到达轨道的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恰好等于小球的重力。请求出:(1)小球到达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2)小球落地时距离A点多远?
(3)小球落地时速度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说明: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 A与b B. Y与y C. E与E D. f与f
4.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卵细胞 :含Y的卵细胞=1:1
D.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5.哪个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9:3:3:1的遗传现象
6.一个四分体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是
A. 2:1 B. 1:1 C.1:2 D. 4:1
7.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8.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各杂交组合的所有后代中,与双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是
A.BbSs × bbss B.BbSs × bbSs
C.BbSS × BBSS D.BBSs × bbss
9. 一对夫妇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体检时发现丈夫并指(一种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妻子色盲(一种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且患有眼视网膜炎(此病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则他们的子女的情况是:
A.男孩一定色盲且患有眼视网膜炎,可能并指;女孩患有眼视网膜炎,可能并指但不色盲
B.男孩一定色盲及并指但视网膜正常;女孩患有眼视网膜炎及并指但不色盲
C.男孩患有眼视网膜炎及并指但色觉正常;女孩眼视网膜正常,并指且色盲
D.男孩一定色盲、并指且患有眼视网膜炎;女孩可能有眼视网膜炎和并指一定色盲
10.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11.以性染色体为XY的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产生的牛犊为
A.雌性 B.雄性
C.性别不能确定 D.雌雄比例为1:1
12.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症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为男性,是由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B.患者为男性,是由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C.患者为女性,是由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D.患者为女性,是由父方减数分子所致
13.一个含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染色体组合可以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1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15.白公鸡和黑母鸡杂交,生下100%的蓝色安得鲁森鸡。当两个这种安得鲁森鸡交配时,理论上其后代可能是
A. 100%白色 B.25%白色、25%黑色、50%蓝色
B. 25%白色、75%黑色 D.25%白色、75%蓝色
16.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4:4:1:1,此生物测交,后代出现AaBb的几率是
A.1/4 B.1/10 C.1/5 D.2/5
17. 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色盲病的兄弟,他们婚后生色盲病的男孩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
18.图甲表示某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甲细胞的变化对应于图乙中的时间段是
A.7~8
B.4~7
C.8~9
D.4~5
19. 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A. 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 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
C. 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 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0.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2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22.从杂合的圆粒种子豌豆(Rr)所结的种子中任取2粒种植,它们都发育成圆粒种子的植株的概率是
A.1/4 B.1/2
C.9/16 D.3/4
23.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何时发生分离
A.有丝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24.一男性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所生的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5.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C.萨顿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孟德尔的二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26.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27.基因型为DdXEX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种类是
A.精子:DXE、DXe、dXE、dXe
B.精子:DXE、dXe
C.卵细胞:DXE、DXe、dXE、dXe
D.卵细胞:DXE、dXe
28.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分离比例发生变化。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的研究中发现:
Ⅰ.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Ⅱ.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Ⅲ.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为
A.AA B.Aa C.aa D.不能确定
29.某饲养场有纯种黑色短毛兔和纯种褐色长毛兔(独立遗传),它们的F2中有128只兔,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应有
A.0只 B.8只 C.24只 D.72只
30.下列有关色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B. 父亲不是色盲,儿子一定不是色盲
C. 母亲不是色盲,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是色盲
D. 祖父的色盲基因有可能传递给他的孙女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1、(10分)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 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2、(12分)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已知5号和9号的基因型是纯合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号个体基因型是 ;4号个体基因型是 ;
(2) 8号个体基因型是 ;3号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3) 10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4) 若12号与13号个体婚配,则子女的患病概率是 ;
3、(18分)人类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色盲病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下图为某夫妇生一小孩H的简要过程 (图中只表示了与白化、色盲相关的基因)。
(1) 该对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丈夫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
图中D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该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时有 条。
(2) H是白化色盲小孩,说明其性别是 ,E的基因型是 。
(3) 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健康孩子的概率为 ,白化色盲孩子的概率为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
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恩格斯说:“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这句话的要义是
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制在政体上没有本质区别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在阶级属性上没有区别
C.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国家的统治职能始终不会消亡
2.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亮相时有“三喜”,一喜工人农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员少了;二喜首次有了农民工代表;三喜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三喜”主要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全民性      D.绝对性 
3.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在
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步。“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也成为老百
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些变化,你会选择
A.决策利民必须听证于民 B. 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科学合理决策至关重要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5.“让世界了解真相”。新疆暴乱发生后,针对部分西方煤体的歪曲报道,许多网民奋起反击,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揭露。这样做是
①公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 ②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表现
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表现 ④公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司法部颁布的《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取代了《罪犯改造行为规范》,规范删除了“不准”、“不得”等用语和规定,增加了服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发型等规定。据此回答6—7题。
6.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服刑人员的基本人身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这体现了
A.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C.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D.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7.规范更多地彰显出人性化色彩,更注重对人权的保护。这表明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D.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8.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小锋今年十六周岁,他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①向公安局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②向检察院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经济问题
