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12:物质的结构一、单选题1.(2017·嘉兴)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 号、115号、117 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元素符号是mo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2.(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3节综合训练)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则1735Cl和1737Cl( )A.属于同种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7节综合训练)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特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4.(离子)负氧离子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比较,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C.含氧原子教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6. 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7.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Y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8. 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I2O5)来测定空气总一氧化碳的含量,五氧化二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2 C.+3 D.+59. 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O3属于单质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10.(2017·浙江竞赛)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A.XY B.XY3 C.X2Y3 D.X3Y二、填空题11.(2017八下·萧山期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12.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 (填序号).A.质子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 .(3)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13.下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 ,氯气分子变成 ,它们互相结合形成新的分子是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14.(2016·杭州)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15.(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一(6.4化学式))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 ;写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16.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17.(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 价或+3价,因而Fe3O4可写成FeO Fe2O3.已知Pb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则Pb3O4也可以写成 .1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一些信息,请据表回答问题:(1)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与第三周期中的 (填名称)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写出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19.(2017九上·台州期中)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20.(2017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1))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变蓝色(填“会”或“不会”)。(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四、综合题21.(2016九上·浙江期中)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2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1)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五、解答题22.(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0)(常见的盐))对化肥的销售,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买来的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4.0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样品完全溶解后,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通过计算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该产品是否符合包装说明?XX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K2SO4含量≥86%)净重:50Kg XX化工有限公司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注意知识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以金字旁为偏旁的属于金属元素,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都是大写的,故B错误;C、的原子序数是117,说明该元素核内质子是117,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7,故C错误;D、元素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故D错误。故选A2.【答案】A【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考虑,结合各原子内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回答本题。【解答】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17,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B、质子数都是17,故B错;C、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都是17,故C错;D、中子数不同,一个是18,一个是20,故D错。故答案为:A3.【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解答】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故答案为:C4.【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不变的是质子;所以O22﹣与O2不相同的是电子数;而氧原子个数都为2;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变,则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变.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不变的是质子;所以O22﹣与O2不相同的是电子数;而氧原子个数都为2;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变,则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变.故选B.5.【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同一族,从上到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相邻的不同周期质子数相差8,所以C与E不可能相等,所以核内质子数:E>C,说法错误,故A错误;B、同一竖列,为同族,而A、D是同一列,即同族;故B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所以原子序数C>B,故C正确;D、同一竖列,为同族,化学性质相似,而C、F是同一列,即同族,C、F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A.【分析】由题意可知,上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因为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同一族,从上到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相邻的不同周期质子数相差8,化学性质相似;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同一竖列,为同族.6.【答案】A【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①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①说法正确;②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②说法错误;③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完全相同,故选项③说法错误;④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④说法正确;⑤由于三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则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故选项⑤说法正确;故①④⑤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7.【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解答】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铜化合价+2,钡化合价+2,可得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2x+(+2)×4+(+2)×6+(﹣2)×13=0,则x=+3;故选B.【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8.【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解答】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5=0,则x=+5价.故选:D.【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五氧化二碘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9.【答案】C【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A.O3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B.SO2、NO2和C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D.由化学式SO2、NO2、O3、CO可知,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10.【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因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且甲中X与Y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而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中Y与X的原子个数之比应小于1:2,只有B项的化学式中Y与X的原子个数之比1:3<1:2【解答】A.XY,A错误;B.XY3,B正确;C.X2Y3,C错误;D.X3Y,D错误。