③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收费听证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居民阶梯电价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共收到各类意见21794条。其中有61%表示支持阶梯电价机制和改革方向。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佳的是
A.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B.自觉接受公民监督 集中民智
C.了解社情民意 科学民主决策 D.集中专家智慧 着眼科学决策
10.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宣布: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
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涉嫌诈骗犯罪。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此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公务员受到处理,其中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被免职。这
一事件给我们的启事是
①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作为公民,应该承担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
③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应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要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围绕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真假问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公民在网络上存在分歧,乃至激烈争论都很正常,但不能成为动辄谩骂以至各种人身攻击的“网络暴民”。对“网络暴民”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具体表现 ②对公民行使监督权不可求全责备 ③他们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他们是一种无序的政治参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2.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的发源地——广西河池宣州市合寨村在2010年11月下旬举行了系列活动,以纪念我国实施村民自治制度30周年。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
A.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B.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
C.更好地发挥公民参政议政的作用
D.巩固国家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
13.2010年 6月20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就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 ④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当前,少数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必须制止,是因为它违背了
A. 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16.2010年3月,江苏某市有300多名领导干部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述职述廉报告》全文,网民可以跟贴投票对每一位干部作出评议。上述做法
A.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B.为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提供了新的有效渠道
C.为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权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D.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新的有效渠道
17.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房屋征收与补偿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以此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是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是①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②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③确定听证会主题④听证会主持人总结⑤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19.2010年12月7日,山东首个省级大型网络问政平台齐鲁民声正式上线公测。即日起,网友可以通过此平台咨询政策、提出意见、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齐鲁民声的开通
①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②便于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④便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温总理在深圳调研时指出,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制度有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2010年6月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
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
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税费政策,严格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这段话表
明国务院
①发挥了经济管理职能 ②行使了最高行政权力
③行使了国家最高权力 ④行使了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它应该认真履行其职能,真正发挥以下作用
①管理人民 ②服务人民 ③便民利民 ④监督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在“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把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这有利于我国
政府
①严格约束政府组织 ②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4. 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这一规定
A.是对选民平等权利实现的保障 B.是对选民人格尊严权利的保护
C.是对选民自由表达意愿的保障 D.是维护选举秩序的重要措施
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生命至上”的最高主题,总能感受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入人心,总能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正因为如此,中央的各项措施都得到了大多数人民群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25.“生命至上”的最高主题反映了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政府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我国民间传统中有“屈死不告官”这么一条人生训诫,人们要告“官”时一般是非常慎重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法庭。现在“民告官”案件的增加,这表明我国
A.不依法行政的现象普遍存在     B.公民的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C.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D.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已相当高
27.小林同学希望厦门市政府有关部门能增加上下班高峰期部分BRT线路的班次、车辆增大 空间,以方便市民出行。下列可以让他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有
①通过人大代表转达 ②电话、信函、电子邮件
③拨打“市民热线” ④社会公示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驶监督权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29.2010年10月,山东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这表明政府在履行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智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0.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漫画是在强调我国
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
A.依法行政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增强服务意识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18分,32题10分,33题12分,共40分)
31.2011年2月1日,《某市人民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试行办法》开始实施。今后,某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征求市民的意见。据此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8分)
(2)市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意义何在 (10分)
32.按照市教育局“低碳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某中学倡议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仰望星空,守望家园”活动,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自觉关掉电灯、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以此表达保护我们共同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据供电部门分析,每位市民只需在“地球一小时”期间自觉关掉电灯,即相当于向灾区捐赠1桶容量为18.9升的饮用水。
请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0分)
33.农村改革30年来,山东省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200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全国排第一位,主要农产品,粮食、棉花总产量排第二位,蔬菜、水果、水产、肉类排第一位。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山东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农业效益仍然偏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强;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困难,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压力加大等。
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应如何解决我省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1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题
第Ⅰ卷
I.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分)