故选B11.【答案】(1)C(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答案为:(1)C;(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2.【答案】C;一氧化碳分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解答】(1)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发现,第一层电子数相同,故选:C;(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后有两个碳原子,四个氧原子,反应前有二个氧原子,所以空白处有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1)C;(2)一氧化碳分子;(3).【分析】(1)根据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解答;(2)一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据此解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解答.13.【答案】氢原子;氯原子;氯化氢分子;氢分子;氯原子;氢分子和氯分子【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模型与符号【解析】【解答】(1)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氢气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氯气分子分解为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组合成氯化氢分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氯原子;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没变的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变化的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分析】该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用微观知识来解释化学变化。14.【答案】氦;①②【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来确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解答.掌握原子的结构、元素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白球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再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可知,③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是氦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和②这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故属于同种元素.故答案为:氦;①②.15.【答案】+5;R2O5【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a(H2RO4)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Ca(H2RO4)2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4+2x+(-2)×8=0,则x=+5价.R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则R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故答案为:+5;R2O5.16.【答案】②;N2O;质子【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可知,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氮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即可。(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锂、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氮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吗,则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故答案为:(1)②;(2)N2O;(3)质子17.【答案】+2;2PbO PbO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分析Fe3O4的两种书写形式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及对应化合价原子的个数,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将规律引用到Pb3O4中,先根据其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即可.【解答】解: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或+3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FeO和Fe2O3.根据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Fe3O4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FeO Fe2O3;Pb在化合物里显+2价、+4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Pb的两种氧化物形式为:PbO和PbO2,则Pb3O4的氧化物的表示形式可以写成 2PbO PbO2.故答案为:+2;2PbO PbO2.18.【答案】17;非金属;钠;失去;Li2O【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解答】(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属于非金属元素;(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子序数为3和1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两者化学性质相似,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3)鋰元素和氧元素,其化合价分别是+1和﹣2,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Li2O;故答案为:(1)17;非金属;(2)钠;失去;(3)Li2O.【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解答有关问题;(2)依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分析解答;(3)根据由元素周期表中鋰元素和氧元素的信息及两者的化合价书写有关的化学式即可.19.【答案】(1)丁烷(2)变小【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解析】【分析】(1)根据丁烷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相同体积的丁烷和甲烷消耗的氧气量;(2)不同燃气的灶具,因燃料的热值(同样的数量发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燃烧时需要提供的气量也不同,所以喷入燃气的喷嘴口径要根据不同燃气的压力和热值来选择;【解答】(1)一分子量甲烷和丁烷消耗的氧气分别为2分子氧气和6.5分子氧气,所以丁烷消耗的氧气较多;(2)根据第一问可知相同体积的燃气甲烷消耗的氧气少,所以进气管的直径要变小;故答案为:(1)丁烷;(2)变小;20.【答案】(1)会(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碘是一种非金属由分子构成的,从题目中可以得到碘分子是保持它化学性质的粒子,如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功能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当变成气态的时候只是空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没变化,还是能让馒头变蓝色的,溶解在酒精中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解答】(1)碘分子能使淀粉变蓝,馒头中含有大量淀粉,碘加热升华变成碘蒸气,仍然是碘分子,只是空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没变化,因此能使馒头变蓝;(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碘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能使馒头变蓝;(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1)会;(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21.【答案】(1)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固体减重160 112 160-112=48 x (7.2g-6g)答: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44.4%(2)Fe元素总质量: ;O元素总质量: ;m(Fe):m(0)=6g:1.2g=5:1 答: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5:1.【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只与氧化铁反应,写出化学反应式,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可知氧化铁的质量,可计算出7.2g固体样品中铁的质量,然后再加上4g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即得铁元素总质量;再根据分子式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出4g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然后求二者的比值.本题考查关于化学反应式的计算,以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需要同学们能够准确的书写化学反应式,理清物质间的关系,才可做出准确的计算.22.【答案】解:设4.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Ba(OH)2+K2SO4=BaSO4↓+2KOH174 233X4.66g解得:X=3.48g则这种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87%答: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该产品符合包装说明.【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由标签可知化肥K2SO4含量≥86%,要判断该化肥是否符合包装说明,只要算出4.0g化肥样品中K2SO4的质量分数即可.K2SO4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如下反应:Ba(OH)2+K2SO4=BaSO4↓+2KOH.读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66g,作为已知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K2SO4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化肥的质量分数,与86%比较.该题属于标签图象型计算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解答】解:①设--------设4.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②写--------Ba(OH)2+K2SO4=BaSO4↓+2KOH③找------------------174 233X 4.66g④列-------⑤解--------解得:X=3.48g则这种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87%由于87%>86%,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包装说明.