1. You don’t need to know who the girl standing over there is, but if you ______ know, her name is Jenny.
A. may B. can C. must D. shall
2. There’s no need to ______ — come as you are.
A. get up B. dress up C. put up D. take up
3. I missed the bus yesterday, so I ______ walk home.
A. must B. may C. can D. had to
4. Don’t ______ a trick on the little girl. She is very shy.
A. take B. have C. give D. play
5. She came from town _____ to see her cousin, knowing he would be leaving that day.
A. on purpose B. by accident
C. with care D. without accident
6. I _______ have watched that movie --- it’ll give me horrible dreams.
A. shouldn't B. needn’t C. couldn’t D. mustn’t
8. We haven’t discussed yet ______ we are going to place our new furnitur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ere
9. The little chick ____________ the earthworm, trying to decide whether to swallow it or let it go.
A. stared at B. glared at C. looked into D. watched over
10. Tonny must be ill.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_________ his strange behavior.
A. lie in B. result from C. account for D. explain about
11. He_____ on the bed ______ to his parents that blackbirds had ______ their eggs on Mars.
A. lay; lying; laid B. lied; lied; lied
C. laid; laid; laid D. lying; lied; laid
12.Don’t try to cheat the taxman(税务人员); you’ll never ________ it.
A. get out of B. get into C. get along D. get away with
13. — Would you permit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here
— Sorry. We don’t permit __________________in the lab.
A. smoking; smoking B. to smoke; to smoke
C. smoking; to smoke D. to smoke; smoking
14. — His grandmother was ill and he had to look after her in hospital.
— That’s ________ 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A. because B. what C. why D. which
15.—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chicken
— No, thanks, I am _______ a diet and I’m trying to _______ weight.
A. on; lose B. on; put on C. in; have D. in; lose
II.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30 分)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two brothers who lived near each other. One day, they had a __16___ because of some small things. And neither was willing to__17_ each other.
One morning, there was a knock at door of the elder brother. He___18___it and found a man standing beside the door. “I’m a carpenter(木匠). I’m___19___ a few days’ work. Perhaps you would have a few small jobs I could help with.”
“Yes,” said the elder brother. “I do have a job for you. ___20__ at that farm across the small river. It is my younger brother’s. We had a quarrel, so I won’t like to see his __21___anymore. I want you to build me a 8-foot ___22___.”
The man said, “I think I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Don’t worry. I’ll be able to do a job that makes you __23__.” So the elder brother was very glad and left for the town nearby.
In the evening, the carpenter had just ___24___ his job when the elder brother returned. But he was __25___ to find, instead of a fence, before him, stood a__26__, which went from one side of the river ___27__ the other! On the other __28__ of bridge, was his younger brother. “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bridge ” The carpenter asked. “No,” the elder brother was ___29___.
“OK, I can tell you. Its name is understanding and ___30___,” the carpenter smiled. Suddenly they began to understand ___31___. Surely, between two brothers there should be a bridge rather than a ____32____. Standing on the bridge, they ____33___ each other’s hands with ____34___ in their eyes.
“Could you stay another few days I’ve a lot of other work for you,” said the elder brother. “I’d love to ___35___ on,” the carpenter said. “But I have many more bridges to build.”
16. A. meeting B. question C. decision D. quarrel
17. A. forgive B. like C. speak D. think
18. A. got B. opened C. shut D. left
19. A. looking for B. looking at C. looking on D. looking up
20. A. See B. Watch C. Observe D. Look
21. A. river B. face C. farm D. eyes
22. A. wall B. fence C. road D. bridge
23. A. excited B. pleased C. moved D. surprised
24. A. begun B. done C. finished D. continued
25. A. surprised B. happy C. anxious D. sad
26. A. house B. bridge C. fence D. river
27. A. to B. between C. across D. till
28. A. end B. side C. field D. stage
29. A. disappointed B. puzzled C. amazed D. worried
30. A. love B. hate C. joy D. anger
31. A. everything B. nothing C. anything D. something
32. A. river B. fence C. farm D. wall
33. A. brought B. took C. held D. clapped
34. A. smiles B. tears C. anger D. sadness
35. A. leave B. get C. stay D. work
III.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A)
The following is the story of a SARS patient named Wang and his fight with the disease.
I woke up around 6 : 30 this morning, on my ninth day in hospital since I caught SARS. Glancing over at my roommate, Xiao Huang, a 27-year-old employee of a Beijing software company, I saw he was also awake.
After a light breakfast, a nurse came in and took my temperature. It was 36.6 centigrade. We’re at Changxindian Hospital in southwestern Beijing, a newly named SARS patient hospital.
It seems I am now recovering as my fever has gone down in recent days. When I first got the disease , I spent four days with a temperature above 39.5 centigrade—at one point it reached to 40. 1 centigrade.
At 8 : 30 am, a nurse took a blood sample and X-ray of my chest. Then my daily treatment began with the help of the experts from Guangdong and WHO.
Before the first bottle finished, my wife rang me. I talked with her on my mobile phone. It has become a major 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Several friends also called me in the morning.
I am feeling great these days—no fever, no headache and no pain in the chest, which are all symptoms(症状)of SARS. My slight cough is gone since I began taking a new round of medicines yesterday. The doctor told me that I may be set free from hospital in two weeks and a half.
36. Where is the hospital the writer stays at
A. In the south of Beijing. B. To the east of Beijing.
C. In the southwest of Changxindian. D. In the southwest of Beijing.
3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When he first got the disease , his temperature once reached to 41.5 centigrade.
B. His medical treatment came after he had breakfast.
C. He lived in a room of the hospital alone.
D. He talked with his wife by fax.
3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symptoms of SARS
A. Having a high fever. B. Having a headache.
C. Feeling pain in the chest. D. Feeling cold all day.
. (B)
Trees are useful to man in three important ways: they give him wood and other useful things, they give him cool places, and they help to stop drought and flood.
Unluckily,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man has not found that the third of these poi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Man wants to make money from trees, so he has cut them down in large numbers, only to find that without them he has lost the best friends he had. And also, he is usually too careless to plant and look after new trees. So the forests slowly disappear.
This does not only mean that man will have fewer trees. The results are even worse: for where there are trees, their roots break up soil-make the rain in-and also bind the soil, thus stopping it from being washed away easily; but where there are no trees, the rain falls on hard ground and flows away, causing floods and carrying away the rich top-soil. When all the top-soil is gone, nothing is left but useless desert.
40.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s of trees to man is ________.
A. they help him to stop drought and floods
B. they give him cool
C. they give him wood and other things
D. they help him to make money
41. In many places forests slowly disappear because ________ .
A. many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by man
B. new trees are not well looked after
C. man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planting trees
D. all the above
42. Land becomes desert after all trees are cut down because ________ .
A. roots of trees break up the soil
B. there are too many rainfalls
C. strong winds bring a lot of sand
D. there are no longer trees to keep the rain and protect the top-soil.
43. Which title best fits the passage
A. Trees and Man
B. The Function of Tree Wood
C. How do People do with Trees
D. The Usage of Tree Roots
(C)
How Americans Began to Eat Tomatoes
People have strange ideas about food. For example, the tomato is a kind of very delicious vegetable. It is one of useful plants that can be prepared in many ways. It has rich nutrition and vitamin in it. But in the 18th century, Americans never ate tomatoes. They grew them in their gardens because tomato plants are so pretty. But they thought the vegetable was poisonous (有毒的). They called tomatoes “poison apples.”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however, knew that tomatoes were good to eat. He was a learned man. He had been to Paris, where he learned to love the taste of tomatoes. He grew many kinds of tomatoes in his garden. The President taught his cook a way for a cream of tomato soup. This beautiful pink soup was served at the President’s party. The guests thought the soup tasted really good. They never thought their president would serve his honored guests poison apples. Jefferson never spoke to his honored (忠实的) guests about the fact.
44. After you read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rue
A. Americans never ate tomatoes after they began to plant them.
B. Americans didn’t eat tomatoes before 19th century.
C. Even now Americans don’t eat tomatoes.
D. In the 18th century Americans ate a lot of tomatoes.
45.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Jefferson was a President who learned to love the taste of tomatoes .