⑥答: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该产品符合包装说明.1 / 12018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12:物质的结构一、单选题1.(2017·嘉兴)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 号、115号、117 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元素符号是mo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注意知识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以金字旁为偏旁的属于金属元素,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都是大写的,故B错误;C、的原子序数是117,说明该元素核内质子是117,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7,故C错误;D、元素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故D错误。故选A2.(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3节综合训练)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则1735Cl和1737Cl( )A.属于同种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答案】A【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考虑,结合各原子内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回答本题。【解答】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17,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B、质子数都是17,故B错;C、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都是17,故C错;D、中子数不同,一个是18,一个是20,故D错。故答案为: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7节综合训练)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特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解答】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故答案为:C4.(离子)负氧离子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比较,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C.含氧原子教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不变的是质子;所以O22﹣与O2不相同的是电子数;而氧原子个数都为2;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变,则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变.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不变的是质子;所以O22﹣与O2不相同的是电子数;而氧原子个数都为2;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变,则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变.故选B.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同一族,从上到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相邻的不同周期质子数相差8,所以C与E不可能相等,所以核内质子数:E>C,说法错误,故A错误;B、同一竖列,为同族,而A、D是同一列,即同族;故B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所以原子序数C>B,故C正确;D、同一竖列,为同族,化学性质相似,而C、F是同一列,即同族,C、F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A.【分析】由题意可知,上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因为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同一族,从上到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相邻的不同周期质子数相差8,化学性质相似;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同一竖列,为同族.6. 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①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①说法正确;②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②说法错误;③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完全相同,故选项③说法错误;④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④说法正确;⑤由于三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则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故选项⑤说法正确;故①④⑤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7.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Y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解答】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铜化合价+2,钡化合价+2,可得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2x+(+2)×4+(+2)×6+(﹣2)×13=0,则x=+3;故选B.【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8. 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I2O5)来测定空气总一氧化碳的含量,五氧化二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2 C.+3 D.+5【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解答】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5=0,则x=+5价.故选:D.【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五氧化二碘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9. 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O3属于单质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答案】C【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A.O3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B.SO2、NO2和C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D.由化学式SO2、NO2、O3、CO可知,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10.(2017·浙江竞赛)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A.XY B.XY3 C.X2Y3 D.X3Y【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因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且甲中X与Y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而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中Y与X的原子个数之比应小于1:2,只有B项的化学式中Y与X的原子个数之比1:3<1:2【解答】A.XY,A错误;B.XY3,B正确;C.X2Y3,C错误;D.X3Y,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2017八下·萧山期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答案】(1)C(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答案为:(1)C;(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2.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 (填序号).A.质子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 .(3)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答案】C;一氧化碳分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解答】(1)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发现,第一层电子数相同,故选:C;(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后有两个碳原子,四个氧原子,反应前有二个氧原子,所以空白处有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1)C;(2)一氧化碳分子;(3).【分析】(1)根据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解答;(2)一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据此解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解答.13.下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 ,氯气分子变成 ,它们互相结合形成新的分子是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答案】氢原子;氯原子;氯化氢分子;氢分子;氯原子;氢分子和氯分子【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模型与符号【解析】【解答】(1)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氢气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氯气分子分解为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组合成氯化氢分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氯原子;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没变的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变化的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分析】该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用微观知识来解释化学变化。14.(2016·杭州)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答案】氦;①②【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来确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解答.掌握原子的结构、元素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白球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再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可知,③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是氦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和②这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故属于同种元素.