A. while he was in Paris B.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C. because his parents told him so D. from books
46.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all the honored guests invited by Jefferson were .
A.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B. from France
C. people of his own country D. men only
( D )
In the United States, 30 percent of the adult population has a "weight problem". To many people, the cause is clear: We eat too much. But scientific evidence(科学证明)does little to support this idea. Going back to the America of 1910, we find that people were thinner than today, yet they ate more food. In those days people worked harder physically(体力地), walked more, used machines much less, and didn't watch television.
Several modern studies, moreover, have shown that fatter people don't eat more on average than thinner people. In fact, some investigations(研究,调查), such as a 1970 study of 3,545 London office workers, report that, on balance, fatter people eat less than slimmer people.
Studies show that slim people are more active than fat people. A study by a research group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ound the following interesting facts. The more the men ran, the greater loss of body fat. The more they ran, the greater their increase in food intake. Thus those who ran the most ate the most, yet lost greatest amount of body fat.
47. What kind of physical problem do many adult Americans have
A. They are too slim B. They work too hard.
C. They are too fat. D. They lose too much body fat.
48.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given in the article, suppose there are 500 adult Americans, about how many of them will have weight problems
A. 30 B. 50 C. 100 D. 150
49. Does scientific evidence support the saying that eating too much is the cause of a "weight problem"
A. Yes,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B. Of course,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o show this is true.
C. No, there is hardly any scientific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D. We don't know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is not given.
第Ⅱ卷
IV.汉译英:(共10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分)
51. 平衡;天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强项,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利益,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宗教上的,虔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相反地;对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道歉;辩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寻找;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猛烈地;激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现场;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信任;信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作文:(满分15分)
假定有一批外宾要在中国过春节,他们很想了解关于我国春节的一些情况,请你根据下列要点写一篇短文,以作介绍。词数100左右;要点:
1.春节就是中国的新年,一般在二月份。
2.春节前人们要大扫除,给孩子买新衣。大年夜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
3.年初一走访亲友。孩子们会得到压岁钱。
4.人们在春节常常过得很愉快。
提示词:走访亲友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
Spring Festiv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40分)
1.式子的化简结果是:
A. B. C. D.
2.已知=(2,1),=(1,3),则2+3等于 ( )
A.(1,11) B.(1,11) C.(1,11) D.(1,11)
3.将两个数a=2, b= -6交换,使a= -6, b=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B. C. D.
4.已知,不共线,则下列向量,能作为一组基底的是( )
A., B. ,
C., D. ,
5.下列命题中:①若与互为相反向量,则+=0;②若k为实数,且k·=,则=或k=0;③若·=0,则=或=;④若与为平行的向量,则·=||||;⑤若||=1,则=±1.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6.已知向量、满足:||=1,||=2,|-|=2,则|+|=( )
(A)1  (B)  (C)  (D)
7.已知,,则在上的射影的数量为( )
A. B. C. D.
8.给出两组数据x、y的对应值如下表,若已知x、y是线性相关的,且线性回归方程:,经计算知:,则( )
x 4 5 6 7 8
y 12 10 9 8 6
A. 17.4 B.-1.74 C.0.6 D.-0.6
9.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10.阅读右侧程序框图,若输出s的值为-7,则判断框内可填写( )。
(A)i<3 (B)i<4 (C)i<5 (D)i<6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 某校高一年级教师160人,其中老教师64人,
青年教师72人,后勤人员24人。现从中抽取一个
容量为20的样本以了解教师的生活状况,用分层
抽样方法抽取的后勤人员数为 。
1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
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
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13 已知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则时速在
的汽车大约有_________辆.
14.下面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三.解答题(在指定的答题区域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15.(本题满分10分)已知
1 求;
②当k为何实数时,k与平行, 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16.(本题满分10分)平面向量已知∥,,
求,的坐标及夹角。
17. (本题满分12分)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吨)标准煤的几组对照数据:
3 4 5 6
2.5 3 4 4.5
(1)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
(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3)已知该厂技术改造前100吨甲产品能耗为90吨标准煤,试根据(2)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术改造前降低多少吨标准煤?
(参考: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18.(本题满分12分)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1)补全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纤度落在中的概率是多少?(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出纤度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a=b
b=a
c=a
a=b
b=c
a=c
c=b
b=a
b=a
a=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
A.-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只与出生率有关
B.-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C.-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地区的出生率
D.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除以人口的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顺序是 ( )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3.图1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
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
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4~5题。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
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⑥
5.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6~7题。
6.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7.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8~9题。
8.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9.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10.某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是 ( )
A.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B.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C.未来达到的人口数量 D.实际的人口数量
11.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的 ( )
A.地域位置 B.人口规模
C.经济规模 D.用地规模
12.下列商业部门与图3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为普通服务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早餐店 乙为汽车销售 丙为家用电器
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餐店
D.甲为星级宾馆 乙为珠宝行 丙为早餐店
读图4“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回答13~14题。
13.①处的地租为 ( )
A.大于400元/平方米
B.300~400元/平方米
C.200~300元/平方米
D.小于200元/平方米
14.①处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 B.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 D.环境优美
15.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图5),回答16~18题。
16.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加大
17.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B.地表水下渗增多
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18.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加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化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读图6,回答19~20题。
19.分别对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曲线分别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20.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 ( )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
4000米高原地区。据此回答21~22题。
21.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 )
A.改良耕作制度 B.提高收购价格
C.改造自然条件 D.科学培育良种
22.从小麦的分布范围扩大可以看出 ( )
A.人口迁移的现象
B.影响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23.我国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4.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耕作业
C.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施适量熟石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图7),回答25~26题。
25.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26.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27.我国的海南岛可以种植三季稻,黑龙江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市场
28.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 )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因素主要是 ( )
A.政策 B.市场 C.技术 D.交通
30.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吉林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地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曲线A、B中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
(2)图中第①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 型,其基本特征是 。
(3)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由图中 段向 段转变,原因是由于我国 。
32.读“某地两级城市的职能及其服务范围图”(图9),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 ,因而它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级
一般较 。判断依据 。
(2)就服务职能而言, 城市提供的职能多、范围大,且包括了 城市的全 部职能。
(3)下列城市职能中,可能只有A城市才拥有的是 。
①大学 ②派出所 ③电影院 ④公安厅 ⑤中学 ⑥小学 ⑦音乐厅 ⑧公安局
(4)如果在该图所示的区域范围内,要设立适宜的小学和大学, 的个数应多些。理由是 。
33.读“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布局图”(图10),请将你认为农业区位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入相应空格,并说明理由。(12分)
(1)种小麦_____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园_____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养鸡场_____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蔬菜_____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奶牛场_____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养鱼_______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较突出的地区是 (字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
类型为 ;严重缺粮的地区是 (字母)
(2)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是 (字母)。
(3)C、D、E三地都可以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
(4)F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适宜 的生长, 和 是影响该地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蒸气是一级能源
2.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4.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5.下列对铯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它的熔点很高 B.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它的碳酸盐不易溶于水 D.氯化铯易溶于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符号为 185Hf,下列关于铪-185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的原子
B.它是一种新的元素
C.它的质量数为185
D.它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量的形式体现
D.C(石墨,s)=C(金刚石,s) Δ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9.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① X ② X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10.下列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KBr B.N2
C.NaOH D.H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5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2.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负极,铁片做正极,电解插入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析出铜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在铜片表面析出铁
D.把锌放入稀盐酸中,加几滴氯化铜溶液,产生气泡速率加快
14.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联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的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
A.Al片、Cu片 B.Cu片、Al片
C.Al片、Al片 D.Cu片、Cu片
15.甲、乙两种非金属比较,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 ②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比乙得的多 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3
17.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
A(气) + B(气) C(气)+D(气)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18.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19.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 + H2O(g)= CO(g) + H2(g),下列条件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20.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O2+2H2O+4e = 4OH-
B.负极反应式:CH4+8OH--8e-=CO2+6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值不变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第Ⅱ卷 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
非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除稀有气体外原
子半径最大的是 ,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