故答案为:氦;①②.15.(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一(6.4化学式))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 ;写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案】+5;R2O5【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a(H2RO4)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Ca(H2RO4)2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4+2x+(-2)×8=0,则x=+5价.R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则R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故答案为:+5;R2O5.16.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答案】②;N2O;质子【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可知,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氮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即可。(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锂、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氮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吗,则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故答案为:(1)②;(2)N2O;(3)质子17.(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 价或+3价,因而Fe3O4可写成FeO Fe2O3.已知Pb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则Pb3O4也可以写成 .【答案】+2;2PbO PbO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分析Fe3O4的两种书写形式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及对应化合价原子的个数,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将规律引用到Pb3O4中,先根据其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即可.【解答】解: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或+3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FeO和Fe2O3.根据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Fe3O4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FeO Fe2O3;Pb在化合物里显+2价、+4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Pb的两种氧化物形式为:PbO和PbO2,则Pb3O4的氧化物的表示形式可以写成 2PbO PbO2.故答案为:+2;2PbO PbO2.1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一些信息,请据表回答问题:(1)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与第三周期中的 (填名称)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写出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案】17;非金属;钠;失去;Li2O【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解答】(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属于非金属元素;(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子序数为3和1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两者化学性质相似,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3)鋰元素和氧元素,其化合价分别是+1和﹣2,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Li2O;故答案为:(1)17;非金属;(2)钠;失去;(3)Li2O.【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解答有关问题;(2)依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分析解答;(3)根据由元素周期表中鋰元素和氧元素的信息及两者的化合价书写有关的化学式即可.19.(2017九上·台州期中)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丁烷(2)变小【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解析】【分析】(1)根据丁烷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相同体积的丁烷和甲烷消耗的氧气量;(2)不同燃气的灶具,因燃料的热值(同样的数量发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燃烧时需要提供的气量也不同,所以喷入燃气的喷嘴口径要根据不同燃气的压力和热值来选择;【解答】(1)一分子量甲烷和丁烷消耗的氧气分别为2分子氧气和6.5分子氧气,所以丁烷消耗的氧气较多;(2)根据第一问可知相同体积的燃气甲烷消耗的氧气少,所以进气管的直径要变小;故答案为:(1)丁烷;(2)变小;三、实验探究题20.(2017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1))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变蓝色(填“会”或“不会”)。(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答案】(1)会(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碘是一种非金属由分子构成的,从题目中可以得到碘分子是保持它化学性质的粒子,如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功能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当变成气态的时候只是空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没变化,还是能让馒头变蓝色的,溶解在酒精中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解答】(1)碘分子能使淀粉变蓝,馒头中含有大量淀粉,碘加热升华变成碘蒸气,仍然是碘分子,只是空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没变化,因此能使馒头变蓝;(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碘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能使馒头变蓝;(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1)会;(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四、综合题21.(2016九上·浙江期中)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2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1)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答案】(1)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固体减重160 112 160-112=48 x (7.2g-6g)答: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44.4%(2)Fe元素总质量: ;O元素总质量: ;m(Fe):m(0)=6g:1.2g=5:1 答: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5:1.【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只与氧化铁反应,写出化学反应式,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可知氧化铁的质量,可计算出7.2g固体样品中铁的质量,然后再加上4g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即得铁元素总质量;再根据分子式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出4g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然后求二者的比值.本题考查关于化学反应式的计算,以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需要同学们能够准确的书写化学反应式,理清物质间的关系,才可做出准确的计算.五、解答题22.(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0)(常见的盐))对化肥的销售,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买来的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4.0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样品完全溶解后,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通过计算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该产品是否符合包装说明?XX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K2SO4含量≥86%)净重:50Kg XX化工有限公司【答案】解:设4.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Ba(OH)2+K2SO4=BaSO4↓+2KOH174 233X4.66g解得:X=3.48g则这种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87%答: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该产品符合包装说明.【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由标签可知化肥K2SO4含量≥86%,要判断该化肥是否符合包装说明,只要算出4.0g化肥样品中K2SO4的质量分数即可.K2SO4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如下反应:Ba(OH)2+K2SO4=BaSO4↓+2KOH.读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66g,作为已知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K2SO4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化肥的质量分数,与86%比较.该题属于标签图象型计算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解答】解:①设--------设4.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②写--------Ba(OH)2+K2SO4=BaSO4↓+2KOH③找------------------174 233X 4.66g④列-------⑤解--------解得:X=3.48g则这种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87%由于87%>86%,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包装说明.⑥答: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该产品符合包装说明.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12:物质的结构(学生版).docx 2018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12:物质的结构(教师版).docx