化合物呈两性的元素是 (以上空填元素符号)。
22.(12分)请根据右图分析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⑴Zn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⑴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Y的转化率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如下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价,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含氧56.34%,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试回答:(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 ,B ,
C ,D 。
(2)A、B、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 。
(3)A、B、C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写出D元素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历史上,铁制农具的逐步推广和使用始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战国 D.唐朝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4.下列我国古代丝棉麻三种织物消费量比例的根本改变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
  A.设立邸店 B.建立柜坊 C.使用“飞钱” D.发行“交子”
6.“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最早的时期应是
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元朝
7.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8.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
B.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9.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 B直接原因是倭寇侵扰
C由十三行与外通商 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10.关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朝贡贸易 B.为积累原始资本
C目的不在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D为了宣扬国威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2.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1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红海沿岸
14.受英国17世纪中叶颁布的《航海条例》打击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15.在工业革命中,最先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能源工业 D.机器制造业
16.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A.机器制造业 B.电力工业 C.石化工业 D.汽车工业
17.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主要条件是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各国建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④自然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9.下列现象最能说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
C.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丝茶  D.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0.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使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分离 ②刺激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 
③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 ④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1868年,我国烟叶出口量为737担,1894年增至113 000担。这表明
A.我国烟叶产量增加很快  B.我国出口产值增加很慢
C.农产品商品化速度加快  D.我国外贸处于出超地位
22.鸦片战争后,英国舍菲尔德一家著名的商行向中国运来大量的刀叉餐具,结果大量积压,几乎无人问津。这表明
A.英国商品倾销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一些英国资本家不太熟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C.英国商品价格太高,超出中国人的购买能力
D.中国人掀起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23.下列对洋务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
C.兴办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引进了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
24.洋务企业破产的原因不包括
A.缺乏政府的支持 B.社会观念的陈旧
C.封建制度的腐朽 D.管理人员的腐败
25.下列事件和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甲午战争后,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27.辛亥革命后,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观能动因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有识之士为救国大力发展实业
28.在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①烟草业 ②纺织业 ③火柴业 ④面粉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9.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产品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A.化学工业  B.橡胶工业  C.钢铁工业  D.制碱工业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2题。33题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6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 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该时期民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4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吉林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 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倡(chàng)女 江浸 (jìn) 月 逡( qūn) 巡 力能扛 (gāng) 鼎
B. 宵柝(tuò) 惘(wǎng) 然 蓼 (liǎo) 蓝 度长絜(qiè) 大
C. 琴弦(xuán) 青冢(zhǒng) 憎 (zēng) 恶 锲(qiè) 而不舍
D. 夔 (kuí) 州 瓮牖(yǒu) 洿 (wū) 池 弃甲曳 (yè) 兵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美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融恰的人际关系。1月25日由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
B.劣质节能灯寿命短,浪费大量工业原料;玻璃壳里的汞金属,造成了环境污染;劣质灯还存在一定幅射,破坏人体生理系统,容易引发人体病变,诱发癌症。
C.我们要在竞争中不忘分享和关怀,在前行中相互慰藉和守望;在个人奋斗时牢记社会的责任;在自我追求成功时关爱他人和社群。
D.站在广场的一隅,仿佛置身于净心的祥和安静之地:阳光灿烂,经幡飞舞,身旁不时传来阵阵清晰而混沌的远古呼唤,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杭州的西湖、温州的雁荡、金华的双龙洞……浙江的山山水水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B.土地的长度和面积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来计算,然而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
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
C.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生存条件再优越,但精神生活匮乏,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依然不
能说这是一个和谐社会。
D.中朝美俄日韩六方会谈之所以能够在北京重新举行,靠的是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
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
5. 对下列各句中的介词“于”的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 B.②③⑤相同 C.①⑤相同 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6.下列各句中的“之”字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④/②/③⑥/⑤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伺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9.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 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召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玠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治政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予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分)
⑷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分 )
三、11.名句填空(10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 ,生长明妃尚有村。
(3)杜甫《登高》的尾联是 , 。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蓝田日暖玉生烟。
(6)谨庠序之教, 。
(7)故不积跬步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履至尊而至六合, 。
(9)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登 岳 阳 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2.本诗共八句,其中第_______句,诗人描写景物由近及远,突现出环境的宁静。(1分)
13.诗歌颈联中的“_______”与“_______”对举,分别从空间上、时间上的跨度叙事,表达了诗人______、 的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 日 忆 李 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4.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15.“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
法?(4分)
五、语言运用(7分)
16.下面两副对联是有关《琵琶行(并序)》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填序号)(4分)
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 怅触天涯迁谪恨
17.下面这段话有四处表述不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3分 )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 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 处
第 处
第 处
六.作文(40分 )
18.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鲜明 2.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有正反对比 3.有围绕观点的分析、说理 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